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7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庙梁遗址,发掘清理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两大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时代遗存非常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储藏坑)、墓葬等,出土遗物包括陶、石、骨等各类器物,分为龙山时代前期和龙山时代后期两大相继的发展阶段。庙梁遗址龙山遗存是近年来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遗存的重要发现,是构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2.
从单把鬲入手,以《岱海考古(一)》发表的老虎山遗址相关材料为基础,通过对岱海地区龙山时代典型遗址进行分期研究,将老虎山遗址相关遗存分为三期,其中第二期以单把鬲为代表的遗存属于老虎山文化,老虎山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受到了杏花文化和永兴店文化的影响,为进一步考察岱海地区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及演进格局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3.
桑干河流域为连接关中、辽西、河套等区域的三岔口,自然和文化环境独特,多种文化因素的汇集碰撞,使本区域成为文化上的“漩涡地带”,发现有查海时代至龙山时代的不同时期的遗存,考古学文化面貌经历了由统一更替到分裂互动再回归统一的演变过程,呈现出谱系多元、统分反复、分化重组的态势,反映出本地区人群共同体高度的流动性和融合性。  相似文献   

4.
阎宏东 《文博》2010,(6):3-9
石峁遗址在陕北地区早期考古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陶器分组、分期和文化谱系的正确识别将是认识该遗址相关问题的基础。本文将石峁遗址出土的陶器划分为四组。第一组以单把宽弧裆斝式鬲为代表,与汾阳杏花村H118年代相当,为龙山时代早期,是为第一期遗存。第二组以正装双扳鬲、三足瓮、盆形斝、盆形盉、大口尊等为代表,与大口二期文化内涵相同,年代约为龙山时代末期至夏纪年早期。第三组以双耳罐等为代表,为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东渐的因素,往往与第二组遗存共生,年代相同。第二、三组共为第二期遗存。第四组为商周之际的陶鬲和折肩罐,文化面貌与先周文化、李家崖文化有一定联系,为第三期遗存。这三期遗存不仅年代上均有缺环,而且文化谱系相异,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石峁遗址周边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化谱系更替和文化格局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5.
石摞摞山遗址,位于陕西省佳县的一座名为石摞摞山及其附近区域,距离黄河约15公里,2003年7~10月对此遗址做了考古发掘。本次工作揭露遗址面积约900平方米,清理灰坑、窖穴93座、房址18座、陶窑1座,以及用石块包崖镶坡所筑的内外城墙、宽大的护城壕和保存较好的石砌护坡等遗迹;出土陶器、石玉器、骨器等遗物200多件。这些发现,为认识石摞摞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为了解陕北及相邻地区的龙山时代及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面貌,以及陕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序列等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贺传凯 《文物春秋》2022,(4):3-13+83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原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对周边地区的文化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班村类型是在裴李岗文化由东向西扩展进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区域类型,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通过梳理班村类型的文化面貌并对其典型器物进行分析,可知班村类型的时代为裴李岗文化中晚期,其文化面貌的形成受到豫中裴李岗类型、豫中南贾湖类型的影响,且以贾湖类型的影响为主。与此同时,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西进,西部的白家文化也对班村类型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河里范遗址位于陕西省乾县城东约15公里的泔河南岸二级台地之上,2005年发掘了400余平方米,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等遗物,可辨认出仰韶中期、晚期和龙山早期三种遗存。本次发掘表明泔河流域在仰韶中晚期到龙山早期这段时间,与渭水中上游地区同期的考古学文化无论从整体的陶系、器形、器物组合及陶器的纹饰特征都基本接近,相较之下与泾水上游同期遗存的差别在仰韶晚期时开始明显。该遗址是泔河流域的首次考古发掘,对关中西部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文博》2019,(5)
陶寺2002ⅡM22等墓葬的年代在"龙山时代之后和二里头文化之前",而不是"陶寺文化中期偏晚",随葬的双耳罐表明陶寺遗址有一个时间不长的双耳罐流行时代。这对于研究龙山时代晚期和夏代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考古学文化格局,以及陶寺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构成,将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明志 《文博》2009,(5):16-24
河套地区以朱开沟遗址一至四段墓葬及白敖包墓地等为代表的遗存,其主体内涵表现在大量的偏洞室墓、带有壁龛的竖穴土坑墓、流行以家畜下颌骨随葬,以及最为常见的双耳罐、单耳罐、三耳罐、高领罐等典型器类,年代相当于龙山时代末期至夏纪年阶段。此类遗存曾被学界先后归入客省庄文化和朱开沟文化。本文从其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分析入手,将其文化性质界定为齐家文化晚期遗存,并认为它与客省庄文化、大口文化和朱开沟文化分属于不同的文化谱系。齐家文化进驻河套,占据了大口文化河套西北部,打破了原有的文化格局。齐家文化在河套地区的突现是仰韶晚期以来甘、青、宁地区文化多次向北方地区东进浪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东进浪潮源源不断地为北方多种文化的形成带去新的因素,丰富了北方文化传播带的内涵,促进了西部文化与北方土著文化以及东部诸文化的交融和人群聚合。这是齐家文化东进河套地区的宏观背景,也是理解这一区域仰韶晚期之后许多突变式文化现象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新华遗址发现了一座玉器坑K1 ,出土了 32件精美玉器。本文以新华玉器坑K1性质、玉质及工艺等相关问题探讨为出发点 ,从考古学角度对玉器所属的考古学文化性质、特征及分布地域分别加以讨论 ,进而将包括石峁玉器在内的陕北地区所谓龙山时代晚期玉器较为可靠地确认为夏代玉器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