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橹船歪脑壳,五支为一单; 行止如雁行,恰运一载盐。 这是近代文人刘慎知在《富荣场景诗》八首中对“盐船”的生动描述。诗中所说的“歪脑壳船”又被称为“歪屁股船”、“歪尾船”。这种造型奇特,船头、船尾象麻花一样逆向歪扭着的橹船,曾在“川盐”运输中起过重要作用。如今这种“歪尾船”实物早已不复存在,所幸的是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还收藏着一条按实体比例缩小的“歪尾船”模型。从这比例得当,做工精巧的橹船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造船技艺。  相似文献   

2.
<正>前时整理旧藏纸币,见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省粮食总局民国三十六年(1947)粮草票证,有柴草票、马草票、马料票、秋粮饭票。解放战争时期的粮草票证,仅见《中国钱币》2014年第6期刊载李娉《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粮食总局粮草票证发行情况探析》研究文章,所藏票证,恰是李文未载。现介绍于下供研究。徐州1948年12月1日解放,1949年春天一个周日上午,在淮海路济众桥见废黄河中一打渔人正撒网打鱼。一网下去,网内无鱼,有一深绿色小包袱,拖至岸边打开包袱,里面全是小纸片,渔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妻子当着老公抢“新郎”和我撑圆了肚子的那些经历○佚名7月19日,我和妻子去体验被人称为“神州第一漂”的马岭河漂流。河面不宽。穿好救生衣,不会水的我们心里倒很坦然。一条橡皮筏,两个二十上下的梢公一个船头扳桨,一个在船尾撑篙。竹篙在河沿上一点,小筏...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在登基60周年的钻石庆典上,伊丽莎白女王站在“王室之舟”的船头,率领超过1000艘巡游船沿泰晤士河航行,穿过伦敦桥。这是一个令所有英国人瞩目的时刻。  相似文献   

5.
美人石     
登上苍山佛顶峰,可以看见一块洁白晶莹、光滑明亮的大石块,远远望去活象一个白玉雕成的睡美人。当地人叫它“美人石”。人们一看到它,就会想起可敬、可爱的阿翠姑娘来。古时候,在靠近洱海边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聪明、美丽、勤劳的白族姑娘,名叫阿翠。阿翠出生不久,母亲就病死了。父亲是个穷渔民,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只有一张破渔船。父女俩就靠这张渔船打鱼为生。每天早晨,阿翠跟随父亲驾船出海打鱼,鱼打得多,还能吃上一顿饱饭;鱼打得少,或是打不着,就挨饿肚子。日子虽说过得艰难,但阿翠在别人面前从来不叫一声苦。  相似文献   

6.
蓝鲸冬游记     
在阿卡普尔科港的诸多白色游艇中,“太平洋风暴号”十分显眼:它是一艘工作船,黑色的船身,之前是在美国西海岸捕鱼的拖网渔船,如今重获新生,成了一艘海洋考察船。港口中有的是比它更大、更豪华的船只——阿卡普尔科港的白色快艇都造价不菲——但这艘长26米,酷劲十足、船头高昂的拖船却最合我意。要是让我在这些船中任选一般,载我完成一个月的蓝鲸追逐之旅,  相似文献   

7.
龙宫夺宝     
传说阿佤人的祖先不会打铁,也没有长刀,他们的长刀是龙王给的木棒变的。很古很古的时候,佤族住在海边。有一个老人专靠打鱼为生,他有两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儿子。有一天,老人要去打鱼,出门前对两个儿子说:“今天我要去拿鱼,下午就回来,你们煮好饭,我拿鱼来作菜。”傍晚,兄弟俩煮好饭,可就是不见老人回来,左等右等,一直等到第二天天亮了还  相似文献   

8.
水老鸹在河里捉了一天的鱼,累得汗流浃背地站在船头,伸开双翅,张着大嘴,闭目歇气。这时,一只懒惰的斑鸠,蹲在河边柳树桠上,饿了一天,有气无力地“实在苦!实在苦!”地叫唤着。他低头看见了船舱里活蹦乱跳的鲜鱼,羡慕得喊了水老鸹一声“黑老哥”,然后赞叹说:“你的日子过得硬是安逸:天天在洗澡,肚皮装得饱。”水老鸹听了,抬起头瞟了斑鸠一眼,很  相似文献   

9.
屠生楷 《铁军》2022,(7):25-26
<正>20世纪40年代,滁河湾一带有一支新四军的抗日武工队,队长是一位垂钓高手,叫严亮,当地人,人称“神钓手”。严亮自幼生活在水乡,父母早亡。生活的艰辛让他早早练就了一身水上功夫,周围百里无人能及。滁河边上的人多以打鱼为生,严亮也不例外,但他打鱼与旁人不同,他从不用渔网,只靠一只木船,一根鱼竿,从早到晚,端坐在木船上,不急不躁,等鱼上钩。他的独门绝技“钓乌龟”更是令人称奇:乌龟何时钓,  相似文献   

10.
《山茶》2010,(8):36-36
《创世记》中上帝对挪亚说:“你要造一只方舟。”从此以后,人们便在脑海中把方舟塑造为满载动物、船头船尾分明的常规船型。而最近破解的一块与史诗《吉尔迦美什》相关的巴比伦字板,则揭示出另一版本:方舟原型实际上是用涂抹了焦油的芦苇造就的圆形船只.类似于今天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仍在使用的圆舟。  相似文献   

11.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 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 这首优美的歌曲唱了几代人,也激励了几代人。 在电影《洪湖赤卫队》中,主人公——党代表“韩英”和队长“刘闯”,都有他们真实的生活原型。“韩英”的原型叫刘英,“刘闯”的原型就是周树槐将军  相似文献   

12.
虎口脱险 1932年秋天,在风景宜人的松花江畔,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他像是外地来的观光客,不时举起手里的小望远镜,饶有兴趣地浏览着江中的景色。其实,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观察的目标是远处的军港。 军港内泊着威武的松花江舰队,那是早年的奉军大帅张作霖为了称霸关外,花费巨款从德国购置的。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大举入侵东北,舰队来不及撤走,全部被日军掳获,改编为“满洲国”海军。 远眺成群的舰艇桅杆上飘扬着“协和旗”,手持望远镜的青年男子又恨又急,只盼  相似文献   

13.
天津静海元蒙口宋船的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文物管理处于1978年6月在静海县东滩头公社元蒙口村清理了一只宋代木船。木船出土于元蒙口村西公路南侧的大土坑内,这里原是故河道,群众经常在这里取土。木船船口距地表约4米,方向220°,右舷低于左舷0.2米(图一)。出土时除左舷上半部腐朽无存、船尾在清理前遭到人为的破坏外,其余部分保存较好,不少构件木质如新,纹理清晰。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生活着一些操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的土居民,被称为“罗布人”。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种庄稼,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5.
人们知道,钩可钓鱼,网可打鱼,可谁见过碗捞鱼的?我在我国最北部县城——漠河就吃过这种“碗捞鱼”.  相似文献   

16.
《福建史志》2012,(4):49-51
在发动全民写诗的“大跃进”期间,每天都会写出大量诗歌。以下为杨瑞仁同志搜集自“大跃进”时漳州的工厂、学校、街道、公园各处的墙报、黑板报、简报、宣传栏上的诗歌。现仅撷取其中部分,意在存史。从中可窥视“大跃进”中诗歌之一斑。搜集者已对一些明显的错别字作了纠正,如“苦巅”、“干坤”、“撒网渔”,改为“山巅”、“乾坤”、“撒渔网”。  相似文献   

17.
从前,怒江边上有父子二人,靠打鱼为生,生活过得十分贫苦。有一天,打下的鱼快吃完了,父子二人收拾渔具,来到江边捕鱼。打了半天,网网都是空的。他俩边打边顺江往下走,最后来到一个大沙滩上。刚撒下网,就网到了一条大鱼,足足有黄牛那么大。他俩拉了半天网,使尽了吃奶力气,也才把鱼头拉出水面,被大鱼一摆尾,差点连人带网掉进江里。渔夫对儿子说道:“也许神佛见我们穷了,才让这么大的鱼进网。猎物不到嘴里,千万别松手!阿普,你拉紧绳子,我回去拿斧头,只有先把大鱼砍死,才能摆布它。记住:别松手!”渔夫刚走,那条大鱼忽然说起人话来,把渔夫的儿子吓了一大跳。大鱼悲哀地说:“好人哪!请你救救我吧!可怜我活到这把年纪,就要死在你们手里了……”小伙子是善  相似文献   

18.
鲈乡,寓意是盛产鱼之地。鲈鱼,又名鲈鳜、大鲈,体侧扁,长可盈尺,重四五斤,巨口细鳞,银白色,背部呈黑斑,微似鳜,“四腮”。每年初春栖息于近海,在咸淡水交汇处产卵,翌年仲秋幼鱼从海入江。性凶猛,以小鱼虾为食,昼伏夜动。主产于松江,即吴江垂虹桥(已圮)附近,以桥南为优。此鱼脍后洁白不变,肥美鲜嫩,肉紧松软而不腥,被人誉为绝世佳肴。后因吴淞江下游地形变迁,鲈鱼由海上溯入江逐渐减少,所以宋代已无常价。  相似文献   

19.
为迎接明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由浙江舟山研制的仿古船之一“绿眉毛”帆船,去年3月下水。该船全长31.0米,型宽6.8米,型深3.2米,吃水2.2米,干舷约1米,排水量230余吨。“绿眉毛”帆船经过一年的陆续完善,首次试航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南京,于6月2日抵达下关2号码头。宁波“绿眉毛”船是浙江沿海最优秀的船型之一。该船最大特点为航速高,从吴淞口到定海只需18小时左右,顺风时仅需10小时左右,抗风浪性能好。“绿眉毛”船又称乌船,船型不大,灵活机动,是优良战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叶,伊万三世父子兼并了周围俄罗斯诸侯,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从伊万三世开始,俄国不断征服周围弱小民族和国家,侵略野心极度膨胀。1547年伊万四世公然自称沙皇,领土扩张活动更加疯狂。沙皇俄国对我国东北地区垂涎已久,早在17世纪30年代占领了东西伯利亚后,立即将侵略矛头对准了毗连的黑龙江地区。第一次武装侵入中国黑龙江地区,是波雅科夫的所谓军事“远征”。崇德八年(1643)底,波雅科夫在侵入精奇里江时,受到达斡尔村民的围歼,打死侵略军10人,重伤50人。这是黑龙江居民首次给沙俄侵略者以重大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早期抗俄斗争史的第一页。第二次入侵中国黑龙江地区的是以哈巴罗夫为首的“远征队”。顺治九年(1652)二月,当侵略军在松花江边附近闯入赫哲族居住的乌扎拉村(即今俄国伯利下六百五十余里松花江北岸银山地方,引自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中华书局1985年)时,被清军和居民打死打伤80多人,重伤哈巴罗夫。乌扎拉村之战是中国正规军对沙俄入侵者的第一次作战,揭开了中国军民联合抗俄的序幕。但由于清军指挥官海色的错误指挥,使这场反侵略斗争转胜为败。乌扎拉村之战后,顺治十五年(1658),继哈巴罗夫之后任哥萨克侵略军头目的是斯捷潘诺夫,在松花江口受到由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统率的中朝军队的痛击,“斯捷潘诺夫本人及其部众二百七十人或者阵亡,或者被俘”。“松花江口之战”是清朝抗击沙俄侵略以来,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当顺治帝听到战斗获胜的奏报后,非常高兴,“命兵部察叙,以所俘获,分赐有功将士”。这次战斗,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在部分反映这次战斗的文章或文献中记述战斗的具体地址时,却有不同说法。本文对“松花江口之战”的具体地点加以考证,以正其误。一、“松花江口之战”地址的不同说法(一)战场地址在依兰说由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著名清史专家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中记载“松花江口之战”时说:“一六五八年(顺治十五年)七月十日,斯捷潘诺夫带领五百名哥萨克窜到松花江上。沙尔虎达率清军分乘四十七只小船,在松花江和牡丹江的汇流处严阵以待……”松花江与牡丹江汇流处,即是在今依兰县县城西北江面。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依兰县志》大事记中记载:“1658年(清顺治15年),沙俄军斯捷潘诺夫部,自黑龙江窜至松花江、牡丹江汇合处的三姓城(今依兰)西北江面上,被宁古塔将军沙尔虎达击败。沙尔虎达率清军1400人,分乘47艘船只,将俄军包围。共毙伤、俘获敌军270余名,史称此战为‘松花江口之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