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家祖祖辈辈世居葛洲坝,“八月十八”(农历)是葛洲坝老人们最难忘的忌日。1941年这一天,侵华日军对葛洲坝民众施行了大屠杀,我亲眼目睹血洗葛洲坝事件,至今难忘。 在举世闻名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之前,葛洲坝是宜昌市郊上游的一个江心小岛。它上距西陵峡口约6华里,坝长约3华里,宽处不过1华里,呈梭子形,自北至南顺江,有肥沃土地约300亩。坝上的居民多姓邹,除常年种植蔬菜以供应宜昌市外,也有部分人从事划船业、渔业和兼营小买卖。  相似文献   

2.
正葛洲坝工程复工以后,为充实移民工作班子,我有幸来到宜昌地区三三〇移民办公室工作。如今宏伟的葛洲坝工程早已全部竣工,电厂发出的强大电流正有效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工程抬高的水位,使部分川江航道天堑变为通途,实令人雀跃。然而在感奋之余,不禁联想到当年为保证葛洲坝工程顺利进行而从事的库区移民工作的往事。移民概说自1970年12月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兴建后,移民的动迁和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总理生前日理万机,心操天下,不愧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作为毛泽东主席的战友和助手,从1954年就开始操心长江三峡工程,在“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葛洲坝工程的决策过程中,更是思考缤密,工作细致,并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作风民主,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在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大型纪念画册中,载入了《中央讨论文件》〔1970〕140号《中共中央关于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批复(送审稿)》的照片,这个文件是中共中央中发〔1970〕78号文件形成前的讨论稿,其上有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的手迹,是一件难…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三峡东口、宜昌市区上游2公里处,奔腾咆哮的大江中,矗立着一座长2500多米,高程达70米,相当于32层高楼的现代水工建筑物,气势磅储,雄伟壮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这条母亲河的身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长江第一坝。一位中央领导人说过:“要看现代化,就看葛洲坝。”这些年来,葛洲坝不知接待过多少中外要人和观光游客,一些外国友人称赞“葛洲坝是中华新长城”。当如织的游人来到葛洲坝,首先便被那一排长长的泄水闸所吸引。站在闸上向上游望去,只见被三峡峡谷束缚了几百公里的江水急迫地涌出被陆…  相似文献   

5.
在葛洲坝工程局和宜昌市大事记里,都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1980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四川省省长鲁大东、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魏廷铮和宜昌地委书记马杰、葛洲坝工程局局长廉荣禄等陪同下实地考察三峡。  相似文献   

6.
<正>1981年7月,葛洲坝工程二江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开始发挥效益。当强大电流通过高高的铁塔、输电线源源不断送往千里之遥的工厂、矿山时,位于西陵峡出口处的千百年来淤积而成的江心小岛,从此伴随它身上承载的钢筋混凝土的拦河大坝,让"葛洲坝"这个地图上找不到、外地人没听说过的地名声震中外,享誉寰球。要说清葛洲坝工程的来龙去脉,还得先从三峡工程谈起。  相似文献   

7.
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处。建坝前,江中坝址从右至左有葛洲坝、西坝两小岛,将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宽800米,足长江的主河道。二、三江是洪水期的分洪道.枯季断流。该工程因坝轴线穿过江心的葛洲坝小岛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在葛洲坝工程局和宜昌市大事记里,都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1980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魏廷挣、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四川省省长鲁大东和宜昌地委书记马杰、葛洲坝工程局局长廉荣禄等陪同下视察长江三峡。一东方红32轮上,邓小平风趣地说:“你们说的意见我都听清白了。”1980年7月11日,重庆。东方红32轮上伫立着一位伟人他就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东方红32轮从重庆出发,顺江而下。一路上陪同他此行三峡的魏廷铮、鲁大东及船员们,时而指点两岸每个一闪而过的城邑、村…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令多少海内外游子魂牵梦绕,乘船顺川江东下,当浩荡江水、满目青山、翩翩江鸥、哀哀猿啼正令你叹赞之际,雄奇秀丽的三峡已跳入眼帘:湍流飞浪破门,峻岭奇峰扑面;清泉飞瀑掩洞,长虹彩雾遮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船只进入西陵峡口南津关,江面骤然开阔,雄伟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如出水蛟龙隐约可见,左岸三游洞的楼台亭榭宛若仙境.  相似文献   

10.
千秋事业     
汪毅 《巴蜀史志》2011,(1):31-34
【片头】【画面】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葛洲坝,北京故宫,奥运场馆,神舟七号,常璩等中推出“方志·中国”(《华阳国志》、《奥运志》等一系列志书作背景)  相似文献   

11.
林一山,1911年6月18日生于山东文登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肄业。解放初期任中原临时政府水利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1950~1982年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水利部顾问,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毛泽东主席曾风趣地称其为“长江王”。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炮火刚熄,中共中央一纸命令,把一位挥师征战的将军调到了长江边,毛泽东、周恩来派他来管理长江水利。从此这位多年鏖战沙场的军人,便改行当起了长江大总管,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双目几近失明。他,就是被人称为“倔老头”的林一山同志。此刻,他对我谈起周恩来生前对三峡工程的关注,那无尽的话语似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环顾林老居室的四壁,我似乎置身在水的世界。西墙并列悬挂的荆江分洪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陆水试验坝、葛洲坝工程等巨幅彩照,记录着林老为中国水利事业40年奋斗的足迹。引人注目的是单独悬挂在东墙的那幅…  相似文献   

13.
葛洲坝十年     
魏廷 《百年潮》2007,(2):37-43
从1949年担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秘书开始,我和长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50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从事长江流域规划和长江干支流治理开发工作。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从1959年12月最初提出建设方案,到1988年12月全面建成,我一直担任规划设计工作。其中,从1973年具体负责修改初步设计方案和现场设计及配合施工工作,到1983年回武汉主持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工作,我常驻葛洲坝工地十年,并在这里渡过了七个春节。  相似文献   

14.
魏廷诤 《百年潮》2012,(4):20-24
正邓小平三峡之行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华中地区甚至全国缺电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1979年,当葛洲坝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后,水电部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建三峡工程的报告,建议尽早决策。由于当时正处  相似文献   

15.
徐忠 《百年潮》2013,(9):4-7
治淮:淮水北调的决策基础 1972年11月21日,周恩来在长江葛洲坝工程汇报会上意味深长地说:解放后20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水利,一个上天。这是关系人民生命的大事,我虽是外行,也要抓。  相似文献   

16.
白庙早期遗存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庙早期遗存及相关问题孟华平三峡地区龙山时代至夏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至今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其文化面貌、年代序列与谱系结构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葛洲坝枢纽工程和三峡工程建设的深入,考古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比以往已拓展了许多。1993年揭示的白庙...  相似文献   

17.
本刊第六期刊载《我的父亲曹乐安: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一文,介绍了著名水利专家曹乐安参与葛洲坝工程等建设项目所作的贡献,同时作者怀念父亲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范。  相似文献   

18.
在饮誉五洲的长江三峡风光名胜中,有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西陵峡口北岸,与我国著名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遥遥相望。这便是闻名遐迩的三游洞。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城区西北郊20里长江北岸西陵山,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山水秀丽,好似天然盆景置于群山峻岭之中。公元817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即大唐帝国平定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后的第二年,大文学家、诗人白居易终于结束了“黄芦苦竹绕宅生”的滴居生活,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升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其弟白行简同行,路过古城夷陵(今湖北宜昌市),恰逢好友、著名诗人元稹由…  相似文献   

19.
为了做好长江葛洲坝库区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1981年5月4日至6月15日,宜昌市文物管理处和省博物馆对淹没区的六座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这六座墓葬位于宜昌市北郊的前坪、后坪大队境内,紧靠三三○工程局浇筑二分局,西南与葛洲坝三江船闸隔水相望,东南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08,(7):F0003-F0004
近年来,冷水江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实现后发赶超、率先建设经济强市)和富民强市为目标,坚持“工业强市”、“民营富市”发展战略,坚持“洗脑工程”、“改革工程”、“转型工程”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