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9-10日,由天津市档案馆主办的近代天津金融史暨档案史料整理出版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交40余篇论文。大会主要围绕近代天津金融业与北方经济发展这一主题,针对近代天津金融中心地位确立,近代天津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相关问题做了多角度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经济、金融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根据《纲要》和“九五”规划对金融工作的要求,整个金融工作要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决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法制法规,维护金融业合法稳健经营;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业的“两个转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健发展。针对我省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本义拟从青海金融业的发展与现状和当前及…  相似文献   

3.
王日根 《安徽史学》2015,(4):164-165
<正>一王红曼是厦门大学毕业的优秀博士生,获得的是历史学博士,但她的知识积累却是多学科的。她曾先后在厦门大学金融学和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跨越了历史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她的视野开阔,对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参透也是很深刻的。王红曼博士自硕士研究生阶段起便选定金融史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集中关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金融  相似文献   

4.
广东商人与近代广西城镇私营金融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广西属于珠江三角洲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表现在金融领域,港桂、粤桂之间金融业务在广西金融总业务中居于主要地位,广西私营金融业的主干是由粤商营造的,如银钱找换业、银号业、银楼业、私营银行业和兼营金融业大部分都是广东商人和香港商人开办经营的,本文对此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5.
票商兴衰史的新探索朱英票号是近代中国独特的金融组织,在其19世纪20年代诞生直至20世纪初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票商也成为近代商人群体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曾对票号进行过一些...  相似文献   

6.
近代犹太人独特而强烈民族性深深植根于犹太体育文化中,并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表现在众多体育文化活动中,犹太文化影响下其民族特质又与复国主义思潮行为深度融合,更凸显了其核心价值。哈尔滨近代犹太人体育文化不仅是追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更主要是为了促进复兴国家、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7.
第二轮志书金融门类应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金融门类的篇名问题。不宜使用金融或金融保险,应该使用金融业;二是金融门类的设置问题。金融业应单独设篇,归入第三产业,排在"综合经济管理"类之前,参照行业分类并结合社会分工设置篇目;三是金融门类的记述问题。既要考虑基本内容全面,又要突出内容重点,做到点面结合,全面立体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近代上海崛起后,以其为中心的江南城乡间的金融联系明显增强,一些新的金融业开始向江南农村伸展,江南农村金融实态因此呈现新旧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经济的晴雨表。一个地方金融工作的好坏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经济发展带动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也会推动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笔者认为,二轮志书金融编要避免单纯而平淡地记载金融业内部业务,要把金融与现代经济的关系联系起来写。把金融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开发联系起来写.要在编目和内容上鲜明地反映金融的时代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景平博士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出版。本书是作者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上海金融地位与旧中国政府》的最终成果。作者依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档案馆所藏有关银行档案考察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 ,至 1 937年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爆发这 1 0年间上海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本书的研究结果表明 ,上海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金融中心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战略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全书 33 1万字 ,可看作是作者主持撰著的多卷本《近代上海金融通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金融业与国…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金融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福建钱庄业,曾经与典当业并列为福建地方金融的两大支柱,存在近两百年,历史悠久,直到近代银行的兴起,其在金融界的主导地位才日趋没落。回顾历史,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福建钱庄有诸多形态,略述为下:  相似文献   

12.
聚兴诚银行是四川最早成立的一家民营商业银行,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商业银行之一。1915年在重庆正式创建,1950年实现公私合营,整个经营历程计35年,在中国近代金融发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被誉为中国近代四大银行集团——华西集团的核心和领头羊。2013年聚兴诚银行旧址作为"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之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具有20世纪初典型的中西合壁式建筑风格,是当年重庆城最高大最新式的建筑之一。它见证了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展,重庆近代抗战及轰炸的历史,同时见证了重庆城市发展以及建筑业、营造业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80年代后,俄国开始推行积极的远东政策。到90年代,俄国远东政策的直接表现是在华大规模兴办企业。近代俄国在华兴办的企业主要以哈尔滨地区为中心,以金融、交通企业的兴办为标志,类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东北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融集聚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业集聚属于服务业集聚范畴,既与制造业集聚有共性,又有其独特性。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依托于区位理论、集群理论和金融地理学。区位理论是金融集聚的理论基础,集群理论为金融集聚提供了研究范式,金融地理学的发展为金融集聚研究带来新的动向。金融集聚的现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对集聚的动因、类型、效应、模式的探讨,以及金融中心的构建等几个方面。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发展布局影响越来越大,未来应重点加强对金融分支行业和微观区域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开埠后,在外国资本的刺激下,带有近代色彩的银行业随之兴起,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金融体系,在国内外贸易及商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城市经济近代化提供了支持并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哈尔滨城市经济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之中。但是,由于哈尔滨银行业受外国资本和反动政权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协助了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因此,必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辩证地看待近代哈尔滨银行业发展的得失、利弊。  相似文献   

16.
正汇兑代表着资金在异地间的流动。在近代中国,既存的银两制度纷繁紊乱,影响着国内汇兑业务的如期开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汇兑形成了以上海为终极汇兑中心,以天津、汉口、镇江等区域为一级汇兑中心,连接次级汇兑商埠,覆盖全国的立体型汇兑网络,在旧中国的金融市场中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贸易的发展与金融的汇兑业务如影随形。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流动和款项收解,要求金融业为之提供信贷支持与资金流通上的服务。各重要商埠与上海的汇兑行市,即为申汇行情。东北的重要商埠城市,均与上海建立了以申汇为纽带的直接汇兑关系,而次一级的商业汇兑中心,则需要以间接行市为转移。近年来,关于民国时期内汇的研究成果集中于为数不多的相关金融史论文中。石涛认为,申汇作为一种通用的信用工具,成为被金融业经常使用的一种埠际资金汇兑方式,逐步奠定了上海在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地位。[1]马建华认为,  相似文献   

17.
关心 《中国钱币》2013,(3):64-66
由哈尔滨商业大学张新知教授历时十余年时间撰写的《半个世纪的金融侵略与掠夺——日本在我国发行的货币研究》一书,日前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有幸先睹为快,拜读之后获益匪浅。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金融侵略与掠夺罪行的创新力作,是集资料性、学术性、知识性、鉴赏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是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哈尔滨是一座年轻而富有包容和活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接近、留恋和探索。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问题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紧密相联,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一、关于哈尔滨近代城市纪元的几种观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哈尔滨近代城市历史纪元的争论持续了20余年,媒体也曾围绕这一话题组织过多次讨论。在多次争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早期城市特点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尔滨作为近代城市是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开始形成的,在不到1/4世纪的时间里它便发展成为远东地区著名的工商巨埠和国际性大都市,创造了中国近代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奇迹,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一页。因此,对哈尔滨早期城市发展诸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本世纪30年代以前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几个特点做一初步的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俄人在近代哈尔滨开办各类学校中,哈尔滨法政大学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在现存汉语著述中对哈尔滨法政大学的记载和研究凤毛鸿爪。本文重在梳理法政大学发展脉络,还原法政大学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