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史学月刊》1990年第3期“读史琐记”栏登载的《抗英将领海龄之死考辨》一文认为,海龄是在署衙中自焚身亡的,同时殉难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孙儿。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是值得怀疑的。我认为海龄是“自缢尽节”后遭火焚的。按《英军在华战记》中说,英军在焚烧镇江衙署之后第二天(即1842年7月22日)发现了海龄的幕僚,由他认出了海龄的尸体。而在7月23日,镇江之战另一指挥者、清参赞大臣齐慎曾上奏:“副都统海龄并城内文武官均不知下落”。齐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7月21日镇江失  相似文献   

2.
陈德友 《铁军》2020,(5):10-13
新四军先遣支队东进过南陵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上海、南京及江南大片国土沦陷后,国民党第三战区命令新成立的新四军部队开赴南京、芜湖、镇江、丹阳之间狭窄地区,一方面用新四军牵制日军西进,减轻自身压力;一方面想借日军之手,消灭他们多次"围剿"而未能剿灭的红军游击队伍。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我是国民党中央宪兵第一团第三营第七连的一个排长,驻防郑州。1937年7月9日,第三营奉命开往苏州。当时,第一团团部驻无锡,第一、第二营驻在镇江、无锡至上海闸北一线。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铁路交通和地方治安,同时负责纠察军队纪律。7月中旬,我连调驻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及龙华民航机场,担任警备任务。当时上海的局势已渐趋紧张。  相似文献   

4.
998年2月6日《人民日报》和2月22日《中国文物报》相继报道了镇江发现萧梁五铢陶范堆积层的消息。在镇江古城考古所的支持下,苏州市钱币学会与上海《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秦汉南北朝卷》编写人员赴镇江实地作了考察。这批钱范出土地点,位于镇江市北固山南脚下,紧...  相似文献   

5.
2016年1月24日,江苏省吴文化学会、镇江博物馆邀请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南京博物院及镇江本地的专家学者,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了"镇江建城史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研究镇江建城史等问题。专家们认为,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献记载表明,镇江地区在商周时期文化、经济、军事比较发达,"朱方"是镇江有文献可征的建城之始,目前可推算的年代为公元前545年,距今2560年。专家们还建议,当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朱方城的考古调查、勘探和研究工作,加强镇江地区早期吴文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丹阳县河阳公社后马陵村社员于1975年6月建房挖土时,发现"弋阳开国"铜印一方,1982年7月镇江博物馆入藏。铜印为正方形,弧状实心纽(图一),印边长5.3、厚2.3、通高4.5厘米,重622  相似文献   

7.
江苏商船总会是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镇江内河招商局委员朱冯寿禀陈农工商部。请求创设的,其宗旨为:“联络商情。保持航业。”并拟就具体办法八条。农工商部采择所陈办法,咨商南洋、北洋大臣,厘订《商船公会简章》十八条,在当年4月4日(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十一日)颁布施行,这是中国最早的商船公会组织章程。江苏商船总会根据简章精神积极筹组。于1906年12月13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在镇江成立,又称镇江商船总公会,由朱冯寿担任总理。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30年代在镇江曾经有一份报纸叫《江声日报》,该报创办人刘煜生为江西人,大革命时期曾接受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熏陶。抵镇江后,刘煜生立志以报纸唤起民众,遂创办《江声日报》,自任经理与总编。取报名“江声”是喻指镇江百姓代言人。刘因其在报界的影响,被推为镇江报界公会主席。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时京口(镇江)副都统海龄,在1842年7月英军七千犯镇江时,统帅清兵殊死抵抗,歼敌300余人.此役是近代以来英国侵略者遭受打击最重的一次.恩格斯评价说:“如果英国侵略者都遭受这样抵抗的话,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城破后,海龄和大部分官兵以身殉国.海龄是怎样死的?史学家历来众说纷纭,有必要作一考辨.关于海龄之死,史学界说法不统一的原因,是业源于六种不同的史料记载。《道光洋艘征抚记》载:“英军佯攻北门,暗地从西南架梯登城.入城后,先焚烧满营,混战中,海龄为乱兵杀害”。  相似文献   

10.
《江苏地方志》2007,(1):19-19
会议于2006年12月12日~14日在镇江市召开。会议由镇江市史志办公室承办。来自安徽芜湖、马鞍山、滁州、巢湖和江苏南京、扬州、淮发、镇江等8个城市的志办近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镇江市史志办公室主任胡振主持会议。镇江市副市长冯士超在会上介绍了镇江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经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从美国旧金山《世界日报》和密执安州《安城日报》获知,美籍华裔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易家训教授已经辞世。看到这一消息,心情十分沉重,为物理学界失去一位杰出学者而深深惋惜。我和家训先生,解放前在中央大学先后同过学,他的一生是值得我们追思和缅怀的。易家训先生是我省贵阳市人,生于1918年7月25日。十二岁时随留日归国的父亲和家人移居江苏镇江,就读并毕业于苏州中学。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考进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大学内迁,辗转到内地,在重庆沙坪坝中大复学。他大学时期接近以地下党员陈琏为代表的进步力…  相似文献   

12.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镇江生活了近四十年。《海岳名言》的海岳庵在镇江,《多景楼诗》的多景楼在镇江,甚至米芾墓也在镇江。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27~29日,由江苏省吴文化学会、镇江市文化局主办,镇江博物馆和丹阳市文化局承办的2009年中国镇江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镇江市召开,来自德国、韩国、日本等国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  相似文献   

14.
<正>1853年3月,太平军由武昌顺江而下,势如破竹,19日攻克了清王朝的东南重镇江宁(南京),并定都于此,更名为天京。洪秀全进城后,初驻跸藩司衙门(今瞻园),4月迁入修葺后的清廷两江总督衙署  相似文献   

15.
王浩(100岁)王浩,1919年7月生,江苏涟水人。在镇江师范读过书,1939年3月,涟水抗日义勇队成立时,队长李干成介绍王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浩从此走上抗日的征程,曾在新四军政治部做过民运工作。离休前,王浩担任福建省司法厅副厅长。  相似文献   

16.
一切都因为那次镇江之行。那次秋游我和一位室友去镇江,正好我有同学在那里读大学,父母也欣然同意。在镇江玩的那一天时间里,我们去了金山寺,还有沈括的家——梦溪园,我们真的很开心,尽兴,很自由,我们拍了不少照片,我和那位男同学也有一张合照。然而就是这一张小小的照片,使我和父母闹了个大不愉快。去镇江后的第二个星期,周末我把照片带回家给父母看。母亲看到那张合照,脸色顿  相似文献   

17.
1981年2月,溧水县和风公社黄家村生产队社员,在村东200米外的宽广墩内发现一批青铜器、印纹硬陶器和原始青瓷器。同年7月,我们到现场调查,大部分铜器已破损散失,其余器物由镇江博物馆收藏。现将调  相似文献   

18.
《东南文化》2017,(1):38-38
2016年12月28—30日,江苏省考古学会2016年年会在江苏镇江召开,会议由江苏省考古学会主办,镇江博物馆承办。江苏考古界120余位考古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同时邀请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先生进行讲座。会议开幕式由镇江市文广新局周文娟局长主持,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丽虹、江苏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李民昌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19.
卢庆骏教授是一位有名望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和导弹与航天技术专家。1965 ̄1971年,我作为他的助手,曾与他在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共同奋战了五年,在动荡的岁月里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卢庆骏1913年3月5日生于江苏镇江。1995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生前曾任浙江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数学学会理事,全国第一届科协理事,宇航学会理事,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委员等职。家学渊源与勤奋治学卢庆骏…  相似文献   

20.
心斋  才云 《中华遗产》2007,(5):42-47
2007年3月23日上午10时许,中华遗产杂志社记者组抵达镇江,一下车便兵分三路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和采访工作。其中的一路前往镇江最著名的名胜金山寺。当记者进入金山寺开始工作时偶然发现,整个金山寺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僧人在紧张地忙碌着。记者拦住一个正抱着一捆香匆匆往大殿里走的小和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