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文涛 《沧桑》2014,(5):46-49
东魏、北齐是中国长城建设史上的重要时期。东魏、北齐虽然没有汉、明等王朝国土之大,但其国土北接突厥,西邻北周,南有梁、陈,形势险恶。在此地缘形势下,东魏、北齐修建了一道体系完整、严密的长城。这里在史料和实地调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诸多学者研究成果,对东魏、北齐历次修建长城的时间、起讫、线路等进行逐一分析。在武定三年长城的性质、历次长城的起讫、西河总秦戍等问题上提出一些与前人不同的看法,并对相关学者观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2.
东魏北齐侵梁夺地及北齐欲在建康建立傀儡政权,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大体说来,可以乾明元年(560)为界,将东魏北齐历史分为二期,此前为积极进取的时期,此后为维持现状及衰亡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东魏、北齐时期墓葬壁画中的莲花纹进行了初步探讨。文中的壁画不仅包括彩绘壁画,还包括如模印、拼镶砖壁画等壁面装饰。内容主要从墓道壁画、墓门壁画和墓室壁画三个部分对莲花纹做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东魏、北齐墓葬壁画中莲花纹图案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东魏、北齐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效俊 《考古与文物》2000,(5):68-88,96
迄今发现的东魏、北齐墓葬分布在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北京等省市。时间跨度40年,从东魏天平四年(537)到北齐武平七年(576)。纪年墓葬33座(东魏11座,北齐22座),依据墓室形制和随葬品推定为此期的9座,共42座。它们基本覆盖了东魏、北齐统治的时空范围,且呈现出大体一致的物质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5.
北魏末时期的尖锐民族隔阂时局下,高齐集团需要文林树立正统的高齐王朝德望,稳定齐受魏禅的政治局势。但是由于自身的北人政权性质,北齐诸帝在任用文林的同时,常常伴随侮辱治臣方策,迫使文林趋于狎戏的“倡优”社会角色。不过这也为“倡优”文林执国政提供了空间,“倡优”文林集团资凭自身的“倡优”荒诞性格与高超的政治手腕,促成“倡优”文林掌握齐廷,为北齐国体的汉化提供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方法路径和权力理径。  相似文献   

6.
东魏迁都邺城,学术文化中心转移,北魏太和以来积累的文明成果萃集邺下,为东魏北齐史官制度的发展与《魏书》编纂提供了良好条件,并由此形成了史馆修史与大臣监修制度。大臣监修与史馆修史二者一体,史馆是一专门修史机构,似在宫禁集书省与起居省内,已不同于北魏秘书省之史阁。大臣监修改变了北魏以来秘书监、丞典领国史的传统,入馆修史加兼著作,脱离了秘书著作系统。著作从秘书省游离出来,与集注起居形成更加密切的关系。东魏北齐沿承北魏,置集书省和起居省,北魏以守尚书典注起居,东魏北齐以散骑常侍等侍官监领或撰修起居注。史馆修史与起居集注,造就了《魏书》、《齐书》、《齐纪》等史书。东魏北齐史官制度变化的依据为礼制的修订,唐代礼多因循北齐,故其史馆修史制度亦上承北齐。  相似文献   

7.
东魏、北齐时期,国家设置"道"作为大都督、临时行台和地方化的稳定行台的活动区域的规定.但是,随着东魏、北齐国家军事征讨制度的改变,逐渐取消了大都督和临时行台的设置.在这个过程中,"道"与地方化的稳定行台成为固定的结合,因此,"道"成为地方化的稳定行台区的代称.这种"道",实际上,是东魏、北齐国家控制地方的重要军政区域,在对外实行军事防御以及保证国内统治秩序的稳定上,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敏 《四川文物》2020,(2):71-76
东魏北齐邺京里坊的设置沿袭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文献记载往往以里或乡里形式称谓居住地。然而有4方东魏北齐时期墓志,志文记载墓主的居宅异于常例,为某行某里,或某行某坊。通过对墓志时代及墓主身份等因素的综合研判,并结合史书记载,可知东魏初至北齐末,某行某里(坊)是邺京里坊称谓的一种常用格式。"行"的称谓源自邺京行经尉制度,行名与里(坊)名的连用,是基于城市治安管理角度所产生的隶属关系的呈现,在名称上反映了某行区域内里的管辖情况。且行名与里名存在一定关联,将行名与里名对照,可知邺京部分行名与里名相同。  相似文献   

9.
前人对东魏北齐时期邯郸县设治问题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撤治说"和"设治说"。河北省磁县出土的《窦奉高墓志》记载窦氏在北齐时期被授予"邯郸县伯"的爵位,为"设治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
<正>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40公里处,东西两峰共有21座石窟[1],石窟始凿于北魏末至东魏时期,经历北齐、隋代,唐代发展至极盛,五代宋元以后鲜有耳闻,其后明代又有所复兴。东魏北齐是天龙山石窟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北齐是中国佛教造像史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由于中外海上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断传来的印度佛教艺术的各种风格流派又使北齐造像呈现出迥异于以往的新风尚。在雕塑技巧上"其手法由程序化的线形渐入于立体的物体表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地方豪右与东魏北齐政权关系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双方斗争的经过 ,并结合此间出现的地方行政区划由大量膨胀到天保七年一举大量并省 ,指出行政区划增减与豪右和朝廷关系的消长变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魏末朝廷国力枯竭 ,不得不征募各地豪右出征纳财 ,而酬以官职 ,促成州郡增多。这些豪右非高欢嫡系 ,高氏掌权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打击 ,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则是其中一环。  相似文献   

12.
冉万里 《文博》2020,(5):100-109
出土于河南沁阳、现藏美国纽约的东魏武定四年(546)道颖造像碑碑阴的太子诞生图像,采用一图数景式布局,其中的九龙浴太子及属于"三十二瑞应"的黄羊生子、白象生子、国界枯树生花等,都是中原北方地区珍贵的佛传故事题材,而帝释、梵天持水罐灌洗太子则与犍陀罗造像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对太子三十二相中的"二手过膝相"等常被忽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三十二瑞应"图像与南朝地区的同类图像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点,中原北方地区多采用一图数景式与一图一景式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南朝地区多采用一图一景式,而敦煌莫高窟则采用叙事式的连续画面构图方式,显示了地域性和载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检诸史册,晋阳城最光辉灿烂的暑期当为北齐。 北魏权臣高欢长于杀伐、工于谋略,自扶立东魏建都邺城后,视晋阳城为霸府所在,承建大丞相府、晋阳宫城。东魏武定七年(550年),高洋废去孝静帝元善,建立北齐。北齐历六帝二十八年(550年~577年),称晋阳为别都。  相似文献   

14.
李峥 《文物世界》2012,(6):11-13
北齐时期所雕凿的石窟现存最有代表性的有两处:一处为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另一处为河北响堂山石窟。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处石窟虽然同为北齐时期的石窟,但其造像却是有的清瘦,有的丰满。  相似文献   

15.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东西两峰共开凿25座洞窟,石窟始凿于北魏末至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代,至唐代达到极盛,五代宋元以后逐渐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