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准格尔旗大饭铺墓葬发掘于上世纪80年代,发掘者认为其年代为北朝时期,属于鲜卑遗存.本文通过该墓地与中外出土的匈奴墓葬考古资料的比较分析,特别是出土陶器与铜镜的对比研究,对准格尔旗大饭铺墓葬墓地年代和族属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该墓地应属于东汉时期匈奴遗存.  相似文献   

2.
拜城多岗墓地是新疆西部发现的墓葬数量较多的墓葬群之一,墓葬情况复杂,葬俗葬式多样,是早期铁器时代的研究资料。本文对于采集到的该墓地41具人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多岗居民的饮食状况;并结合墓葬类型、随葬品种类,男女性别以及考古学分期等对不同条件人们的食物差别进行考察,为该区域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饮食结构研究提供依据。分析结果显示,多岗居民δ15N平均值为12.56‰,表明食物中有较多的肉类;而δ13C分析平均值为-14.77‰,相应植物类食物中C4类植物为40%左右。参考周边遗址的出土遗存,其C4类植物应为粟或黍。  相似文献   

3.
正1985-1991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延庆军都山东周时期文化遗存进行考古调查,并选定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垙三处墓地作了科学发掘。三处墓地出土文物多达6万余件,因所出文物与其它文化不同,被命名为玉皇庙文化。在玉皇庙、葫芦沟两处墓地中,出土了尖首刀币9枚,其中玉皇庙墓地3枚、葫芦沟6枚;同时,还出土尖首刀币柄形坠饰9件,二者合计18件。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考古队对尖首刀币及尖首刀币柄形坠饰形制、出土位置等作了详尽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发掘墓葬56座,出土大批铜、石、陶、骨、金器等。墓葬形制可分竖穴土坑、洞室、偏洞室三种,绝大多数存在殉牲现象。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此墓地与岱海、鄂尔多斯地区的同时期考古遗存既有共性,又有一定区别。墓地居民可能从事一种较为发达的游牧经济。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巴音哈达墓地进行抢救发掘,清理墓葬3座,出土一批北魏遗物。巴音哈达墓地的发掘丰富了对鄂尔多斯地区北魏时期遗存的认识,是探讨4~5世纪拓跋代(魏)时期中国北方人群活动情况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
刘念  崔剑锋  李文瑛 《文物》2020,(8):89-96
<正>一概况营盘墓地位于新疆尉犁县东南约150公里,地处罗布泊西侧。1989~1999年,墓地经过三次发掘,清理墓葬112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墓葬年代集中在东汉魏晋时期[1]。该墓地是古楼兰地区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一处遗存,入选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墓地一座魏晋时期的竖穴偏室墓(编号99BYYM45),墓主为女性。墓中出土了一枚人面纹玻璃珠[2],为目前国内考古发现所仅见,其来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巴音哈达墓地进行抢救发掘,清理墓葬3座,出土一批北魏遗物。巴音哈达墓地的发掘丰富了对鄂尔多斯地区北魏时期遗存的认识,是探讨4~5世纪拓跋代(魏)时期中国北方人群活动情况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8.
花厅基地遗址地处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遗存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因素非常复杂,融合了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南北文化的特点.本文主要利用考古类型学及文化因素分析法对花厅墓地遗址出土的玉器资料进行粗浅的分析,并讨论花厅墓地的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蛤蟆墩墓地是甘青地区沙井文化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文章梳理了蛤蟆墩墓地的墓葬资料,依据出土动物骨骼的数量将20座墓葬划分为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对蛤蟆墩墓地的墓葬构筑方式、葬式、随葬品及墓主的性别、年龄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墓葬布局、人群构成和社会分工,揭示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虢国墓地出土玉器谈西周葬玉的使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葬玉在我国西周晚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大量葬玉中不但有缀玉面罩、玉琀、玉握;而且还有玉踏、脚趾夹玉等,这些应是汉代"金缕玉衣"的前身,为我国古代葬玉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10月,为配合新疆中泰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煤矸石厂和电厂灰场的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两处厂区用地所涉及的西沟墓地、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23座,遗址2处。出土铜、陶、骨、铁等文物近200件。遗址为青铜时代遗存。墓葬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墓葬为早期铁器时代苏贝希文化的遗存。晚期墓葬为公元7~8世纪的遗存,出土文物反映出多样化的文化因素,弥补了天山北麓地区唐以后考古材料的空白,为该地区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2.
山西黎城西关墓地是一处周代封国墓地。M7、M8是该墓地保存完整、出土青铜器最丰富的两个墓葬。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楷侯",据考证是"黎侯"。西关墓地就是周代黎国墓地。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情况、青铜器铭文内容推定M7为楷侯宰吹的墓葬,M8为楷侯宰吹夫人的墓葬,时代均为春秋早期。两墓的发现对于研究两周时期黎国历史与丧葬制度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凤林古城遗址浮选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农作物如粟、黍、大麦和大豆,以及田间杂草,如狗尾草、稗草、藜等。分析结果揭示,号称"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在汉魏时期曾存在过一个繁荣的农业经济社会,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当地先民能够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此次采用的网格式采样法在我国是首次尝试,选择房址F32划分网格采集浮选土样,通过对各网格出土植物遗存量化统计,分析不同植物遗存在房址内的分布特点,进而对室内空间功能区的划分进行复原。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和黄陵县旅游文物局对黄陵县阿党镇史家河战国墓地进行了全面勘探及发掘,清理墓葬37座,出土了一批丰富的战国时期遗存。史家河墓地的发掘丰富陕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也为辨识该区域同类遗存的年代及性质提供了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5.
大甸子遗址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遗存,包含有居址、墓地两部分。大甸子墓地共清理804座墓,出土420件彩绘陶器,具有较高的考古与艺术价值。根据图案内容,可将大甸子彩绘陶器纹饰分为卷曲纹、动物面目纹、几何纹、特殊纹样四大类。大甸子彩绘陶器数量多寡、组合关系、纹饰种类的变化等具有标志墓主人生前社会等级、地位、身份等功能,是夏家店下层文化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  相似文献   

16.
襄樊邓城区域是楚文化遗存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1971年以来先后发掘了四处楚文化遗址和八处楚文化墓地,并出土了大量的楚文化遗物,其时代可分为春秋早、中、晚期和战国早、中、晚期。本文对该区楚墓地的分布、特点、性质、墓主人身份和与邓城遗址及周围遗址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博》2021,(1):3-14,F0002
2016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瓦石峡镇南10公里处的沙漠中抢救性发掘墓葬4座,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独木棺墓两种,分属两个时代,初步推测为汉晋时期楼兰国至鄯善国的遗存。瓦石峡墓地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从墓葬出土遗物反映出此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相似文献   

18.
2004年重庆奉节赵家湾墓地共发掘墓葬20座,出土各类文物300余件.其中东汉墓葬15座,包括砖室墓和崖墓,随葬品以陶器和"五铢"钱为主,年代不早于东汉中期:蜀汉砖室墓1座,延续了东汉晚期墓葬风格;东晋砖室墓1座,出土大量精美青瓷器,文化面貌与同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趋同;明代墓葬3座,均为土坑墓.该墓地时间序列完整,出土文物丰富,为我们研究峡江地区考古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9.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随州市博物馆对叶家山西周墓地进行了发掘。目前已发掘墓葬63座、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漆器、玉石器等共739件(套),其中铜器325件(套),部分铜器铸有铭文,有的铜器上铭曾侯或曾侯谏。此次报道的M1、M2、M27是墓地中的较大型墓,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且3座墓均出土了成组的铜礼器。根据随葬器物和铜器铭文判断,此墓地为西周早期曾侯家族墓地。M1的年代大体在西周成王或康王时期,墓主可能是师;M2的年代大体在康昭之世,墓主可能是曾侯谏的媿姓妻子;M27的年代似应在昭王晚期或昭穆之际,墓主可能是白生或其夫人。此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及曾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位于河南荥阳市贾峪镇的明代周懿王墓地,出土有周懿王及其王妃和祔葬者共计7个个体的骨骼遗存。这些研究对象都属于明代贵族阶层,其中部分个体的卒年、性别、年龄和身份信息都有文字记载。本文尝试对这些遗存开展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观察明代贵族阶层的食谱特征,并通过与当地同时期普通人群的数据对比探讨明代阶层分化对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