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美国人,少年立志了解和研究中国,不远万里多次来华,毕生关心和同情中国革命,成为享誊西方的“中国问题权威”和“中国问题研究之父”。本文历述了他在中国的“蜜月”与不解情结,供读者了解和记住这位中国之友。 公元1991年9月14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医院,一颗跳动了84个春秋的心安息了。这是一颗不寻常的心,它曾在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造就了数以百计的一代中国问题专家,也曾吸引过许多要认识和了解中国的西方各界人士,其中包括几届美国总统及其国务卿…… 这颗心属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冷战前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消极态度战后初期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斯大林采取了消极冷漠的态度和立场。除了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外①,其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苏联在雅尔塔体制范围内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保障建立在雅尔塔协定基础上的苏联在远东和中国的“权益”。战后初期斯大林的大国合作政策是:在雅尔塔体制基础上维持与西方国家一定程度的合作,暂时抑制甚至停止对外国革命运动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基本上满足了苏联在领土、安全和势力范围方面要求(包括在远东的要求)的雅尔塔体制,就是与西方国家合作与妥协的…  相似文献   

3.
1948年,美国记者韩丁在北方大学任教期间,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省潞城县张庄村的土地改革。回到美国后,韩丁根据切身体会,写作了纪实小说《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农村的土地改革,揭示中国伟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本质。该书一经出版就引起很大反响,不久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推动了西方人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形成,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当时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美国长期对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所致。本文不完全同意如上说法。  相似文献   

5.
1946年夏,始终关注中国革命,已经是第五次访问中国的国际友人,著名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从美国的旧金山辗转抵达延安。这时,国民党依靠美国的支持,发动了全面内战。  相似文献   

6.
刘大年在美国侵华史、台湾史、抗日战争史等领域均有开拓之功。他所构建的中国近代史诠释体系,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线,同时并未忽视近代以来的经济变动、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他主持编纂的《中国史稿》第四册及《中国近代史稿》,以革命为基调,同时力图克服片面性,为中国近代通史体系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他倡导、支持西方史学理论研究,追踪近代史的研究前沿,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拓荒者,刘大年力图将中国作为研究、叙述的主体,反对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思潮,其方法与路向值得继承、弘扬。  相似文献   

7.
北伐战争时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设法软化分化中国革命,诱使中国资产阶级将革命引向改良,以此抵消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它对当时中国一般政治局势的发展以及革命阵营内部的复杂变化,摆出“中立”、“观望”的姿态,尽量用隐蔽而圆滑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确实受到西方明的巨大影响,冲击——回应说有一定理论根据。但从中国现代革命历程的原动力方面看,与中国前近代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自身历史化资源对中国近现代革命的支持不容忽视,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阅读《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多维视野中的"革命"--西方"革命学"研究历程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壮 《史学月刊》2005,127(4):85-95
20世纪的西方学术在融合和分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西方现实需要的强大推动下,兴起了众多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如“现代化”理论一样,“革命”也是西方学者多角度、多层面地加以探讨的活跃领域之一。西方学者真正以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研究“革命”是自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迄今为止大致经历自然史阶段、一般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行为主义革命理论等四个阶段。其研究方法和取向各不相同,反映了西方“革命”研究的多维视野。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的时候,西方人常常感到很困惑。比如,他们不明白海外华人为什幺会"顽固"地支持北京奥运会。究其原因,是因为西方人在看待中国时,受到了自己固有思维模式的严重影响。奥运圣火在西方国家传递时,遭到了"藏独"分子及其支持者的干扰。不可否认的是,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美国旧金山,支持"藏独"的示威者人数远远超过北京奥运会的支持者。然而,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封建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中国封建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张鸿雁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来说,经历了四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代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的兴起;第二次是以“破墙开店”为表征的,即西方学者所认为的中国“宋代城市革命”;第三次是中国近代社会在西方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新型城...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是十八世纪末美国革命时期涌现出的最杰出人物之一,他对北美独立事业的卓越贡献已被永远载入美利坚合众国的史册。由于《常识》和《美国危机》号召鼓动群众的巨大历史功绩,资产阶级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潘恩对宣传方面的贡献,可以与富兰克林在外交上和华盛顿在军事上对美国革命的贡献相媲美。”然而,在西方资产阶级史学著作中,贬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南亚华侨问题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中美对抗格局的形成,使原已存在的东南亚华侨问题更加复杂。美国旋即从遏制中国的角度介入该问题,并制定了详尽的政策。例如,鼓励台湾当局争取华侨支持;排斥中国在华侨教育中的影响;鼓吹“中国威胁论”,破坏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充分发挥香港在华侨政策中的独特作用;等等。1960年,美国又根据形势发展,调整了它对东南亚华侨的政策。但是,不管美国的政策如何变化,其遏制中国的基本目标却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当代中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亚洲以及澳大利亚有许多研究中国的机构 ,无论是专家的数量还是研究成果的数量 ,美国都占据主导地位。但在 2 0世纪 60年代 ,美国研究中国的学者由于受到学科领域其他同事的影响 ,过多地关注了中国的特殊性 ,而忽视了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到 70年代研究重心发生了变化 ,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科院系对中国的研究。西方中国研究的学者可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 ,第二代是西方研究高层政治的高潮阶段 ,第三代开始关注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中国近代化,无论是经济领域的工业革命、政治领域的民主革命,还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墨血革命”,都像中国的古谚所说,“好事多磨”,经历了一条异常艰难而又曲折的历史途程。中国资产阶级在承担近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时,由于自身的软弱,不得不求助于帝国主义的支持,搬运西方的政治思想武器;又由于无法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而无从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因此,中国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边缘地带理论为依据,以全球民主战略为既定目标,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颠覆和渗透。在此背景下,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等独联体国家由于内部改革政策失误,相继发生"颜色革命"。在新时代,如何看待21世纪初期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发生的表现、原因以及他们的应对之政策,这对于今天中国抵制西方政治渗透、防止中国改革出现大失误,不断完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具有重大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陷入冷战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始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实施封锁禁运,东西方经济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禁运,促进东西方经济合作,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由东西方国家的一些民间组织和进步人士发起,于1952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经济会议。新中国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极大地拓展了对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18.
杨芳 《巴蜀史志》2014,(6):39-42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即土地问题,亦即吃饭问题,生活不能解决,革命断难成功”。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评价中国的土地改革时称“土地改革是相对于城市和现代经济领域进行的一种巩固农村政权的平行过程,是一桩石破天惊的大事”。20世纪30年代,川陕苏区的土地改革既是一场政治、经济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深刻地影响了川陕苏区农村的历史进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三农”问题仍然是核心问题,研究川陕苏区土地革命的方针政策及其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1905年和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美国的态度曾发生过极大的变化.对1905年革命,美国先是表示欢迎与支持,后又希望俄政府给予强力镇压;1917年,美国先是支持二月革命并立即承认了临时政府,后却对十月革命表现出了极度的反感与敌视.本文在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美国的俄国观、使命观及其革命观是导致它在此问题上立场变化的重要原因.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便将俄国看做是一个与文明世界相对立的野蛮的、残暴的国家,一直期望着按照自己的模式塑造一个新的"自由的俄国",然而俄国的历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塑造一个美国式的俄国,仅仅是美国人关于俄国的一厢情愿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海伦·福斯特·斯诺(1911—1997)是美国记者、作家。她于1931年至1939年旅居中国,亲历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转折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她撰写了《续西行漫记》等报道,和埃德加·斯诺等人一起,首先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并在中国发起了“工业合作运动”以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为纪念这位架设中美人民友谊桥梁的先驱,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资助,美国杨伯翰大学摄制了这部电视文献片。本刊获准刊出脚本。该片记叙了海伦·斯诺的在华岁月和她与埃德加·斯诺的情感生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