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奥戈特是当代非洲享有盛誉的史学家,被称为"当代非洲三大思想贤人之一"。他主张应该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的史学研究致力于非洲历史价值的再发现与"去殖民地化"。他认为史学研究的宗旨在于"解决非洲现实问题,服务非洲发展",当代非洲文化复兴与国家建构都离不开非洲历史的重建。作为当代非洲史学的重要组织者与领导者,他重视基于非洲本土文化的研究手段与方法的探寻与运用,强调口头传说的史学意义,主张复兴非洲传统记史方法。奥戈特的非洲历史研究及其理念获得了同时代人的认可,也为他所培养的新一代非洲职业历史学家所继承。  相似文献   

2.
周新国 《民国档案》2012,(1):70-71,84
口述史资料是历史史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史学领域,人们对口述史料的认识和运用是不同的,而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研究领域中,口述史资料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拟结合辛亥名人及其后裔的口述史访谈为例,着重提出抢救辛亥口述史料,以推动辛亥革命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非洲史学是全球史学的一部分,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实际上,非洲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伊斯兰和西方的书面史学传统传入之前,非洲早就存在历史书写的传统。20世纪中叶,随着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非洲史学经历了从殖民主义史学向民族主义史学的转换。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基于非洲史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并在全球史学转向的影响下,非洲史学向纵深发展,其史学流派更加精彩纷呈,如口述史、医疗史、环境史、经济史和妇女史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以非洲医疗史为个案,管窥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洲史学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口述史学的特征与中共党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述史学是搜集、保存和传播口述史料 ,以口述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历史学分支学科。口述史学具有主体性、综合性、社会性、民主性的特征 ,开创了历史研究的一种新模式 ,对于拓展历史研究的领域、增强历史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减轻历史研究的学院气息功不可没。援引口述史方法研究中共历史对党史学科自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的中共历史研究和关涉中共历史的研究中 ,业已有了不少口述历史成果 ,但要做和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5.
口述史又称口碑资料,是一种以口头和两耳为传递手段而保存历史“活资料”的传统载体和使用工具。它是“存贮在人们记忆或流传在群众口头中.尚未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它是方志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口述史和口述史学既是一门最为古老的文化传统,又是一种全新而年轻的学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在,口述史学成为与笔录或笔述的历史学相并立的一种历史表述或研究方式,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历史亲历者或见证人用口头讲述来展示历史。这种方式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一个途径。这是口述史可以促成历史学产生革命性变革含义的  相似文献   

7.
口述史又称口碑资料,是一种以口头和两耳为传递手段而保存历史“活资料”的传统载体和使用工具。它是“存贮在人们记忆或流传在群众口头中.尚未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它是方志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①口述史和口述史学既是一门最为古老的文化传统,又是一种全新而年轻的学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口述史学,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头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方法。史学家对口头史料的运用由来已久,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方法学则诞生于本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并于60、70年代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纵观西方口述史学的发展历程,笔者...  相似文献   

9.
特伦斯·兰杰是当代著名非洲史学家,非洲史学科奠基人之一。兰杰主要关注南部非洲历史,尤其是津巴布韦史。20世纪60至70年代中期,兰杰所创立的"达累斯萨拉姆学派"是非洲民族主义史学重要流派之一;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他和埃瑞克·霍布斯鲍姆提出"传统的发明"理论,推动非洲史学界展开了一场有关殖民统治与非洲社会变革之间复杂关系的讨论,极大地推动了非洲社会史研究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兰杰对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发展遭遇挫折的历史根源做出深刻反思。兰杰的非洲史研究生涯,恰恰折射出非洲史学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0.
非洲史研究的新视野——环境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研究相比,非洲史研究起步晚、难度大。但是即便如此,20世纪的非洲史研究还是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之后。非洲史研究不但成为世界史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为冲破历史研究中的“西方话语霸权”贡献出了自己的地方性知识,丰富了世界史研究的史料学、理论观点、方法论。环境史是继传统史学、殖民主义史学和民族主义史学之后的另一重要流派。本将从史学史的角度着重分析环境史在非洲史研究中的兴起发展、主要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叶,伴随着非洲国家纷纷走向独立,史学研究领域的非殖民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非洲第一代本土史学家应运而生,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消除非洲历史中殖民主义的影响,恢复非洲历史的本来面目。尼日利亚历史学家阿德·阿贾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是伊巴丹学派的代表人物,以非洲人的视角研究非洲历史,撰写了多部以非洲人为主体的历史著作;他强调非洲历史的延续性,认为殖民主义仅是非洲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插曲"。他的研究提升了非洲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当20世纪初,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将非洲历史贬为"地球上风景美丽但落后的角落里野蛮部落无意义轮回"时,恐怕欧美史学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20世纪下半叶,非洲历史将发生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围绕对非洲历史的整合建构与分割从两个方向展开,史观、史料和方法都随之取得突破性进展. 20世纪60年代,非洲绝大多数国家获得独立,欧洲中心论统摄下的非洲历史研究成为去殖民化运动铲除的对象,民族主义史学学派兴起,如西非的伊巴丹学派、东非的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等.他们以口头传说、考古发现为依据,试图"重建"非洲被殖民前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13.
李美荣  李珍梅 《沧桑》2013,(5):98-101
口述史作为一种全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已经在国内外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逐渐被应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文章通过阐述目前高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突显口述史在抢救即将逝去的宝贵的鲜活史料、改善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安山 《世界历史》2020,(1):127-140,I0006,I0007
非洲民族主义史学既是民族独立运动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民族独立运动将非洲历史的重构提到了日程,国际学术界开始承认非洲历史学科的存在。《剑桥非洲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的编写及有关非洲历史的杂志和研究中心的出现对非洲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伊巴丹学派、达累斯萨拉姆学派和达喀尔学派等非洲民族主义史学流派在非洲史观的确立、方法论的突破和史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贡献,但这些学派也有一定的缺陷。非洲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在树立非洲人民的自信和非洲国家建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范西纳是现代非洲史研究第一代学者中的代表人物,他以口述资料、非洲器物以及语言资料为基础,结合考古学、人类学等对非洲史进行研究,提出相关理论并进行实践,在刚果河流域、大湖及赤道等地区历史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使一些一度被殖民主义和白人种族主义史家认为"无历史"的地区变成"有历史",也开辟了对这些地区的历史进行进一步研究的道路。与此同时,由于口述资料本身的缺陷以及语言、考古等资料的不充分,范西纳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有待突破。  相似文献   

16.
动物史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史学新领域,被认为是新文化史出现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史学史学者将其看作历史学上的"动物转向",动物在这一学术领域中成为被关注的重点,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被不断彰显。动物史认为人和动物共同创造了人类历史,也共享自然和社会空间。动物史的起源和发展既有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即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延伸,也有深受左翼社会思潮和运动影响的外缘因素,动物权利保护运动,以及随之兴起的左翼批判理论在动物史的兴起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历史学的"动物转向"对于去人类中心主义意义重大,开辟了"后人类史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西洋共同体"和"大西洋世界"等概念出现于欧美的政治和学术研究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从学理出发,综述了西方史学界对大西洋史的定义;在介绍大西洋史在西方兴起的背景时,重点分析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及史学研究等因素对大西洋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综述大西洋史研究成果的同时,将欧美研究大西洋史的学者及其论著大致归为三类,并在肯定其成就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些研究的不足与缺陷。目前大西洋史研究的重要缺点之一是表现出强烈的"欧洲中心论"色彩,非洲及大西洋沿岸的非洲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西洋史家也很少关注美洲印第安各族。这样的大西洋史将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场由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发起的史学民主化运动,历史工作坊运动以其再现底层声音、挖掘史料来源和研究大众记忆方面的相关工作而受到学界关注。这场运动在继承“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史观基础上,利用口述资料呈现社会底层的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为恢复和拯救边缘人物和弱势群体的“隐藏的历史”,口述史被历史工作坊运动的史学家广泛应用于英国地方史、社区史、劳工史和女性史等领域,进而呈现出鲜明的“新社会史取向”。20世纪70年代末,历史工作坊运动日益关注记忆问题,尝试从记忆和意识的角度考察口述史背后的社会脉络及其意义,进而推动了英国口述史的“记忆转向”。  相似文献   

19.
胡永恒 《历史研究》2013,(1):178-189,193
中国法律史研究应该走向 "法学化"还是 "史学化",是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法律史学科位于法学学科建制中,长期以来研究主力为法学出身的学者。法学研究者重在对历史进行阐释、惯于演绎逻辑,常以西方法学概念、理论为前提,对中国法律进行评判,因此目前法律史研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史料基础薄弱、西方中心主义与现代化范式泛滥。近些年大量史学出身的研究者进入法律史领域,为法律史研究带来新气象。基于史学基础薄弱的现状,法律史研究应当走向史学化。在这一前提下,研究者个人应追求法史兼修,学界应加强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20.
李安峰 《沧桑》2013,(1):90-93
现代口述史学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应运而生,它推动了史学方法论的革新,丰富了现代史研究的史料,扩展了其研究的视野。农田水利史作为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口述史学引入到中国当代农田水利史研究中去,可以为其提供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扩展研究空间,一定程度上修正和补充传统档案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