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唐的李商隐写了不少的咏物诗,无独有偶,盛唐时代杜甫也有不少咏物诗。笔者研究发现,从李商隐的咏物诗窥视其学杜之痕迹,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通过杜甫,李商隐二人咏物诗的比较,可以看到两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差异,也可看到从盛唐到晚唐诗风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吴振华 《古籍研究》2001,(4):117-121
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既代表晚唐又超出晚唐。然而,对这样一位注重诗歌的审美特质,以毕生精力发掘和表现自己的心灵的情感世界的抒情诗人的接受和研究,自唐末李涪的“无一言经国,无纤意奖善”的恶评,到今天将他置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大作家的行列.竟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十一个世纪!由于社会政治气候、文化艺术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对李商隐的研究,形成极不正常的“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3.
晚唐李商隐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特色。在思想上李商隐表现为深邃,在艺术上李商隐表现为旨意朦胧、构思新奇。本文结合李商隐具体的诗篇对他诗的特色做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4.
杨华东 《神州》2012,(6):24-25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歌有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咏物诗就有三百多首,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杜甫在成都时期的咏物诗有着鲜明的特色,与其前的咏物诗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咏物诗做一梳理,并与桂甫其他时期咏物诗作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骈文在晚唐的地位不可忽视。其骈文多数为代人之作,少数为自己而作,作品都寄予真挚的感情,其祭文是表现得更充分。李商隐的骈文在审美情趣,文学品位、艺术风格等方面,在骈文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体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毕宝魁 《文献》1998,(2):14-20
李商隐是晚唐的著名诗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相当的地位.但关于李商隐参加进士考试的起始年代及全过程,迄今也未能有比较详尽的令人信服的考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边塞诗作为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唐代边塞诗的划分与唐朝历史时期的划分一样,也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本文通过对盛唐边塞诗与中晚唐边塞诗的比较,有助于我们了解边塞诗的由盛转衰。也有利于我们全方位把握唐代边塞诗,而不是仅限于对盛唐边塞诗的熟悉。  相似文献   

8.
杜牧在黄陂     
与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并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杜牧,是晚唐诗坛杰出的代表人物,曾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美妙诗篇。“停车坐爱枫林  相似文献   

9.
新发现庞留唐墓壁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利军 《文博》2009,(5):25-29
庞留唐墓的发现特别是壁画出现,使我们对初唐以及盛唐墓中的大量的壁画得以比较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所发现的唐代壁画中,还是能全面地反映初唐、盛唐时期壁画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及变化过程的。从初唐到盛唐,唐代绘画经过了北朝遗风、初唐风格、武周风格和盛唐风格的演变发展过程。该唐墓壁画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唐早期、中期的绘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圈点最多的诗,作者既非李白,也非杜甫,而是一生怀才不遇、满腹牢骚的晚唐诗人罗隐,共圈点过90多首。  相似文献   

11.
《文博》2017,(2)
2010年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青龙寺北清理了16座唐代古井,出土了一批唐代瓷片和铜钱。时代从盛唐延续至晚唐。发掘地点位于唐代新昌坊。  相似文献   

12.
郎宁公主是唐文宗的女儿,历经文、武、宣、懿四朝。她终身未婚,信奉道教,年四十而亡。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晚唐不受宠爱的公主落寞一生,也看到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相似文献   

13.
安萍 《沧桑》2008,(4):216-217
李商隐是晚唐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他的无题诗堪称一簇奇葩。"感时伤事"是李商隐无题诗重要的情感特征,正是这种感伤情调使他的无题诗增添了朦胧之美、悲怆之美和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4.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盛唐诗人王维一首著名的赠别之作,见《全唐诗》卷一二八。原题“渭城曲”,题下注云:“一作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自治区库车县境。元二系以排行称,其人的名讳与生平均不可考。杜甫有《送元二适江左》诗(见《九家杂注杜诗》卷二四),但两者未必是同一人。初盛唐时期,不少读书人投笔从戎,希望到边疆去建功立业,这元二大概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从长安去西北边塞,都  相似文献   

15.
孙婷 《丝绸之路》2009,(20):37-39
儒、道互补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儒、道两家在诞生之初并不是互补的,它们甚至是对立的。一直到魏晋玄学的出现,两家才不再对立。这一转变有其社会历史原因。陶渊明正是这一时期融合儒道的代表人物。盛唐已降,李白、杜甫完成了儒、道精神在人生及其创作中的真正融合。直至苏轼,形成了中国古代儒、道融合的人格精神的典范。通过这一线索,我们看到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由相互对立,到相互融合补充,再到相反相成地对塑造中国文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兴趣、文化心理等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人日游草堂”,是成都民间自晚唐以来即已有之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人日出游为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习俗。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入蜀后曾寓居的地方,今已成为人们朝拜诗圣的游览胜地。曾有杜甫与高适人日和诗的典故流传于世,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感动了后人,人们便选择人日游杜工部草堂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7.
从晚唐以来,人们给予杜甫"诗史"、"诗圣"和"集大成者"之美誉,其实质都是集中在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上。到了清代,性灵派领袖袁枚独树一帜,高举"情"的大旗,认为杜甫是天性多情之人,并对杜甫之情的多重内涵赋予了新的解释。显然,袁枚把关注的焦点从诗歌转向了诗人本身。这种评论对后人,尤其是梁启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袁枚对杜甫的评论使"情圣"之称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3,(2)
温庭筠(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不过大约在其父亲时,家境已逐渐衰落。庭筠在幼年时即随家人寓居江淮一带,而且为时很久,所以他在诗中自称“江南客”,称到江南为“归”或“回”。一生四处浪游,很少还乡,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温庭筠自幼才思敏捷,苦心学文,尤其擅长诗赋,能走笔成万言。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排行都是十六,所以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晚唐科举,考试律赋,每篇八韵。这种赋  相似文献   

19.
胡文文 《沧桑》2008,(1):211-212
鲍照以乐府诗闻名于世,但他的咏物诗作在刘宋时期也处于领先地位。鲍照的咏物诗主要表现了他积极仕进的理想和沉寂下僚的愤怒与苦闷,所咏之物是他人格精神的体现。鲍照咏物诗重寄托、善于借物喻人,这是对《诗经》《楚辞》比兴咏物传统的继承,从而有别于齐梁咏物诗。鲍照为数不多的咏物诗奠定了他在我国咏物诗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姜朝晖 《丝绸之路》2010,(22):62-64
李商隐诗歌代表了晚唐诗歌的一个高峰,为唐诗之绝唱,但因用典精工繁多,又存在多义难解的现象。这主要因为诗人一生遭际曲折难言,许多事和心迹都无法明说,所以形成了诗歌朦胧隐晦的特点。《锦瑟》诗为李商隐的代表作,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历来解说纷纭。本文联系李商隐的生平事迹,基于牛、李两党之间党同伐异的现实背景,结合其心境来解读《锦瑟》,可以看出诗歌为诗人心迹之表露,同时也是诗人政治悲剧和心灵创作的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