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太虚法师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佛教领袖,因毕生致力于佛教革命事业而名扬僧俗两界。 太虚一生,因种种机缘,与民国政要,如孙中山、段祺瑞、章太炎等多有结交,而其与蒋介石之间的交往尤其耐人寻味。 太虚与蒋介石的交往始于1927年。 这一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不久,汪精卫在武汉通电要蒋下野,唐生智甚至调集重兵,准备赴宁讨伐。而蒋军在北伐前线又连连失利,大举溃退,时间,蒋介石竟成众矢之的,遭到各方谴责。 在此情形下,蒋介石为避开矛盾焦点,以退为进,于8月宣布“下野”。 蒋介…  相似文献   

2.
张武超 《南方文物》2002,(1):100-101
释太虚(1889-1947),俗姓吕,浙江省石门县(后改崇德县)人,年15出家。1914年8月至1917年春,在普陀山闭关三年。出关后,先到台湾演讲,继到日本考察,对于自己在关中三年的研究和创见增加了信心,立下了整顿僧制的心愿,因而开始他为时30年的改革运动和弘法事业,成为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一代佛教领袖,同时也是佛学思想的巨擘。太虚法师在30年的弘法过程中。曾先后十余次上庐山,举办佛法讲习会、世界佛教联合会。重修大林寺,在庐山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相似文献   

3.
4.
1944年的冬天,由周恩来亲自派遣,已在胡宗南身边潜伏工作六七年的熊向晖已25岁了,虽说父母、兄妹均在西安,可堂堂男子汉,若不谈恋爱不结婚,似乎不合常理,难免不引起军统特务的注意。熊向晖身份特殊,需要找一个真实可靠思想进步的伴侣。这样,他  相似文献   

5.
范志军 《史学月刊》2006,(2):120-122
在中国古代礼学文献中,关于弟子为师服丧的问题,《礼记·学记》曰:“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郑玄注曰:“当,犹主也。五服,斩衰至缌麻之亲。”可见师丧不属于五服亲内之丧。又《礼记·檀弓上》曰:“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郑玄注:“心丧,戚容如父而无服也。”可见,老师死,弟子只是为其服心丧而已。《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弟子为师服心丧的最早记载。然而自秦汉以降,特别是到了东汉时期,为师服丧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不仅为师著丧服,而且重服。两汉时期,“其亲受业则日弟子;依久次相传授,则曰门生;未冠则曰门童。总而称之亦曰发生”(洪适:《隶释》卷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西汉以后继续保持了先前弟子、门生为师服丧的惯例,例如:夏侯胜“迁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夏侯胜薨后,太后“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汉书·夏侯胜传》)龚胜死后,“门人衰经治丧者百数”。(《汉书·龚胜传》)孔霸曾为元帝的老师,“及霸薨,上素服临吊者再,至赐东园秘器钱帛,策赠以列侯礼,谥自烈君”。(《汉书·孔光传》)以上是《汉书》记载的为师服丧之例。究西汉一代,为师服丧的情况还不十分普遍。但是,到了东汉,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汉书》记载了大量弟子为师服丧的情况,例如:荀淑建和三年卒,“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荀淑传》)  相似文献   

6.
1947年中秋节那天,被迫暂居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冯玉祥,应旅居纽约的爱国进步华人邀请,坐汽车赶往纽约领导华人开展“反对美国支持蒋介石”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娅杰 《福建史志》2022,(3):47-52+72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贤良港妈祖信俗的物态文化分析,从细部描绘贤良港地方性妈祖信俗实践的丰富性、鲜活性与独特性,立体地展现沿海百姓丰富而生动的海洋生活及想象,探讨海洋文化与人、海洋信俗与地方社会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有一件彩绘漆奁,奁盖壁上绘有一幅写实性的人物车马图.本文通过结合三礼等文献的记载,对图画中的服饰、车马、礼节等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并推断其应是周代的婚礼之图, 恰反映了<仪礼·士昏礼>中所记载的六项礼节,为研究周代的婚礼、服饰提供了珍贵而翔实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民间信仰及民俗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其中浸淫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民间信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清流县东坑村民间信俗活动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在一代代历史传承中,一些影响较大的民间信俗已演变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俗文化活动。本文以东坑村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为例,探析儒家文化对民间信俗活动的影响以及民间信俗活动对当下社会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的道德教化功能,进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和大众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说战国时魏秦蜀为水神娶妇之俗祥春三代之际,人们的科学知识有限,对大自然的奥秘认识模糊,产生了天地至高、万物有灵的思想,形成敬畏、祭祀名山大川的礼俗,据《汉书·郊祀志》,“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五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漳州市区四座妈祖庙—田霞祖宫、齐天宫妈祖庙、上街天后宫和桂溪天后宫的日常庙务与节日庆典进行的多次田野调查对信众在神人关系以及宫庙空间等方面的情感体验的剖析及对妈祖信俗所反映的日常生活规则的解读结合历史文献、民谣熟语等资料追溯源流,可以发现漳州市区妈祖信俗具有与日常生活高度契合的文化特质,而这种特质正是妈祖信俗在漳州得以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佛光山开山宗长、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星云法师,乃数百年来影响最大的汉传佛教僧人之一。法师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自在其深厚的修为,再外化为言教身行——弘法文学正言教之一也。法师弘法文学作品的体裁多样,举凡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并皆涉及。本文以法师隽语集《老二哲学》为例,略析其弘法文学的特点,诸如运用实际生活经验、善于讲说精巧故事等,期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王鹏龙 《沧桑》2012,(2):103-105
山西现存大量的碑刻,涉及民间信仰与戏剧演出等多方面内容。对此类碑刻的解读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宋元至明清民间祭祀与民间演剧处于一种互动关系中,且从重传统、重祭祀逐渐向重教化、重娱乐倾斜,向秩序建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邵凤丽 《民俗研究》2024,(2):5-15+157
“礼仪文体”是指在各种国家礼仪和民间礼仪实践中被使用的文体形式。“礼仪文体”因礼仪需要而产生,以服务礼仪实践为根本目的,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展演性。明清时期地方家族组织在举行祭礼时,多选择使用《仪礼》《家礼》等儒家礼仪经典“请神来享”的祝文。20世纪80年代以降家族重建,其祭礼所用祭文虽然也重视文体传统继承,但文本内容呈现出多元叙事特征,而展演形式亦具有与时俱进特色。从礼与俗的关系视角看,民众运用“礼仪文体”,既受到礼仪传统框约,又基于现实需求而予以调适,已经形成了新的礼俗表现形式,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礼为俗用”传统的当代延续。  相似文献   

16.
晚明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之後对佛教始终态度苛刻,而佛教人士对天主教的反应既显迟缓又呈现从温和到强硬的转变。本文通过追溯杭州云楼寺君体(虞淳熙、袾宏及其门人)与利玛窦及杭州天主堂在二十年间的数次互动,辨析佛教界应对天主教挑战时态度的变化趋势——从忍让调和到日趋严厉,由此窥视晚明佛教的社会处境以及当江南地区同时成为佛教重地和天主教重地之后呈现的文化冲突如何影响着佛教界人士的应变方式。这种现象说明,在一个并不有意倡导文化交流的时代,两种传统遭遇之後为保持自身特色会怎样本能性地自卫。由此更应体认,文化与思想的对话应该是当今世界的基本议题。  相似文献   

17.
秦鹏飞  宣朝庆 《民俗研究》2023,(1):92-99+158-159
在中国社会历史上,礼与俗同根同源,在共同的发展演进中生成了“伦理理性”的核心价值。这种伦理理性受到儒家对人性之自然的认识的强化,深刻影响了后世社会中礼与俗的实践形式。考察传统祭礼,从礼学思想的大传统出发阐述礼俗关系,不仅是对学界近年来参与“礼俗互动”讨论的回应与拓展,亦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社会的总体性认知。  相似文献   

18.
浙南地区收养异姓子,并以异姓子主祭的现象,被南宋理学家关注。随着明清宗族组织的发展和族产的扩大,乡间抱养异姓、异姓为嗣,从放任不受管制的状态,变成宗族管理、限制的重点事项,并在族谱编纂中发展出一套针对立嗣异姓的规则和安排异姓子孙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民不祀非族"的理念和"异姓不得乱宗"的律条,被各方所引用和诠释;诉讼成为人们修改规则的手段。礼、法关系的历史,赋役制度变革带来国家与家庭关系的改变,宗族组织的发展趋势,以及每个宗族内部的资源分配和权力斗争,都给"异姓为嗣"习俗的产生、确认和改变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徐光台 《历史研究》2012,(6):66-82,192
明末利玛窦入华,学习儒学经典与注意科举考试,其引入西方自然知识对科举是否产生冲激,值得研究。利玛窦在世界地图中加入宇宙论、天文学、历法等自然知识,具有考据中国传统自然知识的蕴义,吸引李之藻求教并刊刻《坤舆万国全图》。之后,李之藻于万历三十一年福建乡试出一道"天文"试题。其中虽无一字提到西学,却吸引士人在揭榜后求教,激起郑怀魁兴趣,反映他从利玛窦那里学到了什么。三十三年京察,郑怀魁迁知处州,李之藻降职待补,有更充裕时间完成《浑盖通宪图说》,三十五年请郑怀魁帮忙出版。这段曲折的历史是西学与科举试题的首例,成为17世纪自然知识考据的一个案例,亦为中国士人间传播西学最早的案例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丹 《文物世界》2009,(5):75-77
石质文物在整个文化遗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量庞大,范围广泛,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石质文物是以天然岩石为材料的历史遗物,与其他天然材料相比,岩石具有耐久性好,对环境变化不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