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军队和国防建设发展历程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确立了我国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1995年以来,中央军委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实施科技强军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依法从严治军,加强部队管理;把军队和国防建设纳入国家总体战略,使之协调发展;依靠人民建设国防,做好新时期战争动员准备。这些方针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从1975年到1989年,邓小平曾长时间参与和主持中央军委领导工作。在这一时期,他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从整顿军队入手,指导人民解放军拨乱反正,实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开创了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使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为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探索,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解放军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但是,由于广大指战员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起,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使人民解放军仍然听从党的指挥,英勇地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许多重大任务.实事求是地回顾这一复杂历史时期军队建设的主要成就,深刻地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正确认识与评价这段历史,探讨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建国以来军队精简整编的历史经验刘随清从建国到现在,我军在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道路上走了一个“之”字形的路,军队总数的增减也呈现出一个波浪形。整个建国后48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1958年前后,是我军总数较大规模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5.
以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军队整顿为发端,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步走上一条大裁军之路。30年来,中国军队按照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原则,先后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使军队总员额减少了65%,年度国防费开支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探索和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在正确处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方面,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栾伟 《黑龙江史志》2011,(19):38-39,47
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为争取国家独立富强,走工业化之路,曾进行了多次文化方式的选择,结果无终.中国共产党历经80年风雨历程,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紧扣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主题,对文化建设既继承又创新,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离开民主讲集中的错误,恢复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并提出"民主集中制的中心是民主"等重要理论,具有拨乱反正和创新的重大意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条件下完善和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理论,开辟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新境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把民主集中制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党必须经受执政地位的考验 ,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一贯坚持和强调的重要思想。毛泽东估计了在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 ,及时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对无产阶级、对已经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危险 ;建国后 ,毛泽东继续坚持和发展了经受执政地位考验的思想。建国初期 ,邓小平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着重指出了党在执政地位取得以后可能产生的一些危险倾向 ,强调注意和重视执政党的特点 ,在执政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态度 ,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执政党地位 ;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对我党几十年执政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特别是针对“文化大革命”和结合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形势、新特点进行了深刻思考 ,从而对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住执政地位的考验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一样 ,都特别注意和善于把握住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党的自身状况这一根本点 ,都注重保持和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而为党提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同时 ,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地时代背景下 ,善于及时提出、提升、提炼出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并对我们党的发展、巩固提出  相似文献   

9.
第一。突出政治性。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这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编修军事志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吕晓刚 《沧桑》2008,(6):78-80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理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政治保证。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域土地人物略》的最早、最好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西域土地人物略》是现存少数记述明代西域史地的历史文献之一 ,其所证地域最广 ,可信程度甚高 ,并反映了当时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但目前两种通行本不仅文字讹误歧异处甚多 ,而且体例亦不相同 ,学者不知所从。得其祖本嘉靖《陕西通志》本 ,通行本中的讹误歧异即可厘清。至其作者 ,当非汉人或穆斯林 ;作时当在宣德十年 ( 14 35)甚至成化十年 ( 14 74 )之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报刊媒介与西北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玉梅 《史学月刊》2003,1(5):54-58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各报刊杂志纷纷刊登开发西北边疆的文章,喊出了开发西北的呼声。各有识之士利用报刊这一信息工具来研究西北、宣传西北;为开发西北制造舆论,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北的开发。但最终实效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3.
David Hunt 《Folklore》2013,124(1):75-90
Written evidence from the hunting folk literature of the Caucasus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origin of the unicorn lies in hunting mythology and that remnants of it are to be seen in the figures in "The Lady and the Unicorn" tapestries in France.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建立前后,党和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利用到消灭的演变过程,而政策的实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误的一面,产生失误的主要原因则是认识上出了偏差,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首批留美生的选派是留学教育全面恢复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内驱力源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也为留学教育的恢复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此次选派不仅促进了高教改革、科研创新,而且摸索出一整套向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的选拔办法和管理体制,开启和引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留学时代.  相似文献   

16.
朱军 《文物世界》2002,(4):38-42
觚,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化遗址即有陶制品出土,其用途为酒器。夏商较流行,西周后逐渐减少。部分器型仿青铜礼器,多用作陪葬冥器。  相似文献   

17.
18.
ABSTRACT

Humanitarian diplomacy has always been a crucial element of humanitarianism, however it is now becoming a more prominent element of states’ foreign policies. It holds many attractions and much promise. It provides states with a way of expressing important qualities of international empathy and solidarity and can also enhance a state’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provide valuable means for building relationship of trust and cooperation. This can in turn can be conducive to a state’s broader foreign policy objective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perils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humanitarian diplomacy into a state’s foreign policy. It can generate ambiguity and even conflict within a state’s diplomatic endeavours due to tensions between humanitarian and broader national interests. In exploring these issues it is usefu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humanitarian diplomacy and humanitarianism as diplomac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se issues in relations to Australia’s diplomacy. It argues that Australia has actively engaged in humanitarian diplomacy and humanitarianism as diplomacy. Whilst the two are often complementary, there are areas in which they have been in tension and even at odds.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but also for its capacity to undertake genuine and effective humanitarian action.  相似文献   

19.
《Political Theology》2013,14(5):650-660
Abstract

In his monograph God, Justice, and Socie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response to his work uses examples from Deuteronomy, Jeremiah and other prophetic tex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dience to God’s law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natural world. It concludes that given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natural law within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it seems unwise to draw too direct a comparison with the biblical material, which reflects a very different world view. The close study of the texts suggests that, for the biblical authors, divine law was both commanded at Sinai and written into the fabric of the universe.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treats the ability emotions have to point up the relevance of past events and so structure consciousness of history. It shows how knowledge of the past is embodied via the agency of emotions. The case study looks at how history is given emotional expression among the Banabans, a group stemming from Banaba Island in central Oceania and later resettled in Fiji. Under the hegemony of Western “regimes of historicity”, the Banabans created a new specific consciousness of history, transforming in the process themselv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By analyzing several of the channels (oral, artistic, performative) via which Banabans vent their history, the article shows how they articulate knowledge of the past—underscored as relevant by emotions—with awareness of their ethnicity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It is argued that emotions are involved in forming historicity, a process that is marked, not least, by recipro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