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战戏剧”,顾名思义,就是以抗日战争的题材用戏剧的形式去演出、去表演。那么,“戏剧抗战”又是什么呢?有人说“戏剧抗战”是“抗战戏剧”的变种,也有人说“抗战戏剧”和“戏剧抗战”是同胞孪生姊妹。其实无论“戏剧抗战”还是“抗战戏剧”,都是名词的展现。但它们却有着相互依赖又相互拆斥的关系。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供广大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2.
任明耀 《古今谈》2004,(4):14-17
我年轻时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法国学专家、翻译家、戏剧家、作家李健吾教授当时风华正茂,为我们开设外国戏剧课。他不但讲课生动,理论联系实际,课外时间,还常带领我们去上海剧专观看话剧演出;或去电影摄影棚参观名演员的现场表演。这些活动,使我们增长不少戏剧实践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田耕 《炎黄春秋》2006,(5):16-24
引子 《海瑞罢官》是历史学家、北京市前副市长吴晗为马连良新编的历史剧,于1960年8月定稿,1961年初开始公演。由于是历史学家写京剧剧本,所以当时廖沫沙写的评论文章《史与戏》,称赞吴晗“破门而出”,说他破了历史学的本行门户,跑到戏剧行当里面去了。但是,从戏剧创作和演出效果上来看,此剧在当时并未受到戏迷的热烈喝彩,更未引起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4.
4月11日,北大百年讲堂的舞台上,6名演员统一穿着黑色的演出服,不论男女,全部素颜,布景极简约。这是赵淼和他导演的形体戏剧《壹光年》的演出现场。  相似文献   

5.
一、划时代的空前盛举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领导和影响下,以欧阳予倩、田汉、瞿白音等为首的著名戏剧家广泛地团结文化界和社会各界进步力量,冲破重重阻力,在抗日救亡文化名城桂林胜利地召开了震惊中外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大会集合了我国南方湘、桂、粤、赣、川、滇、鄂等省近30个戏剧团体的上千名戏剧工作者,举行了演出展览、资料展览和戏剧工作者大会。演出展览的剧种繁多,有话剧、平(京)剧、桂剧、歌剧、傀儡戏、魔术、马戏以及少数民族歌舞;剧目囊括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国的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6.
邵力 《神州》2012,(11):215-215
舞台美术设计,是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及其他演出艺术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的综合设计。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导演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设计和创造出戏剧中背景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用以渲染舞台气氛,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正如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所说:“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舞台美术的设计无疑是戏剧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舞台最直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吴琦 《南方人物周刊》2014,(16):104-104
19世纪末,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的戏剧作品《乌布王(Ubu Roi)》登上巴黎的舞台。当时他才23岁。这出“粗俗不堪”的恶作剧冒犯了当时高贵、文明的剧场观众,一度引起骚乱,之后被禁止演出,转入木偶剧场。如今,这个作品被视为开启20世纪现代主义戏剧的一员、超现实主义的先声。  相似文献   

8.
世界戏剧早在2500年前就非常繁荣,可中国戏剧却直到元代才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让人感觉这繁荣如同天降,其实这个"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是元代文人们用辛酸的眼泪浇灌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孙犁与戏剧     
现当代著名作家孙犁堪称大师级人物。他的作品在中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创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与戏剧有缘,热爱并熟悉戏剧文化。不但经常带剧团进行演出活动,而且写过剧本,显示了这位文学大师戏剧方面的才华和独到见解。《孙犁与戏剧》一文从多方面展现了孙犁与戏剧的缘分。  相似文献   

10.
李晓倩 《神州》2014,(7):98-101
<正>1月20日晚,"山东省梅花奖艺术团送戏进西王迎春晚会"在邹平西王村隆重举行,被誉为"中国花脸第一人"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裘派花脸孟广禄老师带着《黄鹤楼》《霸王别姬》等经典节目来到邹平和济南演出。记者非常荣幸地采访到孟广禄老师,跟我们聊了他对国粹戏曲发展状况的一些看法以及他个人的情况。"国粹进地方演出不仅是发扬更是培养观众"见孟广禄老师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演出大厅看着台上的彩  相似文献   

11.
戏剧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加华 《清史研究》2005,5(3):79-84
义和团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戏剧的影响,正是戏剧为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创造了一种社会“叙述背景”。一方面,义和团在穿着、神主、话语、行为等许多方面都是模仿戏剧舞台演出;另一方面,戏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就在于当时华北地区戏剧的分外流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社会风俗文化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高鸣 《沧桑》2013,(5):202-206
孟京辉,中国小剧场戏剧的代表人之一。由于小剧场戏剧与传统的戏剧相比,在思想内容上更加大胆、先锋,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验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一次革新,所以他的戏剧更多地被叫做先锋戏剧和实验戏剧。孟京辉对传统戏剧的改革是颠覆性的,他导演观念的变革使得他的话剧完全不同以往,表现手段的多样化、颠覆戏剧的情节性、舞台空间的扩展,都是他戏剧的主要特点。他的观众群大多是年轻人,因为其话剧的很多方面都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特点,个性和时尚成为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讽刺与幽默戳中了年轻人的神经,看孟京辉的话剧逐渐成为年轻人当中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3.
傅谨教授的《中国戏剧发源于祭祀仪礼说质疑》是对拙著《中国戏剧史》的批评,但也是一种明显的误读。中国戏剧学界存在着“禁忌民俗学”的传统偏见,忽视乡村祭祀戏剧的研究成果,漠视民间祭祀文化在中国戏剧起源史上的重要作用。本文剖析中国戏曲研究禁忌民俗学偏见之特色和由来,再一次阐明《中国戏剧史》提出的“宋元戏剧在从祭祀到戏曲的过渡阶段的关键作用”。在讨论戏剧的起源时,民俗学的眼光与田野调查必不可少;而讨论戏剧的发展时,社会经济史学也成为主要的理论方法,如此才能解决祭祀性戏剧和欣赏性戏剧之间的连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抗日根据地的戏剧运动是根据地政府领导下的,利用民间戏剧形式进行革命宣传的文化改造运动。戏剧运动中,政府通过组织成立革命剧团、团结教育民间艺人、发动群众参与创作、配合中心任务宣传演出等方式,将文化的改造与根据地社会的改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戏剧运动,根据地政府不仅达到了以民间文化形式宣传革命、教育群众的目的,而且实现了以戏剧为中介对根据地社会的全面动员和改造,使政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融入到根据地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丁华良 《沧桑》2011,(6):130-132
作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形式,荒诞派戏剧是对传统戏剧观念和表现方法的一种颠覆和发展,其在主题表达、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实验特征体现的是西方人对传统价值的否定和对自身现实处境的关切。  相似文献   

16.
刘晓伟 《神州》2015,(1):68-70
刘立福先生最近一次登台演出是在2013年8月4日,参加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的开幕剧《乌盆记》的演出,89岁高龄的他在整场演出中独自表演了40多分钟的评书。时间过去了一年多,90岁的老先生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毕竟年纪大了,有时候会力不从心。如今,他的徒弟们只要周末休息,必定到师父那里报到,聊得最多的话题还是陈派聊斋。  相似文献   

17.
张彦 《炎黄春秋》2001,(1):62-64
戏剧大师曹禺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我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与文艺界并不沾边,顶多也不过是个曹禺戏剧的热心观众。今天,在怀念这位大师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却不是他的戏,而是他的人。因为,我们之间,曾经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谊。在我们心目中,他首先不是一个戏剧大师,而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8.
音乐形象是粤剧舞台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声音的艺术来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出戏演出的成败。粤剧中的音乐形象是与戏剧形象同时展开的,用音乐来表达戏剧形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李芳 《沧桑》2012,(2):122-124
在倡导文化大繁荣的今天,戏剧舞台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反思雄踞舞台的精品剧目,何以成为精品,本文试从戏剧精品剧目《雷雨》《白毛女》等成功之作来探讨它们长期屹立于戏剧舞台的艺术魅力,以期实现对戏剧舞台上"人性"的召唤。  相似文献   

20.
《华夏人文地理》2013,(2):38-55
法国人类学者庄雪婵从2000年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戏剧,她以江西南丰的几个村庄为据点,自2002年以来每年前往进行田野调查,她发现7传统戏剧在乡村得以保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