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恩伯原名克勤,1899年9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武义县一个山村的地主家庭。他投靠蒋介石发迹,遂与陈诚、胡宗南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三大军事集团的统帅之一。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作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驻中原地区,其军队发展到60多万人。但汤部军纪极差,对百姓实行法西斯统治,民怨沸腾,当时河南地区水、旱、蝗、汤"四害"横行,"汤"即指汤恩伯对人民的坑害。那么,汤恩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正"打虎匠"这门"职业",一般人也许没听说过。在湖南溆浦县陶金坪乡诏诰垴村,就有一个"打虎匠"家族,他们几代人都以打虎除豹为业。像称呼木匠、瓦匠一样,乡里人习惯性地称呼他们为"打虎匠"。诏诰垴是雪峰山区的一个山村。过去,山里老虎豹子多,为了除兽害,"虎口求生",就渐渐出现了"打虎"这一职业。没有"打虎匠",山里人的日子简直没法过。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打虎匠"的手艺是父子叔侄相传,不传女儿。所以"打  相似文献   

3.
张景惠,字叙五。1871年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豆腐匠出身,清末民初沦为土匪,先在八角台一带啸聚。1902年旧历年三十,张作霖的匪股因与辽南另一匪股火拼失利,率残匪来到张景惠所盘踞的八角台镇。张景惠久慕张作霖之名,两人相见,大有恨晚之概。于是两张歃血为盟,张景惠拜张作霖为兄,并情愿将他的匪绺子也划归张作霖,听从张作霖指挥。  相似文献   

4.
《攀登》2016,(3)
"青海拉面"和"兰州拉面"作为面食的一种品种,均起源于西北地区的"家常拉条",都是从4000年前的"喇家面"的根上蔓延成长并盛开的两朵并蒂莲。但不同的是,"青拉"上世纪90年代初首创于厦门,成名于菲律宾马尼拉,核心技术是"阴阳配面",重点在"面",走的是"亲帮亲、邻帮邻"的脱贫模式;"兰拉"师承河南博爱"小车老汤牛肉面",1915年后成名于兰州,核心技术是"配制汤料",重点在"汤",走的是一种品牌扩张模式。在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背景下,"青拉"和"兰拉"各显神通,抱团发展,开创"大拉面"时代,现在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5.
商豫 《文史月刊》2013,(6):60-67
一、张岚峰(1902~1952):字腾霄,河南柘城人。早前任冯玉祥部炮兵团团长,中原大战后任国民党二十六路军二十五师副师长兼七十四旅旅长。1933年春,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十九军军长。193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经济,曾加入日本特务组织。抗战爆发后任河南柘城县民众抗日自卫军副司令,1938年6月经日军第十师团长矶谷廉介劝降,投降日军。1938年9月,日军北平特务机关委派张岚峰为"豫东招抚使",他随即在商丘、宁陵、睢县、柘城、夏邑、亳县等地收罗游兵散勇、土匪武装,组建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瘴气研究是目前环境史、疾病史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南方的环境疾病被一致书写为"瘴",而不是别的某种表述?"瘴"原作"障","障"字在东汉中后叶(127-200年)已具备描述环境疾病的功能。"瘴"字则可能出现在西晋至南朝刘宋初年的一段时期,或许是从"障"的俗字——""演变而来。从字源、字义与文字的表达意象来看,"障气"之"障"凝结了空间阻隔意象与边疆意象,这一概念的生成与广泛使用,则体现出中原汉文化强烈的地域意识。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由于匪乱猖獗、军阀混战等原因,中国北方农村的一种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组织红枪会便应运而生。鲁西北的红枪会多集中在德县、陵县、夏津、禹城等地。他们的目的是"积极御匪,消极御兵"。其中,德县和陵县红枪会在山东发展比较早,几度较为活跃,影响也比较大。鲁西北地区的红枪会既有抗击军阀、土匪,保卫家园及领导农民抗捐抗税等积极作用,也存在危害地方、滥杀无辜等落后性。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豫西土匪以其人数多、规模大而名闻全国。产生的原因: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为土匪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农业人口过剩为豫西土匪提供了充足的来源;封建地主剥削是豫西土匪产生的基本原因;吏治腐败加剧了豫西土匪的产生;军阀混战刺激了豫西土匪的壮大。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7,(5)
东汉时期,"河南尹"既可指行政区域,又可指职官,因此在文献中有可能造成误读。《陈太丘碑》中出现的"河南尹种府君",历代均将此"河南尹"理解为职官。根据相关文献考定,碑文中"河南尹种府君"实指"籍贯为河南尹的颍川太守种拂"。而《光武济阳宫碑》中的"河南尹巩玮"同样也是指籍贯。  相似文献   

10.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没有"脸"字,当时表示"脸"意的是"面"、"颜"等,《说文》曰:"面,颜前也。"魏晋时,"脸"字出现,但仅指"颜面"上的特定部位"睑",即眼皮;偶有指"颊",是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随着时间推移,"脸"的范围越来越大,到唐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理"在各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从宋儒开始,"理"这一概念被确立了至上的地位,与"天"连用,到朱熹集大成,"天之理"成为了主宰宇宙的最高权威。王阳明的心学虽将"理"纳入"心"中,但这一概念仍具有先验的性质。直到明代中后期乃至明末清初,由于明清易代、传教士东来等原因,使"理"的内涵由先验的"天之理"转变为"物之理",即自然规律,同时认识"理"的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刘献廷的理观正是这种"物之理",其内涵和穷理的方法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淅川和尚岭楚墓出土的铜器铭文"且埶"二字,以周代铭文表达之惯例,"且"字应表示祖先之"祖","埶"字应表"设"。此器应是墓主灵魂所凭依之物,楚、曾等国称之为"祖埶",依传统的礼俗则可称作"祖坐"或"神坐",若以"三礼"所载,其应是死者之子为其所设灵魂依凭的"重",或称"祖重"。在举行丧葬礼仪时,"祖埶"代表死者接受祭奠,最后随棺柩一起葬入墓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認爲郭店簡《老子》與今本第13章"驚"字相當之字,當從白於藍說釋爲"",從文義看,此字應讀爲"榮"。"寵辱若榮"與"貴大患若身"的句式相同,"寵"字應從前人之說理解爲動詞。老子主張像常人寵榮那樣寵辱,像貴身那樣貴大患;"得之若榮,失之若榮"的意思是"得‘爲下’若得榮,失‘爲下’若失榮",這兩句是對"寵辱若榮"的解釋。大概由於較早流傳之本多用假借字表示"榮",就被後人誤讀成了音近的"驚",導致了對此章文義的嚴重誤解,老子的正面主張被很多人解釋成了對俗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由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可知,古代的"七事",是衣前的一种多物件组合型佩饰,这种佩饰最初发端于北方游民族随身携带的实用小工具,大约在南北朝隋唐时期传入中原,被汉文化吸收,一度成为特定官员阶层的装束规范以及身份等级的象征。此后又衍生出"五事"、"四事"等,其形制日益丰富,使用范围趋广,从实用物逐渐变为装饰品。总言之,"事"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礼制以及先民审美观念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6,(5)
正历时三个月的跨年度《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最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闭展。此次展览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河南省博物院承办。河南简称豫,属于古代九州之一的豫州。《说文解字》释"豫"为"象之大者",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曾是大象的乐园。因处于"天下之中",又称"中州"、"中原",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及环境优势,使其在漫长的岁月中成就了繁荣的中原文明。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古代并不将祖国比喻成母亲,《论语》中有"父母之邦",《孟子》中有"父母国",都有祖国的意思。不过,"父母之邦"没有性别的差异,它主要是一种身份归属的关系。"祖国"这个词在中国出现非常晚。大概在明代,这之后的几百年里,"祖国"一般不是中原居民对自己国家的称呼,  相似文献   

17.
河南人在表示赞赏和肯定的意思时爱说“中”,一说“中、中”人家就知道这是河南人。那么,为什么河南人和“中”字这么投缘呢?这大约与河南的地理位置有关。河南地处中原,隶属中州,有中土、中国之称(亦即土中、国中之意)。历史上说: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安阳、洛阳、开封、许昌等地都是古代帝王建都的地方。中岳嵩山也在河南境内,据说当年周公测影,认定嵩岳一带为“天心地胆”之处,中岳庙大牌坊上书有“配天作镇”的字匾,足见据中扼要的显赫。河南处在中国腹地、华夏中心,从殷商到周汉,从魏晋到隋唐,从五代到宋金,几乎中古以…  相似文献   

18.
"即"、"既"是殷墟甲骨文中一对常见的字。一般情况下,"即"从"皀"从"卩",像跽坐之人就食之状。"既"从"皀"从"旡",像人食毕口转向身后之形,二者区别明显,很早就被考释出来。但甲骨文又有其复杂性的一面,同一个字有多种异构存在。过去或因对文字构形认识不准确,或甲骨图版模糊不清等原因,常有把"即"误释作"既",也有把"既"误释作"即"的情况。本文从"即"、"既"最常见的形体出发,结合相关甲骨卜辞辞例,对"即"、"既"二字的构形加以辨析,并对与"即"、"既"相关的文字做出新的考释。  相似文献   

19.
陈临庄 《纵横》2010,(11):28-32
匪首熊秉坤,是国民党彭水县文复乡乡长兼乡地方武装的队副,兄弟四人都是为匪起家,有土匪武装20余人,为非作歹,鱼肉乡里。1950年1月,熊氏兄弟利用原先保甲组织,扩充匪队,达到300余众,经常袭击我军车,抢夺枪支弹药,拥有小钢炮、轻重机枪、冲锋枪、步枪等武器,被匪“民卫军”十五纵队司令任命为支队长,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2月24日,由郑州大学主办的"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学术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博物馆等单位的50余名学者,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一、"黄河文化"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刘庆柱认为黄河是中国的象征。"黄河""黄帝"居"中","中"是国家的象征。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