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子矶观音阁的来历胡汉林在南京风光秀丽的燕子矶西边,有座著名的观音阁,又名七根柱。她依山而建.面向浩瀚的长江.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游人到此.如入仙境。旅游者可能会问:此地为何建造一座观音阁呢?这其中,有段神奇的传说。传说中国古代有种动物叫龙。龙有善者...  相似文献   

2.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东西各一塔,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村东南,距市中心四公里。 永祚寺的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重修双塔寺观音阁记碑》载:“唐高祖定鼎关中后,以太原为发祥之地,建寺树塔于其上,锡××曰永祚”。  相似文献   

3.
一、窦大夫祠概况及历史沿革窦大夫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大夫窦犨而建的祭祀建筑,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百姓祈雨的场所。祠堂位于太原市西北25公里尖草坪区上兰镇,坐北向南,背靠烈石山,西南依傍汾河、与冽石寒泉相连接,东与保宁寺、观音阁。  相似文献   

4.
一座神奇的山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在万里长江的下游,在波涛滚滚的江心造就了一座小山;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从东晋时就在山上建起了一座寺庙,1600多年来建了毁,毁了建, 直至今天依然巍峨辉煌、光彩夺目。小山因在江心“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显得神奇美丽。而又因唐代高僧裴头陀(即法海) 在山上重建寺庙时偶然挖得一批黄金,唐宣宗下旨把黄金给法海造庙,并赐名山叫金山,寺为金山寺,这山这寺又有了一个响亮好听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王定浩 《旅游》2003,(5):26-28
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19公里的李庄,地处长江南岸,是万里长江边第一个场镇。建镇至今1450多年.镇内明清古建筑有九宫十八庙之说.现在保存完好的庙宇、殿堂.古戏楼有“慧光寺”、“五佛寺”、“东岳庙”、“旋螺殿”、“魁星阁”。其中“旋螺殿”被我国建筑大师粱思成先生称为:“粱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旋螺殿”、“魁星阁”.“白鹤窗”、“九龙石碑”被称为古镇四绝。纵横交错的古街道有“羊街”,“水井街”、“席子巷”等。古民居犹以“四合院”最为突出。在明末清初时期.这里是一个繁华的货物集散地.后来李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悄然沉寂。  相似文献   

6.
兴国寺“始于汉”说,经唐贞观和明代两次重建,是一座规模宏钜,保存完整的大木作建筑。因保护维修工作之需,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测绘。多种形式的斗拱与运用,形成了兴国寺的建筑特色;“有佛即寺”的臆断,造成了“始于汉”创的附会之说。  相似文献   

7.
青州东关真教寺,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后经历朝历代不断的修葺保护,至今完好地保留了元代真教寺的建筑格局和历史面貌,被有关学者认定为全国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本文围绕青州东关真教寺的历史渊源、建寺历史沿革、建筑规模三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高阁寺,又名大士阁,位于安阳古城内马号街,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方形的重檐歇山顶、高台阁楼式建筑,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与著名的“殷墟”、“文峰塔”一样,是安阳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一)。高阁寺,木构建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的建筑为明成化六年(公元1451年)重建,距今已545年的历史。虽历经各代维修,但仍保存了明代建筑特点和风格。其承台为元代观音阁台基。高阁寺的承台,平面呈正方形,高7.46米,立面呈覆斗形,外表砌砖,厚40厘米,内里填土。南部夯筑,上部夯层较为明显,夯层厚约12厘…  相似文献   

9.
觉苑寺在剑阁县武连乡,沿川陕公路西行四十公里,直下武侯坡,即可到达。武连乡为古蜀道必经之艰难险阻地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伐,粮秣兵马经过这里,当年诸葛亮走过的山路,后来就叫“武侯坡”,觉苑寺就座落在武侯坡下。晋、魏、隋、唐、宋时代置武连县,元代废县置驿,称武连驿,是传送公文歇脚换马的地方。民国元年,置武连乡,归剑阁县辖。觉苑寺大雄殿内有出土移置的唐代石灯台,石已剥蚀残断,铭文依稀可辨。题为:“弘济寺新制石灯台铭”,正文刻:“灯明暗破,即正法除疑,信建兹台为初德者,曷能俦欤?”“华灯照耀,高殿峥嵘……唐元和十(三年)六月十日题。”据考《剑阁县续志》卷九载《重  相似文献   

10.
纪船厂拱北     
在吉林省90余座清真寺中,有座“船厂拱北”寺,其名、建筑风格、建寺目的和意义,皆异于东北三省各清真寺,也是长江以北唯一的一座哲赫林耶派拱北。笔者于1987年10月16日和1989年仲夏,两次前  相似文献   

11.
承德县建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3年,现有员工600余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玉满,作为新时期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背负着传统与现实的双重压力,但他硬是以共产党员的胸怀与经营者的谋略,把人气、灵气和商机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顽强地站住了脚。2003年初,王玉满凭着敏锐的洞察力,看准了中国铁矿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于是开始经营低矾钛铁矿。他的破冰之旅是从收购一个小选厂开始的。在起初创业的日子里,他主动出击,四处寻找、整合铁矿资源,以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很快占有低矾钛铁矿石资源1.6亿吨,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他顺应市场趋势滚动发展,迅速扩大规模,确立了建龙矿业在承德县铁矿业的优势地位。他率领全体员工重振艰苦创业雄风,2004年大刀阔斧改造了一矿,2005年低成本高速度建了二矿,2006年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了三矿,三年迈出了三大步,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11月,他审时度势,适时筹措资金并购了承德县高寺台金源铁选厂,并在短期内迅速理顺内部结构,调整了各项生产指标,使一个从未连续运转的企业达产、稳产,出现了新的生机。2005年纳税额已达到1921万元,被承德县人民政府指定为“重点保护企业”,公司首次跨入承德市工业50强行列。2006年企业资产总值将达到2个亿,纳税金额将突破3000万元。三年来,承德县建龙矿业有限公司从一个年产几万吨铁精粉的小选厂发展到下辖5个铁选厂的大公司,仅凭运气显然是不够的。他们紧扣时代脉搏,信守“点滴做起,只争第一”的企业精神,秉承“诚信、规则、创新、高效、共赢”的企业价值观,始终坚持依法经营,规范运作。通过树立诚实守信的品牌形象,培育依法治企的制度环境,培养进取高效的员工队伍,营造务实创新的文化氛围,结盟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创造了“建龙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独乐寺观音阁兴建年代,现知以清康熙间朱彝尊《日下旧闻》卷三○引《盘山志》的记录为最早,其文云: "独乐寺不知创自何代,至辽时重修。有翰林院学士承旨刘成碑,统和四年(公元986年)孟夏立,其文略云:故尚父秦王请谈真大师入独乐寺,修观音阁,以统和二年(984年)冬十月再建。上下两级,东西五间,南北八架,大阁一所。重塑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所记尚父秦王,1932年梁思成先生撰《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拟之为辽太祖异母弟南府宰相苏之孙耶律奴瓜。1980年莫宗江先生校订梁文时,附注云: "查辽史,统和四年碑上提到的故尚父秦王,应是韩匡嗣,而不是开泰初(1012年)始加尚父的耶律奴瓜。"  相似文献   

13.
金钟山位于安顺市若飞东路103号七十三医院内,古木参天,山上原有寺,文革中毁记。对于金钟山建寺的年代,有人认为始于元朝中期,有人认为始于明代中期。根据《安顺府志》和(续修安顺府志》等史料,结合近日发现的《翠松塔碑记》和《重修金钟山路碑记》,参照翠松行迹,对金钟山建寺加以考察,毫无疑问,翠松是金钟山开山立寺之僧人,建寺的时间应在康熙三十八以后,翠松建寺的功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正>老照片惊现百年前图景积玉桥,在武昌是个颇有名气的地方,源自武胜门外护城壕上的一座桥。据说“积玉”二字,是“鲫鱼”的发音演变而来。武胜门是武昌城唯一的北门,积玉桥这一带地势低洼,东边紧邻沙湖,西边挨着长江,早期每年夏季时节,除了一条武胜门通往青山镇的路埂和一些土墩高地外,长江和沙湖几乎要连在一起,全被洪水侵占。清末张之洞督鄂,兴工修建一条从武昌城到青山镇的长江堤防——武青堤,并在青山镇设武丰闸,将长江和沙湖水系隔开。之后,积玉桥一带告别了洪水的浸漫,渐渐形成现代工厂和商户云集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
<正>“大武汉”一词的频繁运用,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内涵体现的是城市地位,尤其是经济体量的重要性。从“武汉”到“大武汉”,其历史渊源可谓草蛇灰线,有迹可查。“武汉”源于江汉朝宗的“双城”现象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长江中游江汉朝宗之地,汉阳出现却月城、鲁山城,武昌出现夏口城,首现长江两岸对峙的“双城”现象。双城现象前后延绵千年,到唐宋时期的鄂州城(今武昌)和汉阳城臻于鼎盛。  相似文献   

16.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县城驻地呷尔镇,距成都614公里,距康定252公里,县城海拔2987米。九龙藏语称“吉日宗”,并有奇b龙、结署绒之称。含义为“八角”。据载,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西藏喇嘛来康区传教,在今汤古乡中古村建“吉日寺”,故称“吉日宗”。“九龙”称谓,系设置九龙设治局时,所划辖地包括:菩萨龙、三安龙、麦地龙、墨地龙、三盖龙、八阿龙、迷窝龙、洪坝龙、湾坝龙等9个村寨,均含“龙”字音而得名。  相似文献   

17.
能仁寺摩崖造像,位于仁寿县城东45公里处的中农乡能仁寺,寺早毁,在原寺后两侧岩壁有摩崖造像百余龛,1972年仁寿黑龙滩水库建渠开山取石毁损殆尽。现仅存28龛,造像27O尊,除大部分头、手有残损外,其余基本完好。1982年普查时发现,1988年12月定为县级文保单位。能仁寺,相传自唐相继建庙堂、僧室及加工作坊等建筑连一里有余,明时设“江南察院”于此,县志所载“白杨厅桂花台”旧址。正殿后山有黄昌,董天官之墓,亦毁于修渠取石之中,其时出土文物甚多,因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皆散失一空。现存造像,皆分布在原“罗汉堂”右侧山壁长29…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5,(1)
玄中寺在山西交城县西北10公里,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据寺中现存的唐长庆三年(823)《特赐寺庄山林地四至记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因所在地名石壁山、石壁峪,故又称石壁玄中寺或石壁寺。今明建牌楼门额书“永宁禅寺”,乃元代改称之名。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编写《宁夏山川》时,对红寺堡地名进行过考察,因疑点多多,没敢轻易下结论。后来翻阅《红寺堡开发区志》之“概述”时,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是:“‘红寺堡’一名始于明朝,为军屯之地。”当读到建置区划时,又一次强调“‘红寺堡’之名始于明朝,时属宁夏总镇(确切为宁夏镇)灵州千户所属城之一,为军屯之地。”  相似文献   

20.
光山县文管会保存着几块很有价值的石刻。其中有元代赵孟頫“致廉访相公义斋先生札”法书石版两块;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金陵胜迹册子”诗文碑刻一块;林则徐书“般若波罗密多心径”碑一块。光山净居寺还有一块明代石刻“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现一一介绍如下:元代赵孟頫“致廉访相公义斋先生札”法书石版两块共7段、27行、208字。字体柔媚俊逸,挥洒自如,堪称历代书法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