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和程砚秋相识是在北平和平解放的那一年。当时 ,周恩来刚刚由西柏坡迁至北京就去探望程砚秋 ,因事先没有约定 ,未能见面。时隔不久 ,周恩来观看程砚秋演出 ,特意到后台看望他。程砚秋常为此感怀不已 ,他对同事们说 :“我们这些人 ,过去被称作‘臭戏子’ ,有钱有势的人拿着寻开心 ,从不曾正眼相看待。周副主席这么高的身份 ,两次来看望我这个‘戏子’ ,这事就连戏本上也找不到呀。”程砚秋敬重周恩来 ,渐渐由敬重发展为亲近。当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 ,便直接以“恩来同志”相称呼 ,而很少再称呼“周总理”、“周副主席”了。程砚秋是一…  相似文献   

2.
程永源  程永江  高芳 《纵横》2010,(4):8-13
叶帅住进了程家花园 北平沦陷后,父亲程砚秋不给日本人演戏,日本人就组织“黑狗子”在北平东车站打父亲,还半夜到家里来抓父亲。父亲从此就不演戏了。在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旁边,有一个叫董四墓的地方,那里早先有一个金家花园,共18亩地60问房。  相似文献   

3.
程砚秋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满族人。自幼从荣蝶仙学戏,曾受教于梅兰芳、王瑶卿。他在艺术上勇于创新,根据自己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若断若续、似怨似慕、如泣如诉的唱腔,世秋“秋声”,从而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创立了“程派”艺术。“秋声”非常适合唱悲剧。程砚秋编演了许多反映旧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新戏,如:《青锋剑》、《荒山泪》、《春闺梦》、《窦娥冤》等。其中,表现“苛政猛于虎”主题的《荒山泪》更富感染力,成为程砚秋的代表剧目,1956年拍成电影。程砚秋于1958年去世。著作有:《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戏始于清末,随着近代社会变迁而不断发展。民初,义务戏演出的频次增多、类型多样化,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助善方式,并在京、津、沪等城市表现较为突出。分析义务戏的属性,挖掘其内涵与特征,对于深化研究义务戏在近代的嬗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一慈善公益性慈善公益性是义务戏的本质属性。相对于传统戏曲演出方式即主要以牟利为旨趣的堂会戏与营业戏,义务戏则以慈善公益为意旨。它将传统的戏曲演艺与现代慈善公益相结合,做到了"以娱乐之集合,为慈善之援助"(《请看空前  相似文献   

5.
程砚秋赋诗迎解放北平和平解放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隐居在青龙桥,到处是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敲诈勒索老百姓,很是混乱,朋友们劝他进城避一避。他进城一、二天,城门就全部关闭了,D郊区传来隐隐的炮声。程砚秋先生虽然跟共产党、解放军没有过接触,但出于对旧社会...  相似文献   

6.
1948年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大进攻、大决战阶段之后,山西的形势一派大好。晋中战役后,阎锡山的统治地盘,只剩下太原。青年学生不愿当阎匪的炮灰,纷纷离晋走向异乡。当时以去北平的为最多,达3600余人。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姜康(榆次农校教务主任、地下党员、前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老师多次劝说父亲(榆次农校教务员)同意后,于1948年秋乘民航飞机从太原到北平,投入到山西流亡学生行列。我们榆次农校有36人去了北平。省城太原各中学去北平的学生最多。  相似文献   

7.
张绛 《神州》2008,(7):92-95
投身革命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命令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北平军调部的工作愈来愈艰险,逐渐形同虚设。叶剑英根据中央的指示,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军事干部首先调整,离开北平。10月,叶剑英派人找王光美谈话,征求她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意见。她坚定地向组织表态:到延安去!投身到为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洪流中去!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农村文化生活十分枯燥,除正月闹几天社火外,再也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偶尔哪个村唱大戏,农民们就步行十里八里甚至20里路去看上三两出戏,剧团一撤,一两年内也难以有什么热闹可看。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建国初期我们这里有一段时间闹家戏形成风气,不论大村小村、有条件没有条件都闹家戏。所谓闹家戏,也就是演戏,集中本村会唱、会拉、会弹、会吹、会敲的人,发挥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土打土闹,排演独幕地方小戏,有时也演大本戏,在本村舞台上演,多活动于农闲时期的正月或有时出现在庙会上。这就叫闹家戏或叫本村戏班子,后…  相似文献   

9.
吴天保     
吴贤毕,艺名天保,1903年出生,湖北汉阳索河镇人。其父卖豆腐营生,兄妹八人。贤华排行老二,8岁入私塾读书,喜爱看汉戏。汉阳县乡村有72堡,一年四季都有节日会戏、酬神还愿戏,每堡必唱。演戏不搭“草台”,戏台用木柱木板组合的“花台”。乡山八堡,连接八台,点唱生行戏《鼎盛春秋》、《杨家将》、《楚汉相争》等。贤华最喜看生行戏,还学两句唱唱,是个小戏迷。一次他连看两天没有归家,父亲到处寻找,寻到穷山戏场把他找回,打了一顿,就去帮父亲卖豆腐。一天有几位老人谈:“汉口满春戏园,打汉戏小天字科班,收十一二岁小讶学戏…  相似文献   

10.
北平春来早 1949年1月,我还是华北大学的一名学生。正在欢度春节,我们的秧歌队,在“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声中,兴高采烈地沿着正定古老的城墙扭到西门,突然学校派人来找我,说成仿吾校长有急事要我立即回学校。 校长办公室,已经坐着好几位同学,成老以无比兴奋的声调说,现在北平马上就要解放了,组织上决定派你们回北平,向中央  相似文献   

11.
慕安 《湖南文史》2010,(1):40-41
贺龙和程砚秋初次相识是在1949年11月。 那年10月底,程砚秋率领秋声社赴西安慰问,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正挥师向大西北挺进。听说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到西安慰问演出,他特意嘱咐王维舟副司令员去看望程砚秋,  相似文献   

12.
欢腾吧,北平     
《神州》2007,(2)
1949年北平春来早,200万市民舒展的面容,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和生机盎然的春天融为一体,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欢快。1月31日,解放军进城接防的消息,飞向北平的各个角落;2月3日,解放军进驻北平入城式的喜讯,激荡着每一个北平人的心,他们盼望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唱啊!  相似文献   

13.
据国剧公会调查,北平梨园行的人数,前些年最多到过四千五百多人。时至今日,不过剩三几百人而已。炮声一响,龙套者流只好变过去副业为正业,去卖晚报,蹬三轮……以演《邓九公》出名的孙盛文摆一个花生烟卷摊。近年教老生戏颇有口碑的刘盛通,也在西单卖起胰子来。  相似文献   

14.
到过北京故宫的人,无不为我国古代卓越的文化艺术叫绝。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玉器、铜器、书画、瓷器等古物尤其让人流连忘返。可是,谁曾知道,作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的故宫,其精品大部已不在其中,被运到了台湾。那么这些文物精品是怎样被运往台湾去的呢? 迁往南京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我国东北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久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长城外频频制造事端,大有迅速南侵的势头。北平、天津时时都在日本侵略军的威胁之下。日军不断派飞机在平津上空盘旋,并不时投下几颗炸弹。为了保护故宫文物,当时…  相似文献   

15.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在北平沦陷后,毅然辞去受敌伪控制的北平艺专的教授职务。一些敌伪大小头目,时常找齐白石索要字画,作为一个有爱国心的画家,怎能甘心听从那些恶人的使唤?他在大门上贴了“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白石老人心病发作,停止见客”等字条。有人为他担心,更有人劝他明哲保身,不要触犯敌伪政权的人。但齐白石无所畏惧,他宁可挨饿受冻,也决不去取媚于那些禽兽不如的强盗。他在诗中写道: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显露出他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一天,日本人控制下的北平伪机关,派人把齐白石接去,强迫他宣传所谓“中日共荣”…  相似文献   

16.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我们这批青年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对日寇的疯狂侵华战争极为愤慨,大家都无心再在学校读书了,只有一个愿望:投身到抗日战争,为抵抗和打败日本侵略者而战斗!平津沦陷后,到8月13日,北平西城区委老高到公寓通知我,说区委要我赶紧转移到武汉去,并约好了联络地点。我于8月15日离开北平,经天津、烟台、济南、南京,9月20日前后到达武昌。不日,李声璜(我们党创始人之一李汉俊的儿子,原燕京大学党支部书记,当时在武汉担任省青委副书记)按预约地址找我,约定次日到他的住所谈工作。我到李书城先生寓所找李…  相似文献   

17.
张大千成名后,曾多次到北平举办画展、会晤艺术界知名人士,随着他画艺的日臻完美,遂有“南张(大千)北齐(白石)”“南张(大千)北溥(心)”之誉。当时的北平,荟萃了中国艺术界众多的名流、精英,如戏剧界的梅兰芳、余叔岩、程砚秋、马连良;收藏界的张伯驹;美术界的齐白石、溥心、黄  相似文献   

18.
濮存昕     
<正>除了表演艺术家,人们总会给他另外一个称呼,社会公益家。作为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在过去的一年里上了8个戏、演出123场。每一部戏、每一场演出他都用心去做,把每一个角色活化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19.
米涛 《纵横》2014,(8):27-31
日军发动侵略。迫使百姓连夜逃亡 1933年,北平故宫的珍宝被伪装起来,悄悄南运。日本人已经步步紧逼,国民政府为了保全华北,在1933年5月的《塘沽协定》中,默认了日本对北平以北所有中国领土的占领,这一协定引发了中国人新一轮的抗议浪潮。  相似文献   

20.
程砚秋新创青衣碎步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六岁从荣蝶仙学艺,先学花旦,后改学青衣。他勇于创新,在青衣演唱和表演技巧上都进行过深入地研究。当时学青衣戏走路法,先生都是教给学生用手捂着肚子,用后脚跟压着脚尖那样走,每天让学生在裆里夹着一把管帚,在院中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