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良富 《神州》2020,(5):199-199
临摹与写生都是学习绘画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提高我们的绘画水平,临摹能能够让我们快速掌握绘画技巧,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法等,写生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能力,构图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在我们的绘画训练中,应当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来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
张建涛 《神州》2012,(19):192-192
所谓“说画”教学,是指用语言来表达绘画作品的内容、描述绘画的过程与方法,是对美术欣赏和创作的口头显现,以促进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以及创作过程的全面理解和整体构思,提高创作和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轶 《东南文化》2002,(10):68-75
中国绘画史上,“元四大家” 的山水画代表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高峰,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他们皆生活于江南,参以前代大师的样式,以五代董源、巨然为宗,标举“自娱”和“逸气”,自出新意,创造出新的样式,把文人画推进到完全成熟的境地。 尽管元四大家在绘画史上是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的,但他们画风各异,各自有着强烈的个人面貌。尽管江南  相似文献   

4.
聂路 《沧桑》2008,(1):232-233
工笔花鸟画的传统知识教学与现代的时代节奏已不是很和谐。如何让这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绘画形式,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顺应时代的脚步,本文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让学生短期内掌握传统画法,然后再吸收、融会其他艺术技法,最后完成从临摹到创作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梁倩 《神州》2020,(4):205-205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各学科教学都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学生的美术教学更应当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为学生搭建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中学美术课堂引导融入现代绘画艺术,主要将现代绘画艺术中的创新部分进行不断的深入教学,找到美术教学与现代绘画艺术的融合点,逐渐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形成自我突破意识。将自己的所感所想,通过美术线条和美术知识进行表达,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创新意识,领悟现代绘画艺术的更高层次内涵,逐渐通过艺术的熏陶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学习特点。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分析发展需要和美术课堂知识需求,不断拓展知识内容,形成以现代绘画艺术为导向的新的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对于美术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6.
数码绘画艺术跨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艺术学”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学科,主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数字化设备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数码绘哂艺术不仅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冲击,同时也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数码绘画的数字化艺术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一新的创作载体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感受和审美语言。  相似文献   

7.
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不仅能歌善舞,能文能武,而且在龙江剧舞台上创作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也堪称一绝.说她绝,因为白淑贤的书法与绘画是在舞台的表演和观众当场审读与美审之下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程锦 《神州》2012,(7):188-188
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方面,也尝试过很多的教学方法,我认为临摹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技能,从而让他们的绘画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张婷婷 《神州》2012,(32):27-27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FLASH必须从绘画学起,这也是学习动画的基础。本文针对如何学习好FLASH绘画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经过一学期的验证学生们的绘画水平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10.
现存明代画兔之作,至少有15件。从绘画题材及造型、兔的数量、绘画意境、绘画技法、作者身份、画的形制、创作时间和画家的郡望等多方面可看出,这些画大多为职业画家创作,且多有应节、应景之需。明代画兔的作者,大多集中在商业经济极为发达的江南地区。在天时地利的语境下,以“玉兔”为主题的、雅俗共赏的绘画自然也就受到追捧对于明代“玉兔”画作的考察,不仅是对花鸟画分支的微观探究,更是对其时审美时尚与文化背景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高铁玲 《神州》2014,(3):65-65
<正>美术之美,是绘画艺术的最高标准,也是唯一标准。再好的绘画作品如果不能给人以美感也便会不屑一顾。然而,美的内涵却容不得理解得那么浅显,视觉上的花花绿绿反而不是真正的美。美的容貌不一定赋有美的灵魂,粗糙的贝壳却可能孕育着珍珠,美是发自内部的生命之光。对于一个绘画者,别人评价"画技"如何,也许只指绘画技巧。如果别人评价"水平"如何,这"水平"二字就不止是技巧,更多的包括绘画者的作品面世之后所引起的效应。当然,作品的面世效应还是起源于技巧,没有绘画技巧就谈不上绘画,也就无从谈起绘画  相似文献   

12.
石丽霞 《神州》2012,(5):181-181
本文通过对意境在陶瓷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与意义的论述,明确了陶瓷绘画创作中对意境美的追求,此外,还分析了意境美在我国陶瓷绘画创作中的体现,陶瓷创作手法的多样性使得其对意境美的表达也有多种途径,但主要表现在线条的安排、布局的技巧和题材的选择上。望与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3.
徐文婕 《丝绸之路》2010,(10):70-71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支撑,从艺术心理学角度对超现实主义绘画进行了回顾.尝试论述潜意识、梦对超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影响,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画派。  相似文献   

14.
吴小刚 《丝绸之路》2013,(14):51-53
水粉画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绘画体系。水粉风景画不仅是绘画的一种体裁,而且是人物画创作中衬以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台背景、装饰效果以及其他工艺美术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水粉画学习中,进行风景写生练习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闫立群 《收藏家》2015,(6):29-39
历代女画家创作的绘画作品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吉林省博物院通过社会认购、画家及藏家捐赠等多种途径,收藏有历代女画家作品五十余件,作品涉及山水、花卉、翎毛、仕女等多种题材,它们或墨笔或赋色,或写意或工笔,其绘画水平不亚于男性画家,这些作品一方面体现了女画家特有的气质,同时也展现了她们丰富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从中也可略窥历代女性绘画的风貌,今撷取部分佳作加以赏析。  相似文献   

16.
李啸 《东方收藏》2023,(8):39-41
文章深入研究了傅山书法绘画的创作技法、艺术风格及其演变过程,并探讨了其在艺术界的影响与传承。通过对傅山艺术生涯与艺术影响的介绍,以及对傅山书法绘画的主要艺术风格进行分析,揭示出傅山独特的艺术特点,并详细探析了傅山书法绘画的基本技法、用笔特点、颜色运用、构图技巧、纸墨选用与质地运用,以及笔墨意境与表现手法。文章阐述了傅山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包括早期风格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期风格的转变与创新、晚期风格的成熟与特征,以及风格演变的原因与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傅山书法绘画的艺术影响力、学派传承与发展,以及当代艺术家对傅山艺术风格的借鉴与创新。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傅山书法绘画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相关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傅山书法绘画的艺术特点和演变历程,为中国书法绘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郑甲锦 《东方收藏》2023,(12):142-144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作为陶瓷大国的中国,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国人物绘画艺术崇尚工笔与写意,其创作风格历经千余年的沉淀和演进,名家辈出,名作流传至今,陶冶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审美。文章主要探讨中国人物绘画发展及与当代陶瓷艺术的融合探索,从其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代表性画家、工笔技法、写意技法及其美学探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当代陶瓷的创作和欣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华美国色     
当代中国画坛涌现出一批颇具才华而又锐意创新的青年画家,他们灵活地从生活和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敢于跃出传统的藩篱,大胆尝试前任未曾涉足的题材和形式,创作出了不少别开生面的优秀绘画作品,显示出了可贵的探索意识与进取精神。在众多青年画家中,一位年轻后生的绘画作品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他就是青年画家——崔景哲。  相似文献   

19.
在明代绘画中,对后来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画派,是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派。这个画派,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比一般的写意画更加显得豪放、泼辣。林良、陈淳虽已始发其端,而从根本上完成这一变革的画家是徐渭。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不似之似”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同时发抒“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把中国写意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发内心情感的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栾晔  杜恒伟 《收藏家》2022,(2):29-38
<正>明代绘画承袭宋元画风,特别是受到"元四家"绘画的影响,文人画创作自始至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明代中期,画坛上开始出现具有领袖地位的绘画大师,形成几支具有重要影响的绘画流派,并深深影响到明晚期和有清一代的画坛,即文人画、院体绘画和浙派绘画,其中院体绘画与浙派绘画是明代早期最具影响力的画种,对明清绘画艺术有重要的影响。院体绘画以林良、吕纪的花鸟画,吴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