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晋义熙土断中,置有山阳、淮阳二郡,南朝相沿,学界往往将此二郡视为侨郡。山阳、淮阳为郡国之名是在汉代,西晋分别改为高平郡、陈郡。在东晋置山阳、淮阳二郡前,此二地已有山阳、淮阳之名。根据东晋侨郡用名之例和《宋书·州郡志》记载新置侨郡、实郡之例,山阳、淮阳二郡并非侨置。由山阳、淮阳二郡设置的历史、地理因素以及领县等情况来看,此二郡与土断中侨郡的设置情况不尽相符。山阳、淮阳二郡并非取旧土之名,在西晋没有相对的原郡,虽土断中所立,并不是侨郡。  相似文献   

2.
秦朝灭亡后 ,项羽主宰天下 ,实行大分封 ,将魏豹由魏王改封为西魏王 ,建都于河东平阳 (今山西省临汾市 )。关于西魏国的封域 ,向来说法不一 ,目前史学界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西魏拥有河东、太原、上党三郡 ,这种说法为多数学者所持 ,如安作璋、孟祥才先生即持此说 (见《刘邦评传》,齐鲁书社 1988年 ,第 83页 )。第二种说法认为西魏只拥有河东、上党两郡 ,周振鹤先生持此说 (见《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 1987年 ,第 2 4 9页 )。第三种说法认为西魏仅拥有河东一郡 ,张庆捷先生主张此说 (见《楚汉时期西魏封域辩证》,《中国史研究》19…  相似文献   

3.
《汉书·地理志下》云 :“信都国 ,景帝二年为广川国 ,宣帝三年复故。”这条史料有误。查《史记》、《汉书》高祖时事 ,信都时为地名 ,而非郡名 ①、国名。《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张耳“得赵歇 ,立为赵王 ,居信都”。《集解》徐广曰 :“后项羽改 (信都 )为襄国。”《汉书·张耳陈余传》 :赵歇为赵王 ,“居信都”。张晏曰 :“信都 ,襄国也。”项羽“分赵立耳为常山王 ,治信都 ,信都更名襄国”。立九个月 ,降汉。汉四年 ,封张耳为赵王 ,王襄国 (即前信都 ) ,次年薨。子敖立 ,九年 ,废为宣平侯。汉元年 (公元前 2 0 6年 ) ,项羽以梁楚地九郡…  相似文献   

4.
诸侯国相在西汉"郡国并行"制中具有特殊作用,其权力、职责的变化反映了西汉中央政权和地方诸侯国的博弈、分合趋势。诸侯国相职能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汉高祖时期侧重于辅助诸侯王国的巩固;惠帝至景帝中五年期间侧重对诸侯王国兵权的控制;景帝中五年至昭帝间,侧重于中央"汉法"在诸侯王国的推行;宣帝及以后,与汉郡太守职能渐趋一致。诸侯国相"郡守化"过程实际上是汉中央政府对诸侯王国的逐步控制过程,其控制的基本方法则是国相的"替代效应"。它对于西汉前、中期中央对诸侯国王的权力调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西旁 《文献》1998,(3):229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12月第1版<二十五史>(12册)本<汉书>卷14<诸侯王表第二>载:"鲁共王馀,景帝子[二年]三月甲寅立为淮阳王,二年徒鲁."  相似文献   

6.
焦华中 《沧桑》2010,(2):133-134
唐李府君墓志发掘于周口淮阳弦歌湖,墓志铭文记载了墓主的生平经历、人品才学、仕途官职、家世子孙等多方面信息。本文即从李府君墓志铭的具体记载出发,对其中所涉及的唐代官职、军事建制、礼法制度以及淮阳龙湖历史地理变迁和有关风水学的问题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7.
肩水金关汉简中有关居延地区戍卒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多戍卒名籍的文书,名籍文书的书写格式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时间上来看,肩水金关汉简(壹)所公布的资料主要涉及从西汉昭帝("始元")到王莽时期("始建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资料。居延边地活动的戍卒有很多来源于淮阳国,但是淮阳国的始建年号至今仍不是很确定。  相似文献   

8.
<正> 《晋书》卷一五《地理志》:青州,统郡国六,为齐国、济南郡、乐安国、城阳郡、东莱国和长广郡。城阳郡下说:“汉置,属北海,自魏至晋分北海而立焉”。城阳郡既由北海郡分出,则北海郡当与城阳郡并置。齐国下又说:“秦置郡,汉以为国,景帝以为北海郡”,似当时的齐国即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考古发掘成果,对西汉时期广陵厉王的封域及其变迁作了有益的探讨,考订昭帝两次益封广陵厉王之邑,当为寻阳、全椒两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枣庄市文物管理站在考古调查中收集到一批古代官印。现将其中两方介绍于下。武原令印(图一)1979年夏出土于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公社。石质,黑色。边长2.3、厚1厘米。白文篆体,双面皆刻"武原令印"四字。武原,始建于高祖时,隶属分封国楚。宣帝地节元年(前69年)更楚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所辖县七:彭城、  相似文献   

11.
淮阳彩绘陶院落的年代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勇 《中原文物》2001,(1):63-67
淮阳彩绘陶院落是目前我国汉代考古中极为少见的建筑明器精品.本文依据出土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的组合、陶院落的装饰艺术和时代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其年代进行了重新判定.  相似文献   

12.
西汉时期列侯封地名称存在一个由“侯邑”演变为“侯国”的过程。综合利用传世文献以及印章、封泥、简牍中与列侯同名的邑类材料,可以推断西汉侯邑更名为侯国的时间在文帝三年左右。更名原因主要有西汉列侯地位逐步下降、侯邑与汤沐邑难以区分以及同名县邑增多等。侯邑更名为侯国,不只是名称的变易,还实际反映了西汉列侯性质的变迁,列侯逐渐丧失了其相对独立的地位。明确侯邑与汤沐邑的区别,可以为判断出土文献中“邑”类材料的性质、断限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促进汉邑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江陵张家山247号墓出土《二年律令》竹简中《具律》的发现对厘清失传已久的《具律》流变极有帮助。尤其是《具律》的筒明确记载了汉初肉刑的刑等及科罚,解决了帝时期废“斩右趾”肉刑为死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春秋早期开始,晋国向外扩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晋文化.春秋中期之后,三家分晋,晋国变成了韩、赵、魏三国,晋文化也衍生为三晋文化,从山西走向中原.豫西和豫北曾是晋国的范围,韩、魏的版图主要在河南,赵国也涉及到豫北一部分.因此,晋和三晋均与河南息息相关,晋文化和三晋文化自然在河南传播.  相似文献   

15.
西汉名臣汲黯卒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汉武帝时名臣汲黯的卒年,现今一些重要的工具书大多认为是公元前112年,即汉武帝元鼎五年。也有少数认为是公元前122年,即汉武帝元狩元年。本文考证,上述二说不确,汲黯当卒于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与钟祥市博物馆合作,对位处钟祥汉西地区的罗山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古调查,发现这是一处保存较好的东周时期遗址,具体年代约为春秋中晚期至汉晋,战国遗物较多见。结合文献分析,我们认为该遗址可能为春秋中期南迁的古都国、汉晋都县所在。  相似文献   

17.
《前秦建元籍》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纸本户籍,其第三栏登载的是每户的赀产状况,而非财产转移的记录。该文书标明三月籍,不同于秦汉时期的八月造籍和唐代的正月造籍,这可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该籍中户主的籍贯分别注明州、郡、县、乡、里,与秦汉三国时期的户籍简只注明里名有很大差异,说明纸本户籍不再局限于保存在乡、县,而是要进一步上呈郡、州,直至中央机构。从登载的内容和统计的重点看,《前秦建元籍》与走马楼户籍简中的凡口若干一类性质相近;但以往的户籍简是一年更造,该籍与南朝户籍则是数年一造,据此可以推测当时的纸本户籍背后已有每年度编造的计帐类文书存在。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武帝元鼎三年,将函谷关东移约三百里。过去多认为这是由于楼船将军杨仆因耻居关外而请求武帝移关。本文从秦朝至西汉初年国家地域控制变迁角度,论述汉武帝时期向东推延函谷关这一事件的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指出实际上汉武帝这次迁移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的大调整,所做调整,并不仅限于函谷关一处,时人称之为"广关",其本质用意是增益拓广关中的范围。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广关"之后,大关中区域北部的东界,由以临晋关为标志的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中部区域的东界,由旧函谷关,向东推进至新函谷关;南部区域的东界,由四川盆地东南缘,向东南推进至柱蒲关、进桑关一线的滇桂、黔桂间山地。通过增大关中区域的范围,特别是函谷关的东移和太行山以东地区划入关中,大大增强了朝廷依托关中以控制关东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因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的记载不同,自南宋时起,关羽的爵位就有“汉寿亭候” 与“寿亭候”的争论,至今还有人主“寿亭侯”之说。结合文献资料,通过对考古资料进行辨伪后 得出,建安五年,曹操表奏汉献帝封关羽的爵位确为“汉寿亭候”;作为关羽的食邑地,“汉寿”是 东汉顺帝阳嘉三年由西汉之索县更名而来,地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  相似文献   

20.
五代时期的“中国”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荪 《史学集刊》2012,(1):47-53,63
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朝相继,都以继承唐朝而自居于正统、代表中国,对其他各国都作现况的承认,但态度并不一致,视局势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或认为天下分裂,各有其国,或认为地方政权应在臣属的地位。而其他各国有的承认北方五代为正统,屈从于臣属地位,也有认为天下分裂,北方并不能是中国的必然代表,即各有其国,各有合法的地位。"中国"代表北方中原的朝代还是代表"天下"?在表述中并不一致,当时的情形是各自的认知并不一致之故,亦即没有共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