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剧场的发展演变历史很长。最初原始时期根基于交感巫术观念的宗教性模仿仪式歌舞,出于宗教氛围和巫术内容的需要,一般选择山林空地、崖壑坝坪等适合制造巫术气氛的自然地形举行,而其附近一定有峭壁岩石以便刻绘深含宗教意味的符号和图形,用以共同创造一个宗教氛围空间。到了农耕阶段,祭祀农事神明的拟态性乐舞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天学机构沿革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国家官僚机构都设有专司天学的官署,并置有天文、历法、漏刻等分职机构,主要负责观象、制历、报时等方面的事务。几千年来,虽然天学机构①的名称、部门的设置、职官的品秩、职掌的范围,历代都有过一些变化,但总体上是一脉相承的,其基本职能未曾有过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土地制度是构成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沿革,对于我们今天的土地改革将大有裨益。通过对古代土地制度发展史的阐述,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与对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土地管理制度化,大规模经营。通过这些措施完善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创设行政督察专员制度以加强对县政的控制。从法理层面上看,专署与县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行政监控、人事监控、财政监控、行政统筹、政治沟通、直接的军警领导权诸方面;从现实层面上看,专署与驻在县及辖区其他县的关系不同,专员权力的大小因专员和各个县长的资历、能力、背景、个性的不同而呈现其差异性。此制的建立,是国民政府完善官僚层级、重建国家权威的尝试,然而受派系、地缘、血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地方政府的法制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正>民之赋役,不仅是一国理财之本,更为国家经济治理之途,故中国古代赋役之制始终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虽然古代赋役常被并称,但赋与役之间实有质的差异。就此观之,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研究则存在重赋轻役现象。如果再进一步聚焦中国古代役制,更能发现其诸多研究瓶颈。若欲推动役制研究的拓展,既需对中国古代役制的结构性检讨,亦应诉诸历代役制性质的再根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职役的再认识实为门径,它是中国古代役制研究再出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吏制,即学者所称之吏胥制度、胥吏制度或吏役制度。鉴于吏和役的复杂关系,吏制研究有时又不得不牵扯到“役”的问题,本文统称为“吏制”。“吏(役)”在各级政权机关中的职能无可替代,从大处着眼看吏胥制度的特殊作用,则是在整个官僚结构中形成了一种官员占统治地位条件下的官、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历史是由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种、民族乃至国家的历史构成的,起源于不同化与历史背景下,并拥有各自的不同理念与习俗之不同类型与不同性质的地区性体系或国际秩序的长期共存,才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真实面貌。约从16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和次第扩张,近现代的世界才开始逐步出现并形成为一个以西方明为主导的全球性体系,而明程度曾经高于或至少不亚于西方世界的广大第三世界地区则逐步沉沦衰落,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的力作——评《隋唐民族关系探索》唐华唐澜朴民隋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民族关系丰富而复杂。研究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显而易见。崔明德先生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十余年来,为学...  相似文献   

9.
<正>目次绪论一"不封不树"与丧葬观念的转变及实践二"祭墓"、陶俑、牛车的兴起及其习俗变化三争议之中礼仪的渐变四正统建设中丧葬晋制的出现结语绪论文献记录和考古资料相吻合是一种理想的研究结果,考古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的遗存弥补文献的缺失,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从而客观地展现历史。中国古代墓葬的演变存在周制、汉制与晋制,学者发现,汉、唐经历了由崇尚厚葬到倡导薄葬,再重厚葬的演变~([1])。周制、汉制及唐代丧葬制度已有讨论~([2]),晋制却少有研究~([3])。晋墓的探讨多以分区、分期、分类为目标~([4]),或是  相似文献   

10.
栗克元 《史学月刊》2002,(9):119-120
在专制主义、宗法制度支配下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刑狱与专制政治、伦理社会是一个动态平衡体。作为封建专制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具有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功能价值。统治阶级通过控制和操纵刑狱活动,审刑治狱,彰明德教,以体现监狱的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城郭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略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城郭制●李自智(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城与郭,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①,言明了两者各自的性质及不同的作用。作为“卫君”的宫城与“守民”的郭城即构成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城郭制。本文即从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12.
陈海燕 《神州》2011,(1):7-7
郭沫若一生著作颇丰,内容涉猎较多,他同我国古代文化的联系是极其宽广的,他的文学创作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继承了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而且在历史精神和时代特征上吸取了我国历代文学家,思想家的精华,从而形成了郭沫若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狂飙突逆的思想精神风貌。鉴于此,探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环境角度探讨了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技术的发展过程,得出了一些新结论:首先,中国■土的形成是二 千多年来耕作、施肥的结晶。那种认为中国原始的黄土很肥沃、春 秋诸侯国向“无主的山林泽薮”、“无人的原野”开垦农地等观点是 错误的;其次,战国时代存在着两种农业发展路线,中国屏弃了 《管子》型农林牧渔猎多种经营的道路,走上了《商君书》式的农本 主义道路;第三,由于发展桑蚕与种植谷物在劳力与耕地方面较 少矛盾,所以中国在衣料品生产中特别重视种桑养蚕,形成了中 国古代农桑并举的生产结构;第四,中国农业生产力是不同于西 欧的特殊形态,靠精耕细作和施肥来保持地为常新,具有较高的 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秦汉王朝的行政中枢主要由三公九卿等构成。汉武帝前,国家行政权力主要掌握在三公手中。汉武帝开始,出于集中皇权,削弱相权的目的,重用尚书,使之成为发号施令的工具。这是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变化。东汉初,光武帝为进一步集中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对此,《通典·职官四》说:“后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历代职官表》也说:东汉“事无巨细,皆是尚书下三公,或不经三公径下九卿”。似乎,尚书成为行政首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曲线之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清式建筑出发,综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曲线形式及其结构方法,略梳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源流,并辨析《营造算例》关于清式庑殿推山法则的具体表述,揭示其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6.
柳丽平 《沧桑》2012,(4):51-52
“人性论”所要解决的是“人是什么以及人会是怎样”的问题,而教育要解决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人应当是怎样的,这样的人怎样培养”的问题。人性论和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探寻中国古代“人性论”与教育关系的脉络,从而给现代教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之关系的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要,在于说明中国古代,国家权力逐渐增长的过程。在国家没有成形以前,人类已有小型的群体组织,例如地缘组织、亲族,凡此都可称为“原群”,其成份通常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商代的国家组织并不发达,上述的原群实为国家的基础。周代以亲属封建,国家的上层与原群的社会实相重叠,不过诸侯的封国之内,因为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多层结构,国家之内,社会始呈现异质性。春秋战国时代,社会趋于复杂化,代表财富、知识与影响的社会力量兴起。异质的社会,可称为复群的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始有求取彼此平衡的需要。即使秦是专制集权,也不得不尊重富人,汉初亦然。是以《史记》有货殖、游侠、刺客诸传,以志政治权力以外的诸种社会权力。汉文以后,景、武两世,打击社会权力,不遗余力,终于消灭以城市为基地之工商业及民间领袖。嗣后则是以地方农村为基地之士大夫宗族,成为代表知识的社会权力主流。士大夫在朝为官吏,在野为地方领袖,于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呈现一种亦分亦合的辩证关系,颇符合黑格尔以为国家与社会之间为一连续体之观念(但国家未必是社会的理性化),而不是近世以为国家与社会为对抗体之观念。正因为社会的组成以地方宗族为基石,中国古代社会遂具有浓重的原群特性,而不能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史学科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学术界在开展古代民族史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热点与重点问题。其中,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基本内涵、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以及相关联的民族战争与民族英雄问题,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今天梳理这些问题,对于全面认识当下的中国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新资料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与演变同其它事物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即夏──西汉的形成期;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过渡期;隋──唐的成熟期。研究古代都城的发展史,对于当今都城的设计与规划无疑具有一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古代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个人的看法是:二者是统一的关系。整理是研究的基础;研究则是整理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对古代典籍的整理,不外乎利用目录、版本、辑佚、文字、音韵、训治等等古代文史哲专门知识,去做校勘、标点、注释、解题、翻译等工作,这其实也就是搜集材料阶段。搜集材料当然重要,其意义对于学术研究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好的材料,得不出好的结论;没有准确可靠的材料,也得不出准确可靠的结论。用一句话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结论。所以我们说古籍整理是研究的基础。虽然如是,但却不可浸淫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