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可 《文史春秋》2006,(4):47-50
王冶秋在他的简历以及在“化大革命”写的交代材料中,都提到1941年参过青帮组织的事。那时,他的公开身份是“国府”任命的冯玉祥秘书,隐蔽身份却是董必武领导的国民党高级军政统战与情报人员。为了隐蔽工作的方便和安全,他与另一位地下党员、冯玉祥的副官赵力钧一同加入青帮。他们的师傅不是别人,正是青帮头子张树声。在以后的隐蔽工作中,他们疏通渠道、打通关节,都得到过张的帮助,特别是一次王冶秋险遭军统毒手时,张树声亲自出面干预才化险为夷。张树声是王冶秋尊重的一位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2.
高翔 《收藏家》2004,(9):43-46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讲的是聚会的“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印章收藏亦有四美:名手治印,篆刻精妙,石料珍贵,大家收藏。四美齐具,难之又难,“此事古难全”!可是,旅美书法家张充和先生就有这样一批四美具的印章收藏。张充和的生平,已经多次见诸报刊,此处仅简要介绍一下。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合肥。曾祖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父亲张冀牖是教育  相似文献   

3.
张树声的近代化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声的近代化思想很有特点,此前较少学研究。本试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通过动态地阐述张树声洋务自强认识的发展变化,揭示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一是根据张树声在处理中日、中法事宜中的表现,研究其外交策略和军事策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太平天国时期,张树声在合肥地区统带一支团练与太平军、捻军顽抗,从一个诸生被提擢为候补同知。他所统带的团练,为李鸿章后来编练淮军奠定下基础。他也因此而发迹。张树声(1823—1884年)安徽合肥人。“县廪膳生”,1853年太平军进军皖北,捻军纷纷响应,他“奉钦差大臣周(天爵)、吕(贤基)示谕团练,并奉钦差办理团练刑部郎中李(文安)颁发章程,坚壁清野”,“除结团自保外”,还带练勇外出与太平军转战各地,配合清军攻陷含山、六安、英、霍、潜、太、无为等州县。1857年桐城清军溃败,次年太平军再次攻占庐州,皖北革命斗争又趋向高涨。张树声从地主阶级利益出发,“严申禁令,不准乡民从贼,先平肥西匪寨,继败捻酋张洛行于官亭,就周公山下坚筑堡寨,阻河为险……远近襁负来归,咸知其制寇有方,相依为命。”当时合肥  相似文献   

5.
杨炬 《神州》2008,(1):46-51
树声离开我和孩子们已经很多年了,但他那魁伟的身躯、豪放率真的音容笑貌,又却时时浮现在我眼前……1943年在延安,树声在中央党校学习,我在中央门诊部工作。首长和战友们都说他是身经百战,久经考验的老同志,而我却更看重他的人品。我钦佩他对党对人民赤胆忠  相似文献   

6.
广东实学馆,是清光绪二年(1876)两广总督刘坤一倡办,光绪七年(1884)由两广总督张树声主持兴办。以后,两广总督张之洞把其改名为广东博学馆。光绪十三年(1887)张之洞又把其改为广东水陆师学堂。詹天佑在1884-1888年间,曾在该馆任洋教习——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7.
吴筹中  吴旦敏 《安徽钱币》2001,(2):22-22,25
历史上有唐代的“飞钱”,钞集中有实物“飞票”,“飞票”上印有“飞到即付”字样,以及在该票“商务会”的图章上盖上一个“飞”字,这张纸币在我钞集中仅此一张,而且在其他同好处未见过,可见是一张较为珍贵而罕少的纸币,故撰此小文并附图,与同好们共同研究及观赏。  相似文献   

8.
《中华遗产》2011,(2):158-159
每当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墙壁上、家具上贴“福”字。那笔划粗犷、字体敦实的“福”字,写在一张张大红色的斗方纸上,有的旁边还印有云锦纹、双龙、寿桃、万年青、牡丹花等吉祥图案,看着是那么蓉庆、那么有“年味”。为什么过春节要贴“福”字呢?  相似文献   

9.
1980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中纪委关于康生问题的审查报告中,认定康生的反革命罪行之一,就是在他的幕后策划下、在他及其妻子曹轶欧指使下,炮制了“第一张大字报”。各种有关的书籍刊物也都是这样认定的。可是1999年7月,印红标先生在《百年潮》上发表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记》却说:“这张大字报是由哲学系少数教师自己发起的,没有人指使。”另一位先生在另一刊物上发表类似文章说“七人大字报是他们自发的举动”。总之,他们是以“自发论”来否定中央的定论。凡是要否定一种说法,必先了解该说法的根据是什么,然后有根据地提出新的论…  相似文献   

10.
有一幅二战时期的老照片,画面上的车队正沿着一条呈无数“S”状的公路,从谷底向着险峻荒凉的山顶缓慢地爬行,从山脚到山顶4公里的路段上密布着24个弯道。照片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大通道的艰险。这是一张非常著名的照片。直到今天,在介绍滇顷公路甚至介绍云南的书扫杂志上,或者使用“滇顷公路”、“史迪威公路”、“Burma Road(滇顷公路)“、“Stlwell Road(史迪威公路)”为索引在网站上查找,都能看到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11.
笔者藏有一张湖北省银行的普通支票.但支票上的货币称谓却非常特殊。常见的有银两、银元、国币、法币等,此张支票上的货币称谓却是“申钞”。“申钞”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货币呢?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流通使用的呢?原来.它曾与遍及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国内汇兑业务-“申汇”有关。“申钞”它不是一种货币.却能象货币那样在市场上自由兑换、流通。  相似文献   

12.
“不要脸”张守义,何许人也?张中行为张守义近著《装帧的话与画》写的序言中描述说:“张守义先生是文学艺术界的名人,因装帧、插图有特殊成就而出名”,“但他所画的封面和插图上的人物不画脸,总是黑糊糊的一片”。个别外行还说:“搞封面的是不是不会画画,你看张守义的画,不敢画脸。”因此,有人跟他开玩笑,叫他“不要脸画家”,他有时也以此“雅号”自嘲。这个“典故”,我是1999年参加全国第四届书籍装帧评奖会评委会时才知道的。我与张守义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来四川人民出版社访问时认识的,以后就经常在一起开会,交往也就较频繁了。他的装…  相似文献   

13.
大约在清末民初之际,武汉三镇以及湖北其他一些地方流行着一种纸牌,是用学塾蒙童描红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等字(把末尾的3个字改成“福禄寿”讨彩头)制成的。每个字各有4张,全副共96张,按“抠(音欧)经”和“赖字”两  相似文献   

14.
1925年9月20日,上海《图画时报》第二六八号出刊,头版的“封面女郎”乃是二十岁左右的林徽因。作为“封面女郎”,林徽因的“出镜”方式与众不同,该报编辑为其安排了一坐一立两张照片之组合。封面上的组图,一张是其居家的便装照片,一张是其演剧时的化装照片,两张照片上的“女主角”都正值青春年华,可谓光彩照人。尤为特别的是,那张.化装照片,身着宽松的袍服,颇具异国风情,且附注中明确言及此装扮乃是模仿印度某公主。  相似文献   

15.
张小曼 《纵横》2009,(4):42-47
1995年6月20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张西曼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中共中央统战部王兆国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张西曼教授革命的一生,称颂张西曼“是著名的国民党左翼人士、是进步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是我国较早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之一……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不但是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积极支持者,也是坚定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为国共合作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称颂张西曼“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英勇投身于抗日运动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6.
手头有一张“文革”期间拍摄的黑白照片,是我与已故中顾委常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镇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留念。照片虽已微微发黄,但照片上那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以及黄镇那将军大使的风姿都还依然清晰。每当我打开相册,审视这张照片时,黄镇在“文革”中历经劫难和一身正气的抗争情景,就像影视一样,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1966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这一年全国爆发了长达十年的“文革”运动。那时,黄镇是我国首任驻法国大使,我是留法学生。在“文革”浩劫中,黄镇身在国外,可也未能幸免。在留学生归国参加“文革”…  相似文献   

17.
在旧中国,每遇天灾和饥荒,农民就被迫“卖儿卖女”。可以说,“卖儿卖女”,在整个旧中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1952年,在长沙举办的“湖南省土地改革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张农民被迫卖女和一张农民被迫卖儿的卖身契,不知令多少人伤心落泪。  相似文献   

18.
乾隆四十三年(1738)秋的一天,黄海之滨,乌云低垂,阴风凄凄。一张由爱新觉罗氏编织的大网,撒在人文渊薮的江苏大地上,由北向南越收越紧。网中有无数鲜活的生命在呻吟,在挣扎。这张用文字织成的网,是那样的沉重,那样的严实!在清朝庞大的国家机器驱动下,等待他(她)们的轻则“重谴”、“革职”,重则“立斩”、“立绞”、“弃市”、“寸磔”。  相似文献   

19.
元代纸币在西藏地方流通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九年,在西藏萨迦寺发现了两张元代纸币,一是“中统元宝交钞”,一是“至元通行宝钞”。这两张纸币是怎样流入藏地的?是不是元代纸币在藏流通的遗存?从元代西藏地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形,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其它有关资料来看,萨迦寺发现的这两张纸币,是随着元代纸币制度在西藏地区推行而流入的,是元代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在财政金融上密切联系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顾桃 《神州》2003,(12)
“箭扣长城”对于摄影和喜爱户外探险的朋友来说是不陌生的。“箭扣”以险、峻、奇、柔,像一张饱满的扣在弓上的箭而得名。 自打80年代中期被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