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9年初,河北省元氏县北正乡杨家寨村村民杨双庙在其院南断崖处取土时发现一座石板墓。省文物研究所闻讯后,即派人赶赴现场。其墓已被破坏殆尽,残存13块石板。现将墓葬情况与出土器物简述如下: 北正乡杨家寨村属五陵地带,西距元氏县城20公里。这里沟壑纵横,台地林立,一条古河道从村北通过。该墓即位于村东台地北侧断崖处。台地现存面积约500平方米,地表有较多的绳纹陶片与瓦块。据村民介绍这里经常出现古墓葬,故此处应是一片古墓地。  相似文献   

2.
洛阳发现一座后周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9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洛阳铁路分局指挥部住宅南楼基建时,发掘了一座后周墓(编号C8M972),现将情况简报如下。墓葬为单室土洞墓,方向180°,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道斜坡状,位于墓室正南偏东处,有过洞。因墓道、过洞压在地表建筑物下无法清理,其长、宽度  相似文献   

3.
1956年4月我会在兴平县西郊配合基建工程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有一座宋墓,保存很完好,出土的随葬品也比較丰富。一墓的结构这是一座仿木建筑的砖室墓,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砖砌成,砖的外面磨光。墓室长方形,南北长3.48米,东西寬2.70米,高1.80米,方砖鋪地,东西北三壁最下面用单砖平砌两层,再往上向內凹进2厘米,成束腰状,束腰部分雕刻有花紋装飾,束腰上面又用单砖平砌两层,再上各有倚柱八个,分隔成七段,中間一段为一小龕,龕左右相隔的一段  相似文献   

4.
汉中八里桥水库清理一座宋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博》1989,(1)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四日,汉中市城北八里桥水库修建施工中,在库区南侧发现宋墓一座,汉中博物馆闻讯后,随即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情况报导于后。一、墓地概况与墓葬形制这座墓位于汉中城北通往褒河公路的东侧,距城区4公里,现为汉湖公园。墓葬为南北向,墓道向南,为长方形砖券墓。该墓由甬道、墓门、墓室三个部分构成,全长3.56米,墓室宽1.48米,甬道长80厘米,宽  相似文献   

5.
1985年10月,四川省富顺县沱湾乡福利砖瓦厂,在深挖下水道时,发现一处大型宋墓。自贡市文管处闻讯后,当即派人与富顺县文管所的同志一道前往清理,兹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彭山凤鸣乡发现宋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彭山县凤鸣乡第四机制砖厂在该乡蔡山村一组取土烧砖时,相继发现四座古代砖室墓。现将2月26日发现的墓编号为90MM、2月28日发现的墓编号为90M2、4月2日发现的墓编号为90M3、4月6日发现的墓编号为90M4(简称:M1、M2、M3、M4)。M1墓内器  相似文献   

7.
1984年3月,孝感市西北郊外,距市中心约三公里处的张黎家湾的农民在造田时发现宋墓一座。墓葬位于塘坡边,由于多年受水浸蚀,墓的前半部分已遭破坏。我们和孝感地  相似文献   

8.
邯郸市西郊发现一座战国墓李海祥1989年12月12日,邯郸县建筑队在建楼挖土施工中,发现铜境一面,带钩一个,铜印章一枚。工人夏成印、刘根海送交市博物馆,我馆派人和市文物处的专业人员马上到现场勘察。当我们到出土铜器地点时,发现在施工挖土的大坑西南角为一...  相似文献   

9.
河南泌阳县发现一座秦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8年3月,泌阳县花园乡大曹庄农民在村南取土时发现一批青铜器。泌阳县文化馆闻讯后即派人前往调查。后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泌阳县文化馆的发掘清理,证实这批青铜器出自一座古墓葬中。除墓的西南角和西北角的铜器被挖出外,墓底其它部分的随葬品尚未遭到扰乱和破坏。现根据清理情况介绍于下。该墓(编号为 M 5)位于泌阳县城西南  相似文献   

10.
烟台市芝罘区发现一座石椁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2月16日,山东烟台市芝罘区珠玑大队社员在村北拉沙时,发现石椁墓一座。市文管会闻讯立即前往抢救清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1989年6月初,河北省涿鹿县大堡乡祁家洼村村民在挖自来水管道沟时发现一座元代砖室墓。进行了简单清理,现将情况简介于下。 一、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祁家洼村西南祁正义农民的院墙下,墓室保存较完好,为半圆形穹隆顶砖券墓。由墓门、墓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 墓门为砖券拱形顶,方向正南北,门宽65、高78、进深54厘米。封门先用大石板封堵,而后再用不规则小石块封严实。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2月,山东肥城县石横公社北大留村社员发现一座画像石墓,泰安地区文物局与肥城县文化馆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现简报于下。这座画像石墓在北大留村北600米,凤凰山南3公里的坡地上(图一)。墓门朝北,方向9度。墓室全用石材砌筑,南北长4.6、东西宽2.98米。分前室、耳室、后室三部分(图二、三、四)。墓门:墓外有挡门石两块,高1.18米。东边一块宽0.48、厚0.09米;西边一块宽0.83、厚0.14米。墓门高0.97、宽1.10米,由门槛、门框(有上、下门枢及门臼)、门楣和两扇门扉组成。门的掩口及门与门框之间用石灰抹缝。门楣刻有画像(画像石一)(图五)。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2月,凤县双石铺二中,在建校舍时发现一座墓葬,县文化馆同志立即前去清理,现简报如下: 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距地表约3米,墓穴长1.7、宽0.9米,填土经过夯打,填土中杂有碎陶片等,棺木己朽,形制不明,棺底有约0.2厘米厚的一层硃砂。葬式是仰身屈肢,左手放在腹部,右手放在体侧,下肢上屈到胸前,股骨和胫骨并在一起,脚跟接近臀部(封三:1)。随葬器物有陶盆、陶罐、陶釜和青铜带钩四件,均放置在头部。  相似文献   

14.
1988年初,平和县小溪镇西林村农民在修建公路时,于西山挖到几件陶器、石器.县博物馆文物人员立即赶至现场调查、清理.在两米见方的范围内,共清理出土陶器、石器31件,大多保存完好,其中5件陶钵累叠放置,判断为一座西周时期墓葬.编号为西山M1.现将墓葬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武昌县土地堂公社五星第九生产队,一九八二年元月,社员在挖坑时,发现大量瓷碗,这些碗被复盖在黄土和白石灰下面,出土时有规则地从南向北排列二十行,由东向西排列十余行,碗口向下,层层倒扣叠压。碗的下层发现有人的肢骨,故判断为一碗葬墓。出土的碗,造型基本一致,均为斜壁敞口,口径均在13—14厘米之间,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于1959年1月24日,在侯马镇以西清理了一座宋代砖室墓,清理的概况简介于下: 一墓室平面呈正方形,东西宽2.1米,南北长2.25米。四壁有彩绘的壁画。方向正南北。二结构用泥質灌浆和长方砖砌成。计有四铺作的斗栱十二朵,并着彩绘。墓室四角各有一小八角砖柱,砌于墙角内(图1)。墓室四壁高1.41米。墓顶呈八角鑽尖式。平面是用大方砖和长砖砌成的棺床,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平山发现宋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4年4月,平山县里庄乡西石桥、东冶两村农民在取土平地时,发现两座墓葬,我所派员与平山县文物保管所一同做了抢救性的清理,(编号M_1·M_2)现简报于下: 一、西石桥1号墓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年四月,我市西郊西王村公社大里大队四小队在村东犁地时,发现一座唐初处士墓葬。该墓距市区约十公里,南临卫河,在新乡至合河公路北八十米处。这是近年新乡市清理的第二座有明确记年的唐墓。清理时,墓顶已塌陷,但形制仍清晰可辨,为单室券顶,竖井式墓道,南北向,长约三米,宽约二米,墓底平铺小薄砖,未发现葬具痕迹。出土器物,经室内整理,有比较完整的  相似文献   

19.
泰安县大汶口发现一座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10月,泰安县大汶口火车站西南180米处发现一座砖砌汉画像石墓(图一)。墓室分前、后室和东、西耳室。南北长6.64、东西宽8.08米,墓门北偏东12度(图三)。墓顶已塌,墓底铺砖。墓门:有门槛、门框和门楣(图四、五)。  相似文献   

20.
廊坊市发现一座辽代墓幢墓幢是经幢的一种,是中国古代宗教石刻艺术品,创于初唐,盛行于唐宋时期,以后转衰,但到明清时仍有雕造。“幢”是梵语“驮缚若”的译名,原为用丝帛制作的伞盖状物,顶装如意宝珠,下有长杆,立于佛前。信佛者在墓地立幢,称为墓幢或坟幢,又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