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祖对阿爷讲,阿爷对阿爹讲,阿爹又对我讲:古时,人死了,不兴埋,只兴割死人的肉来烧吃。你信不信?不信,就听我讲吧。传说在两座山中间有条大河,河对岸住着几十家人,河这边,只有一家人,住在河边一棵柳树脚。柳树脚这家人,阿爷阿奶死的时候,被河对岸那几十家,提刀过河,你一块,我一块,割去烧吃了;阿爹阿哥去年上山打猎,被老虎咬死,肉、肠、肝、肚,全被老虎吞  相似文献   

2.
芦笙之歌     
一支祖辈传下的芦笙,季卜随着阿爹到处流浪,泪水化成曲曲悲歌,笙声诉不尽心中的忧伤。那年风雪埋住了山城,阿爹倒在地主的门前:没有土地,没有房产,身边的芦笙呵被鲜血浸染··一l次着阿爹留下的芦笙,我又走在流浪的路上,笙声呵不再悲声呜咽,祖国已迎米了黎明的曙光。鱼儿游进辽阔的大海,我回到洒满阳光的家乡,吹响芦笙呵唱新歌,山山岭岭迥荡着欢乐的音响。我曾在激浪中逆流航行,也曾在阳光下起舞欢唱,芦笙和我依旧相伴,诉说着我的欢乐和希望。我失去了我的芦笙,就象百花遭尽严霜摧残;没有歌声,没有笙声,我把我的信念在心底珍藏。生活里怎能…  相似文献   

3.
阿达的阿爹是个猎人,一年三百六十天,风里来,雨里去,在深山老林里打猎。阿达出世前三个月,阿爹去撵山就一直没有回来。阿妈翻山越岭不知找了多少回,也没有找到他。阿达八岁时,阿妈害了一场大病,咽气时对阿达  相似文献   

4.
传说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农历七月的一天早晨,互助威远镇小庄村"里院家"(祁氏五方门)老阿爹天麻麻亮就起了床,他昨晚已打算好清早要  相似文献   

5.
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兰板召的苗族姑娘,阿妈早年去世,家里只剩下她和阿爹两个人过日子。兰板召不单长得象花一样漂亮,而且十分聪明伶俐,阿爹把她当成心肝宝贝,非常疼爱她。为了让兰板召有人照应,阿爹重新娶了个妻子。兰板召的晚娘是一个好吃懒做、凶狠狡猾的女人。她嫁过来时还带着她的一个姑娘。她对自己的姑娘千般宠爱,对兰板召百般虐待。每天早上天还不亮,阿爹刚出去做活,晚娘就叫兰板召拿着绳子上山去背柴。  相似文献   

6.
从前有个人,想叫儿子成器,又不供儿子读书,也不教儿子手艺,总是叹惜他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这个人有一手斗犁架子的手艺,方园百十里都有名气。有一天,儿子跟他说:“阿爹,我找着一个犁弯,硬是好。”他叫儿子领他去砍。父子俩到山上,儿子指着一棵直瞄瞄的树说:“阿爹,你瞧多好多直!”他气得眼  相似文献   

7.
每当听到阿谷鸟的哀鸣,就想起阿谷鸟的故事,它象一碗苦水,装在彝家人民肚子里。山前有个独家村,夫妇两人只有一个独姑娘,姑娘名字叫阿谷,是阿爹阿妈的心肝。阿妈背柴换大米,阿爹背柴换盐巴,辛勤抚养独生女,日夜巴望她快长大。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彝家山寨里,每逢办丧事的时候,朵西都要唱述一段崇人抛鼎找药的故事。为什么要唱这段故事呢?那是因为崇人抛鼎不仅对父母尽到了孝心,而且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相传,崇人抛鼎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家里有年迈的阿爹阿妈。有一次,他到遥远的亲戚家去做客,因为一心挂念着家里的父母,第三天就连忙赶回家来。他一跨进家门,便喊了声阿爹,阿爹没有答话;他又忙喊了声阿妈,阿妈也没有回答。他感到很奇怪,急忙  相似文献   

9.
勐遮坝有一对穷苦的夫妇,年轻时候到处漂泊,全靠帮工吃饭。到了晚年才在曼根寨盖了一间小竹楼,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岩拉。这岩拉从小就很聪明,碰到不懂的事总爱问个明白。他七岁开始给人放牛,那些牛群一出门就往山箐里跑,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便问他阿爹,他阿爹叹了口气,说:“孩子,坝子没有水,牛要找水吃啊。”听了阿爹的回答,小岩拉心想:要是坝子里有一潭清水那多好呀!  相似文献   

10.
“叭喂!叭喂!”普厅河水涨了,寻父鸟又在河上空来回鸣叫。它叫啊,叫啊,叫得声音嘶哑了,叫得喉咙出血了。它为什么要这样拚命叫呢?这里有个故事: 从前,在普厅河边住着鲁耶和他阿爹,父子俩单门独户,相依为命。阿爹年过半百了,只有这个独根根,所以对鲁耶非常溺爱,千依百顺。鲁耶从小爱吃鱼,阿爹就以打鱼为业,成年累月,风里雨里天天泡在水里打鱼。笆篓装满鱼那天,鲁耶就笑眯眯地  相似文献   

11.
男:我俩相爱在心上,我白天黑夜把你想。我和你就象橄榄叶,从发芽时就相依傍。当我们还在母腹之中,我们的阿妈就在一起嚼槟榔;当我们出生的那天,我们的阿爹就一同去打猎攆山,打回松鼠为我们的阿妈熬热汤;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就成了离不开的伙伴。我们的爱情是从小开始的呵,我日夜追求的姑娘!女:我俩相爱在心上,我时时刻刻把你盼望。  相似文献   

12.
引子同得哥的心,小妹就来听。白拍蒙阿妈,怀孕九个月,儿子生下地。鸭蛋不放盐,腌起也不咸;小哥来这点,心花可会嫌?①盖房下石脚,实落又实落;②不是老实人,实话就不说。学说又学“昌,说唱两个人,他们没有姓,他们没有名。阿爹有儿子,阿爹笑嘻嘻;阿妈有儿子,阿妈笑眯眯;忙给他洗澡,忙给他穿衣。阿爹爱儿子,时时亲亲他;不是心花姐,有嘴不会说;有了心花姐,不说也想说。树名作姓名,住在大树底。男的白拍蒙,女的白贵尼。⑤小娃娃使针,针也不会拿;我们两个嘛,来说真心话。孤儿哥说真心话,小妹可同心?俗话说得好:“九个月生男,十个月生女”。 ①心花;…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阿佤山的班开寨住着岩果和尼门兄弟俩。布谷鸟叫了三七二十一次,兄弟俩已经是成家立业的年龄了。但兄弟俩谁也还没有娶媳妇,因为他们还有一位年迈的父亲。老父亲早已做不成事,到竹笆晒台上烤烤太阳都很艰难了。兄弟俩都认为年老的父亲只会在火塘边闲吃和烤火,是自己成家的累赘,谁都不愿赡养老人。一天,岩果对尼门说:“尼门兄弟,你看我已这么大了,该娶个老婆了。娶了老婆我就搬到外面住,你在家里安心养阿爹,家里的谷米大半归你,猪牛任你挑。”  相似文献   

14.
老大是一个勤劳憨厚的人,他刚生下不久,阿爹便去世了。阿妈改了嫁,生了个弟弟——老二。不久,阿妈也病死了。他便跟着继父过日子。继父的心肠像蛇一样毒,他根本不把老大当人看待,像使唤牛马一样使唤他。老大从  相似文献   

15.
从前,在美丽富饶的花腰傣地区,有一个叫阿叶的小姑娘,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她住在阿爹盖的一间茅草房里,靠阿妈留下来的一架织布机,过着孤孤单单的日子。阿叶姑娘心灵手巧,手艺又高。她七岁能纺线,九岁会织布,十一岁会绣花,十三岁织出的花腰带远近出名。阿爹种下的凤尾竹发过十七回笋,阿妈栽下的凤凰树开过十七回花,阿叶姑娘在乡亲们的照管下,从苦水里长大啦。阿叶姑娘十七岁那年,坝子里的双季稻收完了。她从街上卖回新棉花和七色染料,准备织一疋漂亮的梅来哈,做成一条合身的  相似文献   

16.
无须使用“走近土族”这样的词语,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土族身旁,我对这个民族的了解至少可以用“比较熟悉”来说明。正因为如此,一提到土族、一提到土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土族阿吾的黑袄子、土族阿爹捧在手上的酒杯和阿奶端上的“狗浇尿”油饼……而且一想到这些,心中就会回荡起古老的民歌、胸中就会飞起一串吉祥的白鸽,使人感到那么质朴、那么真实、那么温馨。这便是土族传统生活方式留在我心中的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插花节     
采花岭头、箐间、山野、……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雪白、嫣红、粉红、淡黄……山山岭岭的花儿张开脸儿笑了。伙子、姑娘、老人、小孩……一伙伙、一对对,笑着、唱着、跳着、闹着采花来了。老阿爹眯眼望着怒放的鲜花和欢乐的采花青年,用他那筋脉鼓涨得象老树根似的手,乐悠颤颤地抚摸着银丝般的胡须,对我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昙华山有个名叫咪依鲁的彝族姑  相似文献   

18.
起头铜打的秤盘,’铁打的秤蛇,挂到一杆秤上来了。爱笑的阿妹,爱唱的阿哥,玩到一道坡上来了。不喝一口酒,吃饭没有味道;不“昌一支阿哩“,玩着没有欢笑。河坝里的细米辣,春米下饭最香啦,好听的采花追花调,唱起来最合心意啦。 栽花好马配金鞍,一日走百里,走过三日骑马路,到了“那天”②地方。脚穿银鞋子,一日爬十里,爬过三日崖子路,到了老石崖。可可怜怜的小花雀,哪个抬食来喂它?岩洞一对小娃娃,没有阿爹和阿妈,孤孤单单的小娃娃,哪个会来心疼他?阿哥阿妹一处长,崖边两棵马缨花;红是一样红,大是一样大。崖头一对小花雀,没有阿爹和阿妈,哥妹没…  相似文献   

19.
冬去春来了呀,报春的布谷鸟在山谷里叫了,“布谷!布谷!”叫得多欢,声声催促人们快去播种了。我抬头望天哟,天上星星成对,太阳和月亮成双,天和地打了亲家。找到俊美诚实的姑娘,我心里多么快活;找到勤劳能干的姑娘,我梦里也在唱歌。冬去春来了呀,有情的想思鸟在树枝上叫了,景颇人翻地下种的季节到了,小伙子播种爱情的时候到了。九人合抱的大树要成对才成材,美丽的斑色花要配上绿叶才更鲜艳,金竹做的酒筒要配上金箍才结实,筒裙要配上翡翠色的丝绸腰带才漂亮。假如姑娘和我相好,我们就共同赡养阿爹阿妈,我们就真心照料兄弟姊妹,永远不分他家和我…  相似文献   

20.
抢牛桩     
一个街子天,孤儿没有吃的,就拔了一根牛桩去卖。富翁的儿子看见牛桩,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就喊人去抢。抢了半天,牛桩终于抢到手了。富翁的儿子亲自扛上牛桩,忙着跑回去想尽快告诉自己的爹妈。富翁的儿子刚一跨进院子,就大口大气地喊:“阿爹、阿妈!你们快来看呀,我们抢到了一样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富翁抬头一看,打断儿子的话说:“你这蠢才,快把牛桩甩出去,牛屎臭坏我了!”儿子一听,(目古)大了眼睛,用力把牛桩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