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晨对话     
早上醒来,妈妈叫了声:“老公,早。”朋朋看看,接了句:“爸爸,早。”妈妈很奇怪,以往只要妈妈一叫老公,朋朋总会吃醋,然后也接一句更大声的:他是我的老公!“朋朋,你今天怎么不叫爸爸老公了啊?”“那我还没有长大嘛。”“那你长大了要找谁做老公呢?”“找一个不认识的人。(这是爸爸妈妈教她的,因为她一直想找爸爸、哥哥做老公。)”妈妈突发奇想:“朋朋,那妈妈问你,你长大了是找一个帅的,还是一个有钱的,还是一个聪明的人结婚呢?”朋朋想了一下:“有钱的。”哇,这么现实,妈妈心里暗想,“那为什么呢?”朋朋不语。“你为什么不找聪明的?”“因为…  相似文献   

2.
“妈!我回来了!“我一进门便叫道。您从厨房里走出来,问我:“今天上课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吗?”通常,我进门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而我也只是不耐烦地点点头。平时每次让您在考验上签字,如果考得好(但不是满分),您便会帮我分析哪些分不该丢;如果考得分数不理想,您就先问我的成绩在班上的排名,再问我有多少不会做,现在懂不懂,并叮嘱我一定要认真订正。“妈妈,真唠叨。我都是初二的学生了,怎么会连分析考卷都不会呢?再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正在备课,一位家长急匆匆地推门而入,她坐定后开始陈述:女儿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好,昨天晚上哭了一夜,说,“不想活了”。我怎么劝也没用。“老师,你帮帮我吧。”由此,我们展开了对话: 老师:考得不好,具体是什么? 家长:高一时,女儿的成绩都在前10名以内,这次掉下来了。老师:对学生而言,成绩起起伏伏是正常的。她是怎么看考试后的事的?  相似文献   

4.
太阳的眼睛     
“爸爸,太阳有眼睛吗?”女儿今年5岁,在长江幼儿园上大(2)班,喜欢画画,也爱问个为什么。这一天她一边涂鸦,一边问坐在她旁边看书的我。我放下手中的书,目光移到女儿的画纸上,红色的水彩笔已经画好了一个圆,虽然线条还显得稚嫩,却也较为流畅。我的心中一动,认真地回答:“有啊!不然,它怎么会露出脸看小朋友们做游戏呢?”“那我就画上两只眼睛吧!”女儿一笔一画地在圆中画上了两只笑眯眯的大眼睛,然后又问我:“爸爸,太阳有没有嘴巴呀?”我笑了:“也有啊!”我肯定地回答。“是啊,要不怎么能喷出火来呢?”女儿模仿我的口气,又低下头去给太阳画了…  相似文献   

5.
心曲姐姐:你好!我女儿今年读初二了。她生性要强,嫉妒心特重,一次考试不好就很生气,哭鼻子,有时把书扔了,有时把考得比她好的人的卷子撕掉了。每次要是不考第一的话,她就跟我们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弄得一家人都不开心。我和她爸爸也不是要强的人,对她也没什么高要求,却不知道她会这样。别人都说她要强是好事,但是我就是觉得这样不好,说她,她也听不进去,你说我怎么做才能让她有所改变啊?急盼回信的妈妈  相似文献   

6.
青工小赵最近从夜市的地摊上买回一册2001年年历挂在卧室里。上幼儿园的女儿看到那上面半裸两性搂抱亲吻的照片,好奇地问:“爸爸这两个人讲话为啥要嘴粘着嘴?”小赵冷不防被问,一时语塞。还是妈妈理解女儿的天真,忙答道:“是啊,这样‘讲话’多难看,咱不喜欢这样子!”随手将它取下,第二天买了一册祖国风光年历挂在原处。  相似文献   

7.
下班回来已经深夜11点,看见儿子还在我的宿舍等我。一见面,他就自豪地说:“爸爸,我这次考试的目标实现了,年级第16名,比上次考试前进了5名!”  相似文献   

8.
我想睡觉     
“翔,还有多少作业啊?”这是妈妈每晚必说的一句话。小时候,我睡在襁褓中,贪婪地吮吸着乳汁,听着《摇篮曲》,酣甜地睡着。长大了,我坐在写字台前,做着没完没了的作业,眼睛迷迷糊糊、朦朦胧胧的,但为了学业,再困也要撑下去。明天我就要月考了,这可是在中考前很重要的一次“练兵”,无论如何也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刚挣脱了“题海”,我又钻进了“书窖”,忙得“不亦乐乎”! “翔,还有多少作业啊?早点睡,明天考试,养足精神。”妈妈和蔼地说。“知道了。你先睡吧,我再看会儿书。”我回答道。妈妈走后,我继续在“书窖”中穿行。不知不觉中,速度慢了下来——我的上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给儿子开家长会,回来时我对儿子说:“下次再考这分数,爸爸只好到最后一排贴墙根站着,不然没法抬起头来。”第二次开家长会回来,我把儿子叫到跟前好一顿训:“再考这样的成绩,小心我揍你。”第三次开家长会,儿子找妈妈,妈妈对他说:“妈妈上班,爸爸休假,还是找爸爸去。”儿子小心谨慎地对我说:“如果成绩不好,你先别生气,也别发火,看看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他们考得怎样……”以后,儿子预习时,列不出方程式来找我,我列出来他却给运算错了。于是我谆谆教导:学习要认真仔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爸爸: 你在哪里? 你已经两天没回家了,我和妈妈都在想念你呀! 爸爸,每逢双休日,你都48小时不归家——难道麻将就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就连妻子和女儿也不如它?你打麻将,还常喝得醉醺醺的。有两次,还是你的“麻友”送你回家的。我和妈妈看了既心疼又厌恶。别人的爸爸都能利用双休日认真地辅导孩子功课或者爸妈带着孩子去逛公园、逛商场,而你却用双休日泡麻将。爷爷奶奶苦口婆心的劝说你都不听。爸爸,你患肝炎多年,已变成了慢性,需要认真地治疗和保养。可是你辜负了妈妈和我的一片好心。你白天打麻将,夜里不回家。有人说你常到冯阿姨家去。你知道吗?有个同学当面骂我:“你爸是流氓……”妈妈经常为此垂泪。哪个女人不“吃醋”?哪个女人愿意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说,父母应该用“合格”理念要求孩子?先请父母们看一件真实的事: 在日本,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 铃木上小学时,日本的升学竞争很激烈,所有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铃木的爸爸对他成绩要求却不高,每门功课只要考60分就行了。“60分怎么行?”儿子不解地问。分数像座大山一样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  相似文献   

12.
孩子很早就能对幽默表现出一种天然的理解力和表现力。4岁左右的乐乐听见敲门声,就问:“你是谁?”“我是大灰狼!”乐乐听出这是爸爸的声音就轻轻打开门,爸爸的手伸向孩子,乐乐笑着装出大吃一惊的样子,高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要吃人了!”转身就往妈妈身边跑去,紧紧抱住妈妈的腿。当爸爸笑眯眯地走进房间,坐在沙发上,乐乐又扑向爸爸,甚至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向妈妈炫耀“:我抓住大灰狼了!”有的孩子还会像大人那样,用幽默来制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以达到自己小小的目的。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有时还会用幽默来解除尴尬。聪儿做错了事,妈妈的脸一沉,想…  相似文献   

13.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他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了头。“会计怎么样?”……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地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自己的地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涩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事件:一日,丈夫拉开抽屉想拿他放在里面的100元钱,却发现钱“不翼而飞”了。“你拿抽屉里的钱了吗?”丈夫问。我正忙着自己的事,头也不抬地说:“没有。”这时,丈夫发现坐在一旁的女儿一声不吭,神情紧张地望着他,就问:“你拿了没有?”女儿还是不说话。我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头了,联想起自己刚给女儿买了一个漂亮的小钱包, 女儿会不会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小钱包了呢?于是我抬起头来,看着女儿的眼睛问:“你说拿了还是没拿,爸爸不会说你,但你得告诉爸爸,你看爸爸找不到钱,多着急呀!”女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此时丈夫也看到了抽屉里女儿崭新的钱包,他拿起来看了又看,很喜欢似的说:“好  相似文献   

15.
20美金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着。  相似文献   

16.
博博四岁了,是个很活泼的男孩,见了什么都觉得新鲜有趣,像一只探究世界的小狮子。可是,让爸爸感到担忧的是,博博永远只有三分钟的热度,爸爸让他写字、看书,他却总是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有时候还拿上厕所、喝水等小伎俩来拖延时间。让爸爸非常的生气。博博究竟怎么了?爸爸担心博博是“多动症”,后来又担心博博是“不爱学习”,实在为博博的未来担忧。其实博博爸爸的担忧简直有点“杞人忧天”了。了解了博博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博博爸爸就能很好地对症下药,把博博培养成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实际上3岁左右的宝宝是以“无意注意”(不随…  相似文献   

17.
雨夜的选择     
雨一直在下,下个不停,似乎想洗尽人间的杂尘。裹着湿漉漉的雨衣,刚进家门,“知道吗,艺术分下来了。”“我多少?”雨衣都顾不上脱。“XXX”——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父亲又说:“这次夏娴考疯掉了,比你高40分。她刚才打电话问你分数,你回一个给她吧!”我还是没有脱雨衣,直愣愣地看着电话,打吗?竟然高40分……雨水顺着雨衣边缘往脸上淌。一直以为自己一定比她高,学了三年,付出了那么多,凭什么低40分?前天她还说自己考得不好,全是假的!凭什么打电话?向她贺喜?我明明画得比她好!——我不要打电话! 我仍旧穿着雨衣,扭过身,走到窗前。雨还在下,是在哭吗?看着雨  相似文献   

18.
唐艺潼  陈玮 《南京史志》2022,(16):50-51
<正>一、课程起源一个午后,我看到3名幼儿往衣服里塞足球。我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说是模仿怀孕的羊妈妈。突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可以引导幼儿体验一回当妈妈的感觉。开学初的一天,我又听到了两名幼儿辩论“到底是妈妈生宝宝,还是爸爸生宝宝”的话题。此时,正是我开展生命教育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9.
正我和爸爸、妈妈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六去游乐场玩,来到游乐场,过山车、激流勇进都吸引不了我的眼球,但鬼屋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们向洞口走去,没走几步,就看到了洞口里的通道,似乎有什么人站在那里,突如奇来的灯光为我揭开了迷团。"啊!"妈妈一边后退,一边尖叫着,干脆退出了这次冒险之旅。"哇!"我也吓得半死,但我不想像妈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最难念的就是孩子这本经。常听家长们抱怨“这孩子太不听话了,逆反心理越来越重”、“这孩子光想听好听的,稍一批评就受不了”“这孩子天生是个淘气包,无可救药,我们全家都为他伤透了心”等等。听了家长们的满腹牢骚,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切地感到,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嘴在哭,手在抓,他们本能地寻觅母亲的乳汁,期待父亲的抚摸;在他们学说话和练走路的时候,他们本能地盯着母亲的嘴唇,拉着父亲的大手;当他们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又本能地不住地问他的爸爸和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