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春桃 《考古》2012,(1):53
《考古》2010年第9期发表了《河南禹州市新峰墓地M10、M16发掘简报》,文中介绍了M16出土一枚铜印章,简报称:"印面近似方形,钮呈龟状,印文为阴刻篆书,共两字,难以辨识"。仔细审视印文拓本(图一,1)可知,此印文是"赵竞(竟)"二字,此印为私人印章。值得注意的是,传世汉印中也有"赵竟"私印(图一,2),该印原著录于陈介祺  相似文献   

2.
李达麟 《文博》2004,(1):30-33
方若《校碑随笔》间接提到玄秘塔碑的出土。说该碑最旧的拓本是“初出土拓本”。玄秘塔碑是不是出土的?什么时候“出土”?如何“出土”?  相似文献   

3.
“勿汗州兼三王大都督”官印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11年,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今称宁安市)所属的镜泊湖城墙砬子山城内,曾出土一方铜质狮纽官印,印文为汉字朱文。其上有“勿汗州兼三王大都督”九字。遗憾的是,这颗官印与印文均未能保存下来,从此便成为东北史学界的一大谜案。幸运的是这一重大事件被民国13年(1924年)王世选主编出版的《宁安县志》收录在案,致使解决这一谜案的线索得以保存下来。然而,在围绕“勿汗州兼三王大都督”及“忽汗州都督”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东北史著名学者金毓黻先生认为:“宁安县志所纪印文,必有讹误。忽汗一作勿汗。余疑印文当为渤海国王兼勿汗州都督印十一字也。”此印文虽与《旧唐书·渤海靺鞨传》、《新唐书·渤海传》等史籍关于  相似文献   

4.
《文物》1982年第7期《邾国故城陶量文字补正》一文,认为报道邾国故城出土陶量的简讯(刊《文物》1982年第3期)误将摹写之陶量铭文倒置,据拓本补足残划后字当释"(?)"。按简讯摹本未倒,实则是拓本倒置了,而拓本字迹基本清晰无"残划"。山东省博物馆收藏两件同铭陶量,系解放初期邹县邾国故城(旧称纪王城)出土,形制、纹饰、铭文与此次报道之陶量全同。字迹清  相似文献   

5.
1984年清明节,安徽阜阳市西郊农民在颍西镇罗汉脐古堆南坡取土发现一古墓,市文物部门获悉后派人前去清理,墓葬早年盗扰严重,葬县、尸骨朽乱,几件出土器物中,一方精巧别致的金印引人注目,后定一级文物珍藏于市文管所,简介如下:印纯金质,印体方形,边长1.6×1.6、厚0.5厘米,重32克,龟钮,龟作引颈爬行状,铸刻精细生动传神,通高2.1厘米,印文阴刻“张大庚印”四字,无边栏(图一、二)。图一 张大庚金印图二张大庚印拓本  清《道光阜阳县志》载:“张大庚、字甫,号实水,明末兵部尚书张鹤鸣之子”。明崇祯八年正月,高迎祥所部的农民起义军攻颍,退…  相似文献   

6.
也谈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得斋,泉源ALSOTALKONTHEPERCOINSOFXIANFENGTONGBAO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ZHE”ONTHEREVERSE¥DeZhai,QuanYuanThecoinswhichwaswritteninthearticle"TalkaboutthepercoinofXianFengTongBaobeared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Zhe'onthereverse"inthe4thissueof1992isnotbelongtotheBaoZheBureaucoinsseriesbearedwithManchuandChinesecharacters,buttothesetcoinsofXianFengTongBaoPercoinseriescastbyBaoFuBureau.《中国钱币》1992年第4期叫“出土与发现”栏刊有张宏林《成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一文,披露一枚背满汉文浙字的咸丰通宝小平钱,称其为钱局之“上呈样钱”,并认为,“咸丰背满汉文浙字版式钱只见当十、二十、三十  相似文献   

7.
墙盘的拓本     
墙盘1976出土,1978年《物》第3期首次公开发表了墙盘拓本,其后不断有拓本出现,不同时期的拓本差别较大,有的甚至关系到字的考释。本搜集了拓本15种,摹本1种,在校勘的基础上,按发表的时间分为早、晚两个时期5种类型,并评定各类型的特点,鉴别其优劣。  相似文献   

8.
赵力光 《文博》2003,(3):65-67,72
《柳愔愔墓志》,友人相赠拓本,私人收藏,出土时间和地点不详。志盖为覆斗形,顶部24×24厘米,上篆书“柳氏淑女墓铭”六个字。四刹饰有花草纹。志高25.5厘米,宽26.5厘米,志文正书17行,行17字。柳公权撰,柳知微书。  相似文献   

9.
释战国货币中的“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货币、玺印文、字中有一全字,旧释为金,然文义扦格难通。自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发掘简报发表后,学者始认出此字应读为“百”,因为出土圆壶铭上的“方数(?)里”鼎铭上作“方数百里”,两相对照,知全即百字。用这个成果去读其它货币,玺印文字,均豁然可通。然此全字究竟为什么读作百字,则至今尚未得到解释。如果我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可循:一是找出两字字形譌变的轨迹,一是找出两字  相似文献   

10.
鄂东南出土钱牌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东南出土钱牌考曲毅ARESEARCHOFTHEPLATEMONEYEXCAVATEDINSOUTH-EASTOFHUBEIPROVINCE¥QuYiAbstract:ThemoneyplatewascastinthemiddleandlaterPeriodoftheWarringStates.Theinscriptionshouldbe“XIANJINYIZHU”meansitworthedonezhuofgold.ItwasthecurrencyofChuState.Theratioofgoldandbronzewas1:49(gram)inChuStateduringthelateWarringStatesPeriod.近年湖北鄂东南出土资料中,有铜质长方形蟠曲云纹,世人称之钱牌的一种货币。有关钱谱对此钱看法多不一致,为此,我们根据有关文献和出土资料,对钱牌的时代、国属、市铭、比值等问题略作小考。一、钱牌概述与时代钱牌最初由清道光年间诸城刘燕庭得“良金四朱、良金一朱”各一块于陕西,编入《长安获古编》和《古泉苑》。均未作考释,随后《古泉汇考》、《古泉汇》、《客斋集古录》、《奇觚室吉金文述》等诸书皆据刘藏  相似文献   

11.
在河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印鉴中,有金代官印十余方,现简介如下:一、“都统所听字印”该印是1965年南阳市郊出土,正方形,印面边长7.1、通纽高4.7、厚1.5厘米。印文为阳刻“九叠篆”书“都统所听字印”六字(图—1)。印背面  相似文献   

12.
新得隋大业十二年《尹彦卿墓志》拓本一帧(图一),云近年出土于西安市城南长安区,石存未详。拓本高23、宽22厘米,志文11行,满行12字,楷书。似此类小于25厘米见方的隋代墓志小品(不含砖志),以笔者所见,还有河北武安  相似文献   

13.
《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4期刊发了《西安南郊明上洛县主墓发掘简报》(以下简称《简报》)一文,公布了上洛县主墓出土的一通买地券,随文公布拓本且附详细释文.我们发现释文中存在脱文、衍文、误释文字、缺文不当、未加断句、繁简不一等现象,影响了该材料的有效利用,笔者尝试对原释文加以校补.为了便于覆按,原释文条列,笔者校补以按语形式列出.1.原释文:“券破土祭官点仗朱九思伏口上洛县主薨逝敕卜茔坟夙夜忧思不遣所厝.”按:“券破土”不可解,核对拓本,“券”字前脱“立”字,字体轮廓清楚.“立券破土”又作“破土立券”,为买地券习语,古人丧葬习俗中有选择有关丧事活动吉日的习俗,选好开掘墓地,镌刻书写墓券的吉日.  相似文献   

14.
宝丰县文化馆最近在商酒务公社收集到一方金代铜质印。这方铜印出土于1969年冬,是社员李洼斗在关帝庙村西地挖渠时发现并交给了公社党委。最近,由公社党委付书记王在囿同志转交给县文化馆收藏。这方铜印为正方形,每边长6.5厘米、通高5.4厘米,边厚1.5厘米,重675克,印背有长方形印钮,钮上部有“上”字标记。印文为阳刻九叠篆书“都统盈字之印”,印背左侧镌刻楷书“林州行部造”,右侧有“兴定二年七月”等字,印边前部镌刻有印文楷书  相似文献   

15.
关于《从繁昌出土铜范看楚“”字贝的铸造工艺》的一封来信编辑同志:你们好。1994年第三期《中国钱币》载汪本初先生大作《从繁昌出土铜范看楚“”字贝的铸造工艺》(以下简称《汪文》),笔者拜读之后,似觉此文有抄袭之嫌。这篇文章同1987年《安徽金融研究》...  相似文献   

16.
笔者读《史记》、《汉书》等古代文献时,经常对文中“金”与“千金”的理解感到很困惑。因为文献中的“金”往往是指铜,有时是指某种货币单位——钱,有时则指黄金,莫衷一是。长沙出土的泥质冥币——“金”钣,呈方形。质地疏松,手捏即碎。它与陶瓷的坚硬程度显然有别。故称泥质冥币。根据印文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四式:Ⅰ式:器号:64231。呈长方形,正面两个方格内分别印“金”字,长47mm,宽30mm(图1)。Ⅱ式:器号:56684:12。呈长方形,长57,宽55mm。正面有4个方格,每格各印一·42·“金”字。它与“两”字泥钣共存。1964年长沙左家塘窑厂M14也出土…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芦山县文物管理所最近收集到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官印两方,均为铜质、兽纽、阴刻篆文。一方为驼纽,印文为白文篆书“汉叟仟长”四字(图一、二);与云南昭通所征集到的“汉叟邑长”印,印文字迹笔法,除“邑”“仟”二字各异外,其余三字全同。另一方为“辟邪”纽,纽与印台结合部镂空间隙较大,异于常见之汉印纽,形制更为古朴;但此印在出土后,被拾得者将印文正面及印台四周磨损,致使印文辩认困难;可能为“汉夷土部之章”六字,(图三、四)为阴刻篆文。这两方铜印在省内尚属首次发现。两印都是1983年在芦山县城附近清源河岸边被公社社员罗文才等人淘沙金时发现,并由他们交献给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收藏的。  相似文献   

18.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七篇徐宝贵一、释意此字见於《古玺索编》八三页,编号为0593的姓名私:将其放到战国以前的文字中作以比较,其形体得奇难。幸连的是,近几年公布了一些重要的出土文字资料,其中《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版,对此字的释出增添了可供参证的资料。睡虎地秦...  相似文献   

19.
唐人阎立本名画《步辇图》跋文钤有两颗元国书官印,似尚未有人考释。台湾学者傅申在其著《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中设有“附录一”,专门讨论和汇刊见于古代书画的一批八思巴字印文资料,其中包括《步辇图》上的两方官印,为世人了解和解读这些印文提供了一个机会。笔者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由于八思巴字是我的专业,特别有兴趣地拜读了有关  相似文献   

20.
凉山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陈列着一张放大的文印章摹件照片(见图)。对此印,邓少琴教授曾发表从《文“以诺”印章跋语》一文①,作了大概的介绍。但由于邓教授不识文的限制,无法对印文进行翻译分析,故不能作出详尽的考证。因此,笔者欲从印文的释译人手,对“以诺”印作一考证,从而达到对此印的进一步认识。此印章印文系古体文,无他文对照,其书行排列应与其他文古籍和文金石铭刻相一致,即从左至右的坚行排列。印文次序应为“”两行六字,现将印文逐次解释说明。印文第一字“”,音“(以)”,意为“水”,“河”②。《水西大渡河建桥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