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认识的梁先生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忌、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我认为,在当今人类遇到这么多前人没有遇到的问题的时候,正需要更多的这种人。 ──引自费孝通《梁漱溟先生之所以成为思想家》  相似文献   

2.
永济县东南15里的中条山麓,有座古建筑——万固寺,我从小就在这个寺出家当和尚。1940年7月15日,驻永济县城的日军和汉奸大约有三五十人,到万固寺游玩。一个汉奸头头看到寺内长老隆谛比丘和樊文绍居士举止谈吐不俗,有相当的文化修养,便有意拉拢隆谛比丘和樊文绍居士跟他们沆瀣一气,为日军效劳。樊居士非常气愤,遂淡淡而又轻蔑地对着那个汉奸头头说:“我们佛教徒,绝不当汉奸!”汉奸头子听了,显得狼狈不堪,碍于有日本主子在场,野性未敢发作。  相似文献   

3.
陆云  尤宇文 《百年潮》2001,(4):52-5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的品格中,有许多可贵之处。当高岗权势煊赫时,他敢于揭发高岗;当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他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不能光唱赞美歌;当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指导方针时,他敢于提出:“没有饭吃,搞哪样阶级斗争”;当陈伯达代表“中央文革”对他横加训斥时,他敢于愤然相对:“我就是不承认你是代表中央讲话!你们这样搞下去要出乱子的!” 坚持真理、反对错误,有时固然困难,但尤其困难的是,当错误成为潮流,或者与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依然能坚持真理,反对错误。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4.
李原 《纵横》2003,(11)
作为阎红彦秘书组组长,作者以第一视角真实记录了阎红彦上将在非常年代,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不唯上、只唯实,与康生、陈伯达展开斗争最终被迫害致死的全过程,表现了一位正直的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5.
阎红彦同志于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奉调从四川到云南,任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委。1967年1月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在这期间,全国经历了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在1961—1965年一系列艰苦的调整工作后,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及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冯晓蔚 《文史春秋》2014,(11):29-35
阎红彦,原名阎侯雁,曾用名周济、陈一川。1909年9月13日生于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投军人伍,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击队大队长、总指挥,红三十军军长,警备第一旅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川东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四川省委书记、副省长;  相似文献   

7.
李原 《百年潮》2003,(3):17-22
小说《刘志丹》是刘志丹的一位亲属撰写的长篇历史传记小说。它经历了一个1962年被否定—1980年被肯定—1986年被最终否定的过程。1962年,时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对这部小说提出过批评意见。笔者当时担任省委副秘书长兼阎红彦的秘书组长,在1962年前后一段时间,直接间接地接触过有关的若干历史资料,现在如实摘要披露,供读者和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红义 《文史天地》2010,(12):10-13
反对高岗 1955年,新中国为55名在民族解放与独立战争中出生入死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授予了上将军衔,史称“开国上将”。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这五十多名开国将军大都受到了冲击。  相似文献   

9.
李原同志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求实存真的精神,历时7年,八易其稿,终于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只唯实——阎红彦上将往事追踪》这本书。此书并非遵命之作,也不是有人相约或相求,而是作者靠着当年对阎红彦的深入了解,以及后来对那些充满激清和磨难岁月所作的理性思考,靠着多年的积累和提炼,而逐渐酝酿成熟的。在写作过程中,这位现已年逾80岁的老者,或浮想联翩,或长夜难眠,或感奋不已,或泪流潸潸,最终写下了这三个大字:只唯实。  相似文献   

10.
牛粪在藏语中称为“久瓦”。在西藏,牛粪作为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广大藏族同胞仍将牛粪视为最佳的燃料。牛粪除了作为燃料外,在藏族日常生活中还有着特殊的用途与含义。藏族的传统生活与牛粪是息息相关的,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牛粪体现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风俗民情与生活态度等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有形的圆康巴弦子敦煌156号洞窟的一面石壁上,绘有名为‘深仪潮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的晚唐壁画,其上出现了联臂踏歌,围圈起舞的舞者形象。这种长袖飘飘,绕圆而舞的舞蹈就是今天西藏人称之为“康谐”的一种藏族民间歌舞、‘慷谐”,即“康巴人跳的舞”,她的家乡就在甘孜藏区的巴塘,当地人称之为‘唱谐羌”,译称“圆圈舞”,又名“巴塘弦子”。I945年,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女士在重庆为前来和谈的国共两党代表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举办了个人独舞晚会,其中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巴塘弦子,卜厂4年,巴塘弦子被选为中国青年代…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国人的这些怀念文字是被污染的汉语世界中少有的财富。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的精神在社会面前获得了胜利,一如生者对逝者的祈祷:愿他们穿过荒凉的大地,在上帝的怀里得到安宁。人生的卑微、苦难和紧张,在生与死的观照里获得了解答与回报  相似文献   

13.
孙秀兰 《神州》2013,(32):114-114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我读懂了"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它诠释了"教师"这两个字的全部含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奥运会114年历史中,我们可以轻易划出两个时期,前一个属于皮埃尔·德·顾拜旦,他是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后一个属于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正是他,把负债累累的国际奥委会变成了了全世界最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5.
邹芳 《贵阳文史》2003,(4):61-62
不巧,去少雨的海南正遇上海南一年的雨季,在海南的几天,多在汽车和酒店里渡过,只能拉拉杂杂地写下一些浅浅的海南印象。 海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南的花。 海南花多且多红艳,算得上绝美。一踏上海南的土地,无论山间田野,还是庭院楼阁,有无绿色的地方,均会看见那艳丽夺目的身影:红得发紫的三角梅,红中带粉的羊蹄甲,红中带蓝的木锦花,红中带黄的山丹丹,还有娇媚迷人的  相似文献   

16.
《扩军备战与德国国会》一文,完稿于1913年5月30日,发表在同年6月8日出版的《真理报》第130期上,署名NN。NN是何人?长期不得而知。现经考证,此文的作者就是列宁。 列宁的这篇短文谈到德国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加紧进行战争准备的情况,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牛粪在藏语中称为“久瓦”。在西藏.牛粪作为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广大藏族同胞仍将牛粪视为最佳的燃料。牛粪除了作为燃料外,在藏族日常生活中还有着特殊的用途与含义。藏族的传统生活与牛粪是息息相关的.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牛粪体现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风俗民情与生活态度等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制定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纲领。党的纲领随着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领导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国后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随着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舜是一个神,但同时他又是中国历史上的圣君典范,本文拟就综合各家所述,加之自己浅见,对舜神话及舜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作一个综合阐释。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50年调到中南海工作,1962年离开,在这期间多半是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49年冬毛主席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一行到苏联访问,途径沈阳,住在文化宾馆。我当时只有16岁,是宾馆的招待员。代表团回国的时候,还是住在文化宾馆。对我们前后两次接待毛主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