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随着边疆危机的加深,国人围绕新疆的战略地位、民族与宗教关系、如何开发新疆等问题展开多方面的讨论.由于战略地位凸显,国人将新疆视为国家存亡的关键乃至亚洲地区安危之所系,并认识到民族与宗教是新疆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首要问题,全面开发新疆对稳定新疆及巩固国防意义重大.这体现了对新疆地位认识的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国人对公共卫生建设的认识是:一、从防治疫病、保障民族健康、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家地位与声誉等角度认识到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二、从国情与公共卫生建设内部要素的关联性提出了公共卫生建设的方针,并从公共卫生的性质与应办事项的角度对公共卫生建设的目的和内容进行了阐述;三、认识到当时进行公共建设在社会经济、卫生观念、政治组织、人才与科学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因素;四、从提倡西医、卫生教育、人才培养、卫生经费、卫生技术与设备、社会建设同步性、社会共同参与性、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了从事公共卫生建设的方法和手段。这些认识虽有局限性,但也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价值的乌托邦--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一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 ,不仅是城市规划的理论 ,还是关于社会改革的学说。它针对 19世纪工业化、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的弊病而提出 ,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以及多种社会改革学说的渊源。田园城市理论虽具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 ,但至今仍对城市和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在西部开发的呼声中,技术人才被奉为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而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管理等问题,成为抗战时期国人对西部开发技术人才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海关一直对铁路推崇备至,将其视为促进贸易繁荣的利器。在海关贸易报告中,对铁路进行了多次介绍,强调了铁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论陈独秀对中国近代农民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从兵 《安徽史学》2005,1(4):115-122
在1938年前,陈独秀对近代农民作用的认识的总体思想趋势经历了一个由否定而肯定的转变过程,但他的肯定是留有余地的,他将农民的作用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之所以如此,坚守十月革命的城市道路是一个根本的原因.他对农民的缺点始终有清醒的认识,这是他认识近代中国农民的思想主线.为克服农民的缺点,他一方面主张以解除农民痛苦、改善农民生活作为他们参加抗战的前提,另一方面主张联合中小农民或称参加劳动的"贫农",坚决地反对富农和游民无产阶级.这些观点构成了大革命失败后他的托派思想基础.但他对农民缺点的正视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对商会的早期认识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振强 《安徽史学》2004,12(2):52-60
商会作为"舶来品",是西方商业文化、制度文明的一部分,近代中国对它的认识有个过程.且认识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1904年中国商会诞生以前的商会早期认识进行考察,认为有从官办商会、官督商办商会、商办商会;有从保伸商权、开展"商战",有从倡导地方自治,有从维持清政府统治等角度去认识商会,涉及到商会的开办方式、组织系统、营运程序、功能作用等诸多方面,进而分析了此时期中国时商会的认识所具有的特点与社会背景,指出这些认识对当今新兴商会不无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20世纪30年代国人对陕西矿产地理的认识,挖掘其历史背景、内容、成因及意义,可加深今人对近代国人地理认识活动的了解。本文通过分析相关史料,可知国人是在挽救边疆危机、开发西北的背景下,认识到陕西矿产具有蕴量巨大、种类多样、分布极广、开发程度不高的特征。该认识的形成与陕西矿产地理实况和国人知识背景有关,对地理知识生产、西北开发和陕西地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思想家对民族国家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史上存在一个民族国家问题,中国近代的思想家们对民族国家理论也曾有过自己的认识与探讨。在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思潮日益高涨的今天,对这一认识作出归纳与索解不仅对繁荣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是必要的,对推进政治学领域的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理论研究也应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爱国道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回族也毫不例外的加入了这场爱国救亡运动中,一些先进的回族知识分子如36位留东学子开始对国家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进行反思,为了振兴民族,富强祖国,他们纷纷组织成立了一系列的进步团体并创办了具有进步思想的刊物。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爱国道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回族也毫不例外的加入了这场爱国救亡运动中,一些先进的回族知识分子如36位留东学子开始对国家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进行反思,为了振兴民族,富强祖国,他们纷纷组织成立了一系列的进步团体并创办了具有进步思想的刊物。  相似文献   

12.
近代日本人对中国人留学日本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顺长 《世界历史》2001,4(6):46-53
清末中国人留学日本,是近代中日化交流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那么,在清末,即日本的明治时代后期,日本人是以怎样一种心态来接受中国留学生的呢?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的基本认识又是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对分析留日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剖析留日学生归国后的种种表现,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本试图以明治后期日本报刊杂志中有关留日学生的报道为中心,结合一些其他相关资料,对以上问题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13.
刘克辉 《史学月刊》2004,(12):116-119
近代以来台湾民众对祖国统一问题认识的心理变迁,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895~1945),台湾民众坚持不懈地进行武装抗日和非暴力反日运动,渴盼回到祖国怀抱,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也使部分台湾民众对祖国产生了隔膜感;二、蒋氏父子主政时期(1945-1988),台湾同胞盼望祖国统一,但由于国民党的政治管制及反共宣传,又使得一部分民众害怕统一;  相似文献   

14.
桐城派与中国近代社会对桐城派的三点认识蒋国保编者按:末期史学沙龙的议题为“桐城派与中国近代社会”。合肥地区的同仁于1995年1月14日开展了沙龙活动,对此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上异见纷呈,争论激烈。我们竭诚欢迎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就这一议题赐稿,进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几千年传统中国生育中的主要助产者,旧式产婆及其代表的接生法,在近代受到了西洋医术的冲击和挑战。由于自身的局限与非科学,她们日益成为时人批判与取缔的对象。但牢固的社会信仰及新式产科人才培养的迟滞,使得她们注定的命运又发生了新的转变。由取缔到养成,由淘汰到改良,在分娩医疗化和国家化的趋势下,她们又被逐步纳入正规的助产职业教育的行列中,从而成为近代妇婴卫生得以推行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下转第46页)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是全方位的,一方面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民族灾难,另一方面促使近代国人中的先进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探索民族救亡的道路。无论是人民还是统治者,他们面临着必须给予回答的共同课题:怎样摆脱民族危机?救国的良方是什么?洋务运动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认识与思考不断加深,但还属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孙中山吸取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直接从政治制度上要求进行变革,并且以“三民主义”思想为基础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笔者拟从国人理念更新…  相似文献   

17.
国人对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早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人对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早期研究李长林,杨俊明埃及古文明与中国古文明,很早就并立于世界,但国人对埃及古文明的了解,却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之际。这时,清代一些驻外使节和旅外人士在去欧洲路经埃及时,目睹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游记中多有记述。第二次鸦...  相似文献   

18.
认识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韩国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的兴亡是近代中国人从传统中华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的重要参照物,因而中国人的韩国认识与近代思想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东西思想的冲突,以及深厚的历史记忆,使近代中国人在对韩认识方面往往不得不面临种种情感和思想的困境。首先,对于大韩帝国灭亡一事,虽然中国人普遍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背信弃义和侵略行径,但是为了唤起国民,追求自强,中国人又往往更愿意从其内部来寻找其亡国之原因;其二,在如何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下朝鲜的殖民地近代性问题上,有人持肯定、甚至赞叹的态度,也有人认识到近代化成就背后朝鲜人民所遭受的苦痛,直到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才基本统一到彻底的反殖民主义立场之上;其三,近代中国人的韩国认识往往受到历史记忆的很大影响,对宗藩关系的记忆增进了中国人对支援韩国独立运动的责任感,同时中国支援韩国独立运动也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朝鲜半岛对于中国来说有重要的地政学意义,关系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和平与安全。这种对韩认识的复杂性体现了近代中国他者认识与自我认识的相关性,也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徐悦超 《旅游纵览》2014,(4):261+263
"女权主义(Feminism)思想萌芽于十八世纪初,女权主义最初是一些受过教育的商人和下层士绅阶层妇女发起的抗议运动,她们撰文反对男性在家庭中独断专行而把妇女放在奴隶的地位。"女权主义最早出现于法国,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义为女权主义。"中国女权运动兴盛于二十世纪前二三十年代,受过新式教育的中上层知识女性首先起来矢志于妇女运动自身权益的争取。"而近代中国女子留日的这段重要史实对其影响又很值得探讨。但二者关系复杂,涉及近代中国社会诸多方面,就此仅从近代中国女子留日教育对近代中国女权主义在教育、政治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启蒙影响加以浅谈,以期对当下中国留学生群体所能产生之影响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杨翠莲 《沧桑》2009,(2):151-152
古希腊传统思想认为正义是对天然秩序的遵从,城邦的目的就是在自秩序中达到善。然而约定主义认为没有自然存在的秩序。本文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等哲学家对秩序问题的理解重新加以认识,认为西方政治和哲学观念的发展及其现代性危机,最终导致对与错、善与恶之间价值标准的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