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与历史文献相结合,认为霍尔果什山口、库尔帖节克山口、布才拱拜孜以及乾隆纪功碑址四个重要地标确定了清朝版图全盛期的帕米尔高原西部、南部国界线,纠正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嘉庆二十五年同一地区的国界线画法失误,以及地图集各时期全图帕米尔国界的画法由来。  相似文献   

2.
依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结果,再次确认19世纪瓦罕国的疆域,回应学界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瓦罕国主体部分位于喷赤河两岸,并不等同于现在阿富汗的瓦罕行政区。现代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精确复原”离不开文字、地图等纸面史料,更要重视实地考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苏两国的争议中,一个最大的领土争端是在阿富汗狭长的瓦罕走廊以北的帕米尔山区。争端的性质是严重的,因为它冲击着和平.随着缓和,两国之间紧张局势的重大根源才能得以消除。而且,这一潜在争议的消除,对于邻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具有重大的地缘政治意义。帕米尔地区事实上的中苏边界是顺着萨雷阔勒岭走向的。这一山脉构成了东部的塔里木盆地和西部的流入阿姆河(又名乌浒河和喷赤河)的各地区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4.
对于帕米尔高原、瓦罕走廊、塔什库尔干这些地方,我过去的知识仅限于简单的文字记述及地理图册上标识的方位。现在我必须身临其境,观察访问。因为按《游记》一书中的描述,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尼古拉·波罗、叔父马飞阿三人是从这里进入中国,见识令他们惊诧不已、羡慕不已的东方文明的。  相似文献   

5.
从喀什出发,一路西行,走中巴公路,进入山区,一片崇山峻岭拔地而起,穿越天梯葱岭古道——盖孜峡谷.车子盘山而上,从海拔不足1000米的地方,送到高原深处约4000米的喀拉库勒湖. 十六年来,早已不记得自己沿着这条路走了多少遍,曾伫立在白沙湖,体会它的刚柔之韵;也领略过布伦库勒湖藏在深闺的纯净之美;曾攀登过“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胸膛;也触摸过近1400年历史的西域古堡的城垣;更沉醉在盖孜河畔充满生命力的杏花林. 帕米尔作为当今世界上最简洁、纯净的地域之一,几大山系粗粗勾勒,望过去好似简洁到只有几种色块组成一样.雪岭、峡谷、温泉、怪石、异草、牧羊,陪伴我走过了帕米尔的无数个春夏秋冬,见证并纪录了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塔吉克民族的生活方式.每一次按下快门,对我而言都可谓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服事制、郡县制、羁縻制 ,最后构成中华多元一体的疆域观念与制度 ,充分体现了中华帝国的统治体系与秩序。古代东北地区的疆域史与边疆政策史均属于中华疆域史的范畴 ,呈现为东北地区与中华帝国的紧密联系与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疆域史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有西南地区疆域形成变化及历代王朝设治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历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开发以及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此外,与疆域形成有关边疆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西南边疆与境外地区的联系等方面的内容,也属于西南疆域史的范畴。对近10年来西南地区疆域史研究的情况,分别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战国疆域不仅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还属于战国史的研究范畴。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攻伐频繁,疆域变迁剧烈,研究战国疆域变化有助于明晰各国在空间上的活动范围与动态过程,直观地了解各国盛衰、势力消长,甚至统一王朝形成的地理进程。因此,战国疆域研究对探讨历史疆域变迁、战国史有着重要意义。战国疆域的研究肇始于清代考据学兴盛之际,首先表现在对《战国策》地名的考证上,再到战国编年史的刊刻、战国疆域图的绘制,战国疆域的研究在地名、纪年、地图等方面开始扩展。民国时期,战国疆域研究继续在沿革地理基础上深入。20  相似文献   

9.
正在想这些柯尔克孜的时候,帕米尔打电话来了。帕米尔是我在帕米尔高原上认识的。也因为他,我认识了阿拉依木和巴合提古丽还有别的那些不知名的柯尔克孜人。帕米尔高原的夜总是比较寒冷。虽然是七八月份,但连那些紫色和粉色的小花都在夜里蜷缩起了身子。从雪山上下来的风,哈着冷气,让人不自觉地要打寒颤。  相似文献   

10.
<正>北山羊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天山等高海拔地带,是众所周知的高原明星动物,随着当地政府和牧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提高,昔日难觅踪影的北山羊,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在塔什库尔干县,不管东西南北哪个方向,随意找一座能开车上去的山,放眼四周,视觉范围内的景物绝对出乎你的想象,颠覆你的视觉。我选择从达布达尔乡境内上山,站在海拔近5000米的山之巅,正对面是著名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的左边是兴都库什山脉,最左  相似文献   

11.
外绳纹内布纹筒瓦起源于三晋地区魏国的工艺技术,随着魏国的西进遂传播到秦国东部和北部;秦统一期间这种技术随魏地工匠传播到关中;西汉早中期之前,内麻点纹和内布纹筒瓦同时在原秦国疆域并行,并传播至长城地带,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此后布纹瓦技术随着汉文化的确立在帝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地传播.  相似文献   

12.
帕米尔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塔吉克人就居住在帕米尔高原的东部,也就是新疆的西南部.其西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通过瓦罕走廊与阿富汗相望,南与巴基斯坦相邻.帕米尔高原南有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仑山,海拔8611米;北有著名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塔吉克人生存的山间谷地海拔一般也在3000~5000米.  相似文献   

13.
《旧唐书》称蒙古族为“蒙兀”,《新唐书》称之为“朦瓦”,《辽史》称之为“盟古”,明初修《元史》称为“蒙古”。传说蒙古族起初住在斡难河(鄂嫩河)的不儿罕山(大肯特山)。到赤都忽儿孛阔时,出现了联盟的军事集团,宋孝宗谆熙十六年(1189年),铁木真被选为合罕(军务酋长)。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对安徽肥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进行断代研究,认为大墩孜组属于商代早期,馆驿糖坊组属于商代中期,上派组属于商代晚期。该地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表明安徽江淮西部地区是中原商文明通过淮河南下至长江流域,乃至更南地区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5.
60年来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外敌入侵、国土残缺不保的局面,怀有爱国主义热情的学者开始对中国疆域史进行研究,使国人面对国土沦亡的局面不至于"数典忘祖,随声附和".①这一时期先后出版了几部疆域史著作,如顾颉刚、史念海合撰<中国疆域沿革史>,②夏威著<中国疆域拓展史>,③童书业著<中国疆域沿革略>,④等等.这些重要著作可谓开拓了近代中国历史疆域研究的先河,但缺少从多民族国家角度来看待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的视角,基本上往往以历代王朝疆域为限来论述历史上的中国疆域.  相似文献   

16.
瓦罕走廊连接着西域通向中亚、南亚各国的道路,战略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在大食东扩的背景下,该地区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波斯复国运动的总后台为唐朝,而吐火罗等国的向背,以及中亚诸小国来唐朝贡,背后是诸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怛逻斯战役是唐朝与大食为争夺中间地带的宗主权和势力范围而长期竞争、对峙的结果;唐朝册封的目的就是在明确宣示中亚诸国与唐朝的宗藩关系,激励、支持他们与大食对抗。唐朝葱岭镇的设置意义极大,不仅控制了瓦罕走廊的进出口,而且切断了吐蕃经勃律道进入西域的通道。  相似文献   

17.
帕米尔的山     
到帕米尔高原的时候,内地已是春时花开的季节。虽然帕米尔还是寒气袭人,冷风劲吹,但暴风雪肆虐的日子已悄然远离,终日晴朗的天气,使我得以与帕米尔清晰相对,在与帕米尔的“亲密”接触中,给我深刻印象的,是那静静矗立的绵延群山。  相似文献   

18.
韩连赟 《丝绸之路》2012,(11):35-38
漫步在大山构成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石山、石城、石寨,这里是山的高原,石头的世界。石头构成了帕米尔的主调,石头构成了帕米尔的脊梁和血脉,石头彰显着帕米尔的个性和色彩。“塔什库尔干”是石头城之意,石头城书写了帕米尔的历史,也见证了人类发展的脚步,城堡坐落在高山之焱,距今已有2000年。  相似文献   

19.
伯希和  耿昇 《丝绸之路》2014,(21):45-52
1906年10月25日 瓦阳和马车夫出发了,我辞退了民工们,终于有些自由时间可以写点东西了。我利用这点时间,向地理学会报告我们的某些消息。总而言之,我觉得很明显,玉代克力克以北的建筑,只能大约与汗宫(罕乌依)古建筑是在同一时代被遗弃的。当这些水再无力气流经沙漠时,玉代克力克便如同汗宫(罕乌依)一样地被荒废了。它的荒漠化也可能是稍早一些,因为它更靠东部。  相似文献   

20.
伊斯玛仪派(亦称七伊玛目派)是一个对伊斯兰教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宗教哲学派别。帕米尔塔吉克族伊斯玛仪派以极其复杂的宗教哲学和打上神秘主义烙印的组织结构闻名于世,肯定人的理性与侧重世俗主义是帕米尔宗教文化的实质内容。公元11世纪,纳赛尔.霍斯罗乌(Naser Khosrow)在帕米尔传播伊斯玛仪派以后,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正宗伊斯玛仪派宗教哲学的伊斯玛仪派兼收并蓄,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