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莫言写书法     
《环球人物》2012,(33):34-35
瑞典·斯德哥尔摩12月6日,莫言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并开始了他在瑞典4天的行程。图为7日,莫言参观当地一所高中,向学生们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西域艺术研究会和瑞典国家民族博物馆、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3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0人,其中分别来自北京、新疆、陕西、甘肃、江苏和黑龙江的中国学者30人;分别来自瑞典、美国、英国、日  相似文献   

3.
眼界     
《南方人物周刊》2012,(44):32-35
莫言领奖 12月10日,中国作家奠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获颁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代表用瑞典语介绍了莫言获奖成就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莫言颁发了诺贝尔奖证书、奖章和奖金。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9月21日至24日,第二次时间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瑞典林雪平大学成功召开,林雪平大学文理学院技术与社会变化专题研究系教授、时间地理学领军人物Kajsa Ellegard主持会议并致辞,来自瑞典、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挪威、斯洛伐克等国的50多名代表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柴彦威教授领队、来自北京联合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大学、东南大学近十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使中国成为瑞典以外参会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时间地理学代表人物、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地理系Mei-Po Kwan教授作了题为"时间地理学与不确定地  相似文献   

5.
10月17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纪念手机诞生50年”展览剪彩揭幕,爱立信公司总裁思文凯和瑞典特利亚—索内拉电信公司总裁安德斯·布鲁斯主持了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6.
刘霄泉 《人文地理》2010,25(1):7-11
瑞典作为北欧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为学术发展提供了特有的基础,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作为少数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之一,瑞典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福利体系,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对瑞典福利体系的建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其特有的研究体系,并在部分领域成为先导者。本文将通过回顾瑞典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瑞典人文地理学的三个重点研究领域:区域规划研究与应用,历史地理与景观研究,时间地理学。  相似文献   

7.
简讯五则     
《收藏家》2005,(10):86-86
瑞典藏中国陶瓷展在故宫展出来自瑞典的瑞典藏中国陶瓷展9月26日在北京故宫午门城楼展厅展出。这是中瑞双方首度在故宫博物院合作办展。展览展出瑞典哥德堡市立博物馆、哥德堡海事博物馆、如斯设计与装饰艺术博物馆、东方博物馆、西方古董公司收藏的中国陶瓷及相关文物165件套,由“哥德堡号沉船”、“瑞典收藏的中国瓷器”、“紫禁城内收藏的西洋风格瓷器”,“瑞典人安特生与仰韶文化”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哥德堡号沉船”为250年前一艘满载中国瓷器的瑞典商船在其家乡哥德堡港码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轮到诗人。10月6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宣布201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上一次诗人状奖是15年前,波兰人辛波丝卡。  相似文献   

9.
王汉平 《世界》2003,(9):4-5,18
第88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于今年7月26日至8月2日在瑞典哥德堡市召开,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名世界语者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0.
斯文赫定(1865年~1952年)是瑞典著名探险家,尤以其5次中亚探险著称于世。他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享有盛誉的建筑师。斯文赫定七岁入小学,二十岁中学毕业。学生时代他就擅长绘画和绘图,这对他日后的中亚探险颇有帮助。瑞典是富有航海探险精神的欧洲国家之一。斯文赫定在《我的探险生涯》一书(1926年)中说到,他毕生事业深受北冰洋探险家——瑞典人诺尔登斯基奥德的影响。那是在他15岁的时候,即1880年4月24日,诺尔登斯基奥德探险归来,回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全城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纪念瑞典著名学者斯文赫定在中国的探险活动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于1989年7月1日邀集中国有关学者就举办斯文赫定国际学术研讨会问题进行会商。参加会议的有:王嵘(西域艺术研究会)、杨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邢玉林、阿拉腾奥其尔(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林梅村(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瑞典  相似文献   

12.
山峰  桌航 《文史月刊》2010,(1):44-46
2009年12月10日,“光纤之父”高锟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象征科学殿堂最高荣誉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17日至12月13日,中国少数民族歌舞团受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的派遣,赴英国、挪威、荷兰、瑞典四国进行访问演出,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瑞典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1日13时(北京时间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宣布:中国作家奠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来自瑞典的选择当天,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特意提前1小时赶往瑞典文学院,经过两道安保的检查才进入现场。此时,古色古香的文学院大厅里已经挤满了前来占位的媒体记者和各种机器。大家都把镜头对准了大厅一角紧闭着的大门。它是通往院士会议室的,已经被围栏围住,待会儿,  相似文献   

15.
3月10日,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的叔母,哈兰公爵夫人莉莉安(即莉莲王妃),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家中病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志》2012,(1):59-63
2011年7月4~15日,应芬兰国家图书馆(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国际事务处费威·赫尔弥嫩(Paivi Helminen)先生、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档案馆馆长伦纳特·普洛姆(Lennart Ploom)先生、哥本哈根大学人文学院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副教授丹尼斯·然佩尔(Denise Gimpel)女士的邀请,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的中国地方志专业考察团赴芬兰、瑞典、丹麦三国,进行学术访问和考察活动,为办好国家方志馆学习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国对瑞典认识和记述的历史这一角度,介绍并论述了作者收藏的孤本书籍《瑞典国记略》。文章指出,迄至清朝末年,中国对瑞典的认识经历了如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末到清代康熙中期。通过西洋传教士的介绍,对瑞典开始有初步的了解。第二阶段,从康熙晚期到道光初年。主要是清朝官方和个别出洋商人,通过出使他国偶然接触到的瑞典国民并向所在国探问相关情况;或是与瑞典来华商船的直接接触;或是海外经商听闻的间接传说,对瑞典有了中国人自己的记述。第三阶段,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前短暂的若千年期间。西洋传教士开始重新向中国介绍包括瑞典国在内的世界地理知识。第四阶段,从鸦片战争之后到同治四年。在中国人自己撰述的全球地理总志中,对瑞典有了更为丰富和清晰的记述。第五阶段,从同治六年到光绪中期。留下了一批中国人考察游历瑞典的日记,对瑞典的认识变得非常具体明晰,但还很不系统。第六阶段,光绪中期至清王朝结束。《瑞典国记略》就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著述,它是中国对瑞典最早的全面系统的记述。这部书虽然没有在社会上正式刊布,但在中国认识瑞典的历史上,仍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是瑞典著名地理学家、考察家斯文赫定(1865——1952年)逝世40周年。为了纪念斯文赫定在中国西北的探险及20世纪对西域的考察与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西域艺术研究会与瑞典国家民族博物馆、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二十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3——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中国、瑞典、美国、英国、几本、新西兰等国家的6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33位学者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对20世纪以来各国学者西域考察与研究的回顾与评价;关于20世纪以  相似文献   

19.
许园 《神州》2014,(17):126-126
在《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这本书所比较的七个国家中,瑞典是面积最小的。瑞典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自己的特色,大学享有学术自由但与国家关系密切。瑞典可以将其高等教育不断前进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就从瑞典国家本身的特点和其民间组织的活动这两个角度入手,对瑞典的高等教育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2014,(10):16-19
“美丽中国-古老长城”走进哥本哈根 为进一步加强“美丽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在国际市场的宣传力度,强化长城旅游品牌在欧洲重点市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8月20日至29日,国家旅游局在英国、丹麦和瑞典开展了为期10天的“美丽中国一古老长城”主题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