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七册第10课《颐和园》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按参观顺序,叙述了游览颐和园的经过,描绘了颐和园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感情。我们要通过讲读,让学生感知公园的美丽,把握观察的顺序,体会文章的韵味,临摹课文的章法。一、看图学文,感知美丽这篇课文包括三幅彩图。在教学时,我们要把插图也当作教材,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彩图,从彩图导入课文  相似文献   

2.
程东方 《神州》2012,(6):160-160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3.
陈玲 《神州》2011,(5S):18-18
《穷人》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经典老课文,文章的作者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已是第三轮讲到这篇课文。我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层层设问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尝试让学生自己在读中问,问中读。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中走向文本,  相似文献   

4.
黄代龙 《神州》2012,(22):62-62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能力主要是指教学时的总体构思和主要教学目标的实施后学生的接受情况,我以为深入挖掘课文,抓住字词、语句甚至插图,以此为契机,着重培养学生能力是不可忽视的。从教学实践来看,多数学生容易忽视字词、语句甚至插图,只注意了它们的表面信息,却忽略它们的潜在信息。本文论及的是在教学构思和教学实践中如何挖掘课文,培养学生潜在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袁富洪 《神州》2011,(9S):35-35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对教材中的讲读课文津津乐道,一幅吃饱吃透的模样;而对一些课外读物,学生除了读读内容外,则无从下手,满脸困惑的样子。造成学生“读会了书”却“不会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广大教师只是重视了讲读,忽视了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重视学生预习中的训练,并力争把训练落到实处,以此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那么怎样在预习中落实训练呢?  相似文献   

6.
高玉娜 《神州》2012,(12):47-48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陈文杰 《神州》2011,(2X):72-73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贾利儒 《神州》2012,(13):49-49
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便把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精心铺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优化趣化教学设计,让语文课多一点情趣,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下面就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收获。《爬山虎的脚》是叶老的一篇经典之作,课文讲的是作者通过连续地、仔细地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样爬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习字有字帖,练武有套路。初中生写作自然也离不开模仿,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有人说范文对于写作来说是"实物教授"。在作文教学中,发挥课文的示范功能,让学生模仿课文学  相似文献   

11.
姚凤霞 《神州》2013,(20):147-147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入到教学中来,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下面介绍几种“质疑解难”的做法:预习质疑,主动求解;围绕课题,引疑解难;扣住难点,质疑释难;抓重点句,设疑推导。  相似文献   

12.
韩静 《神州》2014,(18):51-51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品德与生活》有着自身的特点,它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它的教学过程也应该精彩纷呈。教师必须让课堂注入活力,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吸引人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日日盘中餐》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琳琅满目的食物,然后问:这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入到教学中来,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下面介绍几种“质疑解难”的做法:预习质疑,主动求解;围绕课题,引疑解难;扣住难点,质疑释难;抓重点句,设疑推导。  相似文献   

14.
读讲要结合     
袁现兵 《神州》2011,(2X):106-10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要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理解过程来指导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5.
秦付英 《神州》2012,(24):96-96
要创新就必须质疑,而批判思维是要冷静的对待客观事物进行冷静的评价,表现为不轻信、不随波逐流。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可以在讲读课文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束树源 《神州》2014,(18):84-84
随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是让学生随课文识字,保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教学寓于阅读之中。随文识字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熟悉感知、理解和掌握。随课文阅读不仅理解字义,还要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人们对随文识字的认识还不够清晰,笔者依据语文课标的精神,以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对随文识字提出几点新  相似文献   

17.
刘建斌 《神州》2014,(3):170-170
<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学生也容易进入意境,兴趣盎然地投入课程的学习当中。下面谈谈笔者就教学中导入新课时的尝试和方法:1、以旧带新导入新课从复习已经学过或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知识为基  相似文献   

18.
彭庚 《神州》2011,(8X):143-14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就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掌握导入语的艺术。本文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导入语形式,这些导语形式的利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写作的快乐应该是心灵的快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确实需要引领学生以"感情真挚"和"独特感受"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写作。教师进行写作教学,必须从课文、阅读、生活方面入手,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杜军伟 《神州》2012,(21):124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是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努力探索质疑的具体表现。同时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预习质疑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首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文从字顺"的基础上。这就要求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的能力。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有什么词不理解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