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钧 《收藏家》2012,(6):25-34
概况刻于北魏神龟二年(519年)。传1996年出土于河北元氏县。志石正方形,有盖。志石首题"魏故南赵郡太守李府君夫人崔氏墓志铭"。边长六十七厘米、正书三十三行,行二十二至三十三字不等,计一千零五十七字。  相似文献   

2.
近年,洛阳出土了两方唐代比丘尼墓志,一是《大唐故韩氏刘夫人墓志》,青石质,60厘米见方,楷书30行,满行29字,由进士庄若讷撰,墓主法名会如,号金刚。一是《大唐皇再从祖姑故宁刹寺比丘尼志弘墓志》,青石质,72厘米见方,楷书28行,满行27字,由其夫君光禄卿王谅撰,墓主出身皇族,赐封号“陇西郡夫人”,名声地位显。两位志主为仕宦家庭主妇,生活相对优裕,然而皆于晚年出家为尼,  相似文献   

3.
辛祥夫妇墓志,1975年2月出土于太原市近郊东太堡(详见《考古学集刊》1981年第1期,代尊德:《太原北魏辛详墓》),现藏山西省博物馆。辛洋墓志高72厘米、宽75厘米,共931字,志盖作盝顶式。夫人李庆容墓志无盖,高59.5厘米,宽54厘米,共280字。辛凤麟夫人胡显明墓志,盖高45厘米,宽42厘米,志石已毁,当与盖大致相若,1973年冬出土于同一墓地,在发掘辛祥墓时,从太原砖厂梁纪秦征得此拓片,共394字。三墓志镌刻于永平三年(510)至正光  相似文献   

4.
1984年,唐山市文管处在文物普查中,从迁安县发现一件北魏时期的墓志,(见图)现收藏于唐山文管处。 墓志为青砂岩质,底盖两件,略呈正方型,横为35厘米,竖为32.5厘米。墓志四周素面无纹饰,通体无剥蚀,铭文字迹清晰无缺,志后阴刻从右至左十行,每行十字,末行为九字,共79字,  相似文献   

5.
元淑墓志考释——附北魏高琨墓志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4月,大同市博物馆在大同东郊一座北魏墓中,清理出了元淑墓志(录文见本刊本期《大同东郊北魏元淑墓》)。本文就墓志涉及的有关问题略作考释。一、元淑的家世、籍贯与谥号根据墓志可以推知,元淑曾祖父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第五子寿鸠。其祖父及父在《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北史·魏诸宗室列传》中均有传。祖父常山王遵,史载其"少而壮勇,……太武初,有佐命勋,赐爵略阳公。……及博陵、勃海群盗起,遵讨平之,迁州牧,封常山王"。父常山康王素,即元昭墓志所载之"连",元侔墓志所载之"素连"。素袭父爵,史载"素有威怀  相似文献   

6.
通过爬梳史料,对墓主慈庆尼的家世背景、出家原因、出家后的主要活动,与皇室的关系等进行了详细释读。墓主从一位罪没入宫的下层官奴婢,成为一位深受元魏皇室信任和礼重宫廷的比丘尼,其一生命运走向和皇室内部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她最终以比丘尼身份去世,并被赠以佛教教团体系最高职务,但在表面的宗教身份之外,她更多地被当时主流社会认为是皇室利益的维护者,受到了最高统治者和官员阶层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1984年,河北省唐山市文物管理所在文物普查中,从迁安县征集一盒北魏时期的墓志,现藏于唐山市文物管理所。墓志为青砂岩质,有盖。志石略近正方形,长35、宽32.5厘米,四周素面无纹饰,通体无剥蚀,志文阴刻,字迹清晰无缺,从右至左10行,每行8字,共80字,每字径约为2.5厘米(图一)。铭文如下: 大魏神龟三年岁次」庚子二月乙巳朔廿」八日壬申平州辽西」郡肥如县征东大将」军府行参军明威将」军别驾从事史带  相似文献   

8.
契丹大字《北大王墓志》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墓志的发现辽代北大王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昆都公社的一个辽墓群中。该墓在解放前已被盗掘,墓门打开。1975年冬,当地社员进山劳动时进入墓中,发现仅存的一合墓志,随即送至旗文化馆收藏。墓志青砂岩质。志盖上圆下方,呈圭形。中高94、侧高70、宽61、厚7厘米。正面中央刻篆体汉字"北大王墓志"一行(图一),背面正刻汉字二十一行(图二)。志石长方形,高96、宽62、厚6厘米。上刻契丹大字二十七行(图三)。由于志盖与志石形状不同,志盖背面第六行汉文底部还残存一个契丹大字"(?)",我们推测,志盖是利用一个原来刻有契丹大字的碑打磨后改刻的。  相似文献   

9.
释北魏高道悦墓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9,(9)
北魏"高道悦墓志"原石,1969年于山东德州城北胡官营出土,现藏德州市文化馆。石高82、宽83、厚10厘米。失盖。碑书二十八行、行三十字。通体完好,无一字损泐。行间有细线介格,每格纵横各3厘米。刊于孝明帝元謝神龟二年(519年)二月廿日。无撰书者姓名(图一)。未见著录。其志文及书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兹据所获拓本,略加考释。  相似文献   

10.
开封市文物部门在80年代的文物大普查中,从朱仙镇的老谭家寨征集到该村村北出土的一方北魏时期的“开封县郑胡铭”墓志砖。现介绍于下。该砖长36、宽17、厚6厘米。正面铭文竖写两行,第一行“延昌四年岁在乙未”8字,第二行“开封县郑胡铭”6字,共14字。字体大小不一,不够工整,表现出仓促、潦草的痕迹(图一)。背面竖刻14栏,铭文占12栏,末尾空白两栏,每栏内4~8字不等,共71字(包括残损不清的4字),录如下(图二)。  相似文献   

11.
吴葆勤 《文物》2020,(4):92-96
赫连山、赫连简墓志2014年出土于山西太原,于《文物》2019年第5期刊布发掘简报[1]。据《简报》介绍,两方墓志皆由志盖、志石扣合而成。赫连山墓志盖顶有3行阳刻篆书"唐故赫连君墓志之铭",志石方形,边长57厘米,楷书阴刻,自右向左共22竖行,行22字,计471字(图一)。赫连简墓志盖顶同样有3行阳刻篆书,文作"大唐故赫连君墓志铭",志石方形,边长54厘米,楷书阴刻,自右向左共23竖行,行23字,计482字(图二)。《简报》对两方墓志的释录及断句有可商处,今据拓片予以校补。  相似文献   

12.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洪武二十四年册封庆王,二十六年就藩宁夏,“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死于正统三年。1968年在宁夏同心大罗山下朱(?)墓地发现方形青石《庆王圹志》一合,志、盖边长皆为60厘米,厚15厘米。志文楷书,四周边栏浅刻云龙纹饰,宽5厘米。志文与《明史》及宁夏方志中有关朱(?)的记载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庆王在皇子中的名次。《明史》本传、嘉靖《宁夏新志》作“十六子”,而志文与弘治《宁夏新志》却作“十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宿迁金港花园建设工地发现一合明代墓志,青石质,志碑与盖皆为正方形,边长55厘米,墓主为陆凤。志盖阴刻楷书4行20字“明致事文林郎怀庆府济源县知县陆大公墓志铭”。志碑楷书31行,满行32字,共计887字,部分漫漶不清难以辨认。现将其录文标点如下,并作考释。  相似文献   

14.
河南博物院新藏唐代墓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之际,我院从郑州市铁路工商局新征集到一批文物,其中有六合唐代墓志,以任瑗墓志、李震及夫人王氏墓志较为珍贵。现将这批墓志简要叙述于下:1.王绰墓志唐大周(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腊月(十二月)刻立。志盖合一。志盖为覆斗形,高43厘米、宽40厘米。其上篆书“王君墓志”4字。四斜面每侧线刻三朵卷叶纹。志铭高48厘米、宽47.5厘米、厚10.5厘米。志文正书,20行,满行21字,无撰书人姓名,有方界格。(图一)据志文记载:王绰,字弘道,原为太原人,因官逐任迁居广武县(今荥阳市),曾祖逸官拜…  相似文献   

15.
北魏冀州刺史、博野县开国公苟景墓志,1928年于洛阳东徒沟村西南出土,因非科学发掘,墓葬情况不详。志被关中于右任氏购得,置其鸳鸯七志斋。1935年捐献西安碑林。志石纵68、横74厘米,盖盝顶,四周有铁环(图一、二)。本文依据故宫旧藏拓本进行考证,先谈志石铭文,后谈志盖纹饰。 一 苟景墓志铭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春在修筑辽宁朝阳市重型机器厂与柴油机厂之间的红旗路时,出土墓志一盒,当时被弃于朝阳市北郊肥料公司垃圾场。后由肥料公司会计孔庆信收存,并送交朝阳市博物馆。墓志长42、宽41厘米,盝顶盖,上面楷书阴刻"杨公墓志"4字,四杀线刻十二生肖图与花卉(图一)。志石镌字粗劣,凡14行。各行字数不等,计282字(图二)。志题"太子家令杨公铭并叙"9字。志文称杨公名涛,字执珪,弘农人。先任安东大都护府户曹参军兼平卢军司马,秩满迁太子家令充节度判官,死后葬于南临狼水、北枕紫蒙的营丘。属款"顺天三年岁次辛丑月倨丙辰丙寅之日"。此志是目前朝阳市所见唐代墓志中  相似文献   

17.
司伟伟 《文物》2021,(11):90-96+69
<正>201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辽宁省锦州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小河北村民组北侧的山坡上发掘了一处辽代墓地,其中M3[1]内出土了一合石质墓志。出土时志盖、志石均被移动,其中志盖略残,志石保存完整。志盖平面近方形,盝顶式,边长90、厚20厘米。顶部中间阴刻楷书"左千牛卫大将军耶律公墓志"三列12字,周边磨制光滑(图一)。志石平面近方形,边棱和四个侧面磨制光滑,长90、厚10厘米。正面竖列阴刻楷书30列,满行33字,共866字,刻字较工整(图二)。志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七年,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江池村砖厂新出土北宋郭遘墓志一合。志盖被破坏、惟有墓志保存较好。志为方形,高63宽64、厚10厘米。三十一行、满行三十字,共七百九十五字。朝议大夫致仕贾蕃撰文,供备库副使葛(?)书,内殿崇班王汴篆盖。据墓志铭文载、死者为郭遘、字通叔、唐汾阳王郭子仪之后、官内殿崇班、西京皇城司巡检。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五月十四日卒,同年八月二十三日葬于京兆府万年县龙首乡芙蓉原。该志的出土为研究宋史及郭氏世系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墓志全文如下: 宋故内殿崇班新差西京皇城司巡检上骑都尉郭公墓志铭并序  相似文献   

19.
刘凯 《华夏考古》2019,(3):82-87
本文在对《张琼墓志》进行录文、标点、补残的基础上,对碑文及志主相关问题进行了疏证。考察以为志记张琼死于东魏天平五年十一月有误,许和杀张琼时间当定在天平四年;志称琼字"德连"正确,而《北齐书》《北史》作"连德"为颠倒。志称琼为"燉煌"汉人,而非史书所谓鲜卑乌丸种之"代人",可视为墓志书法中攀附先世的行径。"谥曰礼也"的书写是墓志"异刻"现象之一——"谥号空位"。对于琼历官的书写,有意隐去了从葛荣事,是褒赠高洁之外隐晦于当时而言不甚光彩的起家事迹。  相似文献   

20.
《尼释然墓志》是研究唐长安比丘尼的一则新资料,志主尼释然乃中唐时期宰相裴冕之女。本文以该墓志为中心,结合其他石刻材料,重点探讨比丘尼与世俗家庭之间的关系,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