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析龙兴寺造像中的“螭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的佛教造像中,最有特色的是一批背屏式造像的背屏上,雕琢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动的龙的形象。其形态与历史上传说中的龙的形态略有不同,故而称之为“螭龙”。根据螭龙在背屏式造像中雕刻的形式,结合背屏式造像其他的时代特点,可以把青州龙兴寺出土的雕刻有螭龙的背屏式造像分为四期: 第一期为北魏中晚期。这个时期,螭龙仅  相似文献   

2.
《红树青山》瓷板画插屏张兆祥插屏是屏风中的一个类别,屏扇与屏座可装可卸,故称之为插屏。插屏的尺寸大小不一,大者多为厅堂内陈设,称座屏或地屏,小者为几案上的装饰,称台屏或砚屏。屏心常见有翠、玉、骨、象牙、木、漆、大理石雕琢而成的各种图案及瓷板绘画等装饰...  相似文献   

3.
美光 《福建旅游》2005,(2):17-17
林则徐纪念馆位于福州市澳门路,馆前是一道枣红的屏墙。屏墙左右拱门上有石刻文字:南侧为“左海伟人”,北侧为“中兴宗衮”,屏墙正上方青石题刻”林则徐纪念馆”六个颜体大字,为林则徐外玄孙、已故的书法家沈觐寿先生题写。  相似文献   

4.
黄宾虹山水四屏,纸质,纵135.4、横32厘米。现收藏于歙县博物馆。(图1)该屏是为耀星先生之母八十寿而作。屏一:远处山峰耸立,近处绘山石、桃树,树下一亭,亭内一人席地而坐,前有一小案和一火盆。(图2)上有题款:华发无情赋黍離,何堪尽托魏风诗。  相似文献   

5.
芝屏     
1980年为原承德地区文物商店收购"芝屏"一件。芝盖呈赤褐色,芝阴呈浅黄色,为不规则半圆形。高22、底长44、底厚处12、半圆弧71厘米,重1.35公斤(图一)。芝阴有阮元用泥金隶书《圣制咏芝屏八嘏》,计题一行;正文十行,每行八字;共八十七字。居中,排列规整,疏密得当。大部字迹清晰,残缺十二字(图二)。全文如下: 故土辞山泽,新屏[厕]几帷。丹青难[与]绘,雕琢未曾施。相则檀紫称,藉惟茆白宜。质犹[盈]尺富,岁以[数]千  相似文献   

6.
梁陆鸿 《百年潮》2013,(7):71-72
建屏和平山,历史上均属平山县。1940年8月7日,将冶河以东,滹沱河以南,平汉(今京广)线以西,正太(今石太)线以北的广大游击区划为建屏县俗称"东建屏"。1945年10月撤销东建屏。同时,以石羊沟与青杨树,郭苏与柏里之间的自然山岭为界,东部划为平山县,西部新设建屏县,俗称"西建屏"。中共中央驻西柏坡期间,西柏坡属建屏县管辖。  相似文献   

7.
郑大伟 《收藏家》2014,(9):76-79
初见笔屏近期有幸得见这样一件器物,器型之怪异实属罕见,以至于故宫某知名专家1仅看了它一眼,就判断其为仿品。此件器物高20.5厘米,正面做砚屏状,堆塑一个单腿站立在海水云端、双手执物的小鬼,砚屏上绘凤凰、北斗、月亮、双磬、斗方、云纹。砚屏两边各有一个如意状葫芦头的支持结构,背面为一箱型结构,上有三孔,两大一小,箱立面绘教子图。箱上的瓷板部分开光绘鱼纹。青花颜色蓝中泛紫,应为回青料所制。器物加装欧洲铜鎏金底座。  相似文献   

8.
"插屏"称为微缩的屏风。"天然木边座千叟宴插屏"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为举办千叟宴而制作的。"千叟宴插屏"屏框和屏座由天然樟木根雕随形塑造的;屏心正面在黑色漆面上镶嵌有各种名贵宝石,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百宝嵌"工艺;屏心背面使用的是漆面刻灰填色工艺,并有乾隆皇帝为"千叟宴"所作的御笔诗。由于时代久远,该插屏破损严重,经过选料、雕刻、粘接等十个修复步骤,使其恢复了昔日的光彩,成为故宫专题展览的展品。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发现的淳化元宝金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春,佛教圣地五台山修塔时挖出一批淳化佛像金钱。每枚重12克左右。钱质黄金,成色一般在90%以上。正面钱文为行书“淳化元宝”,背面铸有左立、右坐两尊佛像,像下均有莲花座;背缘正上方有砸印一、二、三、四和无戳号者共五种。钱径2.4,厚0.12,穿径0.5厘米。佛像铸造精巧,立体形隆起0.2厘米,头部五官清晰可见,躯体栩栩如生,坐佛背后有佛光屏,立像为韦驮,手持如意。  相似文献   

10.
读书     
《山茶》2010,(5):180-180
《重屏》绘画以图像的方式示人,其背后的实物和原境常为我们忽略.与社会生活、文化习俗的紧密联系也因此变得隐晦不明。本书首次尝试赋予中国绘画双重的身份——既将其视为图画再现,又将其看作物质产品,正是这两方面的交互作用与制约,才使得绘画生意盎然。  相似文献   

11.
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卷,是一件传世名画(图版壹)。作品取材于当时宫廷的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活动场面,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衣冠器物等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它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反映了五代时期人物画的发展水平和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临汾地区丁村民俗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红木雕《八仙醉酒》座屏,可惜屏座已失,仅留屏芯。这件红木雕艺术品,无论从雕刻技巧,布局结构,还是从人物造型,情节内容看,都是一件艺术价值和物价值较高的木雕工艺品。山西省物鉴定组于1988年将其定为二级物。  相似文献   

13.
正在整理大型文献纪录片《平山记忆》资料过程中,我发现中央档案馆珍藏的平山籍著名共产党人王昭于1947年10月写给冀晋区党委、建屏县委及天井村农民的两封书信,信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共产党人舍小家为大家,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10月14日王昭在给建屏县委及天井村农民的信中写道: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16,(3)
长安地区早在十六国时期已有金铜佛像传入。长安地区北朝金铜佛像有圆雕、背屏式、板式造像三类,其中背屏式占绝大多数。造像技术有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至迟在北魏末期的530年前后,长安地区已经出现了成熟的失蜡法技术铸造佛像;至迟在北魏太和年间,长安地区已经出现了范铸法铸造的金铜佛像。部分出土或馆藏的北朝金铜造像为20世纪初期伪制,必须进行甄别。  相似文献   

15.
李理  杨志强 《收藏家》2012,(7):39-48
插屏和座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室内装饰用品,属于家具陈设类器物。它由古代居室中常见的屏风发展而来,尤其是受到枕屏、砚屏等小型专用屏风影响,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为宫廷贵族、官宦士绅甚至普遍百姓广泛使用,摆放于厅堂室内或几案桌张之上,成为装饰室内环境,美化人们生活的艺术品及实用器。  相似文献   

16.
长安北魏佛教造像有铜、石两类材质。石质造像可分为单体圆雕造像、背屏式造像、造像塔、造像碑、造像龛、三面造像石、单面造像石等七类。造像塔、背屏式造像和造像碑是长安北魏流行的造像形式,至迟到北魏晚期尚未出现成熟的石质圆雕佛像。至迟在北魏末期,长安已出现成熟的佛像铸造失蜡法工艺。  相似文献   

17.
1985年,肃宁县城内吴姓村民捐给肃宁县文化馆文物组一批徐世昌书画作品,1993年移交给肃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章介绍了这批书画中较重要的8件,有设色水竹图轴、草书节临贺知章《孝经》屏、草书节临怀素《自叙帖》等。  相似文献   

18.
李向东 《百年潮》2004,(11):52-56
很好地做完我们应做的事 6月15日,丁玲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建屏县西柏坡村,在路途中遇见了毛主席.  相似文献   

19.
公元6世纪中期,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一种以双菩提树为背屏、北齐新样式佛像为主尊、常以镂孔透雕形式表现的白石佛教造像,其造型精美,特征鲜明,与早年流行的尖楣状背屏造像形式迥异。本文以邺城地区历年出土佛像为中心,结合周边区域同类背屏式造像,探讨北齐"龙树背龛式"造像的构图特征及技术传承。  相似文献   

20.
滇西观雨屏     
天下之雨出滇西。滇西的夏天,怒江之西,莽莽苍苍,绵延百里的高黎贡山,雨多、雨急、雨暴、雨怒,且聚而为包卷天宇,笼盖大地的“屏”,形成罕见的自然奇观,雨中绝唱。这壮景,被誉为“滇西雨屏”。 今年八月,因那雨屏之诱惑,我趁回乡之机偕同作家亚笙驾车从边城保山动身往高黎贡山看雨屏。早起驱车,繁忙的320国道已是车水马龙。灰蒙蒙的细雨夹着雾气抹在车窗上,不多时,便形成一条条小水沟,雨刮器不紧不忙地上下划动。那被划成扇形的玻璃孔,成了我驾驭生命的牛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