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马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法著作,内容闳廓。《孙子兵法》是兵家圣典,思想深邃。《司马兵法》提倡的"杀人安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礼义为先、兼爱其民"的政治观,"敌若伤之、医药归之"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孙子兵法》阐述的"重战"、"慎战"的战争观,"安国保民"的价值取向,"上兵伐谋"的战略观,"爱卒"、"同欲"的治军之道,"善卒"、"养卒"的战俘政策都合理的运用了儒家"仁义"的思想,不同的是,《司马兵法》的"仁"借用儒家之形体,《孙子兵法》的"仁"却化用儒家之精神。 相似文献
2.
3.
4.
《史记》与兵书、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与兵法关系密切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 )创设《兵书》体例 ,总结兵法思想 ;(二 )以兵法为史料 ,为兵家立传 ;(三 )以兵法理论为指导描写战争 ;(四 )依据兵法原则评论战争得失和将领才能。 相似文献
5.
7.
在我国殷周时代,除甲骨文外,主要是青铜铭文。甲骨文存在着一字多体,字形变化不居的现象。西周青铜器铭文形体虽趋一致,但还保存着绘画的风格,又多使用肥笔,不便于书写,而且字数较少,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8.
关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木俑与镇墓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叶,古墓中出土的陶俑逐渐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们既是古老的艺术品,同时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陶俑出土以后,世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所谓俑就是陶俑的概念.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概念,是因为早些时候的俑主要是陶俑,而陶俑又大多出土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新近公布的《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作了缀合与考释,尝试新释和重新标点、断句,加深了我们对秦汉盗取文书案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曹魏与孙吴的“校事”官考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魏与孙吴的“校事”官考略高敏陈寿《三国志》无讲述典章制度的诸《志》,故有关三国时期的各项典章制度,需要到各本纪、列传中去仔细寻绎,方可知其梗概。与官制有关的校事官的制度,也是如此。唐人杜佑撰《通典》,其《职官典》对唐以前历代官制虽有记载,却不载曹魏... 相似文献
11.
从走马楼吴简看孙吴时期长沙郡的人口性比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三国孙吴长沙郡的人口性比例问题,史家极少论及,以至其形成特点、类型和对长沙郡人口繁衍所产生的影响,几乎不为人知。根据张家山汉简,尤其是走马楼吴简所提供的材料,揭示:孙吴初期长沙郡存在着女多男少的人口性比例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军役、徭役负担的日趋加重,这种女多男少的现象也日趋严重,从而对人口繁衍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之"禁马出关"--兼与陈伟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先生对《津关令》“涉马诸令”原简次序的重新编排,涉及到如何认识汉代律令的本格式,也涉及到对“计献马”、“马价讹过平论”等内容的不同理解。结合相关资料,西汉初“禁马出关”之令起始于汉高祖刘邦时期,吕后时的《津关令》是其延续发展,但在汉帝时被明令停止执行。汉景帝时此政策又以“马弩关”令的形式出现,一直实行到汉昭帝时并最终取消。从整个实行过程的背景来看,这里的“关”主要指的是函谷、临晋、武关等内关,其扼制对象是关东的诸侯国,不涉及境外的敌对民族政权。 相似文献
13.
荆州胡家草场12号汉墓出土竹简《五行日书》按端、令、罚、刑、德五时占测为事、初病、生子诸事项的吉凶。这篇文献与尹湾汉墓出土的《刑德行时》大体属于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两相比照,有助于加深对其文本源流、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15.
16.
秦汉时期,法律对和奸的论罪区分为亲属与非亲属两类,处罚轻重差别较大。和奸罪的审理程序包括:以“诣告”的形式对犯奸者提起诉讼;受理机关以县廷为主,疑难案例依次向郡国守相及廷尉府疑谳,王侯的和奸罪则交由中央受理;和奸罪的认定必须满足“必案之校上”的条件。对和奸罪的有关规定和处理从维护家族联姻关系、维护家长权力及保证家族“财不出户”等3个方面维护家族秩序和社会等级名份。 相似文献
17.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二年律令》中《户律》、《赐律》、《秩律》、《置后律》及《收律》等的制作年代进行考证,证明《二年律令》中的诸律并非制作于同一时期,从而为正确运用《二年律令》提供了可供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18.
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在官吏择任上,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在体制方面,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消;在体系构建上,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农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既是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与秦汉农业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郑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27(4):70-76,144
结合出土和传世文献所见的鄱君、鄱县与鄱阳县,本文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国在古番(鄱、潘)国故地曾封有鄱君,又曾设立鄱县;秦统一后在这一地区设立鄱阳县,并以楚国的鄱君为县令;反秦斗争兴起后,鄱君吴芮以该地区为中心,集合黥布等人和前来归附的越人共同反秦;西汉前期,汉仍设有鄱阳县,其地望迁徙至今江西鄱阳县东部一带。通过对鄱地的微观研究,论文勾勒出了战国至汉初基层地方行政体系的一种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从表面上看,《贩书偶记》只是书商出身的文献家孙殿起先生在经营古书时编录的一部图书目录,但它在著录图书之时,对与各图书相关的重要信息或多或少地作了一些抄录,这些信息包括撰者的生平传记、著述情况、书籍本身的刊刻、序跋等等,尽管零零总总,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