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朝承天皇太后萧绰,在中国历史尤其是契丹民族发展史上,其作用之大,勿庸赘言,所以元朝官修《辽史》和宋人叶隆礼的《契丹国志》皆为其立传。但是绰传简明不足,疏略有余,许多要事不可索而知之。其中萧绰的生辰就一直不为人知。而对她这么一个历史要人来说,弄清其生辰,对研究契丹史及宋辽关系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不无裨益。在《辽史》、《契丹国志》、《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及其它有关史书中,均没有萧绰生辰的直接记载(其生年可间接推知。《辽史》卷十四《圣宗纪五》记载,统和  相似文献   

2.
《焚椒录》一书是研究辽史的重要材料之一.本文考察了它的版本流传情况,把其内容与《辽史》、《契丹国志》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确认它的史料价值.《焚椒录》一书确为辽道宗朝进士王鼎所作,不是后人伪撰.《契丹国志》和《辽史》、《焚椒录》对宣懿皇后的两种记载虽大相径庭,但不宜简单地断定孰真孰假,而应看作不同的史料来源、不同的侧重面,...  相似文献   

3.
叶隆礼和《契丹国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国志》在元修《辽史》之外,是现在仅存的一部纪传体辽史。然而它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史料价值等问题,均有争议。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得之见,以期专家、读者们教正。一《四库提要·史部·别史类》对本书有这样的介绍:《契丹国志》二十七卷、宋叶隆礼撰。隆礼号渔林,嘉兴人,淳祐七年进士,由建  相似文献   

4.
《辽史》一百十六卷,元脱脱等人修于至正三年(1343)四月至四年(1344)三月,所用的时间尚不足一年,它是《二十四史》中成书最速的一部史书。这部《辽史》,是以耶律俨《实录》和陈大任《辽史》为底本,参考《契丹国志》、《资治通鉴》及各史中的《契丹传》等稍加修订编排而成。由于当时没有认真搜集资料,致使很多重要资料没被吸  相似文献   

5.
《虏廷杂记》已久无完壁传世,是一部佚书,现在我们仅能凭借保存在宋元史书、笔记中的某些片断窥其原貌。契丹族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辽代还曾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的历史学,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已无从见到完整的契丹史书原本了。《虏廷杂记》作者赵至忠虽非契丹族人,但他早年任职契丹朝廷,书中所记史实,当有所本。我们在考订此书流传原委的同时,附带研讨契丹史学源流及其特点,庶几可填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6.
辽代因俗而治,百官分为北面和南面两大体系。《辽史·仪卫志》记服饰制度称:"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所谓国制,就是指契丹服,宋人曾称作蕃服;汉制就是指中原地区汉人所穿的汉服。《辽史·仪卫志》记载的服饰制度,原本于《旧唐书·舆服志》、《新唐书·车服志》、《契丹国志》和《辽朝杂礼》等典籍,由于年代久远,记录多有遗漏,往往语焉不详,甚至谬误百出。  相似文献   

7.
契丹国志     
又称《契丹志》或《辽志》,是记述契丹族史、辽朝史较早较有系统的一部史书,题名宋叶隆礼撰,实际成书于南宋末至元初。也有学者认为作者叶隆礼为后人假托,但各种版本均相承沿用。现存版本以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题跋元刻本最早,以嘉庆二年(1797年)席世臣校刻的扫叶山房本流传最广。此外还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承恩堂刻本和明清时期抄本、节抄本多种以及民国年间印行的席刻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校点本,是以  相似文献   

8.
《文物》1963,(2)
《文物》1962年11期罗继祖同志所作《关于辽尚(日韦)墓志的几点考证》一文,其中有两点可以补充:(一)原作谓:"志文第八行‘勾充枢密院令史’,《辽史·百官志》北南枢密院属有掾史,无令史,惟中书省属有令史,此作令史,不作掾史,疑《辽史》有误。"按《辽史》卷三十二《营卫志》中:"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入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唯摘宰相一员,枢密院都副丞旨二员,令史十人,中  相似文献   

9.
张良 《历史地理研究》2021,41(4):94-103
《金史·地理志》的编纂并无国史旧文可资参考,元初由王鹗奠定规模,至元末修史终有所成。志文大致以辽、宋旧疆为界,材料来源犁然可分。具体来说,契丹地面以陈大任《辽史·地理志》为底本略加删削,北宋旧境则依据政和重修《九域志》确立规模,又参核宋朝国史略作补苴。其本朝建制沿革则杂抄《大定职方志》《正隆郡志》一类文献而成。  相似文献   

10.
《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记事错误丛生,最显著的是将箕子朝鲜、汉四郡、慕容氏政权、高句丽、渤海的统治中心都改成辽阳府。本文认为这是契丹在前期为了追求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利益,以箕子朝鲜的继承者自居,有意为之,由此造成了《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记事的种种不实。《辽史》多取自耶律俨《皇朝实录》,从耶律俨称“王氏高丽”为“新罗”可以反映出契丹谋求箕子继承者的政治企图与领土要求。契丹因炮制箕子继承表而任意改写“东京道”诸州县方位,给后世的史学家带来莫大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李锡厚先生自 1978年投师陈述先生以来 ,在辽金史领域辛勤耕耘二十余年 ,是当今辽金史学界一位很有实力的学者。新近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临潢集》 ,汇集了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是辽上京临潢府所在地 ,李锡厚先生在此书后记中说 ,二十多年来 ,他“日所见、夜所想几乎无不与这座千年古城有关” ,因此这部论文集便取名为《临潢集》。此书共收入论文 2 1篇 ,除 4篇讨论宋代土地制度等问题之外 ,其它 17篇都与辽金史有关。其中有 15篇是研究辽史和契丹史的论著 ,内容涉及辽朝政治体制、捺钵和斡鲁朵制度、兵制、法律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契丹开国年代,在北朝文献系统和中土文献系统中存在诸多不同记载:既有《辽史》的开平元年说,又有《契丹国志》的神册元年说,还有早至9世纪末,晚至五代梁、唐之际的种种说法,甚至有认为耶律阿保机始终未曾采用中国皇帝名号者。虽然今天辽史学界的认识已经基本趋于统一,普遍认为辽太祖称帝建国应在神册元年,但对于这一结论的来龙去脉却从来无人予以深究。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期弄清契丹开国史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认为头下一语“本出契丹” ,其实也就是说此语本出《辽史》。因为在他生前尚未有契丹语言文字资料被发现。而所谓学者们关于斡鲁朵是皇室之头下的“共识” ,则起源于对《辽史·营卫志》“宫卫”一目小序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直至不久以前,远东中世纪民族共同体五国部及其文化问题,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的刊物上均未成为专门研究的对象。文献资料对这一民族共同体的记载颇为简略。五国部位于满洲的东北部,东接太平洋。“十世纪时,五国部(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臣服于辽。然而,这种臣服往往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所有五部并非依附于契丹政权”(Е·И·克恰诺夫:《十一世纪的女真族》,载《西伯利亚考古文集》,诺沃西比尔斯克,1966年)。文献资料还可以证实,铁骊国位于这些部落的北面(叶隆礼:《契丹国  相似文献   

15.
<正>辽王朝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以契丹族为主导、汉族居重要地位的多民族国家。《辽史·仪卫志》记载:"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可见,有辽一朝在服饰上一直保持着契丹民族的特色,并且对汉族服饰也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文献资料中很少有对辽代服饰的详细记载,但是技艺高超的画师却用画笔将当时贵族生活的情况记录了下来。从辽宁阜新县关山辽墓到建平水泉辽墓,  相似文献   

16.
契丹人有着特殊的空间方位观念,似乎与现代地理学的空间方位观念逆时针相差90度。从新的角度对《辽史》有关横帐、奇首可汗故壤、辽朝五京等进行考察,发现契丹的空间方位观念与一般不同,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动态演变的过程,辽朝五京名称的变化或为其具体体现之一。另外,通过考辨相关文献记载,我们认为契丹始祖奇首可汗是历史人物,《契丹国志》所载“三个可汗”传说中“廼呵”的形象可能源自奇首可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辽代石刻文字的发现与著录、种类与特点、学术价值及影响和研究现状。指出陈述先生的《辽文汇》和《全辽文》是最早全面搜集辽代石刻文字的著作,迄今为止已知辽代石刻文字约有320~330种左右,成为订正、补充《辽史》的重要第一手资料。它揭示了辽朝多次更换国号,补充了大量人物史实,推动了契丹文字研究。辽代的白话碑对于研究白话碑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史》对于契丹长寿公主婚姻关系问题的记载存在错乱之处。本文在冯永谦、阎万章、向南、罗继祖、陈述及蔡美彪先生诸说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长寿公主统和元年下嫁萧吴留,统和七年改嫁萧排押。在《辽史》的相关记述中,只有《圣宗纪三》所载有误。  相似文献   

19.
我在四十几年前,写过一本《辽史校勘记》,对辽代历史有过涉猎。当时年龄小,读书未博,只能对《辽史》做一点“本证”工作,而于辽代历史上存在的许多大问题,一点也没有触及到。我于1941年到北京见到余季豫先生(嘉锡),以该书为贽,余先生是姻戚长辈。见面后,奖励之余,就说《辽史》有许多问题你还没能探索。可谓一针见血。辽代的汉文学就是其中的一项。以后,我没能继续在《辽史》上下功夫。解放后,因工作性质的变更,无暇顾及。1955年来长春,又从事教学,接受和学习新事物之不遑,致旧业一直抛荒。十年之间,仅为了开辽史专题课下笔写过讲稿。很不成熟。讲过一两遍便长捐箧底,不再看了。关于辽代文学,同志们侧重在其本民族——契丹文字方面,已取得不小的成就,我对此完全外行,不能赞一辞。鉴于辽代汉文学方面成了空白,我很想写一点,但又写不出。最近养疴杜门,看到蒋祖怡先生《增补辽诗话补校笺注》(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通讯》1984年第5期)及米治国同志《辽代文学初论》(《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2期),读后怦然心动,受了启发。周松霭的《辽诗话》当时是空谷足音,尽管内容不充实,说明不了辽代整个汉文学的概貌。但无碍其为“大辂椎论”,这部两卷本属于秘藏珍本,我还没有见过。蒋先生对于辽代文学不及金  相似文献   

20.
《大金国志》问世不久,便被元代著名学者苏天爵斥之为“往往杜撰,绝不可信”。理由是“叶隆礼、宇文懋昭为辽金国志,皆不及见国史,其说多得之传闻”。(《滋溪文稿》卷二五《三史质疑》)以苏天爵在学术界的声望而对《大金国志》做出如此评价,该书的流传便相当困难了。直到清嘉庆二年(一七九七年)席世臣刊行扫叶山房本《大金国志》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