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鹿鸣 《历史研究》2012,(2):27-44,190
《罗让碑》是反映唐末魏博政治与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唐末魏博的多次变乱,反映出魏博内部军将阶层与牙军之间的矛盾,牙军自利与保守的性格,使魏博在唐末乱世中失去了扩张的动力。神道碑是唐王朝确立君臣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碑志作为一种显著的政治景观,对于当时的社会心理及文化传播具有较大的影响,中晚唐河北的巨型碑志成为藩镇彰显权力合法性及形塑地方认同的工具。《罗让碑》建立的前后因果便是一个典型案例,罗弘信出身低微,有意在碑文中宣扬唐廷的恩遇,并造作符谶,巩固自身的统治基础。《罗让碑》形制上僭越与文字上恭谨形成的对比,忠义意识传播与藩镇半独立地位之间的张力,都反映出中晚唐河北政治文化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2.
陆希声《道德真经传》简论刘固盛陆希声,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末学者。据史书记载,他“博学善属文,通《易》、《春秋》、《老子》,论著甚多”。①所以他当时很有名声,曾被唐昭宗召为给事中,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政治上比较开明,曾抨击过“州县敝”...  相似文献   

3.
近数十年来,我为研究生讲授隋唐史时,曾多次对《新唐书》百衲本、殿本、局本等版本原刊作了些校勘考异工作。在考校中每有所见,辄随手札记,作为自己教学和科研备考之用。兹将有关《藩镇列传》部分的一些笔记,错综诸家之说,贯以已见,择要选辑,先行发表。另有关于《方镇表》部分,俟后发表求正。 1.唐安史乱平与藩镇擅兴于肃宗朝还是代宗朝《新唐书·藩镇魏博列传·前言》谓: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百衲本、殿本和局本原刊并同。近人赵绍祖和张森楷先生以安史乱平与藩镇擅兴于代宗朝,非肃宗朝事,在其《新传》校勘记中改“肃”为“代”。近来有些校点稿,从赵、张说,改“肃宗”为“代宗”。  相似文献   

4.
唐末北方的几大藩镇中.朔方(灵州)节度使是除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汴州节度使朱全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之外的京西北较为重要的藩镇势力,对唐末的政治格局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由于灵州位于西域、河西通向中原的交通要道上.加以朔方节度使管辖区域内蕃汉各民族势力繁杂.又是唐王朝西北边境重要的屏障.  相似文献   

5.
陕西关中的西安(古长安)是唐王朝(618~907年)建都所在地.唐朝二十一位君主死后共留下二十座陵墓,其中除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唐末的昭宗(李晔)“和陵”在河南渑池,哀帝(李柷)  相似文献   

6.
刘晏少年举神童入宫 ,得到宰相张说和肃宗母杨妃的赏识 ,由此获得接近内廷的机会。肃宗、代宗二朝 ,他相继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和刘清潭 (忠翼 )建立特殊关系 ,并从而成为皇帝心腹 ,参与和主持了除元载事件 ,其理财生涯和政治沉浮与内廷权力的交替密不可分。财政使职结交宦寺及成为皇帝私人是使职发展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其中不排除使职本人保身固位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羡余”直入内库及内廷对国家财赋的分割和监控 ,成为两者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南汉,是五代时期以兴王府(广州)为中心,割据偏安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封建小朝廷。南汉的崛起,除却唐末五代时期天下纷乱,中朝政权无力经营岭南等客观因素外,还与士人的大力协助分不开。 唐朝自安史之乱,尤其是唐末黄巢起义以后,中原地区一直处于混战纷争之中,民不聊生。中原士人纷纷避兵南下。《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刘隐传”载:“是时,天下已  相似文献   

8.
刘仁勖在继迁、德明时期的职务是"牙校"、"左都押衙",并无德明以后的记载。"牙校"、"左都押衙"等官职,是唐末藩镇割据的产物,其职位虽然不高,但却是藩镇的亲信,实际地位很重要,往往参与军事机密,承担重要外交事务。《宣德宁夏志》所载《碣铭》后碑阴题款:"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监葬舍利臣刘仁勖"。按宋制,"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实际上是正二品副宰相。这一不见史传的新资料,给西夏历史增添了一位宰相级的人物,使刘仁勖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相似文献   

9.
唐代“中国”一词大体用于追述前代和议论当朝。唐代“中国”有地域、文化、民族及政权的含义,可以用来指代朝廷直接统治区域、中原为核心的地区或内地,是“天下”的核心或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天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天下”指唐朝实际统治的范围即唐朝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这是唐朝“天下”的主要含义。此“天下”与“军国”、“邦国”基本同义,但各有侧重。“军国”最郑重,一般用于中央最高决策机构首脑的职掌范围;“邦国”更普通,主要用于官府和中央事务的层面;“天下”更广泛,一般用于中央和地方、官吏和百姓两方面事务的层面。广义的“天下”则指以“中国”为核心,以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狭义“天下”)为政治实体,包容其他国家的世界体系和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0.
以“壬午兵变”为契机,清廷对朝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夷制夷”政策转变为“干涉政策”。清朝政策的转变,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为维护中朝传统关系而进行的政策调整,但从历史的角度看,清对朝鲜内政的粗暴干涉,破坏了中朝传统友谊,导致宗藩关系最终解体。  相似文献   

11.
受钱大昕和严耕望的启发,本文重新把唐宰相定位为一种无官品的“使职”(而非有官品的职事官),就像节度使、盐铁使等使职一样,宰相只不过是皇帝任命的一个“使职”,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宰相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授予,取决於皇帝对他的信任,有相当程度的私密关系。唐初,皇帝沿用隋朝的惯例,通常以三省长官为串相。贞观年间,逐渐改派其他官员(如侍郎等)出任宰相。由於宰相是一种使职,与其他使职一样,在初期往往有许多使职名号,称号不固定,有许多变动。但从高宗朝开始,已逐渐统一为“同三品”和“同平章事”两种。本文考察唐宰相的使职名号及其命名逻辑,务求更进一步理解唐代宰相之内涵。  相似文献   

12.
人事站     
《文史天地》2008,(6):72-72
公仪休拒鱼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有个宰相叫公孙仪,他原是鲁国的博士。当时,七国称雄,天下纷纷,鲁国衰落。公孙仪竭力"奉法循理",企图维持鲁国的政治地位。在经济方面,他  相似文献   

13.
先秦诸子的道德之论,也就是帝王之术,同归于执本秉要,清虚自守。贾谊进一步阐明了这个观点,认为“道”是人君取得成功的最高政治法则,并且认为“道”的内容就是“善”。而贾谊道德论的实质是以“有为”为“无为”。为适应汉王朝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贾谊提出以“有为”的方法治理国家,实现老子提出的天下有道时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政治状态。  相似文献   

14.
华夷之辨以进退于礼乐文明为转化机制,侧重于“中国”的准入性。由此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促使学者在民族国家叙事面前坚持“文明国家论”,但这难以构成对民族国家叙事的真正批判。中国古代秉持的是不同于国家叙事的天下观念。儒家的天下观把仁义视为华夷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强调通过文德双修、爱人正我而使远人慕义来朝;希望通过施行仁政获得民心,维系天下,克服“国家”的强力色彩。宋人基于华夷之辨努力塑造“中国观”,对于“天下认同”已无多奢求。天下的价值认同维度得以可能,须经公私之辨的转化,其对身份、人格、权利的触及是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重申和证成。对于古人而言,“天下”与“国家”是两个根本对立的价值体,混同二者甚至产生了王朝倾覆的后果;对于今人而言,“天下”与“国家”代表了两种文明与历史形态,能否实现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转变,是一个古今交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东汉末年,皇室日衰,地方群雄并起,皆欲争霸天下。当此乱世,交州士家趁势而起,其家族雄踞交州,势力盛极一时。然而,士家虽称雄交州要塞,但在东汉末年之乱世,其却未参与争霸天下,仅致力于保存交州一隅之安宁,并最终在东吴势力的压迫下走向衰亡。综观其兴衰之原因,既有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之缘故,也有其自身与别不同之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又延续了150多年的统治,其时间长短堪比“安史之乱”爆发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中央对藩镇的有效控制就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唐后期中央是如何控制藩镇的?学者们已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宋强刚《唐代藩镇研究述略》(《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1期)已从藩镇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张佐良《近三十年来的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12期)是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来阐述。本文主要从唐代中央对藩镇控制的角度,对大陆地区的相关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7.
李殷 《史学集刊》2022,(4):74-83
宪宗元和年间,议兵的意义在于君臣之间不断形塑的政治共识。宪宗主张以最直观的战争形式征讨逆地藩镇,而何时开启用兵、如何选择用兵的对象,以及以怎样的形式罢兵,能最大程度地维系君主的权威与恩信,是百僚应对藩镇问题的要义,由此政治招抚方式得以应用。在经历成德议兵与魏博归朝事件后,宪宗用兵淮西不仅显示朝廷以武力削藩的决心,也向朝中百僚宣示了皇权决策的加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天子,助理万机”辅佐帝王执掌朝政的官员,通称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但在历代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并非如舞台戏曲所反映的宰相只是一人、一个称呼,而要复杂得多,宰相的称呼也就多种多样了。殷代、西周把替君王家管理内外事务的人称为宰,而真正总揽百官的则称冢宰,冢是最大的意思。春秋时,正式设立左右相的是齐景公。战国时,各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为百官之长。秦代宰相称丞相或相国、国相。西汉沿置相国,或称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主持国家最高政务。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合称“三司”,共同处理国务。东汉不设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收集会昌开元,萌生弄清会昌开元铸地之意,多方查找资料,述之于下,权供商讨。唐开成五年(840年)文宗李昂去世,宦官仇士良等立颖王李瀍(后改名炎)为皇帝,是为武宗。用李德裕为宰相,对宦官和藩镇稍加抑制。会昌三年(843年)大破回鹘乌介可汗,会昌四年(844年)击败企图割据泽(治所山西晋城)、潞(治所山西长治)的刘稹,出现唐末声威再振的趋势。《旧唐书·武宗本纪》记载,"(五年)八月……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民二十六万五千人……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相似文献   

20.
唐末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最频繁、最昏暗的时期,一共换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这期间出了位厉害角色,即创造了历事五朝十帝而不倒这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的史上第一“骑墙派”——政坛不倒翁冯道。自从冯道进入政坛以后,无论谁当皇帝都来找他。“儿皇帝”石敬塘时代,冯道曾提出辞官回家种地的请求,不但没被批准,还被皇帝眼含热泪一通臭骂:“好你个老冯,你跟过那么多皇帝,轮到我了你就想开溜,是不是瞧不起我?”可见冯道还是很有才的,要不然不可能总是一路绿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