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鹏 《华夏考古》2022,(1):111-115
雌盘制作年代为春秋晚期前段,是曾任蔡景侯太师的子趒(朝)之子雌所作。子趒(朝)是蔡庄侯之孙、蔡文侯之子、蔡景侯的兄弟。该盘形制独特,纹饰细腻,铭文内容丰富,对蔡国铜器断代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四环耳双衔环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据《明嘉靖·南阳府校注》记载,南阳武侯祠始建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唐朝时期的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已经名扬天下,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大量诗作佳篇中,宋金对峙时遭到严重的破坏,曾一度不复存在,元朝,南阳武侯祠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在元延佑四年(1317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受朝廷之命到南阳武侯祠宣诏书,命名为:"武侯祠",南阳武侯祠有了法定的地位。明清时期在元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对祠宇的保护并不断进行修葺。把五十年代进行土地改革,武侯祠祭祀田分给周边佃户耕用的、六七十年代诸葛书院作企业职工的家属院居住人家和作为武侯祠完整的一部分景点的龙角塔,进行了征收和翻修维护,尤其近些年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们立足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观,明确提出诸葛亮文化概念,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文化,弘扬诸葛亮文化精神,在卧龙岗附近征收120亩的自留地,南阳市博物馆的领导还对卧龙岗武侯祠进行了大面积的硬件投资建设,先后投入二千多万元,完善武侯祠基础设施,抢修文物古建使今日的武侯祠焕发着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著录的两件扫父养朝簋及与旧录的昶鼎、昶盘、昶等相关铭文中以往缺释或误释的文字进行了重新探讨;认为这几件器物的器主皆系扫父养朝,其时代系春秋早期后段,其与《贞松》所载同出的一些养国铜器,皆于20世纪20年代末出自河南桐柏县平氏乡张相公庄(今平氏镇新庄)的养国家族墓地,从而复原了相关铜器群的出土背景,纠正了过去的一些误解。通过对昶伯夏父簋和昶伯夏父罍铭文中"夏"字的讨论,对古文字中相关"夏"字的构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对传世的昶伯匜铭文中的"夏"字等文字进行了重新释读。南阳夏饷铺村鄂侯家族墓地M1所出昶伯壶的器主昶伯可能系养国公族,其时代为春秋早期,该器可能系养国贵族助鄂侯之丧的赗器。  相似文献   

4.
公子■鄝公戈应系春秋晚期楚器,器主公子■系楚昭王或楚惠王子,曾任鄝县县公。淮滨王岗M1的墓主或即公子■,亦即鄝公,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蔡公子吴戈应系公子■即鄝公在灭蔡战争中所获的战利品,死后以其随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鄝公鼎和缶的"鄝公",亦应指楚鄝县县公,而非鄝国国君。王岗楚墓所出有关材料与包山简等所载楚鄝县的有关情况可互相印证,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南阳以汉宛城遗址为中心出土了数批汉代钱范,这些钱范反映了汉代铸钱技术的发展和南阳郡的铸钱业概况.  相似文献   

6.
宋蓉 《考古学报》2015,(2):157-186
<正>目次一墓葬形制分析二典型随葬品类型分析三墓葬分期与年代四墓葬文化因素属性分析五墓葬文化因素的互动与演变六馀论汉代的南阳地区与今所谓"南阳盆地"大致相当。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伐楚占领此地,以宛县(南阳)为治所设置南阳郡,所辖包括今栾川、鲁山以南,汉江以北,西峡、均县以东,信阳、随县以西的地区~([1])。汉代延续南阳郡制,除西北部的丹水、淅县在元鼎三年割予弘农,建武十五年又重归南阳外,郡境几无变化~([2])。这里北、西、东三面环山,南依汉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图一)。考虑到古代地理分区对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7.
南阳 ,这个“得之则利” ,“先至而得天下之众”的衢地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 ,还是和平建设时期 ,都受到了毛泽东的极大关注。从毛泽东关注南阳战役、战斗所亲拟的一封封电文中 ,从他为庆贺南阳解放所作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一著名的新闻述评中 ,从他解放后关注南阳的实情中 ,无不折射出一代伟人胸蕴全局、瞩目南阳的战略家风采和心系天下、关注民生的领袖品格。毛泽东对南阳的重视、关注和厚爱 ,至今仍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 ,时时唤起我们对他的无限怀念。调遣三军会师桐柏抗战胜利后 ,在中原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桐柏山区 ,首先成为国共…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们对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小嘴地点考古发掘采集的炭样进行了碳十四测年。利用Ox Cal软件,并参考测年单位层位和出土遗物反映的相对年代关系,我们分地点进一步校正了这批碳十四测年数据。其中杨家湾地点起始年代最大概率密度落在公元前1490年,结束年代最大概率密度落在1230年;小嘴地点起始年代最大概率密度落在公元前1440年,结束年代最大概率密度落在1250年。本次碳十四测年工作为盘龙城遗址首次成系列的采样和检测,极大细化、补充了该遗址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为构建盘龙城遗址的年代框架、探讨盘龙城与中原地区相关遗址之间的年代关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高智 《江汉考古》2020,(4):112-113
山西黎城西关墓地是近年发现的黎国墓地,年代为春秋早期。本文对M7盘铭中的■、M8壶铭中的■字进行考释,并将其分别释为"竞"和"吹"。  相似文献   

10.
蔡相信仰流传于浙南钱塘江上游的遂昌西乡等地区,相关起源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山林开发与定居的早期记忆。文献中保存了蔡相信仰中心从山岭到平地的变迁痕迹,这种变迁不仅缘于明清移民带来的人群结构变化,也是士绅主动建构的结果,反映了地方开发过程中的经济变化。石练七月会是蔡相信仰最主要的仪式表现,围绕七月会形成的"坦"等组织、制度不仅维系着庙会活动,也是地方人群不断整合社会关系、调整利益分配、强化社会认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以邓命名的地区概有2个:一个是蔡国邓地(简称蔡"邓"),一个是楚国邓县(即古邓国,简称楚"邓")。《左传》鲁成公九年(前582年)载:"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关于此条记载,杨伯峻指出郑、楚两国相会之邓为楚"邓"。但通过对蔡"邓"、楚"邓"地望的准确界定,并结合对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霸形势及楚国会盟人员公子成身份的详细分析,可以断定杨伯峻的考释有误,鲁成公九年郑、楚相会地点当在蔡"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术界对于蔡元培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从70年代末开始,趋向于活跃。蔡元培的全集、选集陆续出版;其年谱、传记等研究专著相继问世;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章迄今已有200余篇。与建国后该研究领域的沉寂状态相比,这无疑是个喜人的开端。在海外,台湾方面已印行了蔡的文集、年谱,有关论文和资料也时有所见;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都有蔡专题的研究者,并发表了学术成果。总之,人们对这位在近代中国文化教育科技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的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广泛探讨和全面评价。论者对蔡元培各时期的活动作了重新评价,他们指出:蔡早年在上海与章炳麟等创办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是继兴中会之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以《苏报》为中心的一批革命志士及其活动,对此后辛亥时期上海及东南各省革命形势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为光复会会长和同盟会分部负责人的蔡元培,其历史作用不应忽略。民国元年,蔡迎袁南下失败,应从  相似文献   

13.
南阳汉代画像石墓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阳汉代画像石墓最早发现于本世纪30年代初。解放后至今,考古工作者先后共发掘和清理了三十多座汉画像石墓,其范围遍及汉代南阳郡所属各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与其他地区的汉画像石墓相比,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同时,其墓葬形制及结构、画像位置及内容、雕刻技法及...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名城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一向以汉文化遗存丰富和集中而著称。南阳汉墓出土的陶犬,数以百计,它们或立姿,或卧姿,朴素自然,憨态可掬,极富文物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一、南阳汉代陶犬随葬的背景及类别西汉时期,南阳是全国六大都市之一,曾有"富冠海内"之誉;东汉,由于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南阳为"帝乡",其  相似文献   

15.
赵倩  岳永逸 《民俗研究》2014,(6):108-114
在华北,千年流传的女神三皇姑传说盛行不衰。这位女神的身份,以隋文帝女、南阳公主、千手千眼佛三说最具代表。在碑志等地方文献中,隋文帝女和南阳公主说居于主流;在民众口耳相传的故事中,千手佛的传说流传更广。这揭示出文人士绅重"教化"与民众求"灵验"的迥异心态。近代以来,三皇姑传说被再次整合,南阳公主身份与千手佛故事主体层累、叠加一处。如今,化约、趋同的三皇姑传说是旅游经济驱动和传统文化定性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 现年65岁的潘仁志,是黄陂李集镇河边潘人,他50年代入党,60年代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80年代初,潘仁志带领儿子、女婿等父子兵和一盘红炉走西口,扎根新疆,先后在米泉县和乌鲁木齐市办起了铸造  相似文献   

17.
曹鹏程  张军  夏志强  张清岑 《旅游》2015,(4):116-117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称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汉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曾孕育出了名相百里奚、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等古代名人。唐代诗人李白游历南阳时,曾发出了"此处多英豪,邈然不可攀"的感叹。南阳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南阳地处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带,自然景观兼容南北特色。那里有碧波万顷的丹江,三教相融的香严寺,还有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避暑胜地、森林氧吧宝天曼。若你有时间,或乘火车,或坐高铁,或驾汽车来南阳走上一圈,一定不虚此行。2014年底的一天,母亲打开水龙头,硕大的水压险些挤爆龙头下的软管。"水来了!"那是从1432公里之外来的长江水,那是饱含了水源地人民深情的水,那是从南阳淅川渠酋一路向北腾涌而来的水。  相似文献   

18.
海棠式长盘是辽代陶瓷典型器之一,多以三彩印花为装饰。根据考古发掘报告等资料,将墓葬出土的辽代海棠式长盘进行了梳理,从外形设计、纹饰题材和施釉手法等方面,分析了造型和装饰的艺术特点,对其盛行年代和用途进行了考证。指出辽三彩印花海棠式长盘主要在赤峰缸瓦窑烧造,是契丹贵族日常生活使用的承托器皿,造型和装饰风格借鉴了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同时也源于契丹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浓郁的契丹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比中原地区中商时期的陶器材料,将盘龙城废弃的年代下限推定在中商三期。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与盘龙城关系密切的荆南寺、铜鼓山等遗址废弃的时间,并运用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对盘龙城的废弃与周边地区文化面貌发生变动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本文的讨论或许可为我们研究盘龙城的性质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493年,蔡国将国都由河南的新蔡,迁于当时属于吴的州来,从而开始了第三国都下蔡的历史.下蔡都城的位置,历来学者多主凤台说,认为今凤台县的下蔡古城即是.但奇怪的是,迄今在凤台除下蔡古城可资为证外,没有发现其他蔡国遗迹,就是下蔡古城本身的年代,也有待于考古发掘证实.反之,蔡国遗物在淮水之南却多次出土,它似乎向人们表明,蔡城应在南岸求之.楚国晚期都城寿春,经考察证实,方圆20多平方公里,如此宏伟的江淮都会,必定有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从下蔡到寿春,其间200余年,能断然否定寿着不是在蔡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