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最后三、四十年,伴随美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美国城市的发展也进入鼎盛时期。恰在这一时期,中西部城市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与全国其他地区城市相比,它更清晰而集中地反映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由此而推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特点。因此,剖析中西部城市的崛起,对于我们研究美国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化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试图把中西部城市的崛起置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着重探讨中西部城市崛起的主要原因,同时阐明它的崛起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王旭中国东北部与美国中西部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一,地理条件相似,两个地区均土地广袤,适于农耕①,煤、铁、林木等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其二,城市化程度较高,中西部是美国较早实...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时期是德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该地区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城市体系逐渐完善,城市类型也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西部城市的强势崛起不仅得益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以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等因素,而且也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重心的西移,进而带动了西北地区港口城市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结构优化及其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保平 《人文地理》2007,22(5):38-42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新形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发展极"。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已经形成了西部经济"发展极"的初始条件,成为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基本现状是:城市群总规模较小,中等城市数量少,小城镇发展滞后。从目前提高竞争力和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目标来看,面临着完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时序结构的任务。在空间结构优化方面,要强化西安中心城市的作用,培育二级中心城市,完善小城镇建设体系,以西安为中心构筑四大城镇群。在功能结构完善方面,要强化城市群区的联系,进行城市群中各个城市功能和性质的重新定位;从时序结构的完善来看,要以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目标,从近期、远期和远景三个方面安排时序结构。  相似文献   

5.
环南海国家及地区既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展的重要地带枢纽,也是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由于区域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城市发展阶段等存在不同,其内部城市化过程与城市体系格局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1960—2020年环南海地区国家和主要城市层面等多尺度的人口数据,利用城市首位度指数与城市空间基尼系数两个指标,结合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环南海国家及地区的人口城市化与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环南海国家及地区大部分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但区域内部城市化发展出现较大差异,越南、柬埔寨的城市化落后于其他国家(地区);第二,区域内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以强单中心结构为主,双(多)中心结构的国家及地区较少,城市体系内部发展不平衡,城市规模分布以首位分布居多;第三,主要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现象显著,且还有进一步集聚发展的倾向。本研究揭示了环南海国家及地区的城市发展过程和分布规律,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会展业给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会展业刚刚起步的西部地区,会展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困扰。本文在研究会展业经济效应基础上,通过分析西部地区会展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西部地区会展业通过推进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之间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攀登》2016,(1)
城市是人类文明萌发和生长之地,城市社区文化的多维组合,孕育城市精神,展现城市风貌。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的聚集效应、继替效应,改变城市社区的文化生态;城市化所引发的居民生活方式的变革,城市化推动下的城市社区的有效治理,则不断赋予社区文化新内涵。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西宁市社区文化的典型类型,映射出西部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变迁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礼智  汤建中 《人文地理》2002,17(2):23-26,81
面对新时期泉州市城市化发展环境的改变,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首先通过对泉州市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分析,初步判断泉州的城市化发展目前正处于迅速集聚阶段。进而提出,泉州应构筑以城市为中心,以中心城为核心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在具体建设模式上,把中心城建成富有竞争力的特大城市,从而培育地区增长极、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以及优化中心城功能结构;以"新城"模式建设各县城,使其成为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按小城市模式建设中心镇,以构筑地区增长极和建设现代企业载体。  相似文献   

9.
老窝 《云南史志》2000,(4):51-56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就中西部大开发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说:“现在我们处于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他特别强调:“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到了11月7日,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上,中央正式把“抓住时机,着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列为2000年经济工作八项任务之一,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蒋涤非  宋杰 《人文地理》2013,28(2):79-83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高速推进的城市化面临许多突出问题,走健康城市化道路已成为中国今后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赋予城市化新的内涵,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包容性增长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已成为政策要点。本文在厘清健康城市化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包容性增长是推进健康城市化的重要机制,以包容性增长为出发点,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构建了涵盖资源与环境包容性改善、经济包容性增长、社会民生包容性发展、人口质量包容性提升、政策与制度包容性调整5个方面的健康城市化支持体系。通过建立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健康城市化支持体系,可以指导和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的功能上看,城市应是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诸功能于一身的居民聚居点。不过,城市诸功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中国古代城市的诸功能中,政治功能包括军事功能形成最早,发展最为成熟。长期的和平统一局面,使汉代很多地方政治小心——郡县治所发展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从而成为功能基本齐备的古代城市。安徽地区的汉代城市作为汉代郡县城市体系中的一部分,自不会例外。不过,其  相似文献   

12.
卡尔·艾博特教授及其新著《大都市边疆》王旭近年来,在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西部崛起已成定局的形势下,西部城市史研究日益成为美国学术界瞩目的焦点。在此方面最具代表性和开创性的当数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主任、美国城市史研究会现任主席卡尔...  相似文献   

13.
内战前,美国城市化进入一段空前绝后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东北部地区在这一阶段所呈现出的快速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美国宪政体制以及工业革命的开展和人口等资源的流动性机制共同成为促进东北地区城市化走向成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盛伟 《四川文物》2022,(4):49-57
盘龙城遗址从普通据点发展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到最后废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在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进退过程。盘龙城随二里头文化的进入而兴起,并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二里头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在此交汇的文化背景而开始在江汉地区确立起较为特殊的地位,进而为之后的崛起奠定基础。二里冈文化的进入使盘龙城发展成为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等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并以此为据点形成了在该区域强势扩张的局面。其中,在江汉平原东部、赣鄱地区和洞庭湖东部地区,中原文化的进入表现为文化势力的主导地位和多层级聚落体系的设置,而在江汉平原西部及洞庭湖西部地区,中原文化的进入则表现为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接触。商时期中原文化对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经营重心显示出区域的差异性,这从侧面反映出资源获取是其向南扩张的重要动机。至中商偏晚阶段,盘龙城遗址遭到废弃,中原文化向北撤出,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地方青铜文化随后兴起并发展,但两地间的文化联系并未断绝。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城市化是指少数民族从传统的乡村社会转化为城市社会的过程,也是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相互交融互动、全面整合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东北地区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联系的“点“和“线“的结合处,是中原汉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中心点。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文化进程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对形成和巩固区域民族共同体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又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交流、融合,成为民族融合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王旭 《世界历史》2006,(5):4-14
美国的大都市区化,反映了20世纪世界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于传统城市化的新的规律性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出现趋同现象,其主要特点是分散化、多中心格局和大规模郊区化。这种现象对传统城市化理论提出挑战,并要求城市化概念的相应调整。在我国部分城市即将进入郊区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相关规划方面做出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刘荣增 《人文地理》2000,15(3):32-36
文章以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巩义为例,剖析了中西部地区乡村城市化的理论背景、制约因素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乡村城市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郑忠 《安徽史学》2002,(1):44-48
近代长江下游城市功能结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其中,城市经济功能的近代化是决定性的,并具体表现为生产加工、商品贸易、金融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轻工业城市群、商业市场网络体系及区域金融市场体系.长江下游地区因此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省会城市中心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心性是反映城市为其以外地区提供服务能力大小的指标,也是衡量城市中心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据。文章在借鉴国内城市中心性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984年、1995年和2001年西部省会城市的中心性指数;然后,根据不同时期中心性指数的变化,分析其中心地位的消长涨落;根据2001年中心性指数的大小,划分其中心地位的等级体系,并据此对西部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组织格局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0月8~14日,第六届全国中心城市地方志工作交流会和第四届中国西部城市方志编修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33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及其他城市方志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共128人参加会议,其中西部城市的代表3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