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边境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广西,晚清时期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尤其清末十年,政治经济军事财政均出现严重危机。为维护统治,广西地方在实施军事“新政”的同时,加强了军事控制,其中军费开支浩大且影响巨大,既是清政府财政和军事改革下的产物,也因应了广西地方官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考察其支出概况、经费来源、支出项目、变化特点和影响,可以了解时代大背景下广西执行“新政”而编练新军的具体情况,进而观察近代广西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
光绪三十一、三十二年(1905、1906年),清政府调动数万名新军先后在直隶河间、河南彰德进行了两次规模巨大的军事演习,即会操。这两次会操展示了晚清军事改革的成就,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次会操造成的巨大影响,还直接关乎晚清政局。但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3.
晚清军人的经济状况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军人的经济状况初探皮明勇军人的经济状况是制约军队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晚清,这个问题曾经使清政府几度"黔驴技穷",不少官绅也为之大伤脑筋。从绿营炯薄兵疲到营勇索饷哗变,从魏源提出厚饷赡军到清末新军统一饷章的颁布与军人经济地位的显著提高,事情虽始终...  相似文献   

4.
晚清巡防队是清政府军政改革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新旧混杂的军队,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时期军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军上,对于巡防队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本文对巡防队的历史和巡防队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及作用进行研究,认为清政府对于巡防队的改造存在诸多问题;巡防队在辛亥革命中有一定的表现,在不同的省区其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反面作用,军队起义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强烈挑战,造成了军阀政治的悲惨结局,影响了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国的军事领域发生了重要巨变,尤其是在晚清军事变革的过程中,清政府借鉴当时先进的德国军事制度,建立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支陆军部队。但由于受到晚清社会的大背景限制,特别是传统文化、落后经济、社会风气以及德国目的等方面的影响,晚清陆军只能停留在模仿的程度上,无法触及德国陆军的精华,因此也不可能成为欧洲那样的现代化军队。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新军发难辛亥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对清末新政的军事影响作了综合分析。认为导致新军与清廷决裂的症结在于近代化军队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化堕距。近代化新军的组建,使中国军事变革发生质的飞跃,尤为重要的是近代军事明及其义理政教对政治化新军的异动产生了非同凡响的作用,而革命党人向新军的渗透和体制内兵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则使清廷苦心孤诣编练的新军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7.
清末西藏新政述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清末西藏新政是在英、俄等国加快侵略西藏的步伐、清政府统治西藏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政治上调整行政体制和整肃吏治,经济上发展实业,军事上训练新军和加强兵备,化上兴办学堂和创办报纸,是清末西藏新政的主要内容。西藏实施新政后,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农牧工矿和交通电信业得到发展,近代化军队产生,近代化得到传播,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维护了对西藏的主权,有利于抵御外来势力的侵略。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破坏,清政府的腐败,新政的某些措施脱离藏族地区的实际,最终使西藏新政归于失败。这一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晚清政府被动地开启了军事现代化的闸门,但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晚清军事现代化迟迟难入正轨。但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对西方一些现代性因素的合理引进,对整个国家进行了一次早期现代化启蒙,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汪禹  陈力 《满族研究》2016,(4):64-72
八旗研究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以近代荆州驻防为中心,以地方史文献资料为依托,对荆州驻防旗人社会的变迁以及清朝灭亡后的荆州旗人社会发展与瓦解的过程进行探究,对荆州驻防八旗在近代冲击下旗人社会变迁进行梳理,主要从教育、军事等方面入手,对荆州驻防近代教育发展,选派留学生、人才培养与学校建设上进行梳理,在军事方面,对新军的建设与军队组成进行探讨,力求对晚清八旗军队的转型进行研究,同时文章还涉及到辛亥革命时期荆州驻防八旗的种种反应,以研究驻防八旗对清政府维护地方统治的意义进行探讨,并且文章重点论述了清朝崩溃以后荆州旗人的生计问题,对民国政府的努力与旗人社会自我救助进行复原,对荆州驻防的善后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0.
摩洛哥素丹在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时政治上判断的失误,最终导致国内瓦达亚起义,并直接使摩洛哥旧军事制度瓦达亚骑兵制度瓦解。而在伊斯利和得土安惨败之后,仿照欧洲的方法,对新军阿斯卡尼扎米制度进行军队近代化改革,便成了摩洛哥军事改革的核心目标。由于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摩洛哥国家组织结构,摩洛哥军事近代化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1.
何文平 《清史研究》2006,2(3):43-51
影响晚清军事变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社会现实的需要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晚清广东,严重的盗匪问题制约着军事变革的进程,受其影响,绿营的裁撤不彻底,勇营得以发展并呈现明显的“本地化”特点,新军建设也因之受到牵连。而不成功的军事变革又削弱了政权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所造成的“捕务废弛”和“兵匪”的情势,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乱。晚清广东的此种情形为理解晚清改革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来春石泰出身于德国军人世家,却是近代中国新军的开创者之一。来春石泰现象是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中的一种奇特现象,颇具代表性。作为一名德国军官,来春石泰在德国并无名声,对德国军事发展和军队建设也无突出功绩。但在近代中国,来春石泰可谓大名鼎鼎,他对中国早期军事近代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前,学界因资料匮乏,关于来春石泰的出身来历、晚清重臣张之洞通过何种途径聘请他、此次聘请与德国政府有无关系等问题,都没有确考。来春石泰来华相关问题的考辨,对于研究他对近代中国军事变革的贡献,他与晚清重要的新式军队自强军的关系,以及近代中外军事交流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末年,清政府为编练新军,以挽救业已摇摇欲坠的统治,在全国办起了近代军事学校,以培养和造就新军干部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晚清政府经历了一次次的列强入侵,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族一直坚持的天朝上国的观念逐渐的走向崩溃。天朝上国观念在晚晴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与西方列强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清政府软弱无能,战备腐败松弛,丧权辱国,使很多人的思想文化信仰全面崩塌,也使一部分有识之士充分认清了自己和国家现状。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时期八旗兵的整顿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是晚清经制兵近代化的开始,北京神机营等新军种的组建是中国军队从旧式陆军到新军转型的一个典型代表。部分驻防旗兵的整顿与东北旗兵的练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洋枪队的建立,新式枪炮的使用和部分西式操练的学习等,这些军事改造是中国近代军事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这时期清政府对于八旗兵的整顿,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西方新式武器的引进和采用,说明清初所确定且始终坚持的"国语骑射"不可更改的政策是错误的,因为坚持军事制度改革和军事武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是历史发展的长期趋势,是中国走向强国梦想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清海防、塞防出现了全面危机。其直接原因,是晚清政府武备废弛,举措失当;其远因,是早在前清盛世时就已经种下了祸根。本文拟从考察清统治者的边防观念及其边防建设的得失入手,探讨晚清边防危机的军事原因。  相似文献   

17.
晚清河南军事改革与清末新政有着重要的关系.1903-1906年,陈夔龙抚豫期间所推行裁撤旧军、编练新军、培养军事人才、兴办警政等方面的军事改革,使晚清河南在军事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南军事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启动了军事变革。但晚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却宣告了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顿挫。当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对它进行比较时,发现日本在指导理论、政府威权以及军事变革诸要素的变革上,比晚清政府处理地更加科学和高效。  相似文献   

19.
清末,清政府决定以十年为期,裁撤驻防.被裁之前,需妥筹八旗生计.清末军事改革,旗人作为国民的一部分参与进来,成败参半,原因不一.但它毕竟以新式军队标准要求旗人,为旗人鳊入新军打下基础,解决了部分旗人生计,也弥补了军事改革过程中财力人力的不足,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内轻外重的政治状况是孕育军阀和军阀派系的温床。清朝沿用元、明两代旧制,在地方设总督和巡抚等加以治理。在专制王权全盛的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对这些地方督抚还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但到晚清,由于农民起义和列强入侵的内外交困,王权开始走向衰微。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督抚的权力,则在平内乱、御外侮的幌子下,日益坐大。“兵额彼自定之,兵费彼自设厘金以筹之,军队驻在地,彼自择之,彼等以文人而绾兵符,故国家之政,彼与闻之。彼为两江总督,则以两江之军务属之,彼为北洋总督,则以北洋之军务属之”。而且,清政府一旦遇有重大问题与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