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尽管美国学术界已对一批美籍华裔作家创作的文艺作品给予了特定的关注,但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没能成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大多数美国读者还是把这些作品视为"局外人"或"另类人"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审视海外华文文学的角度,对这批作品中的两篇著名小说做一些探讨.本文所讨论的两篇作品分别是谭恩美的长篇小说<喜福会>和汤婷婷的长篇小说<顽猴爷的赝书>.在讨论中,本文将专注于两篇小说所反映的一个海外华人共有的问题,即"文化认同"问题.作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谭恩美和汤婷婷都在其小说中着重表现了中国移民的母体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对峙,居美华人与其他族群的冲突,以及居美华人自身男女之间、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的矛盾."文化认同"的问题就存在或产生于这类对峙、冲突和矛盾中.本文认为,两篇小说不仅揭示了以上种种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还都努力为居美华人走出"文化认同"的危机指出了方向,当然两位作者所采用的视点和处理手法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关键 《民族译丛》2002,(1):68-80,F003
本文重点考察仪式因素对美国社会中华裔美国人涵化和边缘化进程的影响,它描述和比较了唐人街老华人的“单元民族特征文化”和新华人的“二元民族特征文化”的关系。该研究运用了结构仪式理论以分析华裔美国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象征性仪式活动。我们将华裔美国人的新生代社会分成不同的层面,重点考虑影响华人个体行为的各种结构方面,文化方面和全球化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能够解释华裔美国人中各种新型组织结构的存在和他们的二元民族文化特征。华人中有以双重特性或二元化文化为其生活之常规者,因而在不同的社会氛围中,特别是正式的组织活动和非正式的人际交往中,按照不同的仪式行事。  相似文献   

3.
张晓梅 《神州》2013,(36):23-23
1994年上映的《阿甘正传》被相关学者评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百部作品之一,针对于美国传统文化来进行展示。本文对电影《阿甘正传》所体现出来的多种社会文化分析,着重以台词角度来剖析其主流价值观与文化,以期更为深入地了解美国社会的独特民族文化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炒杂碎:美国餐饮史中的华裔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美国华人杂碎馆兴衰史,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说明中餐馆在美国的兴起和普及。杂碎馆反映了华裔文化移植到美国社会并进一步在那里发展的过程。在美国,饮食是最早而且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海外中华文化的标志。华人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劳动和职业技能、经商能力和资本、家庭及其他文化传统与华人移民一起进入美国。炒杂碎是美国社会族裔文化如何形成的一个有示范性意义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为了客观反映马来西亚华人在语言和认同等领域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基本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了当今马来西亚吉隆坡、古晋、吧巴和诗巫等地的华人认同情况.在语言方面,华人子弟在小学阶段大致打好华语基础,同时保持华人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华语和华人方言的使用占优势,但在商业和职业范围,马来语和英语的使用率有所增加.经济生活方面,华人发扬了传统的奋斗精神,贡献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认同方面,华人对马来西亚的认同,远远高于对中国等其它对象的认同.结果显示:华人既保持华人性而又能动地适应国民规范;华人以民族语言维持传统文化的族群社会功能,扮演着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华人形成了本身的"华人文化圈"并进一步孕育着华人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用美国报纸上对华人餐馆的宣传报道,介绍了美国中餐馆注重建立与中国文化圣人孔子的联系、将孔子融人餐馆品牌之中的特色宣传策略,认为中餐能一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不仅因为华人餐饮以中国为源的表面现象,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共识。孔子就是这一共识的核心。华人餐饮以孔子为品牌魅力,抓住美国民众熟悉孔子的现象,积极渗入美国非华裔社会的饮食文化。研究餐饮文化中的孔子是我们考察华人群体心理变化、现实处境和美国族裔关系变迁的独特视角,值得学术界利用跨学科方法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文就中美两国对赫蒙人截然不同的族群界定与依据、赫蒙人在美国的生存适应与族群认同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对于20世纪中叶沦为难民后,陆续辗转移居美国的老挝赫蒙人,中国学者将其视为少数民族华人,美国官方却将其确定为与华裔、韩裔等少数族裔并列的独立族裔类别。美国赫蒙人虽然在血统的意义上可归属于具有中国血统的人,但其几乎不存在华人归属意识,也极少与中国发生社会联系。许多海外华人或海外具有中国血统的人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失去华人认同意识,并与中国社会浙行渐远。因此建议依据中国血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主观认同为华人、与中国社会的联系等“华人性”的几个维度去理解和定义“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8.
论文从"华侨文学""华人文学""华族文学"三个阶段,梳理了菲律宾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文化认同进行分析,并从中透视菲律宾华人文化认同的嬗变。菲律宾华人的称谓经历了从"华侨"、"华人"到"华族"的历史演变,这是菲律宾华人从移民群体向定居群体转化的结果,也是其客观社会身份和主观认同变化的结果。20世纪以来,菲律宾华人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嬗变过程,由"地域乡愁"转到"文化中国",直至"文化融合"。时至今日,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菲律宾华人的文化认同仍然处于演变与形塑的过程中,其文化认同的后续嬗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华侨华人的数量与成就和贡献等方面的进步 ,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均无出其右。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与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而中美关系在中外关系中则更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华侨华人因而自觉地利用自己的优势 ,在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对中美关系发挥作用 ,并且利用其实力影响美国政要和选民 ,以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的东南亚华文教育正处于历史转折点。一方面,由于自50年代末开始,东南亚国家对华文教育的限制、打击与取缔,年轻一代华人或不请华语华文,或华文水平低落,难以传承中华文化,引起华人社会有识之土的极大关注。另一方面,八九十年代以来,华语华文经济价值上升,世界范围内“华文热”方兴未艾,又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振兴创造契机。本文试从华文教育的目的功能、文化选择、发展特征以及困境与出路四个方面,探讨当代东南亚华文教育所面临的文化传承问题。一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文化传承目的与功能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论文根据田野调查的经验,分析了马来西亚民间华文历史文献的类别,并从组织序列、历史序列两方面,探讨了马来西亚乡土历史的书写内容和方法,归纳其对方志研究的作用。马来西亚的史学乃至华人研究,除了少数几位民间文史工作者,一般皆以传统文献切入,学者下乡采集文献资料较少,故此民间华文历史文献的采集和研究工作可谓大有可为。除地方文化研究必须依托民间文献方克有成外,华人民俗文化的研究依赖民间文献之处更为显著。这两个领域恰好正是殖民政府和现今的国家机器较少涉入,乃至不闻不问、任其自行发展的地带。近一二十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迅猛的城市化,无所不在的西化,许多地方特色在发展洪流中消失。因此,马来西亚的民间华文历史文献采集和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对1998年和2019年基于同一问卷但相隔21年两次调研所得数据之比较,结合荷兰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在荷兰华人社会发展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剖析荷兰中文学校生源构成及学生们学习中文之动因的延续与变化,总结荷兰所代表的中国大陆新移民相对集中之欧洲国家发展中文教育的原生动力和内在规律,思考如何进一步使面向华裔青少年的中文教育能够获得更全面发展,取得更深远实效。  相似文献   

13.
孙宏云 《安徽史学》2005,(1):118-125
本文本"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之旨,基于萧公权撰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背景与史实,结合文本分析,对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这一主题再作探讨,在三个问题上展开论述:一、萧著的背景与动机;二、萧著的方法及其渊源;三、萧著在学界之反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的地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从文学地理的角度阐明了中国文学的地区差异与地域特色,分析了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多层次关系及环境作用机理,并对文学与地理结合的"环境文学"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文学在地理分布上有着南北之分、东西之异、地域之别。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及其地域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文学作品创作内容和作者创作灵感的诱发的影响,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对文学流派及其地域文学人才的形成以及文学中心分布的影响。认为,地理环境作为生活条件塑造着作家的文化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间接影响文学作品风格是环境影响文学的主要机理。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生态等科学结合,是21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向。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参与中日文学交流的主要是中国驻日使馆官员以及旅日文人。他们多为饱学之士,且好交友喜翰墨,常与东瀛的一流文人宴饮赋诗、笔谈雅会,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赋篇章。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诗人的创作欲望,有力地促进了日本汉文学的复兴与发展。同时,他们还以游记、随笔等形式,把自己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身体验等介绍给国人,为国内同胞了解日本的文学艺术、世俗人情、自然风物等提供了生动、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新感觉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强调主观感觉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它诞生之初,就在日本文坛掀起轩然大波,论争主要围绕新感觉派的创作方法展开。日本新感觉派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过两次影响,第一次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他们较多从文体和创作技法上吸收;第二次是80年代贾平凹、莫言和余华等人的创作,巧妙汲取日本新感觉派的风韵,化入到作品肌髓。  相似文献   

17.
林林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外交家、书法家和诗人。青年时代留学东瀛,在日本参加左翼文艺运动,进行诗歌的翻译和创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斗争之中。解放以后林林先生长期从事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并潜心研究日本文学,尤其在俳句的翻译和汉俳的创作方面有特殊的贡献,他在20世纪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无人可取代的。本文主要从诗人、战士、使者、学者几个方面对林林先生的生平和创作活动进行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李剑鸣 《史学月刊》2001,1(4):75-80,90
国内美国史学界对殖民地时期研究相对薄弱,而美国学者的研究则至为丰富。在研究中通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难题:如何确定殖民地时期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看待不同种族和族裔群体的历史作用?如何理解英格兰文化与北美文化的关系?如何解释北美13个殖民地从分到合的变化过程?如何借鉴和利用美国学者整理的历史文献和发表的研究成果?这都是研究殖民地时期美国史所必须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文将北美华人社区与广东珠三角侨乡在地方语言和通俗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二者之间的跨越太平洋文化关系密切。广府的通俗文化一直是北美华人社区的主流文化;北美华人的生活文化意识也是珠三角侨乡的地方文化特色。两者互相影响,互动演变。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个互动的承传创新的关系出现了分化和演变。北美华人社区因为有大量新移民持续涌入而不断发展,而珠三角侨乡地区的侨乡文化形态,则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芒需要转型,比如依赖过去的移民历史文化遗产来开发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20.
赵欣 《史学集刊》2007,(4):75-82
鸦片战争强制性地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1848年以后,随着北美至中国航线的开通,一部分居住在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人在多种原因的驱使下,远渡重洋来到北美。在美国西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华侨华人社区,使中国的古老文明渐次播散到美国西部各州。随着北美华侨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华人在不同的领域里(商业、建筑、科技教育、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许多文化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和主动传播。被动的传播形成了美国多元文化的文化飞地,主动的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文化的大熔炉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交叉式的边缘文化。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随着大批旅美华侨华人陆续返回故乡,他们也把西方文明带回侨乡。它们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冲突、融合,从而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侨乡形成了新鲜的、西方式的边缘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