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30多年的曲折发展,出现过两次高潮,现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地位和投资结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而日本经济则陷入长期停滞,前景黯淡,日本企业纷纷以中国为中心开展海外事业,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可望进一步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为此,我国要采取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推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90年代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金仁淑中日经济关系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进入90年代后,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进入了第三次投资高潮,中国也成了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地区,而投资规模、结构、领域、动机和投资地区分布等方面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逐步成了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入国之一,外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引进的外资中,除了香港和台湾等与内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华人资本之外,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和韩国则是对华直接投资大国。尤其是进入1992年以后,两国均掀起了对华直接投资高潮,中国也成了日韩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国家。然而,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由于两国本身遭到巨大打击,对华直接投资明显减少,进入了低迷状态,可见,日韩两国在对华直接投资发展中具有共同的发展轨迹。值得指出的是,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的日…  相似文献   

4.
杨宗亮 《史学月刊》2002,(11):121-123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经济侵略中,来自东亚“蕞尔小国”日本的侵略尤为值得研究。学界对于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往往注重其直接的“经济掠夺”,对间接的“对华投资”未有足够重视。并且,日本是一个刚刚摆脱西方列强侵略的东亚国家,是一个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尚未真正完成“工业革命”的“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投资”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当有重要区别。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特征将会有更为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对华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投资额与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大多通过香港投资大陆,以合资经营为主。马来西亚华商对华投资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劳动就业机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协助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推动马来西亚土著企业家走出国门,为马来西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中马经贸关系的发展,加强了两国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日资的进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总体格局来看,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我国所占的比重虽不大,但增长势头良好。明确我国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研究其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对我国改善投资区位条件,提升在日本全球化生产格局中的分工地位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投资动机和区位要素两个方面来考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机制。在此基础上,最后对地理上与日本临近的东北三省予以特别的关注,就如何吸引日资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开始于1979年,呈现出沿海地区集中、投资目的单一、由制造加工转变为注重销售等特点,同时在其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中国应在充分认识日本海外直接投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市场,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包括日本投资者在内的外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满足国有企业改革和西部开发对资金、技术和管理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吴艳 《南方文物》2022,(3):256-260
明治维新后,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对华陶瓷贸易不振等实际因素的推动下,日本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展了大量的对华陶瓷业调查。日本通过调查清晰地认识了中国陶瓷业,明确了本国陶瓷与中国陶瓷竞市之路。也正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日本陶瓷在对华陶瓷贸易中不断占据有利地位,压制了中国陶瓷器的市场份额,改变了东北亚陶瓷贸易的传统格局。同时,这些陶瓷业调查包含了大量系统的图表、数据、剖面图、示意图等信息,这些信息充分完善了20世纪初中国陶瓷业的面貌,是近代陶瓷科技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9.
杨飞 《文史精华》2012,(5):32-37
自明治维新以来,野心勃勃的日本朝野上下便齐心协力,针对中国建立了包罗万象、纷纭复杂的情报系统。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他们视情报为生命,在搜集和传递中国情报方面不遗余力,于世界情报史上留下了波谲云诡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正自近代以来,日本就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的侵略对象。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即通过破译清政府的密码电报,在战争和战后谈判中赢得了主动权。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侵华步伐逐渐加快。自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的密码水平长期没有实质性进步,而无线电通讯却逐渐广泛使用,密码破译活动遂成为日本侵华的特殊战线。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的新阶段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白成琦日本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进入90年代以来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已进入空前活跃和深化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形成与发展,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地区),都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当前我们认真研究这个新...  相似文献   

12.
战时,日本对中国图书事业的摧残与破坏,给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造成巨大的灾难。目前国内对此的大量研究,多集中于图书损失和掠夺方面,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凶残与贪婪。中国研究者判定战时日军对中国图书事业的摧残无疑是一场“文化大屠杀”,战后日本政府及某些当事人却称,日军在占领区并没有蓄意掠夺和破坏中国图书文物,相反在华中、华...  相似文献   

13.
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国际化战略,资本的对外投资上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步,日本企业向海外的直接投资步伐异常迅猛,到80年代中期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头号投资大国──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投资国,日元也在日益扩张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东亚地区大有取代美国,成为该地区投资大国之势。然而,进入90年代后迅猛扩张的日本的直接投资亦陷入了减少或停滞不前的局面,相反,美国又重新找回了世界投资大国的地位。日美之间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力量的倒转,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对华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对华赔偿问题刘士田李志忠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浴血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获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抗击外国入侵的完全胜利,但冷战的爆发和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给中国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1972年...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大肆搜集中国的情报多集中在近代以后,而且在甲午战争前后变得越发猖獗.在德川幕府统治末期,日本尚且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仅仅依靠商人带回若干"风说书".当时,中国和荷兰是仅有的获准商船可以进入长崎港的两个国家,由这两国商船带回的情报被分别称为"唐风说书"和"兰风说书".中国发生鸦片战争的消息就是依靠这些"...  相似文献   

16.
高乐才 《日本学论坛》2002,1(3):139-143
"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占领中国整个东北之后,日本关东军、日本政府便开始积极策划向中国东北推行"武装移民"的侵略政策.到1937年日本实施"百万户移民"之前,先后向中国东北"武装移民"五次.日本"武装移民"的战略目的,就是要用日本移民来壮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实力,配合日本关东军镇压东北抗日武装,加强殖民地统治,达到长期霸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日本经济空洞化是一个老议题,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对于此议题的各类观点众说纷纭,相应的著作和论述也十分丰富,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定论。本文试图在总结前人所得出的结论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理顺观念,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日本经济的整体运行为背景和依据,对于空洞化不再单纯地认为有或者没有以及一概而论地把空洞化定性为善或恶的片面认识,而是一分为二地把空洞化划分为“微观空洞化”和“宏观空洞化”以及“良性空洞化”和“恶性空洞化”,力图把一个真实而客观的日本经济空洞化较为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近代国外对华投资研究述评赵兴胜,傅光中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外国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评价这个角色,自近代以来学术界就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伴随着史学研究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拟从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