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美国的日本侵华研究学会2000年9月28日在京联合召开“抗日战争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台湾、南京、天津、唐山和美国、日本等地的学和战争亲历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2000年3月,3日至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六届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美国日本侵华研究会主办,并得到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与美国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3~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和江汉大学在武汉联合召开“救亡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法国、日本、香港和大陆各地的学12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80多篇。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崔占龙 《民国档案》2005,(3):142-143
为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进而推动华南地区抗战史研究的深入发展,由暨南大学主办的“华南地区抗战史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5月21日在广州召开,有来自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广东省近3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及研究生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8月15日,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主办、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协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执行主编荣维木主持,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3至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与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6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的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一日本侵华战争罪行和战争责任刘庭华在《侵华日军用化学细菌武器杀害中国人民述略》中,叙述了日军在华开展化学战、细菌战的残忍历史,以及日军遗弃的生化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危害。高晓燕在《日军对东北抗日武装使用毒气考》中,考证了日军对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暨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之际,2011年9月21—24日,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中正文教基金会(台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开幕式由中正文教基金会(台湾)陈鹏仁董事长主持,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步平,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台湾“国史馆”馆长吕芳上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大陆、台湾的学者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以“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战争”为主题,人选论文30余篇。这是“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首次在台湾地区举办,是海峡两岸学者互通学术信息,展示研究抗战历史成果的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日战争与战争遗留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23日至26日,由杭州师范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与《民国档案》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中日战争与战争遗留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近50名学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虞亚梅 《民国档案》2004,(2):143-143
2004年4月24日至26日,由杭州师范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民国档案》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日战争与战争遗留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的玉皇山庄举行。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近50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向大会提交论25篇。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9月 13日至 14日 ,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美国的日本侵华研究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日本侵华史学术研讨会” ,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会议室召开。来自中国、美国的专家学者共 5 0余人与会 ,就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暴行、战争遗留问题、对日外交“新思维”等有关历史及现实的学术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记者和人民网及 918网的代表采访了会议。一 关于九一八事变及日本侵华暴行问题九一八事变已经 72周年 ,对其原因、过程及影响仍是这次会议研讨的重点。北京大学历史系荣天琳通过回忆自己亲…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韩国光复60周年。为了纪念中韩两国的伟大胜利,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韩国近现代史学会于2005年10月13日至15日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韩国光复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又恰逢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因此受到中韩学的格外关注。来自韩国独立纪念馆附设独立运动史研究所、国民大学、檀国大学、西江大学等的韩国学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的中国学20余位出席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韩国独立运动和中韩人民的联合抗战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历史研究》编辑部和《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3月30日至4月1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与中国人口问题”学术论坛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政治史研究室、《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近代史资料编译室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与中国人口问题”学术论坛,4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简妮 《世界历史》2006,(1):141-143
2005年6月5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中南分会与武汉大学世界历史所联合主办,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会议聚集了来自北京和中南地区的部分二战史专家、学。与会学们主要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二战与战后国际关系、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二战史研究的拓展问题进行了大会交流,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7日—8日,由湖南理学院主办、湖南常德细菌战受害调查委员会协办的“纪念常德会战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理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学、特邀嘉宾(如国际知名人士爱泼斯坦先生)及参加过常德会战的老战士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常德会战的历史背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会战期间民间抗日情况、日军侵犯期间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研讨会上有关学术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9月18日-19日,由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战争遗留问题暨中日关系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市民代表、学生等250人与会。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故抗日战争研究重新出现高潮。国内举行的会议主要有:6月20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大学联合举办的“抗日根据地与太行精神”学术研讨会;8月3—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武汉政协和江汉大学联合举办的“救亡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抗战时期北平反法西斯学艺术研讨会”,于8月7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抗战时期沦陷区作家梅娘、刘沙,以及在沦陷区生活过的作家的后代舒乙等人,来自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一些高校、外国一些大学、北京联、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中国现代学馆等单位学与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日本研究所承办的“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9月26—27日在长春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来自日本和中国的近4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24篇,有22位学者在大会上做了正式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东京大学教授小森阳一、大阪外国语大学教授西村成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韩东育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李阁楠做了基调报告。与会中日学者就中日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弘扬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交流近年来蒙古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在新时期蒙古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 0 0 3年1 0月3日至5日,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及蒙古学研究院、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蒙古史学会、云南省通海县政府等单位,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了中国蒙古族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引起了蒙古族研究界的极大兴趣。我国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北京、香港和台湾等省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 2 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代表们各抒己见,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