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敏 《湖南文史》2002,(1):21-24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成立人民公社。会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在全国城乡泛滥开来。  相似文献   

2.
存在了20多年的农村人民公社,是共和国历史上必须正视的事实。产生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既基于当时农村生产发展的大潮,也是中共高层及领袖毛泽东的大力支持推进,一句“人民公社好”便将数亿农民纳入“工农商学兵”兼而有之的公社。后来的事实证明农村人民公社会化却事与愿违。当年人民公社是怎样建立的,如何在全国遍地开花的?请看《农村人民公社的兴起》一文。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促成了人民公社的诞生,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又把“大跃进’谁向更加狂热的程度。当时急欲求成,不仅要求几年内社会生产力赶上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而且希望在社会制度方面跨越社会主义阶段,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把人民公社化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加以提倡,要求短期内在全国实现人民公社化。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决议》。8月28日,湖北省第一个人民公社——应城红旗人民公社诞生了。9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作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此时,全省已建人民公社400多个…  相似文献   

4.
1978年,当那场震撼全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改革的号角时,在有8亿人的农村,也已经在酝酿甚至正发生着一场重大的变革。生活在5万多个人民公社中的农民,纷纷开始冲破“牢笼”,一时间,人民公社呼啦啦如大厦倾,中国的农村即将迈入一个“新的时代”。那么,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村改革是如何历经阻挠破冰而出的?  相似文献   

5.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指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随后,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一个大办人民公社的热潮在全国迅速兴起,很短的时间内,各地争先恐后地建起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泰兴县口岸人民公社也于当年的10月1日在口岸中学大操场召开了成立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6.
陆百甫 《百年潮》2023,(1):24-28
<正>改革调查的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首先从安徽凤阳县和肥西县两个地方开始。当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解决了过去人民公社体制当中“大锅饭”问题。刚开始改革推进得还比较顺利,农民要求非常强烈。1979年、1980年两年,随着整个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和农业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效果非常显著,可以用四个字来讲,就是势如破竹。到1981年春天的时候,农村改革已经在全国铺开了。当时党中央的态度非常明确,允许农村改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于是中央政策层面上放松了,“紧箍咒”没了。  相似文献   

7.
1958年秋,在联乡并社的基础上,全国建立了2万多个以“一大二公”为基本特征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并由此延续了20多年的时间。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地冲击了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并最终导到了公社的解体。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学洙 《文史天地》2005,(12):34-40
“他是亲手在贵州高原摒弃人民公社旧制度,在全国率先推行以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改革家之一。他是最为主动自觉地为中青年干部‘让位荐贤’的开明老同志……”让我们从省报总编的眼中.认识这位省委书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韩铁铮 《文史天地》2012,(11):71-75
我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读大四时参加的1960底到1961初河北赵县的“整社运动”,令我终身难忘。 1958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全国刮起了“共产风”。1959年庐山会议的“反右倾”使这股风更加泛滥起来,国民经济出现了少见的困难局面。为了扭转形势,中共中央1960年11月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要求在农村开展“整风整社”运动,  相似文献   

10.
1959年我32岁,在浙江省中共金华地委农工部秘书科任职,做的虽然是机关工作,但也经常下乡。因此,对金华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兵团作战”所带来的祸害,见到的不少,听到的则更多。每当夜深人静之际。那“三面红旗”运动的景象,一幕幕映现在眼前,农民对人民公社的怨言,余音在耳。我对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发生了疑虑:这样下去能把生产搞好吗?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农村人民公社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深远的农村社会制度 ,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无以替代的历史性贡献 :它为“工占农利”经济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其间 ,我国的农业生产有很大增长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人民公社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较低成本维持六七十年代我国农村的基本稳定。当人民公社保障我国工业化初步实现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后 ,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家庭联产责任制在人民公社的胚胎里酝酿而生 ,两者的此消彼长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农业学大寨”的沉重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树立的红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进而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典型”。通过“农业学大寨”和后来的“普及大寨县”,人民公社体制“左”的错误恶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也使人民公社否定了自己而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取代。毛泽东为什么要树立大寨这面红旗呢?从前前后后的许多事实判断,大概因为毛泽东经过长期的选择、比较,认为大寨充分体现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体现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正确性,体现了个人崇拜一定程度上的必要性,体现了反修防修的重要性。早在50年代合作化高潮时期他就说过:“…  相似文献   

13.
1961年6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在全国农村试行。9月29日,毛主席给中央常委写信,说“我们对农业方面的严重平均主义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还留下一个问题。农民说,六十条就是缺了这一条。这一条是什么呢?就是生产权在小队、分配权却在大队  相似文献   

14.
<正>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在山东视察时的讲话"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了改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在全国迅速形成。在这场运动中,百业待兴的贵阳市也书写下了不可忘却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正>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河南、山东、河北广大农村,称赞"人民公社好",当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高举人民公社的红旗前进》的社论及《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之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8月  相似文献   

16.
1958年下半年, 我作为保定一中高二的学生,参加了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当年“大跃进”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建立人民公社、大办公共食堂、秋收秋种、深翻土地、大炼钢铁、兴修水利、农村红专大学、除“四害”(老鼠、麻雀、蚊子、蝇子)等等。我主要参加了深翻土地和大炼钢铁。 48年的岁月过去了,那一幕幕“跃进”的情景至今还不时在脑海中映现,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7.
1958年夏秋间一哄而上建立的农村人民公社,对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地人民公社建立之初,普遍实行的是工资制加供、给制的分配制度。所谓供给制,通俗的说法是“吃饭不要钱”。这种“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不但超越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的承受能力,而且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本文拟对这一分配制度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公共食堂”兴衰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国开始农村大办公共食堂,是1958年下半年的事情。北戴河会议之后,随着人民公社的遍地开花,也兴起一种共产主义将要到来的情绪。吃大锅饭办公共食堂,如大海来潮,势不可挡。不仅农村到处砸锅拔灶,全村老少凑在一起吃饭,有些城市也一时宣布要办人民公社了,北京有的胡同传来集中锅碗瓢盆之声。庐山会议下来我挨批斗,被双开除之后,1960年5月下放北大荒劳动。地点是虎林县兴华村,当时此村归850农场管辖。“右派”分子在农场集体劳动,我属于“右机”,蒙农场领导照顾,单独安排在这村子的“老头排”劳动。村子里所有的劳动力都吃食堂…  相似文献   

19.
李保文 《百年潮》2011,(10):45-50
1961年6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在全国农村试行。9月29日,毛主席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写信,说“我们对农业方面的严重平均主义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还留下一个问题。农民说,六十条就是缺了这一条。这一条是什么呢?就是生产权在小队、分配权却在大队,即所谓‘三包一奖’的问题”(“三包一奖”是包产、包工、包投资、超产奖励——笔者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的改革是引起世界瞩目的一件大事。这一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始的,它不仅使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推动了城市以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农村改革以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制为突破口,通过它破除长期存在的一大二公、权力集中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抛弃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分配办法。这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更是政治思想领域的一次伟大解放。一、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农民迫切呼唤改革,但“左”的条条框框太多,农业学大寨和大批促大于之风仍在全国盛行,从地方到中央新旧思想斗争激烈。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