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御墨是指封建时代专供皇帝书写绘画用的墨。早在唐代,宫廷就开始设立墨务官,专门负责制作御用墨。玄宗时创立集贤院,并在易州设立墨务官负责制作御用墨,制墨名家祖敏被委以重任,首开制“御墨”先河。王象晋《群芳谱》关于唐玄宗李隆基“以芙蓉花汁调香粉作御墨”的记载亦佐证了御墨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乾隆时期,是清代宫廷集锦墨制造的高峰期,御墨的包装在承袭旧制的同时不断创新,大量墨品囊匣被修补或重新制作,使得"古墨"以及"乾隆御墨"得到了妥善保存并传之后世。  相似文献   

3.
范丽 《收藏家》2013,(2):51-57
墨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用品,还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沈阳故宫院藏有多种清宫墨,仅乾隆时期的御墨就有百余件之多,其墨模、图案、装潢都非常精美。造型更是千变万化、应有赆有;质量精美,形式多样,墨品均是采用上等材料,并由技法超群、造诣精深的墨工制作而成。可以说,院藏乾隆御墨无论从形式到装饰内容都达到了制墨工艺的极至。笔者现将院藏墨按院藏乾隆御墨、院藏乾隆集锦墨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宫廷用瓷是我国古代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水平的标志.宫廷用瓷因时代的不同,其来源与采用形式也不一样.它大致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唐宋时期宫廷用瓷源于民窑,采用贡奉与派造两种形式.明清两代宫廷用瓷源于景德镇御窑厂,产品采取“有命则烧,无命则止”的烧造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 满城汉墓出土封泥两种,共五件。即一号墓(刘胜墓)出土的“中山御丞”封泥一件;二号墓(窦绾墓)出土的“中山祠祀”封泥四件。这两种封泥的内容和作用都很不相同。 “中山御丞”封泥 “御丞”是“御府令丞”的略称,是“少府”的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属于宫廷内部服务官的性质,所谓“少府以养天子也。”宫廷服务内容庞杂,故属官也较多,如“中山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等,各司其事。其中“御府”的职责据颜师古的注是“主天子衣服也。”  相似文献   

6.
林欢 《文物春秋》2012,(1):26-33
河北地区曾是中国古代书画用墨的主产地之一,其制墨工艺前承魏晋,后启明清,对中国制墨工艺的流传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了解有关河北制墨的基本发展情况,是研究中国制墨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本文依据史籍,对河北制墨技艺在中国制墨史上的成就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石涛说:“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这句话,可以标志墨法、水法至明清之际有了显著提高.龚贤(1618—1689)的用墨.被誉为“执牛耳于江南”.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中.本文,就龚贤的山水作品,着重分析其在墨法、水法上的巧妙运用.并根据他的用墨、用水的特色,分了四点加以阐述.一、重皴染,不作钩抹.钧抹,只见“骨”而少墨气,而重皴染,可以充分发挥积黑、渍黑浑厚的作用;二、求润不求湿.求润在于求画的韵味.“韵”在画中是一种画  相似文献   

8.
赵启斌 《收藏家》2013,(6):19-25
傅抱石的绘画创作往往洋溢着巨大的激情,通过水与墨的浑融、喷涌倾泻出来,得水墨之性灵。傅抱石无论用水、用墨,几乎都达到了中国画的极致,中国绘画史上鲜见象他一样如此用水运墨的画家,在水墨世界里展现出了全部的才华和深邃的内心世界。傅抱石的绘画得水墨之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绘画技法方面,一个是绘画题材方面。在绘画技法方面,他不惜大规模地用水、用墨,不断加重水法、  相似文献   

9.
梅启林 《东方收藏》2022,(12):52-53
<正>张义宾善画密体的山水画,他的画用笔清瘦雅健、用墨沉厚蕴藉、色墨随类赋彩,得自然之趣,有自己的风格。线为画“骨”,对画面起到“生死刚正”的作用。画笔勾勒,如字之横直。对于用笔,他讲求中锋,笔力遒劲、力透纸背,而且笔苍墨润、圆浑厚重,具有很强的体量感和层次感。他以中称圆稳,使其所画山石沉着不轻浮,变倪云林的折带简笔为瘦硬清健的折带繁笔。他的用墨,墨中有笔,为增强山体分量感,往往从侧面或下部将已画好的结构用墨染进去,以增加厚重与蕴藉,使笔墨浑厚、苍润而深邃。如果说密体作为一种样式,那么填充它的笔墨就是画家自己的风骨。正所谓笔墨能言,万千丘壑成为抒写其心性与自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主流,水墨画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笔墨经验,在笔法、墨法和水法诸方面都形成较完备的成熟技法。用笔方面有点、勾、皴、擦和干笔、湿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诸法以及下笔的轻重、疾徐、偏正、曲直等变化;用墨方面有渲、染、烘、托和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破墨、焦墨、飞墨诸法以及“五墨”(黑、浓、湿、干、淡)、“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之说;用水方面有渍水、撞水、皴水、洒水和水破墨、  相似文献   

11.
宫廷用瓷是我国陶瓷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水平的标志。宫廷用瓷因时代的不同,所采用的形式也不一样,它大致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元代及其以前宫廷用瓷多采用贡奉与派遣的形式;明清两代随着宫廷用瓷的激增,政府在景德镇建立御窑厂,专门从事宫廷用瓷的生产。本文试图以考古与文献材料为基础,结合本人多年来对古代窑址的调查、发掘收获,对唐宋以来宫廷用瓷的来源及其烧造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明清两代制墨工艺较前代发达,名家辈出,实物流传亦较多。明清制墨中心是歙县、休宁、婺源三县。明清墨又因其作用不同分成七类,即:御墨、贡墨、自制墨、珍玩墨、使用墨、礼品墨、药墨。文章对怎样鉴别明清墨品提出了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林欢 《收藏家》2014,(5):37-41
<正>自南宋以后,婺源一直是徽墨的主要产地之一。不仅如此,徽墨也是婺源徽商的四大传统经营行当之一。"婺源派"徽墨素以"朴实无文"的平民化特点,以供给普通百姓和小知识分子使用而名扬全国。然而故宫博物院藏有若干婺源詹成圭墨业所制的墨品,皆清宫旧藏,例如"御墨"墨一锭,即是对人们思想中关于徽墨"婺源派"传统观念的一次颠覆。此墨长方形,额间嵌一米珠,下楷书"御墨"二字,中间楷书  相似文献   

14.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收罗了大量古代绘画,同时也将部分藏品慷慨地赐予臣下。尤其在每年春季的重华宫茶宴上,乾隆会以颁赏形式将内府名画赐给与宴大臣。在乾隆朝大约48次茶宴中,乾隆可能赐下近两千件古代绘画。这些作品都有乾隆御题诗、"五玺"全等共同特点。这一现象为今人了解清代宫廷鉴藏活动,尤其是为了解乾隆御题、内府鉴藏用印以及宫廷书画著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5.
灯光渐渐地变暗,舞台上整齐坐着身穿唐朝服饰的演奏者。突然,音乐骤然响起,舞者翩翩起舞,其原汁原味的唐代宫廷风格,让欣赏者刹那间沉浸在优美的古典乐曲和舞蹈里,感觉仿佛进入到央央大唐的历史隧道中……这表演就是重现江湖的一千多年前武则天的“十万宫廷乐队”!在这如痴如醉的乐舞中,我试图拂去蒙罩在它上面的千年历史尘埃,走进这鲜为人知的“十万宫廷乐队”,去探究它千年的谜踪———武则天与“十万宫廷乐队”“十万宫廷乐队”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武皇十万宫廷乐舞”。历史上宫廷乐队能与“万”挂边的也许只此一家。翻开中国封建社…  相似文献   

16.
清代"同道堂"、"御赏"玺,原咸丰所用闲章,后作为宫廷斗争的重要工具,是晚晴政治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17.
皇帝万寿节是宫廷中的重大庆典之一。关于万寿节期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的瓷器究竟包括哪些器物,虽然在清官档案中略有记载,但由于时间流逝,目前很难与传世实物相对应。本文以故宫藏器为例,以档案为线索,对皇帝万寿节庆典用瓷的种类、造型特点、装饰风格等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乾隆帝本人及乾隆时期宫廷与古琴之关系,是清代宫廷史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自现存乾隆朝宫廷藏琴实物入手,以《活计档》、《奏销档》、《陈设档》等清宫档案及《清高宗御制诗》等文献为凭,还原了乾隆皇帝对宫廷藏琴的整理、鉴赏、评级、著录过程,以及宫廷古琴陈设、制作与使用情况。此外,作者考订了《乾隆御题琴谱册》实为乾隆朝宫廷藏琴著录;论证了宫廷琴人唐侃与斫琴家唐凯实为一人。期使学界对这些文物、人物有更为丰富、深入的理解,为乾隆帝与古琴、礼乐制度关系的深入研究打下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丁羲元 《收藏家》2002,(12):18-21
在宋徽宗赵佶绘画的鉴定中,有关“御画”和“御题画”一直是作为真迹和“代笔”之区别所在。美术史和鉴定界不知自何日始沿用这样的标准。以致尔来几乎美术史著作和画集种种均以徽宗“御题画”作为“代笔”画处理,人云亦云,并不知与文献之内容和精神逾趋逾远。因此,实在有必要对此作一番辨析和清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音乐中 ,宫廷音乐是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相对的音乐部类 ,始于西周制礼作乐 ,其后各代相承不替。作为一种宫廷制度 ,宫廷音乐与“礼”相互配合使用 ,是礼制的艺术体现。就其使用性质来分 ,它主要有雅、燕二乐。雅乐 ,泛指宫廷祭祀和朝会活动中的礼仪音乐 ,主要用于郊社 (祭祀天地 )、宗庙 (祭祀祖先 )、宫廷礼仪 (朝会大典 )、乡射 (统治者宴享士庶代表人物 )以及各种军事大典。燕乐 ,也称“宴乐”、“乐” ,周代的“燕乐”专用于宴享宾客 ,后世兼表各种宴饮、游乐音乐① 。宫廷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