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段历程,一页历史,一份情怀,一种精神。岁月易逝,长征精神却不会过时,80年前,红军长征在高坡播种下的革命火种结出累累硕果,激励着高坡人民在建设"美丽高坡、富裕高坡、幸福高坡"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记录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过去,照亮了现实,也照耀着未来。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二万五千余里的路程,翻山越岭,强渡湍流。红军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弹指一挥间,我已从一个十几岁的“红小鬼”步入耄耋之年。然而70年前那一幕幕悲壮的场面仍历历在目……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铁流泻处,哪里没有一曲动人的悲歌?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  相似文献   

3.
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我军高级将领──邓萍在历史名城遵义的凤凰山麓,有一处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当年长征途中牺牲的数百名红军烈士。陵园中,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陵墓,这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邓萍烈士墓。邓萍,1908年生于四川省富顺县凉高山一个盐工家庭。1...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红军长征过彝区五十周年。红军凭借党的民族政策顺利通过彝族区,是我党我军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和“抗捐军”,是红军留在大凉山地区的“两兄弟”,他们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本刊特发表《一段难忘的历史》一文,以资纪念红军长征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红色焦点     
《神州》2006,(10)
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10月22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说,自7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  相似文献   

6.
正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之首,在伟大的长征途中,红军两次在昆明艰苦跋涉、英勇奋战、胜利前进,并和居住在这里的汉、回、彝、苗、傣等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红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昆明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有150多名昆明各族儿女参加了红军,特别是寻甸县丹桂村有10多个当地的回族青年参加红军,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对红军长征中的若干史实进行考证,探讨了许多说法不一或者不符史实的问题。这对科学地研究长征的历史,是很有意义和必不可少的工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黔的一段战斗历程,是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中央红军长征经黔期间的几个问题,作一点考证。  相似文献   

8.
各路红军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大事件,是革命力量的会合和团聚,是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它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本文详尽叙述了红军长征中的八次会师,再现了长征途中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长征是我军历史上最长距离的一次行军。其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历时1年,途经11个省,长驱2万5千里,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最早进行长征的是红六军团。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在任保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从湘联根据地突围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该部给d大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于同年10月24日到达黔东,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合。红军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是红35军。该军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于1935年9月18日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北红军胜…  相似文献   

10.
罗开富,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曾担任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常务副总编辑。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壮举,中央电视台组织了重走长征路大型纪念活动,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在纪念红军长征50周年之际,罗开富于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原路徒步采访。他做到了必须走原路,每天走到的地方必须是50年前红军主力当天的宿营地,每一程都有向导签名,以示证明。历时368个日日夜夜,每天平均走75里路,每天写一篇报道,每天写一篇日记。他以红军为榜样,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成为继红军之后第一个走完原路全程,第一个翻越全部雪山,第一个横穿草地中心沼泽地的记者。值此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刻,罗开富用饱含激情的文字,引领我们重温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论文总结提炼了红军长征两次过昆明的情况,以及留下的诗词、独幕话剧、神话、壁画、歌谣、标语等长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织的独特文化,阐述了长征文化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等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为今天我们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彪炳史册的伟大壮举,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留给后人永恒的财富和沉思。长征中,红军转战全国14个省份,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宣传标语口号和文告,有很多至今依然清晰可寻,是红军长征历史的鲜活见证。一、标语口号宣传灵活便捷,适应了长征特殊环境工作需要长征开始时,红军各部队虽然普遍携带了大量的各式宣传品,但经过艰难转战,消耗  相似文献   

13.
谢伟 《贵阳文史》2006,(5):I0001-I0001
7月10日至12日,长征沿线政协联谊会第二次会议在遵义市和我市举行。此次长征沿线政协联谊会共有沿线11个省(自治区)25个市(州、地)会员单位12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代表们围绕长征文化的发掘与保护这一主题交流了各地的经验和体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瞻仰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参观考察了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和我市的息烽集中营旧址、金阳新区等。长征沿线政协联谊会第二次会议在遵义市和贵阳市举行@谢伟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红军长征历史照片只有二三十张,数量虽少,但弥足珍贵,可以说,每一张都是一个伟大历史瞬间的记录。本文选取其中的4幅,向读者详述每幅照片后面蕴藏着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5.
说起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人们都知道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历史壮举,也是中共党史上最为感天动地的篇章,红军指战员凭着坚定信念,历经艰辛万苦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然而长期以来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至今在史学界没有明确定论,在社会上也很少有人知道70多年前的长征是怎样决定的,在敌人军事高压下的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6.
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开了许多重要会议。毫无疑问,每次会议都有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但是,从宏观上看,可以将长征途中的中央主要会议大致分为三个系列的会议。第一个系列会议,是前面所讲的从通道会议开始的、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直至会理会议的近10次会议。这个系列会议的一个重要历史作用,是最终地巩固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  相似文献   

17.
半个多世纪前,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震惊世界的壮举,肩负着伟大使命的红军西征,张学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缘此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些历史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都是一段扭转乾坤的特殊经历。在中国军事战争史上,更是一座空前的丰碑。这一特定时空中辉煌而壮阔的历史时段,又与宁夏山川的苍茫大地融注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胜利到达陕北,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甘,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从而拯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因此,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与选择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把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推向一个新阶段,有着极其深远的重大历史意义。然而在一些历史论著中,却给人们一个印象,仿佛红军长征一开始就是为了转移到陕北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或者是遵义会议以后这样决定的;也有另一种论调,认为红军长征开始,“就当时来说,其实没有一个人那怕只是在梦中想到过要北上抗日。虽然抗日是主要的政治口号,但决不是党和红军领导者的军事计划。”  相似文献   

19.
正因为80多年前红军部队的一次短暂停留,作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甘肃哈达铺因此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当我们慕名而来,走进哈达铺时,看到这座在历史上曾有"陇南商贸重镇"之称的小镇已没有往日的繁华景象,我们眼前更多的是土坯房,感受更深的是宁静和安详。置身于哈达铺,跟着身穿红军服装的纪念馆讲解员,聆听红军故事,仿佛时光倒流,80年前红军长征驻留在哈达铺的场景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决定在"长征第一街"进行一次红色导梦之旅。  相似文献   

20.
刘乾坤  任大跃 《旅游》2005,(5):74-79
毛泽东主席在《长征》诗中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组歌》里有一段: "雪皑皑,野茫茫",这就是阿坝,这就是雪山草地。1935年4月下旬至1936年8月中旬的16个月时间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阿坝州。红军在这里经历了长征途中最艰苦、最漫长、最危险而又最辉煌的战斗历程,有不少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发生在阿坝州,红军在这里创造了"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惊天动地、悲壮雄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人间奇迹和英雄业绩。阿坝州是最能集中体现红军长征精神的地方。美国作家索尔克兹伯所作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最精彩的篇章是在阿坝州写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