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薛星星 《神州》2020,(1):99-99
新课标的改革提出以培养素质能力发展为教学理念,实行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高中体育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科,体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高中体育教学效果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教学效果与学生体质等多向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和训练在学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身体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锻炼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利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华 《神州》2014,(3):131-131
体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活动形式无处不在,其教育教学效果,显现于社会各个领域。也就是说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潜意识形态的摇篮,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开展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效果。试想,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整体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力度,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当今体育发展的趋势。因此,作为学校的体育教师,必将参与其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求,充分指导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加强运动兴趣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根据"发现学习"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内涵,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振广 《神州》2012,(1):93-93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要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单靠某种教学形式或某种教学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和爱好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6.
许云兰 《神州》2012,(6):312-312
素质教育是以贯彻教育方针、发展人的素质为目标。是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朱永军 《神州》2012,(16):136-13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都主动的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去授课。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好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是教学中的难点。要想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王明刚 《神州》2013,(14):110-110
足球,是当代初中学生最为喜爱的运动之一,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课程内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全面能力和素质的理想运动项目。初中开展足球教学有利于丰富体育课堂的构成内容,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战术技能,对于初中的体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当前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出发,在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特点、初中教育现状和初中体育教师现状的基础上,提供了促进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发展的对策,在丰富初中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初中体育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刘海明 《神州》2012,(35):100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目前很多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却只注重体育的技术、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在体育中的体育能力提高。其实,体育能力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的在生活中的运用,其在学生的体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体育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中专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体育素质的实施离不开体育教学,体育不但给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能促进智力的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会传统的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注重体育尖子生,而忽视了体育的普通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扬。所以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真正实行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就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积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张永智 《神州》2011,(9X):210-210
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有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要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单靠某种教学形式或某种教学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的。而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和爱好并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胡明辉 《神州》2012,(17):79-79
本文从激发学生自我锻炼的欲望、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保霞 《神州》2011,(6X):162-162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自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郭永杰 《神州》2011,(1X):155-155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增强体质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应考虑如何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将能力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6.
穆一哲 《神州》2013,(18):73-73
拓展训练是通过实践体验的教育方式对人们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动态教育方式。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旨在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考古学通论不仅是我国高校考古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和主干课程,也是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历史学专业考古学通论教学实践中,应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置,重点讲授历史文献记载缺乏的重要考古发现与最新考古研究成果,通过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全面考核,提高教师素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根据专业设置的需要结合,体育教学与职业能力有着密切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职校体育教学一定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学服务于专业建设,体育教学在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同时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自学和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和能力、良好的气质形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白晓山 《神州》2011,(8S):80-8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向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转变,要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体育健康课呢?  相似文献   

20.
董会珍 《神州》2012,(19):249-249
通用技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精神而开设的学科。而要想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抓住学生的兴趣是个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通用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即“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从而对我国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