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桌上摆着一本由著名的教育家、数学家熊庆来教授题签的诗集:《茈湖精舍诗初集》(以下简称《初集》)。这是白族诗人马曜的二百五十首旧体诗的结集,列入云南大学文艺丛书,于一九四八年出版。屈指算来,这本诗集问世已经三十五年了。马曜作为党的民族工作者和历史学者,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是,知道他能诗的人恐怕不多。这原因,同他在解放以后致力于民族工作,而没有再拈诗笔有关;也同诗集没有再版,罕为人知有关。在读了这本存世不多的诗集以后,不能不惊喜地承认,马曜的  相似文献   

2.
宋许景衡《横塘集》原有 30 卷,明中叶以后散佚。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20 卷,缺佚颇多,仅从《东瓯诗集》收入佚诗 1 首。光绪间瑞安孙氏编印《永嘉丛书》,孙氏父子指出《东瓯诗集》与《东瓯续集》中有佚诗 3 首,林表民《赤城集》与刘安节《刘左史集》中各有佚文 1 篇。北京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全宋诗》,辑得佚诗 10 题共 13 首。潘猛补辑得佚诗 2 首。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辑得佚文 3 篇。今从《东瓯续集》辑得《过闲心寺》1 首,从《刘左史集》辑得《祭刘左史文》1 篇,从《永嘉集·内编》辑得《林居士墓志铭》1 篇,但散见于他书的佚文还很多。  相似文献   

3.
朱熹《诗集传》自序是《诗经》序跋中重要的篇目,体现了《诗集传》的创作动机和“诗经宋学”的学术特质.《诗集传》自序之创作时间并非是朱熹自己所言的“淳熙四年(1177年)”,应在公元1177年《诗集解》成书以后,其时《诗集传》之创作思想亦已成熟;《诗集传》自序是朱熹专为《诗集传》所作,并非之前学者所认为的,是朱熹为《诗集解》创作的旧序.通过《诗集传》自序与《诗大序》、《诗谱序》的比较,可见朱熹在诗经学根本问题上所持观点的特殊性.《诗集传》自序采用了“语录体”之体例进行创作,朱熹借助这种模仿圣贤口吻的文体,增强该书的学术影响.《诗集传》自序对宋代以后的《诗经》著述和版本之序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存在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宗室博尔都的诗集先以选集《白燕栖诗草》1卷见选于清人所选清诗集中,后结集为《问亭诗集》刻行。博尔都晚年又曾手订该集,是为钞本《问亭诗集》。扣除重复诗作,刻本与钞本《问亭诗集》收诗千余首,集外逸诗可辑得十余首,其诗在满族诗歌(尤其是宗室诗歌)史上皆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艺旅踪     
大光明写在第九水诗集《爱的星空》出版之后 诗集《爱的星空》是我继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爱的风露》之后的第九本诗集。是我攀援诗峰途中立下的第九块路标,也是我近年来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在诗行间的折射和外化。  相似文献   

6.
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代《诗经》研究的最高成就,也是继《毛诗郑笺》、《毛诗正义》之后,《诗经》研究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诗集传》之所以能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并非出于偶然,归结起来,原因有三:其一,到了宋代,《诗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欧阳修的《诗本义》与苏辙的《诗集传》,都能在诗旨、诗义的阐述方面有所创新,不完全迷信于旧说。此后,又有王质的《待总闻》、郑樵的《诗辨安》等,对《毛诗人《郑笺》中的不少见解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种疑古派的新潮流,由破到立,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那就是朱惠的《诗集传》…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1918年卧病期间批点的《白香山诗集》,共218条,由梁启勋过录于清康熙汪立名一隅草堂刻本《白香山诗集》之中,是稀见的梁启超学术研究未刊资料。梁启超批点白居易诗,既沿承了传统评点之学重体悟感发的特点,又融入了其思想转折时期特有的文学品鉴标准,是梁启超人生后期"情感中心说"诗学理念生成史的重要一环。本文略述此文献之性质,继而以汪立名本《白香山诗长庆集》、《白香山诗后集》为次第,对梁启勋过录本进行系统释文,以供学界进一步探研。  相似文献   

8.
《文献》2014,(1)
<正>新城王氏是明清时期山左地区的文学世家,自明后期至清初文人辈出,尤以王士禄、王士禛为代表,在清初诗坛上有重要影响。士禄、士禛兄弟二人早年同上公车,与海内文人论交,有"二王"之誉,又先后游于江南山水间,与遗民俊彦酬唱。士禄有《十笏草堂诗选》、《十笏草堂辛甲集》、《十笏草堂上浮集》、《炊闻词》等;士禛一生著述等身,诗、文、词杂著多达百种,其诗集常见者有《渔洋诗集》、《渔洋续诗集》、《蚕尾诗集》、《蚕尾续诗集》等,词则有《衍  相似文献   

9.
瓮安傅氏,世系传承,文风八代,尤以傅玉书成就最高,其《桑梓述闻》为贵州第一部个人所撰方志,《鸳鸯镜传奇》为贵州较早戏曲文本,而与其子傅汝怀所编《黔风》三部明清诗集,早于莫友芝、陈田《黔诗纪略》和《黔诗纪略后编》,其功甚伟,但湮没一百余年而未受后世之重视。本文对瓮安傅氏世系略作捋顺,并对傅氏家族在贵州文化发展史上之贡献作一评述,同时介绍《黔风》系列三部诗集。  相似文献   

10.
陈三立逸诗文八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在自家新风楼的藏书中,先后发现了陈三立老人撰写的诗六首、二篇,他们是璞元手录的《行平江道上六首》、程学恂书丹的《新建郭君墓志铭》、为程学恂《韩诗臆说》所作的《序》。经与《散原精舍诗集》(以下简称《诗集》)比对,发现《诗集》未能收及,细读数过,窃以为有臻璧之值,特将这些诗录之于次,以飨同仁之好。  相似文献   

11.
周德美 《文献》2003,(3):200-205
《〈尔雅文字考〉序》一文最初见于孔继涵微波榭刊《戴氏遗书》,后段玉裁经韵楼所刊《戴东原集》、《安徽丛书》编印处所刊《戴东原先生全集》及现行其他刊本,尽皆收载.这篇文章提出"儒者治经,宜自《尔雅》始"①的著名论断,倡导"援《尔雅》以释《诗》《书》,据《诗》《书》以证《尔雅》"、"旁及先秦已上凡古籍之存者"、"而又本之六书、音声"②的训诂原则,在中国学术史上、特别是在经学史和训诂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2.
本据有关资料考证了吉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抄稿本《遂初堂诗》,为清代诗人潘耒未刊诗稿,它的发现补充了潘耒已刊诗集《遂初堂诗集》中所缺一年的诗作,是研究潘耒诗与生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方拱乾诗集》系兴盛合复旦大学、上海市两图书馆藏本而校刊之,于1992年4月印成,以一帙遗予。予读之,蹶然曰:使金静老尚在必拍案叫绝。静老极萦心于明季东北流人诗,尝欲刊剩禅师诗而未果也。今兴盛苦心觅甦庵诗而传之,其前言历叙始末而系以论曰:“方氏《何陋居》诗集……基本写于宁古塔地区……可称是黑龙江现存的第一部诗集。……更何况其诗歌确实有补史之缺或与其它史籍互相印证的作用。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即所谓的东京城)、明代奴儿干都司永宁寺碑、清初黑龙江军民抗击沙俄斗争等  相似文献   

14.
董进夫自书诗一册,十五首,十四开。末署"万历己丑仲夏吴门董良史漫稿",有董良史述夫印。述夫名良史,能诗工书,其行迹不概见。先是洪武间有董纪者,字良史,上海人,词翰兼美,有《西郊笑端集》,清四库著录。两人相距二百余年,《明诗综》混为一人,而云"董纪字良史,以字行,更字述夫",《檇李诗系》亦混为一人,而云"董良史名纪,以字行,初字述夫",《列朝诗集·董纪传》实无是说。  相似文献   

15.
李湜 《文物》1992,(10)
薛素素又名薛五、雪素,吴(今江苏苏州,一作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为江南名妓。《曝书亭集》载,她诗、书、画、琴、弈、箫等方面的修养都非常精深,著有《南游草》、《花琐事》等诗集,今已不存。除了《列朝诗集》、《然脂集》录存有她20余首诗外,在她的一些画上还有题诗。蓝瑛,谢彬《图绘宝鉴续纂》记她的题画诗:"少文能卧游,四壁置沧州。古寺山遥拱,  相似文献   

16.
《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刊出的《白玉错金嵌宝石碗》一文中,作者引清高宗乾隆帝御制五言诗一首,因诗中有“读史浮大白,,句,而在《高宗御制诗集》中注云:“用苏东坡事”,将宋代苏舜钦(子美)事误作苏轼(子瞻)事,作者附会《高宗御制诗集》注释,遂亦沿误。  相似文献   

17.
一、看似送别诗,实为寄赠诗《送莫友芝》最初见载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长沙传忠书局刊印的《曾文正公诗集》卷四。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事实上,这是一首寄赠之作。《郘亭诗钞》卷四有《次韵答曾涤生阁学见寄》,称“见寄”,即是明证。在这首诗的下面,又有《魏将侯承柷大令为致曾涤生阁学诗并用其韵见寄和答》诗一首,据此,知转寄曾诗者为魏承柷。  相似文献   

18.
在陕西省图书馆善本书库中,珍藏着一部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典籍丛书——宋版《碛砂藏》。《碛砂藏》是大藏经的一种。藏经的雕印是和佛教的传播、盛行密切相关的。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自天竺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广泛地发展,隋唐时进入了鼎盛时期。九州大地,普建佛寺,造像译经,蔚成风气。据《玉芝堂谈荟》卷十五记载:“(隋)大业中,佛经译成汉文的,已达六千一百九十八卷。隋文帝享国二十四年,写经四十六藏,达十三万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吴乔(字修龄)因曾著有《围炉诗话》而名噪一时,在中国诗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浙江山阴人吴修龄(字予延,号好山)曾撰有《好山诗》四卷,诗风清丽可喜。因山阴吴修龄之名与昆山吴乔之字(修龄)重合,且其本人后出,名气亦逊于吴乔,不少文献著述或索引资料遂误将山阴吴修龄所撰《好山诗》置于吴乔名下,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应予注意并改正。吴修龄所撰《好山诗》现存各藏本有诸多不同。关于《好山诗》刻本,有的著录者仅仅根据诗集中有鲁曾煜于乾隆十六年所作的序文就武断地将其版刻时间定为该年,而没有注意到该诗集卷四中出现了四首明显晚于该年的诗作,造成一些误会,是应予注意并改正的。在现存诸藏本中,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应当出现得较早,也较好地保存了该诗集的原貌。  相似文献   

20.
正《岭南杂记》的作者是吴震方,字石绍,号青坛,浙江石门人,康熙丙辰(1676)进士。据光绪《浙江通志》记载:吴震方著有《述异记》三卷、《岭南杂记》二卷,[1]辑有《说铃》前后集,[]以及《晚树楼诗集》四卷。[]关于《岭南杂记》及其作者吴震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只有简略记载:"国朝吴震方撰,震方有《读书正音》,已著录,是篇记其客游广东时所见,上卷多记山川风土,兼及时事……亦颇留心于利弊,下卷则记物产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