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青铜短剑是青铜兵器中独具特色的类别之一.出土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区域、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大体有东北系统、北方系统、西南夷系统、吴越系统、巴蜀系统.综观各系青铜短剑间之最大区别在其柄部,北方系统青铜短剑从一开始就栖身连铸,自成体系(图一);西南夷短剑虽也柄身连铸,但柄的形式及纹样变化极多,别具地方特色(图二);而东北系统短剑却柄身合装、附加装置使用;宝鸡(弓鱼)国墓地及西南地区巴蜀文化中则发现了大量极有特色的扁茎柳叶形铜短剑,剑身后有短扁茎并有穿用以装置剑柄,我们称其为扁茎柳叶形短剑(图三).而人面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地处祖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战国秦汉时期有古夜郎国雄踞此地,曾因"夜郎自大"这一成语的夸夸自诩而闻名于世。从贵州省博物馆藏的一批具有区域性文化特征的青铜文物可以证实:贵州地区存在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其发展脉络独立清晰,青铜文物器型独特,纹饰迥异少见,这种文化在汉文化向西南夷地区推广融合进程中,迅速与汉文化融为一体,回归华夏。  相似文献   

3.
2011年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盐源县梅雨镇八家村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残墓20座,多为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的墓口覆盖有大石。墓葬内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器、铜器、铁器、铜铁复合器、绿松石、海贝等,其中陶器以双耳罐最为常见,铜器有剑、刀、矛、钺、镞和马具等。从出土的随葬器物来看,八家村墓地文化面貌比较一致,基本上集中在一个大的时期,推测其年代大致在西汉时期。八家村墓地反映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与西南夷考古中的滇、夜郎、邛等青铜文化相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征,同时它与周边同期的青铜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它的发现为西南夷考古研究和盐源青铜文化探索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证中国历史博物馆新征集入藏的小型青铜四轮车是东汉早期的明器輀车,墓主是西南夷笮人的上层人物。西南夷笮人用明器青铜輀车随葬,说明已经受到汉文化影响,但汉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5.
铜镯是"西南夷"地区青铜时代最为常见的青铜器种类之一,考古发现数量众多,造型和纹饰因地而异。这种装饰品对于研究青铜时代西南先民的青铜艺术、技术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之前关于西南夷青铜器的研究,更多集中于铜鼓、铜兵器等主要铜器类型,而专门对铜镯展开的专题研究较少,因此目前对云南各地域铜镯的合金成分与制作技术特征缺乏整体性认识。与此同时,由于铜镯是一类常见的装饰品,对其进行研究可更直接地反映不同文化人群对金属资源的掌控、青铜技术的选择等考古学问题。根据文献记载,云南西部保山昌宁一带是西南夷中哀牢的主要分布区,近年来对该地展开的考古发掘工作为研究哀牢青铜文化提供了科学的实物资料。为了探讨昌宁地区哀牢青铜文化铜镯的合金成分及制作工艺特点,深化对云南不同地区出土铜镯技术特征的认识,本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昌宁出土的6件铜镯进行了成分分析和金相观察。结果显示,此批铜镯全部为锡青铜,含有少量的砷、硫、锑等杂质元素;其制作工艺多样,铸造、热锻和热锻后冷加工等多种方法并用。在此基础上,收集云南其他地区出土铜镯的科技分析数据,并结合类型学展开对比分析,把握各地铜镯制作技术的差异和联系。结果表明,云南各地出土铜镯,均以锡青铜为主,制作工艺上铸锻并重,这反映了西南夷青铜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进一步观察发现,铜镯的合金配比和加工方式又表现出明显的当地特色,如哀牢铜镯的平均含锡量最高且十分稳定,而滇、昆明夷铜镯的锡含量范围非常离散。各西南夷族群所采用的铜镯制作方法的同与异,究其原因,可能和铜镯造型、族群对资源的掌控能力、人的审美喜好等方面有关。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从铜镯这一被较少关注的青铜器类出发,结合成分、金相与类型学分析,综合以往研究对云南各地域出土铜镯工艺技术的共性及区别展开讨论。总之,铜镯作为云南地区常见的人体装饰品,不仅展现了不同区域少数民族对铜镯这一器型采用的合金配比与青铜制作工艺,而且从非实用器的角度反映了西南夷对资源的利用与掌控、审美思想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古滇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其之所以如此光辉灿烂,学术界已有诸多探讨,其中之一便是古滇青铜文化曾受到了古代巴蜀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但也有学者认为从古滇文化中看不出多少楚文化因素,并对“庄蹻入滇“持怀疑态度.本文谨通过对滇楚青铜兵器进行比较,以探讨楚文化对古滇青铜文化之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在早期中外交流中,青铜是重要的内容。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科技水平的提升,围绕青铜所展开的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古代中国青铜文化的独特性、古代中国在青铜冶铸传播中的作用等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在殷商时期达到高峰。考古工作者在殷商早期的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了多个青铜作坊。南关外青铜作坊,面积约8000平方米,出土有坩埚、炼渣、陶范、  相似文献   

8.
韦姗杉 《文物春秋》2009,(2):20-23,55
作为古代壮族青铜文化代表的铜鼓在2000多年的时间中,经历了萌芽、发展、鼎盛和衰落几大发展阶段。这种演变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变迁,同时也折射出我国古代壮族青铜文化的发展轨迹。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从不同类型铜鼓的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两方面对古代壮族青铜文化的发展历程做一考察。  相似文献   

9.
胡鑫 《黑龙江史志》2014,(3):326+328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王国-"句町王国"创造了流芳后世的句町青铜文化,现存于云南文山州博物馆的"青铜人面鱼形四鸟纹当卢"便是句町青铜文化的遗物,其器形独特,纹饰精美。从它的器形、纹饰、材料等方面都映射出了古句町王国灿烂的青铜文化,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唐代是一个承先启后、大放异彩的重要时期,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隋唐文化源远流长,犹如汇聚百川的大河,气势磅礴,奔腾向前。了解隋唐文化的特点,首先要追索其本源。这个本源就是商周秦汉文化。商周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量的青铜器用于祭祀,大量的青铜兵器用于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从夏代起开始进入文明时期与青铜时代。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是宗法制,反映在青铜器上则是礼器十分发达,成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显著特点。根据考古发现,从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夏族的日用炊食器主要就是陶鼎;因此,进入夏代以后,仿陶鼎而铸造的青铜鼎就成为夏代夏族最主要的礼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例如1987年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鼎。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诸如《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从此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商汤灭夏以后,中国古代青铜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到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越南青铜文化艺术的起源、发展,青铜艺术品的类别、铸造技术、造型、纹饰纹样、风格、民俗文化等方面研究入手,以其出土实物资料为依据,论证越南青铜文化深受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和外来文化之影响,并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越南的青铜文化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出土的遗存较为丰富,类别也较齐全,而且,所铸造的青铜艺术品璀璨绚烂,并且,许多器物蕴藏着浓厚的越南文化而独具特色,令人喜爱!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器物之造型、纹饰、技术工致殊绝、独树一帜,特征鲜明而成为越南青铜文化艺术的瑰宝。自古以来,中越两国一衣带水,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绵延2000多年,这是中国、越南经济交通和文化艺术交流水乳交融的结果,是中越人民世代友谊的见证。  相似文献   

13.
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造型、纹饰和冶铸技术上,都无疑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珍贵遗产。它所表现的青铜文化特征,是世界古代文化中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东方文化在商周璀灿的青铜文化中,神秘怪异的动物纹饰及造型占有很大的比例,该特征一直持续到西周中期。这种装饰风格不仅是奴隶主贵族审美观的简单反映,更是一定社会思潮的影响在青铜器上的集中体现,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6,(11)
正说起中国青铜器文化,用"器以藏礼"四字概括最恰当。礼器是我国古代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具。我国青铜礼器铸造始于夏代。1973年,沉睡了4000多年的青铜爵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三期堆积层重见天日,这是我国第一件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青铜礼器,它的破土而出为我们打开了古代青铜礼器铸造研究的大门(图1),让我们看到了夏代青铜礼器的身影,以后陆续出土了酒器爵、角、斝(图2)、盉和食器鼎。青铜礼器在夏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0月,中国科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文化考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该书展示了当前国际考古界对中国古代北方青铜文化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6.
部分四川青铜器的科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蜀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青铜合金技术、铸造技术、以及表面处理技术都是很有特色的。1980年,田长浒先生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时,曾分析过六件四川战国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对我们了解这地区的青铜技术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来看,目前对巴蜀青铜器的科学考察还做得不够,本文的目的便是通过部分考古实物的科学分析,对这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姜玉涛 《收藏家》2010,(2):47-50
我国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在殷商时期达到了顶峰,商代的青铜器,正如甲骨文一样,成为商代文化的标志与象征之一,减如李济所说,殷商时代实乃中国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一座巅峰。青铜器上的铭文,也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以文字为媒介的第一手史料,其在考古学与历史学中的价值,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8.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肖梦龙吴、越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两颗明珠,具有着多方面的特点。以“吴戈越剑”为代表的青铜兵器铸造,就是其突出一项。吴、越青铜兵器的质精物美,在当时就已驰名列国。但是,对于吴、越兵器的研究,目前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课题,这主要因为各...  相似文献   

19.
《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是西南博物馆联盟13家国有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青铜文化主题大展,荣获了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展览共构建了明、暗两条故事线:明线通过汇集西南地区青铜器艺术精品,展现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暗线通过《史记·西南夷列传》串联区域内各青铜文化,讲述汉王朝开发西南边疆的故事。策展团队以暗线为核心设定陈列主题,运用切片式、互证式的方法进行展览内容设计和展品解读,最终将一个主题鲜明而有个性、内容详实而有趣味的展览呈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20.
范男 《四川文物》2007,(2):64-73
云南青铜文化是一个具有独特特性的地域文化,它是构成中华灿烂青铜文明的一部份。其依区域而呈现各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以环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构成滇类型;以洱海周遭地区的青铜文化构成洱海类型;以滇西边地的青铜文化构成滇边类型;以滇南红河流域的青铜文化构成的红河类型。云南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表明,其青铜文明渊源有自,是在本地独立发展起来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周邻四川、广西等地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并对越南北部青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