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礼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思想家的观念中,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是以道德为基础并涵盖法律与宗教的礼,德礼与政刑是本末体用关系,内在的道德原则决定着外在的礼乐政刑。为政以礼的内涵是:以道德为内容,以教化为手段,培养百姓眼从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遵守法度禁令的自觉性,从而消除社会动乱的根源。而刑罚也是推行道德教化的强制性。段.宋儒以礼治本于人性、刑政出自德礼的思想重建了传统儒家礼治论的形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统合战国楚简与传世文献考述周代"中"德教化意义不仅是对"中"德意义本身的诠释,同时是对以"中"为宗旨、以"和"为政治理想、以"祗庸"为基本纲纪、以"孝友"为伦理规范的周代"乐德"教化意义的深度诠释,并揭示了周代"中"德品格与孔子"中庸"之道的思想关联,从而证实周代"乐德"教化在西周时既已步入成熟期,春秋、战国是"乐德"教化持续发生影响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德"是西周王朝政治思想与天命观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侯外庐等先生认为德、孝是周代统治阶级的道德纲领;周先王以德配天(上帝),以德受命治民等维新观念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①。金文是研究西周贵族社会"德"之观念的第一手材料,从中得到的认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青莲教早期文献,推证该教流传的祖脉源流系谱及祖师是仙佛化身的说法,至迟在袁志谦时代已形成。结合祖脉系谱中三祖"普庵"的记载的特殊描述,进而追索该"祖脉源流"的由来,可能与江西人吴子祥或黄德辉有关。该"祖脉源流"除记载教中祖师外,亦传达"道落火宅"、"释终儒起"等观念。至于教中九祖"黄德辉",对照档案记载,就是黄廷臣。  相似文献   

5.
秘密教门,通常指的是明代中后期逐渐兴起、以无生老母和三佛应劫救世为信仰的各种民间秘密宗教结社,简称"教门"。明代万历年间,闻香教(后改名为茶门教)在广泛的民间教派运动中产生。茶门教教内制度森严,所传经卷教义鲜明,传教范围亦很广泛。明末开始茶门教从北直隶向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扩展壮大,到了清代,辗转到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发展。由于涉及密谋造反,此教门于嘉庆年间被清廷剿灭。  相似文献   

6.
<正>一、档案工作者德与才的标准人的基本素质,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德";二是"才"。因此档案工作者只有修德养才,达到德高才精,才能提高基本素质,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首先,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古人云:"德者本也","以德立身,唯道义是尊"。这说明一个人立于社会,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和品行,它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所以档案工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儒家进行德教的一个基本典籍,诗是与乐相伴而生的,乐是来配合咏诗的,但是经过大浪淘沙,《诗经》流传了下来,然而《乐经》不见踪影。四始在"孔子诗论"和"毛诗大序"中顺序的不同,引起了我们对孔子教授过程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冯兵 《东南文化》2007,(6):61-66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社会道德教育思想的立论依据,“礼”、“法”、“乐”是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而义利统一、礼乐一体、明刑弼教则是基本的实施途径。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在观念及方法论原则上均有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孝"的观念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宗法家族制度中得以确立和体系化。两千多年来,从统治者到普通民众,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目的共同构建了"孝"的道德网络和行为模式。以"孝"为中心,形成了一整套观念范畴,构成了"家——国"两个超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孝"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周之前人们也考虑过德的问题,然而没有周人思考得这样深刻和系统。德观念在西周盛行,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是一个不争的文化史史实。西周的德观念来源于宗法贵族社会管理的政治理论,随后它超越了政治领域而发展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文化观念和道德准则。它的普遍文化因素表现为一种早期的人文理性,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涵:提倡宽容、反对暴力,张扬人的理性思维,重视人的精神提升,强调人的责任感。然而,它的不足在于漠视个性,为异化个体价值做了历史文化铺垫。中国传统文化极端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漠视人的个性的文化倾向即滥觞于此。  相似文献   

11.
张卫国  李成 《攀登》2003,22(1):32-34
"官"德在社会主体道德结构中最为重要,"官"德差,对社会形成的危害大;"官"德好,人民就能更多地受益.加强"官"德建设是促成学风、作风、党风、民风等根本好转的核心问题.因此,要把握好市场经济中促成"官"德人格化的三个主要环节,强化"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机制,促成"官"德人格化的自觉塑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考古发现的中古胡裔墓葬中,常见半人半鸟形象。有关该形象的宗教属性,学界观点多有分歧,主要将其视为几种不同的神祇。本文结合国际学界有关琐罗亚斯德教研究的成果,以图像本身为主体史料,对学界将该形象视为达曼·阿芙琳与斯罗什神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认为将其解读为任何一种神皆不成立。半人半鸟形象应为护持火坛的祭司,是典型的琐罗亚斯德教象征,其创作意匠乃受古波斯"神赐灵光"的影响,意为将信众对火的崇拜传稟上神。这一形象比较真实地表达了琐罗亚斯德教礼仪中拜火这一重要特征,反映了古波斯政教合一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的“诗教”,自孔子倡言推崇,一直到清末,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这一悠久的传统若要究其渊源,则可追溯到原始人类的原始宗教教育。考据资料证明,在文字产生之前,原始人类就有了以歌舞为手段的“声教”。其时,诗乐不分,礼乐亦不分,诗、礼、乐三者总是结合成一个统一体,它是由非文字的综合性符号形式──语音符号(诗歌)、音乐符号(乐)和身体动作(礼)三者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宗教活动和教育方式。《礼记·郊特牲》曾有过这样的记载: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腥、焰,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阙,然后出迎…  相似文献   

14.
西周礼乐文化是"演诗"艺术生长成熟的文化土壤,诗乐舞统合的西周"演诗"仪式是实践"乐德"教化的具体路径,"演诗"是周代"乐德"精神的载体。西周礼乐文化的"乐德"教化宗旨决定了"演诗"仪式以巩固王权为目标,以"演德"为准则,以"乐德"精神为内涵,以"耀明其志"为中心的艺术形态。西周"乐德"精神直接影响了诸子时代文化群体对"乐德"思想的继承,成就了诸子时代文化思想的核心精神内涵之一——"崇德"。西周礼乐"演诗"不仅是"诗言志"命题提出的元始文化空间,同时印证了"致用"文学精神生长成熟的早期文化足迹。  相似文献   

15.
孔子作《春秋》,继承了蕴含在《诗》乐中的道义、德义,将之作为价值共识,形成了历史道义观;并将《诗》中的"乐义"转化为"礼义",作为社会共识,用于评骘历史事件。孔子还将《诗》的"微言相感"转化为《春秋》的"微言大义",在乐治体系消解的学术背景下,完成了乐治向史评的学理转化。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4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多年的社会期盼中终于应运而生。新课标立足立德树人,不但说明了“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地步”,而且对“怎么教”进行了具体指导,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一、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17.
<正>儒家和乐有着密切关系。儒家以《诗》《书》《礼》《乐》为教,而尤重乐教。《论语·泰伯》云:"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98页)如学者所指出,乐是个体达到君子境界的途径,但是在"立于礼"的阶段,因要求以礼制情,生命中的情、理存在对立,道德修养还不坚定。因此,要达到个人理想的人格和"仁"的境界,还需要用音乐陶冶性情,情理相融,形成道德情感,从而克服情、理的对立,使之归于谐和统一,从而成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乡土社会迎神赛社为视点 ,对于近代山西民教冲突作了探析。首先介绍了民教冲突中引人注目的戏乐纠葛 ,然后考察了迎神赛社的历史渊源与社会功能。西方传教士无视这一传统习俗 ,禁止教徒参加迎神赛社活动 ,民教双方冲突由此产生。文章从绅士维护领导权威和民众要求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等方面对戏乐冲突的原因作了探讨。最后强调指出世纪末的严重干旱将原本存在的戏乐纠葛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9.
一个社会的精神旨趣,完全取决于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汉代社会崇尚个人名节,关注群体存在的世界,着重道德之完善,这种观念和行为,是特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左传·襄公廿四年》叔孙豹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谓不朽。”意即:人之最七者是道德的完善,然后是建功立业,最后是著书立说。在德、功、言诸项给社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和贡献,才得以生命不朽。“三不朽”所建立的人格理想境界,决定着封建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将人导向对现实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社会背景下,德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德体现着礼的本质要求,礼表达着德的根本属性。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促使政治领域的价值观礼不断完善并产生作用。北宋时期,礼不仅成了政治领域的价值观,还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正好印证了古代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而这一过程,是伴随着核心价值观德在政治领域推演展开形成,具体包括以君为本、以礼为制、纲常为义、仪俗为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