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其中既有他对国共两党领袖的评价,也有他对感情生活的坦白人物简介张友坤,1938年4月出生于河南洛阳。196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政治系。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将军秘书。转业后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法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副会长等。代表作有《张学良画传》。走进张友坤北京家中简陋的会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书架,正面墙壁上挂着毛主席像,左右侧墙壁上分别挂有周总理的简笔速写素描像和张友坤与张学良的合影。  相似文献   

2.
正王芸生原名德鹏。"芸生"这个名字是他1928年进天津《商报》当总编辑时,介绍人信口说出来的。王芸生说:"芸生者,芸芸众生之谓也。"于是便保留了这个名字。贫苦发奋的少年王芸生,1901年出生在天津一个贫苦人家,为了"改换门楣",父母决定不再让王芸生像他两个哥哥那样碌碌无为,家里省吃俭用,供他上了4年私塾。后来,实在供不起他读书,13岁的王芸生到一家茶叶  相似文献   

3.
方未艾  方朔 《纵横》2008,(2):18-21
开学典礼第一次听张学良训话张学良将军是我在第十期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校长,他早期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我在第六期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第九期东北陆军讲武堂候补生队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史学界多有深入研究,唯独对中东路事件稍显薄弱。究其缘由,一是因为这是张学良打的一次败仗,张学良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学者不忍心揭这块伤疤;二是他打仗的对象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苏联,他后来发动的西安事变不仅挽救了中华民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共产党渡过了一次生存危机,他有功于共产党,大陆学者多出于为尊者讳的传统心理,不愿意碰这一问题。张学良是坦荡做人的典范,他在晚年自己揭开了这块伤疤。  相似文献   

5.
赵杰 《文史精华》2009,(11):10-17
吕正操身边的人,都理解他对张学良的敬意和思念。多年来,听他不止一次地说:“只要张学良将军出来,不论到哪里,我都要与将军见上一而。”吕正操曾多次试图邀晴张学良回大陆,特别是回东北看看,但终未成行。这些都使得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直关注着吕正操,并指定他做中共和张学良的联系人。  相似文献   

6.
在“西安事变”已经过去整整70年之时,在张学良侄女张间蘅、张间芝的努力下,《张学良赵一荻私人相册——温泉幽禁岁月》一书悄然面世。书中首次发表了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被幽禁时期的照片,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那个寂寞而孤苦的张学良也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许多人眼里,大伯大妈是曾经的风云人物,但面对人生起伏、荣辱烟云,他们都坦然处之。我希望通过这些真实记录,让大家知道,像大伯这样一个爱国人物,他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关心着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今年3月,由香港来北京参加政协会议的张间蘅在接受采访时,谈及大伯张学良,仍难掩激动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1928年张作霖政府倒台后,顾维钧的外交生涯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低潮时期。为躲避南京国民政府的通缉,他离国前往欧洲小住。1929年初,他应张学良之邀回国。刚到沈阳,张学良就送来了请他担任高级顾问的聘书,但顾维钧婉言谢绝了。不过,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常常向张学良表明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实际上成了张学良的外交高参。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顾维钧重新登上民国外交的舞台。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夜,顾维钧正住在北平铁狮子胡同自己的家中。9月19日凌晨6点钟,与幕僚讨论了一整夜,但仍苦无对策的张学良给他来电话,请他立即去…  相似文献   

8.
顾成敏 《史学月刊》2002,(10):125-126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像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但也没有人见过他”(李达编:《台湾风云名人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如今,这位世纪老人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传奇的一生,坎坷的经历,特别是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却石刻铁铸般永远印烙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间。回顾张学良将军的一生.“和平统一,息争御侮”是他一贯的思想、终生的追求。从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到西安事变,直至身陷囹圄,为之奔走和不能忘怀的都是祖国统一大业。有学说得好:“张学良是中国统一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将军一生充满谜团和传奇色彩。2001年10月,张学良辞世后,其口述历史又被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更使张学良的传奇人生谜上加谜。关于张学良口述历史,民间传闻颇多,有说他生前已将口述材料存于美国某大学、某图书馆、或某保险公司的;也有传闻说他立下遗嘱要求在他辞世20年后才准将其口述材料公诸于世的;还有传言说他的口述材料至今尚未公开的。近期,有幸拜读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民国史专家陈红民先生所著《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张学良、赵一荻文件与口述历史”》一文(载《民国档案》2003年第四期),才初步了解到张学良口述历史的…  相似文献   

10.
诗言志。作为爱国将领,其诗词更凸显历史使命和国家利益。像古代的辛弃疾、岳飞,当代的张学良、吕正操,便是如此。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有两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一位是国民党的上将张学良,他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位是后来成为共产党上将的吕正操,他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领导了令敌人谈虎色变的地道战和地雷战,被张学良戏称为“地老鼠”。这两位抗日名将,又有着诸多的相通和相同之处。如:都是辽宁海城人;他们都是东北讲武堂毕业,张是一期,吕是五期;都是积极的抗日派———为抗日,吕正言改名为吕正…  相似文献   

11.
1901年出生的张学良将军,历经沧桑,健康长寿,去年6月1日,在美国的夏威夷度过他的95岁寿辰。这次寿辰别有情趣,令张将军非常愉快,因为有一份特殊的寿礼跨海越洋送到了他的面前。这就是颇受张学良将军喜爱的中国京剧院著名老生演员于魁智,率领琴师赵建华、鼓师苏广忠、旦角演员马小曼(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之女)飞抵夏威夷,让老先生在寿诞之日实实在在过了一次戏瘾。20岁执掌兵权,不到30岁即担当东北军政重任,35岁时发动了“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是中国的世纪风云人物。而由于特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在这样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身上…  相似文献   

12.
教育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感召力的救国理论,在这一段历史上,有位因其军事上政治上的丰功伟绩而遮掩了他在教育上大手笔的人,他便是东北“少帅”张学良。张学良与世纪同龄,经历了中国近代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九·一八事件、西安事变直至之后禁闭55年,而且在他短暂而又辉煌的自由岁月里,张学良以他超人的个人魅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审时度势,力主建立东北大学,他执长八年,奠定了东北大学的极度繁荣,九·一八事变后又与东北大学共度沉浮。即使是幽禁半个世纪之后,他闭口…  相似文献   

13.
正张学良曾对人说:"我和我太太(于凤至)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都死掉了,都走在我前面了。"张学良一生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谓悲痛至极。三子闾琪夭折于奉天1914年11月25日,张学良和于凤至在奉天完婚。1916年生长女张闾瑛,1917年生长子张闾,1918年生次子张闾,1919年生三子张闾琪。  相似文献   

14.
张侃侃 《江淮文史》2016,(1):100-107
正张学良平生酷爱京剧,在他百年的人生历程中,与京剧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他晚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深情地说:"我和京剧有着深厚的渊源,我不但喜欢听戏,有时也喜欢唱戏。"青少年时期,张学良就喜欢上京剧,成为票友。在他主政一方期间,经常观看梅兰芳等京剧大师的演出,还与他们结成好友。西安事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的张学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由于他对民族的卓越贡献和被幽禁半个多世纪的不幸遭遇,而受到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学的广泛关注。数十年来,有关张学良的论、小说、报道可谓汗牛充栋。据笔查阅资料,早在1925年7月23日,《满洲报》就对25岁的张学良进行了报道,1929年1月1日《新民晚报》还刊登了介绍张学良及夫人于凤至生平的合传。不过,新闻界对张学良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他被蒋介石幽禁之前,张被囚之后,报道渐少。据笔初步统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关张学良的报道计有652篇之多。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要张学良护送他回南京,结果,张学良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雪窦山上被"仇家"发现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深入生活途中,我到青海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去过一回。在大灵塔下,听讲解员讲宗喀巴大师的故事。相传,那座金碧辉煌、层楼叠起的佛教寺院的兴建,最早起因在于一棵奇异的树。宗喀巴诞生后,在他出生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树,根深叶茂,花团锦簇。树上生有10万片叶子,每个叶片上都能自然地呈现一尊狮子吼佛的像,就连树皮上也会出现许多天然身像以及字迹。故取名“衮木”,意即十万身像。  相似文献   

18.
他坐在椅子上,把身倾前,诚恳地说,“甚至‘张学良’这个名字──我也不想要!我不想做‘张学良’!我只想当个普通老百性,自由自在地做我想要做的事,我不能接受每一个人的赞誉。” 1936年,他参与改变中国历史,发动了“西安事变”。他释放了蒋介石,并与蒋介石一起,乘飞机回南京。他从此受到软禁,销声匿迹半个世纪。 张学良在解释他决定接受惩罚时说,“我是个军人,有上级也有下属。这是造反的行为.我必须对此负起责任,我曾准备被枪毙。” 去年张学良90岁生日时,他是自1936年以来第一次公开露面,与敬仰他的人士在台北一家酒店庆祝寿辰。他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张冠英,原名首芳,是张学良生母赵氏的第一个女儿。在张作霖的6个女儿之中,张冠英是张学良惟一的胞姐。张冠英女士不但在张学良得志时与乃弟手足情殷,在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蒙难以后,更对他是关爱有加。对于张冠英,鲜有人了解,理应为这位正直的老人记上一笔。 一、黑龙江督军的儿媳妇 张冠英1898年出生于辽宁省黑山县赵家庙,从小就生活在兵 动乱之中。1899年因辽西辽南霍乱病盛行,襁褓中的她也不幸染疾在身。母亲怀抱着生天花、发高烧的冠英辗转奔波于黑山县境内,躲避着因张作霖为绿林胡匪所带来的官府追捕。1901年…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张学良藏书目录中,有大量"红色"和偏左的书籍。其中既有张学良自购者,也有负责看守他的刘乙光等人代购者。在被幽禁大陆期间,张学良曾认真研读其中的部分马列主义理论著作,并对《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哲学选辑》等书和部分杂志上刊发的理论文章做了详尽摘抄,留下了大量读书卡片。就卡片呈现的内容和其所写日记来看,张学良在当时不仅对马列主义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理解,而且在自觉地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张学良当时的思想状况,而且对理解他在西安事变过程中的某些做法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