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原国家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时任部长是冯玉祥夫人、民主人士李德全女士)苏井观是我们的叔父,他离开我们已有21年了。每当我们肃立在叔父的遗像前,总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浮现,他的谆谆教导,犹在耳际回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近代一位重要的诗文巨匠,陈三立一生留下的文字数量巨大.他的重要作品,已收入《散原精舍诗文集》,当无疑义.但由于他成名甚早,且寿高德广,各方应酬极多,故未入集的诗文数量仍不在少数.这些集外诗文,对深入了解陈三立的文风诗艺、生平经历、人事关系仍有价值,值得我们予以挖掘、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个外国人,在9年时间内,27次来中国大陆,不是为做生意,也不是为旅游,而是为了找老朋友,交新朋友,他就是韩国独立创始人之一金九之子,原韩国空军参谋总长金信。金信今年已是76岁的人了,但仍是老当益壮,他曾说过要走遍中华大地,完成他青年时代的心愿。为了...  相似文献   

4.
原外贸部部长、国务院顾问李强是我党一位难得的复合型人才,他集革命家、科学家和经济专家于一身,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军工战线付出的艰辛努力与创造的丰功伟业,至今仍为人们所景仰。  相似文献   

5.
1968年7月15日,原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罹患重病逝世,永远离开了同他血肉相连的江淮儿女。时光已流逝了32年,他的音容笑貌,他对党对人民的一片忠心,他那奋不顾身的工作精神,他严于律己,在一度执行极左路线后彻底醒悟,主动自责,勇于自我批评的共产党人风格,至今仍深深印刻在安徽许多干部和群众心里。他在安徽战斗22年的业绩和宝贵工作经验教训,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印尼华侨、原武汉东湖雕塑室工艺美术师黄景贤先生在美国纽约因病逝世。噩耗传来,他的亲朋旧友和学生们无比痛惜。黄景贤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雕塑代表作,至今仍完美耸立在他曾经为之耗尽心血、洒下汗水的地方。近些年来,作为他的邻居的我,经常翻阅过去的日记,留连在当年这位年青有为的雕塑家留给江城武汉的作品之中,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7.
十、仍常在班禅身边工作 因他已被任命为日喀则分工委统战部第一副部长,所以,他还是有许多机会和班禅大师见面,班禅大师还是经常找他去叙谈。这时藏区的形势已经更加紧张了,充满了火药味。西藏和平解放后,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依然勾结帝国主义和外国反动派,妄图分裂祖国,保存万恶的封建农奴制度。他们不顾中央和西藏工委的一再教育和  相似文献   

8.
黄恒美 《百年潮》2009,(12):38-40
胡耀邦同志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然而,他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1975年我在中央读书班(地点在原中共中央党校院内)学习的时候,与他同班,从而相识、相知.此后和他有过不少接触,受过他的教导.他逝世后,我时常想写点回忆片段,以寄托怀念之情,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如愿.如今我已从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职位离休在家,多有闲暇,往事再现心头,因此萌生写点东西的念头,以了心愿.  相似文献   

9.
梁清标丛谈     
梁清标(图一),字玉立,又字棠村;号蕉林,又号苍岩,直隶真定(河北正定)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鉴赏家、收藏家。他生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明崇祯癸未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于顺治元年仍原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2016,(5)
正刘允若是刘少奇的二儿子,1954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留学期间,刘允若因和同学关系不大融洽,向留学生党组织提出要转系甚至调换学校的要求。党组织原想通过做思想工作使他改变想法,但他仍固执己见,还连续给刘少奇写了几封信,希望得到父亲的帮助和支持。针对儿子暴露出的思想问题,刘少奇没有迁就。他即刻写了几封回信,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根据你的来信,你既不是因为功课重,又不是不  相似文献   

11.
《福建史志》2013,(6):6-8
原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启权同志,退休后仍担任市政府文化顾问、市地方志学会顾问,长期从事福州地方史志文化的研究与编纂。近日。他接受了《福建史志》副主编滕元明的采访,畅谈了自己从事修志工作的心得与感想,其甘于、乐于为史志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非常值得我省方志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新增选的全国政协常委名单中,我看到了李默庵的名字。他,就是著名爱国人士、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现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李默庵先生吗?想到这里,我就决定去采访他。 4月17日,我按照约定时间到他的北京新居去采访他。这是一所高20层新建的大楼,楼里宽敞、明亮、舒适。这位老人在会客厅里热情接待了我。他虽87高龄,但仍神采奕奕,保留着军人气质。他热情爽朗,让家人给我泡茶拿烟,并接着就和我开门见山地谈起来。我是第一次见他,但很快就有一见如故之感。这次采访使我对李默庵先生有了更多了解,也使我对他更加敬佩。 热…  相似文献   

13.
匡亚明教授在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工作期间,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卓著的功绩,他的一些办学事迹至今仍在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广大教职员工中流传。 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教育室主任张黎群在为悼念匡亚明而作的《五十年友谊的故事》一文中指出:“‘弃官办学’,这是匡亚明的性格、品格,也是必由之路。还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同我聊天时表达了他的志趣:‘革命胜利了,我立志振兴教育’。1955年,曾在《大众日报》工作过的同事对我说:‘党派  相似文献   

14.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共留下大小石刻标语15000余条。由刘瑞龙亲自策划和撰写的,至今仍保存着4000余条,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一道红色风景线,刘瑞龙堪称中国红色标语第一人。刘瑞龙原在中共江苏省委任农委书记兼军委委员。1932年秋,由于叛徒陈资平出卖,他险些被捕,党组织便派他到川陕苏区工作。1933年春,刘瑞龙化装成商人,化名王大舜,随交通员崔凤远到达川陕苏区的通江。通江是川陕苏区重镇,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就听说臧炳耀患病,一度病势沉重,原以为过了寒冬,入春以后会慢慢恢复。不料前几天过文学山房旧书店,江澄波告知臧炳耀已于3月15日病逝。说起臧炳耀,对于上世纪中后期在苏州古旧书店买书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但在他退休逾十年之后,提起的人却渐渐少了。作为近年来苏州古旧书业两个硕果仅存的老人之一,他见证了文学山房由私转公,文革中古旧书店的暂停与重开,多种宋元善本的购入与转售,他的存在,对于研究近代苏州的古旧书业无疑具有重要价值。此前在苏州本地报纸上看到过有关臧炳耀的采访,但主要介绍他年过古稀,仍承揽古书修补业务,对他55年  相似文献   

16.
虽然他已离开我们 8年多了 ,可熟悉他的人 ,仍在怀念着他。这位就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原北大荒文联副主席、北大荒戏剧家协会主席 ,北大荒著名的剧作家范国栋。北大荒人不会忘记在北大荒的文艺史上 ,第一部话剧、第一部电影《北大荒人》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这两部剧本都是由范国栋执笔创作的。《北大荒文学艺术》 (北方文艺出版社19 88年版 )中这样评价他 :“晓范 (范国栋的笔名 )是一位扎根生活、风格朴实 ,对北大荒充满深情的话剧作家……晓范于 1960年创作的五幕话剧《北大荒人》 ,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优秀作…  相似文献   

17.
原真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我国对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遗产类型、遗产保护案例和旅游原真性四个方面。总体而言,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1883年8月8日,一名男婴降生在日本冈山县的一个武士家庭,他就是后来被视为魔鬼的日本情报员—土肥原贤二。当土肥原贤二降生的那一刻,也许他的父亲、日军陆军少佐土肥原良永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次子会最终走上冰冷的绞刑架……他是武士后裔,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他被中国人称为"土匪原",是皇姑屯事件、  相似文献   

19.
陈小丽 《百年潮》2008,(1):31-34
提起唐双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光大集团董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若干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众多重量级头衔,以及他在金融领域的工作及诸多著述,此外还有他那久负盛名的狂草书法。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对中共党史的浓厚兴趣,也鲜有人理解他在一天紧张工作之余,仍对党史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的热情。从重走长征路到发表党史问题考证文章,从对党史史实的如数家珍,到初步写就关于周恩来、“文化大革命”等问题的研究提纲,一位在金融行业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为何对党史情有独钟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访了唐双宁,听他讲述了在研究党史的过程中曾走过的路、曾有的感触、曾得到的启迪,体会一位忙碌的金融家浓浓的党史情结……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00,(5)
今年7月7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文化人士曹聚仁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于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镜湖医院含憾病逝。他临终时念念不忘的仍是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反复自语:“我有很多话要向毛主席、周总理说。”去年7月5日。原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在北京接受笔者采访时首次披露:“曹聚仁先生逝世后,周恩来总理十分关注,亲自安排有关人士在澳门为其举行公祭,并盖棺论定评价他为‘爱国人士’,为其亲拟墓碑碑文‘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之墓’,安排有关部门将其骨灰携回大陆家乡浙江兰溪蒋畈安葬,让他叶落归根。”罗青长并题词称赞曹聚仁“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曾任国务院副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