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璇 《东方收藏》2024,(2):107-109
作为长袖舞一种杂技化的延伸,盘鼓舞是汉代乐舞中颇具艺术价值的典型。汉画像中栩栩如生的乐舞形象,不仅再现了时代风貌,更为汉代盘鼓舞的研究提供了图像依据和形象映射。利用图像学、舞蹈身体语言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对现有出土的汉画像石与拓片图像等实物资料进行细致考察。文章通过对汉代盘鼓舞艺术风格和身体叙事的具体研究,探寻汉画像中盘鼓舞的艺术特征与审美文化,力求还原盘鼓舞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2.
霍占营 《沧桑》2013,(2):188-190
汉文化博大精深,汉代的音乐舞蹈不但发扬光大了先秦时期的艺术之美,还兼收并蓄,融汇了其他民族及外域民族的艺术精髓,彰显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以建鼓舞、踏鼓舞、长袖舞、七盘舞等为代表的舞蹈形式,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中华民族乐舞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代画像石中的"荆轲刺秦"图像分布于山东、四川、陕北、浙江等地,在构成要素上具有基本相同的图像格套。古代文献与刻石图像的比较表明,陕北和山东地区汉代画像石上的"荆轲刺秦"图像最为契合《史记·刺客列传》之描述。儒家所倡导的忠义孝勇的道德规范及复仇行为的盛行是其广为流传的社会基础,这一故事成为了汉代中下层官吏及豪强富绅昭彰逝者、训诫子孙及崇丧邀名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在河南省巩义市一座汉代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金鸟饰",造型别致精巧,鲜见于中原地区出土汉代文物。本文通过对文献、汉代图像及实物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金鸟饰"即金胜的观点,同时对"胜"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叶其峰 《收藏家》2002,(8):54-55
在我国古代印章中,有一类称作肖形印的印章,方寸之间,古人以其精巧的雕工,刻画出无数生动精美的人物、动物、花鸟虫鱼。它是古代最小的浮雕、画像,韵味无穷,令人赞叹。其中汉舞乐百戏肖形印,更是汉代艺术宝库中的奇葩。汉代著名的舞蹈、百戏、在肖形印中几乎都有反映:盘舞。见干(图1)右上角。舞者足下有二扁状物,乃汉代盘舞中特有的盘的肖形。盘舞又称七盘舞,舞时七盘摆放地上,中配一鼓或两鼓,舞者舞跃其中。盘舞图像又见于沂南画像石及四川彭县出土的盘舞图画像砖。不同的是,沂南画像石有七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马球运动的源流,一直是体育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此文采用二重论证法,主要借助新发现的民间收藏的汉代"打马球画像砖"进行考证分析,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尽量弥补材料之间的缝隙,并从图像到文化,推断汉代人的娱乐与竞技生活状态,进而证实视觉图像中东汉马球的技术形态和马球盛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汉代艺术中的大象图像是构成汉画中神异和祥瑞世界的一部分。山东、徐州、河南、陕西等地区均发现有大象题材汉画像石,往往与骆驼、驯象者组合出现。驯象者与尖帽胡人、光头僧人混杂,形成了"胡人—象"图像模式,可视为汉代中外交流的产物。这一新的图像样式经寓华胡人传播,通过丝绸之路与佛教渐次进入中土,同商周以来中国传统动物纹样中的象图像结合,产生了"六牙白象"、"僧侣(仙人)骑象"等新内容,并体现出早期佛、道美术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古已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发现其中有诸多树的图像,树作为象征符号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寓意,本文结合文献以及《太平经》中"人有命树"的观念,揭示了汉代关于精神世界与冥世的观念,探讨了汉代人的宗教思想和生死观以及墓葬作为死后的黄泉世界营造"理想家园"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汉代画像以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等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方式多种多样,整体构筑着人们对汉代社会思想的立体认识.以往仅局限于解释图像地域特征、时代变化、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近年来学界多关注图像的程序与空间性,图像与其所有者和出资修建者的关系等,拓展了对汉代艺术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郑燕欣 《神州》2011,(14):113-114
任何的历史遗留都是见证或者一部历史文献,汉代画像石的图像无疑就是一部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南阳两汉画像石刻内容丰富,题材繁多,在全国画像石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本文从音乐图像学的角度,从汉代画像石入手,试谈中国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娟 《华夏考古》2014,(1):92-99
山西离石吴执墓前室门楣画像上的"车马右行"图像,其起点是昆仑仙境,其终点则是现实的人间。墓葬通过构图模式,传达出独特的"复活"思想。前者建立在"西王母-昆仑山"信仰之下,而后者与已在汉代式微的"司命"信仰有关。吴执墓画像既体现了东汉时期民间信仰的多元化,亦是对已知汉代民众生死观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阙形龛是汉地工匠对佛教艺术进行改造的一次尝试。由于西王母图像和佛教图像长期存在互动关系,是汉代工匠改造佛教艺术的出发点,因此如果追溯其源头,西王母图像成为此文讨论的切入点。通过对汉画中"西王母+双阙"模式和佛教艺术中"补处菩萨+阙形龛"模式的图像与意涵的比较、巴蜀与河西之间的交通以及河西地区天堂观念的考察,此文推断阙形龛的创意应该是来自四川地区汉画中的"西王母+双阙"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了汉代墓葬中的龙虎图像组合资料,从"空间性"及组合关系的角度出发,尝试拓宽取材标准,并结合这些材料的地域分布、表现形式及空间位置等,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了龙虎图像组合的功能,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探寻其所反映出的汉代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野出土汉画像砖戏车图像进行了分析,根据图像存在的杂技技艺上的不合理因素,指出戏车图像并非完全写实,不能说它代表了汉代杂技艺术的最高水平,也不能贸然认为其与汉代车骑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一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东汉盘鼓舞画像砖~([1]),系早年在新野汉墓中出土。该画像砖为实心,略呈方形,长39、宽40、厚4.7厘米。此画像砖以高浮雕手法,刻画出汉代七盘舞的生动场景。画面左侧一女伎,头梳高髻,身着长袖羽衣,双手各曳长巾,细腰如束,下穿喇叭口长裤。女伎足下置盘六枚,作三角形排列,旁置一鼓。女伎双臂高举,长袖翻飞,一足踏  相似文献   

16.
汉画像乐舞百戏与反映"社交"和"日常生活"内容的构图要素所构成的最为密切的叙事意义上的联系,应该是汉画像乐舞百戏与上述构图要素之关系的表现和反映,也是乐舞百戏在汉代庄园生活中真实存在情况的某种表现和反映。从图像叙事艺术的角度看,汉画像以其对汉代庄园经济生活的表现和反映而展示的是一种庄园叙事,而乐舞百戏即是这种庄园叙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熊龙 《文博》2012,(1):38-44
东汉"东井戒火"陶井常为研究秦汉社会史的学者所引述。多数学者认为其释文当作"东井灭火",并由此认为陶井图案象征了汉代灭火的场景。实际上,经过字形的比较与考察,陶井的铭文当作"东井戒火"。"戒"与"灭"字虽是一字之差,却导致了图像含义诠释的较大差异。释读为"灭火"而推论得出的汉代社会史、火灾史,应进行重新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试析汉画像中戟的图像马华民戟是汉代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较常见的图像。朝的研究除了涉及汉代冷兵器发展情况外,还涉及到汉代社会等级、思想意识、军事制度等问题。本文仅对汉代朝的形象、形制、工艺、效能等问题探微钩沉、求教于方家。一、汉画像中戟的表现形式与作...  相似文献   

19.
陕北的榆林东部(以及山西吕梁地区)是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近50年来的发掘、收集和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然而我们对它的认识深度并未赶上资料增长的速度。本文以图像分析的方法,将陕北汉代画像石当作一个连续发展的有机整体来看待,以纪年画像石为依托,通过追踪题材的衍生、配置与消长,图像与造型的变化,尤其是以西王母图像的演变为主要线索,试图建构图像的类型与年代框架,深化和促进对陕北汉代画像石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庞政 《南方文物》2020,(1):78-88
汉代壁画和画像中有一些特殊的图像,表现为一个大神两臂分别拥抱伏羲和女娲。学界多认为中间的神祇是"高禖"神。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证,认为图像中的神祇应该是汉代最高天帝——太一,且多出现在以昆仑、西王母和天门为中心升仙信仰环境中,其本身就是信仰的一部分,反映了时人对"太一"的崇拜。此外结合其他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太一和麒麟的关系、太一的形象以及太一信仰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